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重庆生育津贴新政策:怎么算怎么领领取条件

2024年重庆生育津贴新政策:怎么算、怎么领、领取条件

一、生育津贴计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发。

生育津贴=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30天×产假天数。

二、用人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用人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按照本单位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报的上一年度参保职工月平均工资之和除以其12月底在职职工人数确定。用人单位无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生育津贴以本单位本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计算。

三、生育津贴申领

生育津贴由用人单位向当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并提交有关材料。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用人单位申请支付生育津贴的资料后,经审核符合支付条件的,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将生育津贴按月支付给用人单位。

符合用人单位足额连续缴满6个月职工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费且符合政策生育或终止妊娠范围的女职工,按照规定享受生育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欠缴职工基本医疗和生育保险费的,从欠缴次月起停止其职工的生育保险待遇,欠费在6个月以内的,足额补缴所欠金额及滞纳金后,按规定进行补发。

四、生育津贴支付

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收到用人单位申请支付生育津贴的资料后,经审核符合支付条件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将生育津贴按月支付给用人单位;不符合支付条件的,应当在30日内作出不予支付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用人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规定,确保女职工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五、申领生育津贴所需资料

1.《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盖单位公章);(点此下载)

2.出院诊断、出院记录或出院证(生育医疗费未联网结算的需提供医疗费用手工报销资料):

3.出生医学证明。

温馨提示:生育假期按照《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六、生育医疗费报销

生育保险医疗费用(产前检查费、计划生育医疗费、遗传病基因检测费、生育及并发症医疗费)实行联网结算,符合政策规定的,按生育保险限额方式结算,超过限额部分,可以使用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

异地发生的未联网结算的生育医疗费用,由参保人先行垫付,事后进行手工报销。生育医疗费手工报销及生育津贴申请材料由用人单位向当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提交。

七、生育保险医疗费用手工报销申报资料

1.申请表:《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

2.医院收费票据

(财政部门印制的医疗费用专用收据或税务部门印制的发票,加盖医疗机构的收费业务用章)

3.费用清单

(含项目名称、药品剂型及剂量、规格、项目单价等;加盖医疗机构病历档案管理专用章或医疗机构业务专用章)

4.病历资料

(门诊需提供相应门诊病历;遗传病基因检测需提供遗传疾病基因检测报告单;住院需提供住院病历;因病情严重进行相应治疗的并发症需提供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

(需加盖医疗机构公章或业务章,原件核实后存留复印件)

5.其他证明材料

生育或终止妊娠须提供计生部门开具的生育服务证或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或是社区居委会开具的婚育情况证明(无法提供的需做出书面承诺)

