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救治宠物猫,“铲屎官”轻信“热心好友”,被骗走35万余元——
山寨兽医的诈骗圈套
□本报见习记者彭冬晴通讯员张宏吴诗园
对于“铲屎官”而言,自己的宠物就是心尖上的宝贝,他们不怕宠物调皮,就怕宠物生病,一旦有个咳嗽、腹泻症状,恨不得马上带到宠物医院就医。然而,一些无良人士正是抓准“铲屎官”这一心理,伺机敛财行骗。近日,尤溪县人民法院发布该院审结的一起冒充兽医的电信网络诈骗案。
领养小猫结识“热心好友”
“好友”冒充兽医骗走35万余元
2021年9月至2021年10月,陈某无力再支付金宝治疗费用,于是暂停治疗。姜某某再次冒充宠物医生,向陈某谎称宠物医院的合伙人要退股,以后无法再按优惠价给金宝治疗为由,要求陈某先退还之前优惠的费用,并承诺会重新返还,再次骗取陈某10.93万元。后以各种理由推脱,拒不返还钱款。而姜某某、纪某某将骗来的钱全部用于其家庭日常生活开销。
“好友”夫妻构成诈骗被判刑
尤溪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姜某某、纪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冒充宠物医生、虚报医疗费、谎称漏算费用等方式骗取他人钱财35万余元,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经构成诈骗罪,公诉机关的指控罪名成立。
其中,姜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是主犯;纪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是从犯,对纪某某应减轻处罚;姜某某、纪某某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愿意接受处罚,可以从轻处罚;姜某某、纪某某退出部分违法所得,可以酌情从轻处罚。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姜某某有期徒刑5年3个月,并处罚金6万元;判处被告人纪某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责令被告人姜某某、纪某某继续退赔给被害人陈某23万余元。
法官提醒
近年来,网络领养诈骗案件频发,涉案方式也越来越“潮”,让各位“铲屎官”防不胜防。在此提醒广大爱宠人士,领养时最好选择专业救助机构,并联系官方渠道,在遇到涉及金钱交易时,一定要对所谓的“热心网友”保持警惕,冷静思考,切忌“病急乱投医”。小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而不是坑蒙拐骗的工具,无视法律尊严与道德底线的不法分子终将受到法律制裁。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革命文物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三明法院坚持“红与绿”深度融合发展,在司法工作中传承革命“红”,托举生态“绿”,突破传统工作格局,开创司法工作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