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20年度消费忠告
一、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费忠告
目前,我省疫情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群众渴望恢复正常生活秩序,外出购物、理发、健身等消费需求越来越迫切。但随着复工复产、返城人员流动高峰的到来,我省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我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任务依然严峻,不可放松警惕、掉以轻心。在此,省消保委提醒:
二是坚决做到拒食野生动物。食用野生动物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国家已明令禁止各农(集)贸市场、超市、餐饮单位、电商平台等经营场所进行任何形式的野生动物交易活动。坚决做到不采购、不馈赠、不接收、不加工、不食用野生动物,如发现违法违规交易野生动物应立刻举报。
三是合理消费,不必过度恐慌而抢购囤货。当前,物资供应基本正常,消费者不必冲动消费,盲目大量囤积口罩、消毒杀菌用品、食物等防疫、生活用品,不仅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甚至会引起疫情防控前线物资匮乏。疫情期间,不要轻信某类保健食品、药物可以预防、治疗疫情,应以官方发布的权威信息为准。
二、选择预付式消费需谨慎
预付式消费一直是消费维权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部分经营者往往通过设置优惠的消费折扣额度,吸引消费者一次性存入较大金额,且预存的金额越多优惠越大。经营者这一系列的举措,往往会让部分消费者在优惠面前不考虑自身实际需要,产生消费冲动,而消费者在享受优惠的同时,也可能存在出现经营者易主或倒闭等情况的风险。在此,省消保委提醒:
一是充分了解经营者的基本情况及信誉度
二是理性选择消费项目
消费者要适度消费,理性办卡。在办理预付卡时,应按照自身的实际需求,合理选择消费项目及充值金额,平均消费次数过低的项目,不建议办理预付卡。消费者在签订协议时还应尽量缩短消费周期,以此降低风险系数。
三是细化预付式协议约定内容
三、家装消费如何避免踩"雷"
二是消费者和装修公司之间签订的合同需明确装修内容明细,合同中要注明施工工期、验收程序、双方各自提供材料的明细表和日期等,针对双方违约金的赔付比例也需明确。对装修使用材料的品牌、型号、标准均要在合同中明确注明,不能简单采用"国内某品牌""国际知名品牌"等笼统说法。装修合同中对容易产生歧义的条款,要进行备注并详细说明。
四、干洗衣物要多留心
随着天气逐渐转暖,很多人都会把家中御寒的冬衣的拿到干洗店清洗。但部分干洗店存在设备不洁、水洗当干洗或使用有害洗涤剂等行为,导致干洗市场鱼龙混杂,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在此,省消保委提醒:
一、要了解衣服清洁的正确方式
干洗是利用化学有机溶剂来去除衣服上的污渍,再加上一些干洗工艺来完成对衣物的清洁。但是干洗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衣物。如干洗羽绒服会导致羽绒脱脂,破坏羽绒弹性,降低其保暖性,而人造革或化纤等材质的服装干洗后则会干裂变硬。所以消费者在干洗衣物前,一定要先查看衣物上的吊牌,了解衣物的成分说明和厂家提供的干洗建议,不适宜干洗的衣服不能干洗。
二、要选择合适的干洗店进行消费
部分不良商家为节约成本,会只对衣物进行局部清洗,且洗衣时分类不严,极不卫生,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此外,还有的干洗店以水洗后烫干代替干洗。消费者应尽量选择到场地规模大、信誉较好、设施完备、证照齐全、洗衣质量可靠的干洗店消费,不能因贪图便宜而到价格很低的干洗店洗衣服。对于一些价格昂贵的高档衣物,消费者最好选择保价洗涤,并书面约定具体条款,明确发生损坏如何赔偿如何处理。
三、取衣时需当场查验
消费者和干洗店在衣物交接前,一定要当面检查衣物有无破损、变形、褪色、污渍、掉扣等现象,如发现存在问题,应当面提出。有些消费者取了衣服后不检查,要直到穿时才发现问题,就会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五、警惕婚纱摄影消费陷阱
结婚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大事,许多即将跨入婚姻殿堂的新人,都特别重视拍摄婚纱照这个环节,甚至愿意花大价钱来拍摄展现人生美好时光的婚纱照。但在婚纱拍摄消费过程中,有些不良的婚纱摄影经营者通过巧立名目、消费诱导等方式设置消费陷阱,来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此,省消保委提醒:
一是合同套餐外的衣服要加钱。
二是化妆师推荐收费化妆品。
新人在拍摄前化妆的时候,一些化妆师往往会推荐化妆品,并将功效说得神乎其神,劝说新人购买。许多新人由于怕不买推荐产品,化妆师就不会用心为其服务,从而被动地购买了那些昂贵的化妆品。如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委婉拒绝。或提前与化妆师沟通,根据实际需要自行提前购买。
三是底片拿回要收费。
