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大家都忙着抢购3.5%预定利率的产品,
买到的朋友,恭喜上车啦,
没有买到也不用担心,未来还会继续上其他产品,再慢慢选个合适的。
但是吧,有一群朋友,就特别特别火大,
他们不约而同地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早早的买了支付宝全民保教育金,有的甚至都买了好几年了,
说好了利率锁定终身的,现在却收到通知要半路调利率。
后面存进来的钱不能按照承诺的收益给到用户,大家瞬间就炸了。
支付宝这是霸王条款吗,属不属于违约呢?
快速咨询通道,点击小程序即可:
01
全民保教育金下调利率是不是违约?
正常来说,像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
一旦成功投保,利率就是锁定终身的。
不管是未来5年交还是10年交的钱,都按合同约定的利率增长,
不受产品下架、利率下调影响。
不过,支付宝全民保教育金这波操作,虽然败了点用户好感,
但却没有违规。
它的“问题”其实在于缴费期的设计。
一般来说,我们常规的教育金缴费方式,要么是趸交、要么是年交。
年交常见的有3/5/10/15/20年交。
投保前选好什么缴费方式,那么中途是不能随意更改缴费期限的,
而且,也不能轻易断缴。
如果到期了没有交保费,过了宽限期(通常是60天),保险合同效力就会中止。
哪怕是可以加保的一些产品,也会有加保金额、次数、年限等限制。
但是!!支付宝全民保教育金的缴费期设计就有所不同,
特别特别的灵活,这也是当初不少用户选择它的原因:
可以选择单次投保,也可以选择定期投保,
定期投保按周、月、年定投都可以。
而且!!!
中途可以随时停止缴费,保单依旧有效;
“加保”也非常灵活,1块钱起加、随时可加。
不过,成也萧何败萧何,
全民保教育金之所以能这么灵活,
是因为它本质上,其实就是一款【一次性交】的年金险,
简单来说,你每交一分钱,就等于重新买一份趸交的全民保教育金。
所谓的“加保”或者定投,也就是同一份产品不断叠加而已。
其实只要产品不停售,这种方式,
你也可以操作在其他年金险或者是增额终身寿险身上。
讲清楚了全民保教育金的缴费方式,支付宝这波操作就好理解了:
因为这是一款支持不断趸交的产品,但实际上,
你根本没有跟背后的保险公司签订一个长期缴费的合同,保险公司有权下架产品,
并且根据目前政策,3.5%预定利率产品必须下调,往后用户也就只能买到3%预定利率的产品。
并没有违规啊~
02
买了全民保教育金有没有必要退?
当然,支付宝这波操作,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不满,
很多人都有退保打算。
如果你也买了支付宝全民教育金,那么听我一句劝,
生气可以,但跟风退钱完全没必要。
一来,你原先已经投进去的钱,买的是预定利率3.5%的产品,
虽然签的是趸交合同,但不管买的几份,都会按照约定收益进行增长。
只有8月1日后投进去的钱,才会按照3%预定利率增值。
二来,现在退保,如果现价没有超过已交保费,都会有金钱上的损失。
三来,3.5%预定利率的产品已经全面下线,
即使你现在退保,再也买不到比这收益还高的产品了。
所以,生气归生气,但我们没有必要跟自己的钱过不去。
如果确实不能接受3%预定利率这个收益,
后续可以选择停止投保,不再投入更多保费进去,等到期后再把钱全部取出来即可。
03
投保时,合同条款怎么看?
那我们在购买保险产品时,怎么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答案:看保险的合同条款。
很多人之所以买了全民保教育金,
说白了,就是被宣传误导了。
全民保教育金的“加保”,和我们常规产品说的保险加保,
根本不是同一个意思:
全民保教育金:加保即重新趸交同一份产品;
行业常规产品:加保即在原先买的产品上,再追加份额。
这得对产品有大致了解,看来合同条款以后,才能发现。
怎么看合同条款呢?
保险内容较为繁杂,投保前我们需要重点看的,是这3点:
保险责任、免责条款、4个时期。
同时因为保险条款较长,想要快速找到我们所需的信息,
一般可以在保险条款的第一页——阅读指引里获取定位。
接下来奶爸逐个解析条款的重点信息。
1、看保险责任:保什么
保险责任,主要告诉你这个保险产品保障什么内容,也就是在哪些情况下保险公司会理赔。
无论代理人还是亲朋好友告诉你这个产品能保障什么东西、夸得多么天花乱坠,最终给到你确切答案的只有保险责任。
对于理财型保险来说,保障责任一般比较简单,
更重要的是看将来我们可以从这份保单里面拿到多少钱,收益有多少。
以某年金险为例子,
可以看到,这款产品提供的保障包括基本责任和可选责任:
基本责任包括养老年金、身故保险金和祝寿保险金三项;
可选保险责任为【投保人意外伤害身故或身体全残豁免保险费】。
万一领着领着人没了,是怎么给付保险金等。
2、看免责条款:不保什么
除了看保险产品保什么,我们还要看产品特别说明不保什么。
免责条款,也即是除外责任,
告诉你这个产品不保障的责任,或因某种情形导致风险发生,而保险公司可以免除或减少承担赔偿的责任。
免责条款一般会在保险责任下面,以某年金险产品为例子:
诸如投保人故意杀害或伤害被保人、故意犯罪或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等,
保险公司不承担保险责任。
3、看4个时期
4个时期即保险合同的犹豫期、等待期、宽限期和中止期。
这些关键日期也对保单的生效至关重要,关乎到消费者的退保、理赔、保费缴纳和合同存续的权益。
我们一个个来讲。
1)犹豫期
长险通常都有犹豫期,在这期间如果投保人认为保险不合适,申请退保会退还所交保费,在犹豫期内退保最多只会扣工本费。
如果过了犹豫期之后再退保的话,一般只退现金价值。
能够有效减少投保人的冲动消费,或转投更适合的产品。
2)等待期
等待期,也叫观察期,是保险公司为了减少带病投保的风险而设立的。
在等待期内,如果是非意外导致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不同的险种,等待期的长短不同:
意外险:一般没有等待期;
医疗险:等待期较短,一般30~90天;
重疾险/寿险:等待期较长,一般90~180天;
增额终身寿险/年金险:一般没有等待期。
3)宽限期
也可以说是缴费宽限期,如果一时半会资金周转不灵或卡里的余额不足,导致无法及时缴费,
保险公司一般会给到60天的宽限期,让投保人补交。
在此期间发生保险事故,被保人仍然能获得理赔。
4)中止期
宽限期过后仍未缴费,保单就会进入中止期,保险公司将会中断保险责任,
也即是说,在此期间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予理赔。
保险中止后,只有提出复效,才会重新恢复效力。
当然啦,如果是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还得看看加减保规则、缴费期和现金价值等等。
内容比较多,我们建议实际投保的时候,多咨询专业人士,再进行操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