这个在国家的基础法律《保险法》已经明文规定了长期人寿保单是刚性兑付的,即便保险公司倒闭了,也必须由市场上其它公司兜底。
写到这里,国家还是怕大家会担心,觉得还应该进一步强调这种安全性,继续又说:如果没有人愿意兜底,就由国家指定一家公司来兜底,并确保投保人利益不受损失。
国家基础法律、基础监管层面已经把话说的这么死了,那么这种安全感,跟中观层面保险公司大小给的安全感相比,显然是国家的基础法律层面给的安全感更稳定、更永恒,毕竟保险公司的大小是会变化的。
就像1988年的平安也是刚成立的小公司,之前友邦是外资公司的第一,现在第一已经变成工银安盛了。
所以,家庭的重要决策,应该建立在更底层的逻辑基础上,而不是可变的、中观层面。
咱们来看一看小公司在理赔的时候会不会赖着不赔。这个担心我非常理解,不过咱们仔细想一想,如果一个单子,假设50万保额,可赔可不赔,那保险公司倾向于赔还是不赔?
很多人会认为,肯定是倾向于不赔啊,这样不就节省了50万了吗?实际上大错特错!
保险公司压根没必要节省这50万元。
所以仔细想想就知道了,能赔的案子,保险公司不会赖着不赔的,拿几十万这点小钱(对于保险公司资本体量来说,几十万真的是九牛一毛的小钱)换个社死现场,谁都不愿意。
更不要说我们买的保单是一纸法律合同,合同履约出了问题还有银保监会、地方法院、仲裁机构去主持正义。
-End-
作者:钟斐斐,超过十年商业银行从业经验、保险经纪人,寿险行业全球百万圆桌COT会员。
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财务风险缺口,从市场成千上万款产品里面帮客户配置最优的产品组合,量身定制科学、合理的方案。同等保障下,替委托人节约20%-30%保费,同时提供专业、长期的售后服务。
承接健康保障、高端医疗、教育及养老规划、资产传承业务。
关于我所在的团队:
团队成员有医学博士,有曾经在保险公司任职多年的核保老师、理赔人员,有曾经的法律从业者、银行骨干、大学老师、心理咨询师、名企白领……
他们多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等名校,曾经是各个领域的精英人才。
因为看好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因为认同保险经纪人这种新型职业模式,因为认可公司及团队“以客户需求和利益出发、专业负责”的价值观,选择转型为一名全职的专业“保险经纪人”。
团队强大的医学、法律、核保、理赔资源,能更好的服务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