THE END
1.二胎职工生育险需要哪些资料?重庆网络问政平台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网信办、市综治委、市政府新闻办共同主办,华龙网举全网之力打造。围绕重庆改革发展与稳定,拓宽政务公开渠道,提高政务公开科学发展水平。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烦心事,发现了各类新闻猛料,或是想咨询相https://cqwz.cqnews.net/ask/askDetail?id=1052677
2.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政策报销流程:参保人关注“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微信公众号→服务大厅→服务→生育登记备案(整个孕期只需操作一次生育登记备案)→持医保卡就诊→联网报销。 生育妇女没有参加生育保险,但其配偶参加了生育保险,按照我市生育保险现行政策,女方不能享受男方的生育保险待遇。参保男职工可按规定报销本人的遗传基因检测及计划生育手术...https://hospital-cqjs.com/info/1049/1776.htm
3.2022年重庆生育保险男方报销重庆生育保险男方报销多少钱可以给女方报销吗下面重庆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1.男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配偶未参保,配偶能享受生育保险待遇吗 男职工可以按规定报销本人的遗传疾病基因检查费和计划生育手术费,但生育保险不能报销配偶的相关费用。 2、男方生育保险可以报销哪些费用 ...http://m.cdwz8.com/wxcs/wxcs43261.html
4.浙江男士生育津贴领取条件(1)当配偶因病理原因生育或流产时,雇主参加了生育保险,并为男性雇员正常连续支付的生育保险费(不包括...https://edu.iask.sina.com.cn/jy/jnCBlO4pi5.html
1.男的生育保险具体是怎么报销的呢男的生育保险怎么报销 1、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参保男职工,可申请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⑴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⑵配偶生育或因病理原因流产时,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已为男职工正常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不含补缴、欠缴和中断缴费)满10个月以上;⑶配偶未列入生育保险范围,且生育第一胎。 2、符合上述条件...https://mip.66law.cn/laws/311082.aspx
2.男的怎么报生育保险专家导读 男的怎么报生育保险,报销流程如下:一、用人单位应提相关申报材料;二、男职工提交相关材料。 男的怎么报生育保险 男的怎么报生育保险,报销流程如下: 一、用人单位需要提交的申报材料: 1、社会保险登记表。 2、参加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人员增减表。 3、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工伤和生育保险申报汇总表。 https://m.64365.com/zs/1298717.aspx
3.重庆男职工生育津贴怎么算不少准妈妈从邮箱发邮件留言到,自己怀了孩子,不清楚生育津贴怎么算,可以拿到多少钱,由于医保报销生育费用有点低,自己有一份附加的小额医疗险,不清楚生孩子的费用保险公司给报吗?生育津贴就是生育期间不能工作,国家为了弥补刚生完宝宝... 重庆男职工生育保险妻子能报销多少?重庆男职工生育保险妻子能享受吗?https://www.shenlanbao.com/he/780256
4.生育险报销标准(2023年生育险报销多少钱)不同地区的生育保险报销比例是不一样的,不同性别的报销比例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情况下,女性报销金额在75%左右,男性报销金额在50%左右(男职工参保,配偶未参保的情况下)。 比如张女士生育共花销5000元,一般可以报销3750元,个人只要承担1250元。 如果张女士没有生育保险,但是其丈夫有生育保险,一般只能报销2500元,个人...http://www.cqsznyy.com/yqjc/28670.html
5.长沙产假期间工资如何发放2、用人单位未给女职工缴纳生育保险的: 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由用人单位照发,这里的工资应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应是女职工休产假之前的月工资标准。另外,女职工还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报销生育医疗费用及疾患生育手术费用。 产假待遇有哪些 ...https://www.dongrv.com/jizhangbaoshui/30634.html
6.重庆生育保险报销,详细分享生育保险报销条件流程和标准生育保险报销材料 手术或治疗结束后90日内由生育职工本人或其书面委托人持规定材料到生育保险经办机构一次...https://go.cqmmgo.com/forum-207-thread-174201603777814811-1-1.html
7.2024重庆实行生育保险新政策,缴满6个月次月享津贴待遇关于重庆生育保险2024年新规定,很多重庆渝中、江北等地区孕妇都不知道生育保险生活津贴报销流程、标准、地点及咨询电话,下面本文就从重庆生育保险新政策规定和重庆生育保险津贴报销流程和范围的角度对新规定政策进行解读。 重庆市生育保险参保的女职工,按重庆生育险最新政策规定,产假期间的工资改按政策规定享受生育生活津贴。https://www.icheruby.net/news/17147.html
8.重庆市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申领须知参保人在生育定点协议服务机构凭医保电子凭证或社保卡就医,符合政策的生育医疗费用,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生育或终止妊娠须提供生育服务证或婚育情况证明,计划生育手术须提供结婚证);参保人因紧急情况在非定点协议服务机构就医产生的生育医疗费用由本人全额垫付,由用人单位交各区县医保经办机构按政策进行手工报销。 http://rsc.yznu.cn/2021/0917/c544a193459/page.htm
9.重庆生育保险报销条件重庆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那重庆的生育保险报销条件是怎样的呢?大家是否清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庆生育保险报销条件,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育保险基金以生育津贴形式对单位予以补偿。补偿标准为:女职工妊娠7个月(含7个月)以上顺产分娩或妊娠不足7个月早产的,享受3个月的...https://www.yjbys.com/shebao/shengyu/653282.html
10.陕西男职工生育津贴2023政策解读,西安发放时间更新别错过一般来说,在渭南申请生育津贴非常简单,在指定医院结算女职工医疗费用,系统将自动完成生育津贴申报登记,女职工在指定医院生育或堕胎,由用人单位到医疗保险机构办理零星报销手续。 西安生育津贴发放时间 正常情况下,女性在西安申请生育津贴后,发放时间在三个月内,根据西安生育保险相关政策,生育津贴必须由用人单位申请,通常女...https://www.shiguanzhijia.cn/policy/China/article-297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