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保险业协会发布重疾定义意见稿,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
新规迟迟不出,却并不妨碍重疾险市场频频发生大变化。
之前,包括达尔文3号和超级玛丽系列在内的四大爆款重疾险,集体停录了保至70岁版本。
上个月末,热度很高的多次赔付型重疾险——光大永明嘉多保,更是将整个产品都停录了。
奶爸认为,在这样瞬息多变的重疾险市场里,你永远不会知道明天这款产品会不会停录,新规后的产品会不会更好。
所以大家能够做的就是稳住心态以应万变——管它市场如何变化,只要看到合适的产品,就下手。
毕竟我们买保险,最看重的还是一份保障。
今天奶爸根据现在的重疾险市场,从全国136款重疾险中,为大家整理出了10月最推荐的重疾险榜单,一起来看看吧:
一、预算不多,哪些重疾险性价比高?
在四大险种中,重疾险是需要最多预算的一个。
动辄每年大几千的支出,并非每个家庭都能轻松应付的。
尤其像今年,大环境形势严峻,挣钱不易,买保险的预算不会很多。
因此,经济适用型重疾险就成了不少人的首选。
比如说,选择定期保障的重疾险,覆盖家庭经济支柱的重大责任期。
这样就能够在有限的预算里,把保额做到最高,又能保证在最需要保障的年龄段有所保障。
以下4款经济适用型重疾险,相对来说不用花很多的钱就能得到比较全面的保障,性价比很高。
我们分别来看:
超惠保的最大特点就是保障灵活:除了重疾保障之外,轻症、中症、身故、被保人豁免都是可选责任,投保时可以自由搭配。
如果不选附加责任,那么它就是一款纯重疾产品了,这在市场上非常少见。
不过,超惠保可附加的中症和轻症都只能赔付1次,这一点需要大家注意一下。
综合来看,超惠保的保障基本够用,在只保重疾的前提下,保费比较便宜。
适合预算不多的人群,也适合用于给重疾险加保。
但如果追求更全面的保障,奶爸更建议考虑一下其他产品。
康惠保2.0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最大的亮点在于提出了前症保障。如果罹患了12种前症之一,就可以获得15%基本保额的赔偿。
在其他保障上,康惠保2.0保100种重疾,且在60岁前确诊重疾的话,能够获得额外赔付60%的基本保额。
这个赔付比例在重疾险市场上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康惠保2.0的中症保障有25种,最多赔付2次,每次赔付60%基本保额;轻症保障有48种,最多赔付3次,依次赔付40%、45%、50%的基本保额。
以上多次赔付之间均无间隔期,而且赔付比例和同类产品相比也是偏高的。
瑞盈与超惠保一样,产品形态比较简单。
产品只有重疾保障,可以选择附加轻症保障,但没有中症保障。
重疾赔付比例中规中矩,轻症赔付比例偏低。
瑞盈的亮点在于,投保年龄非常广,直到70岁都可以投保。
其次,它没有限制投保职业,即使是军人、高空作业等高危职业,也可以投保。
总的来说,瑞泰人寿瑞盈非常适合预算有限的年轻人、高风险职业者,和年龄比较大,无法投保其他重疾险的人群。
康瑞保的保障也还算全面,重疾、中症、轻症都有保障。
可选择保至70岁、80岁、保终身三个版本,还可以灵活选择是否要包含身故责任。
保费比康惠保2.0要低上许多,不过相应的,赔付比例也低了。
康瑞保的亮点在于,不同器官的原位癌可多次赔付,最高可以赔付3次。
总的来说,这款产品胜在保费低且保障全面,但赔付比例不高,适合预算不太充足的家庭,和刚刚工作的年轻人。
如果看重原位癌多次赔付的,也可以考虑这款。
二、想追求更全面的保障,哪些重疾险更好?
定期重疾险虽然性价比高,但是难免会让人有“70岁后无保障”的担忧。
老年时重疾发生的可能性更高,而如果想着到时再补充重疾险,是非常困难的。
要么是已经超过了投保年龄,要么就是身体状况不好、无法通过健康告知,同时还要面对高额保费。
所以奶爸建议大家还是在年轻时就配置一份保终身的重疾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