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程序创业,本质就是抓住新的流量红利。
然而,这个增长的窗口期十分短暂。有人预计,2018年底会有300万个小程序。要知道,中国APP的数量峰值也不过300万,小程序的竞争可能比APP时代更惨烈。
在这半年的窗口期里,新芽NewSeed有幸请到了三位典型创业者,在“爆发的小程序”DEMO中讲述自己创业的秘密。
除了创业者,我们还邀请了两位投资人点评:百度风投的方鑫和普思资本的杨涛。
百度风投方鑫
普思资本杨涛
弃用APP,allin小程序,“音乐第一号”果酱音乐在想什么?
对此,产品VP朱俊璋解释说,“APP的获客成本太高了,所以选择停止迭代。小程序在互动方面很有优势。未来,果酱音乐还会以插件/单独功能,做更多小程序。”
果酱音乐产品VP朱俊璋
总地来说,果酱音乐仍遵循这样的思路:
1、一个小程序只实现一个功能。比如香蕉点歌,点进去只有很简单的几个按钮,用来点歌听歌。
2、适合轻度使用。比如果酱随身听,选的歌单都是10首歌以内,总时长不超过半小时的歌曲,方便人们随手打开。
朱俊璋说,小程序听歌的妙处在于,可以随时切出来干别的。“小程序的内容、视频、音频三种应用,只有音频能随时切出来,却不中断播放。”
作为一款纯线上应用,果酱音乐做小程序的基础,是其丰富的内容产出。用朱俊璋的话说,“我们内容很强,做小程序是顺带。”
线下场景是关键,流量思维过时了
对用户增长,果酱音乐着眼线上,“汪卡”则寄望于线下。
其创始人姚启诚,为我们举了一个例子:不久前,共享按摩椅“摩摩哒”宣布,自己的小程序用户量每天能猛增20万,引来台下一片惊叹。这些用户怎么来的?原来,摩摩哒在线下有5万个按摩椅,每个一天能带来4个新用户。“如果没这些按摩椅,能有这种增长吗?”
姚启诚说,用线下场景为小程序引流,是用户增长的秘密。而“汪卡”找到的线下场景就是“遛狗”。有了Wag的3亿美元融资在前,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个场景之大。
汪卡创始人姚启诚
不久前,有个叫做“猫卡”的小程序刷爆了朋友圈。猫不适合溜,引流多来自线上。而养狗却有极大的线下存量基础。据统计,中国有近5000万个养狗人。这些人还与线上社交的用户高度重合,多是年轻、高学历的女性人群。
“汪卡”的核心,就是抓住遛狗人的需求。
除此之外,姚启诚表示,中国的宠物狗“代遛+寄养”也是一个大市场。城市人群总有出差,不方便养狗的日子。但相比国外,中国缺乏信任基础,还不能分方便地把狗交给陌生人养。
“他们甚至只有三个要求:不丢、不生病、不怀孕。这对他们是一个非常痛的痛点。”
对此,汪卡计划牵线代遛狗+寄养服务。一旦人们在社区成了半相熟的人,代遛狗就会放心很多。此外,汪卡以芝麻信用分做保证,来建立标准化的信任机制。
除了信用分,汪卡还和众安保险合作推出了宠物保险,成为这一领域的新尝试。
“小程序的思路一定是场景思维,不是APP时代的流量思维了。”姚启诚说。
最后,他还提醒创业者:今年做小程序,一定要搞定“ICP许可证”。我们查阅资料发现,确实不少创业者已经栽在ICP许可证上,做好的小程序无法上线。“腾讯查得非常严,只要有社区两个字,可能涉足‘社交’,就一定会严审。”姚启诚说。
群接龙创始人吴彬
目前,群接龙还没做过推广,但已有不少用户自发地找到商家,用它的功能实现团购。在全国,广州用户最多,1.8万人占比近50%。开始市场推广后,群接龙预计在今年7月做到40万日活用户,200万元日交易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