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正确认识平安保障,警惕“保险全额退保”背后的圈套
近年来,随着社会保险意识的增强,投保保险的家庭越来越多。然而,由于对保险保障的认知不够全面,加上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很多保险消费者都被“代理退保”机构盯上,通过诱导、怂恿等方式,让消费者打印进行恶意投诉退保行为,号称这样做可以“100%全额退保”,并以此牟取不法收入。
经过多年发展,保险“代理退保”显然已成为保险市场的一颗“毒瘤”,该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了保险市场正常经营秩序,更严重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及全国多地银保监局纷纷发布风险提示,提示广大保险消费者警惕“代理全额退保”背后的圈套。
原以为可以“全额退保”,却中了代理退保机构圈套
今年4月,某保险公司客户钟女士通过信函向当地银保监局投诉,投诉理由为“该保险公司业务员承诺买保险后可以办理高额贷款,未讲解合同内容,要求全额退保。”该保险公司接到案件后迅速展开调查。因为投诉处理经办人的热情服务,钟女士被感动,向其阐述了事情的原委。
“代理退保”行为本质上存在诸多风险
事实上,“代理退保”机构正是抓住保险消费者想要全额退保的心理,往往不顾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以牟利为目的,怂恿、诱导消费者通过恶意投诉来达到退保的目的,其实只是为赚取高额手续费。此类行为已严重扰乱保险市场秩序,且本质上存在诸多风险。
中国银保监会也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应明确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在投保前应了解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保障功能、除外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根据自身保障需求谨慎衡量是否有必要退保,勿轻信退旧投新”“高收益”等虚假宣传。
为什么投保保险后不建议轻易退保?
保险消费者应该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保险买了之后千万不要退保。”专业人士也会建议,一般在投保保险后不建议轻易退保,为什么这么说呢?
(1)年龄增加,退了再买可能有困难
一般来说,人寿保险年龄越大越难买,保费也越贵。像重疾险,40岁买要比20岁买价格贵2倍甚至更多,过了50岁基本就买不了重疾险了,所以如果保单已经缴费几年了,退保只能拿回现金价值,而且之后可能就买不到性价比更高的产品了。
(2)身体情况发生变化,影响再投保
(3)保单出过险,其他保险公司难承保
如果之前有保单有过赔付,并且保单依旧有效,这种情况也是非常不建议退保的。比如张三患了良性肿瘤,属于重疾险中的轻症,买的重疾险赔付30%保额后保单依然有效,这时候张三若想退保想再买别的重疾险,其他保险公司是绝对不会承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