经营者在拍摄婚纱照时,往往会给新人们拍摄上百张照片,但新人们只能按照约定挑选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比较满意照片。如果想拿回剩余的照片底片,则需要额外付费。建议新人们在跟经营者签订拍摄婚纱照协议时,需约定服务结束后,经营者应当将照片、底片、数据资料一并交付消费者,不得另行收取费用。且未经消费者允许,不得保留和向他人提供消费者的照片、底片、数据资料。
六、紧绷食品消费安全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消费者可选择的食品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但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忽视。在此,省消保委提醒:
一是选择在正规的农贸市场、超市、商场或商店购买食材或食品。一些流动摊贩销售的食品,可能存在食材卫生问题、食品盛放器皿不洁、周围加工环境脏乱差、食品加工人员没有配戴口罩及手套等问题,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四是选购保健食品应查看产品包装、标签、说明书上是否标注有保健食品标志、保健食品批准文号或备案号、保健功能、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等产品信息。使用保健食品时则应按说明书的要求食用,切勿盲目超剂量食用保健食品。
七、旅游消费的注意事项
近年来,旅游成为广大群众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体现。但随着旅游消费的普及化,各种各样的消费问题也出现了。在此,省消保委提醒:
一、签订合同需仔细
消费者在选择出游时,要选择正规旅行社,拒绝个人或无资质单位提供的旅游服务。消费者和旅行社之间必须签署旅游合同并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选准出游线路,明确旅游行程、交通、食宿、违约责任等容易发生纠纷的事项,支付款项后注意索要发票,并妥善保存旅游合同、行程单、门票、发票等重要凭证。
二、警惕低价旅游陷阱
当下,很多消费者都会选择通过网络平台预订旅游消费项目,而部分线上旅游平台也会推出如"秒杀""特价"等引人眼球的活动。面对低价诱惑,消费者更需要擦亮双眼,警惕低价旅游陷阱。在面对特价旅游项目时,应问清该项目的限制使用条件,看清合同中包含的内容和需自理项目,不能将价格作为唯一选择标准,切不可单因贪图便宜参加低价旅游团,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避免因贪图便宜而上当受骗。
三、出国(境)旅游前做好准备
八、购房过程中如何避免纠纷
对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房属于非常重大的消费项目。如果在购房前因一时疏忽大意,购买了会产生纠纷的房产,无疑对消费者是沉重打击。在此,省消保委提醒:
三、签订合同要注意细节
消费者和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时,应仔细查看购房合同,一定要将合同中的各项内容约定详尽、准确,避免用含糊不清的用语,如违约责任、房屋质保、不动产证办理期限、逾期交房责任等方面的内容尤其要注意。购买精装房的消费者应要求开发商在合同中明确其所使用的建材品牌名及具体型号、颜色等,避免部分不良开发商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九、购买汽车需牢记三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已经成为普遍的大众消费。但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也频频出现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主要集中在汽车质量、合同以及售后服务等问题。在此,省消保委提醒:
一、多对比,综合了解品牌车型情况
二、留心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
三、提车时不能疏忽大意
消费者在提车时,应检查该车的车辆合格证是否存在抵押、合格证与发动机所标注编号是否一致、车身是否有明显划痕、重要部件的性能等信息。若发现存在问题,应立即向4S店提出。有条件的消费者可以请专业人士是陪同一起对车辆进行查验,如存在质量问题,应拒绝提车。
十、选购、使用玻璃淋浴房有诀窍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不少消费者在装修新房时,都想设计一间干净独立的洗浴房,最常见的办法就是把洗浴的空间用玻璃隔断起来。在此,省消保委提醒:
二是有条件的消费者可选择采用夹层玻璃制作而成的淋浴房(屏)。
三是选择正规厂家科学安装淋浴房(屏),特别注意安装产品的稳定性。非正规厂家安装人员的不恰当安装形成的自然应力,会增加产品爆裂的风险。
四是请专业人员对已购买的淋浴房(屏)钢化玻璃贴膜,降低产品爆炸后玻璃碎片飞溅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五是避免冲击或倚靠淋浴房(屏)玻璃,最大可能地降低外力对淋浴房(屏)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