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的终极目标是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向老板竖个中指,然后拎起背包,开着房车和心爱的TA环游世界。不好意思的说,这也是我的梦想。因为人只活一次,不这么做实在太对不起自己,太对不起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所以我们学习、我们奋斗,究竟根本,就是为了嘴上说着不是,但身体却非常诚实的财务自由,以及期望它带来的一切。
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过一些瞬间,有一种声音告诉你好像哪里出错了。
你可能已经陆续体验过大家口中最昂贵的日料,最高级的酒店,最绝美的目的地,明明自己已经一步一步迈向快乐应该有的样子,生活本完美的无以复加。结果却在某一个瞬间,被一个突如其来的闪念,一种强烈的不可描述的空虚感瞬间包围,心底发出「这一切没劲透了」「原来也就这样了」的感叹。曾经以为能带给自己快乐的东西,突然间全没了胃口,而是发现这样的日子是无聊,极其深刻的无聊。
为什么会这样,我也没有答案。可能是边际效应开始递减了,也可能能量池是守恒的,物质多丰富,人的内心相应就多枯萎。想想毕业头两年,那应该是自己最开心的时期,每天换着花样吃、换着花样玩,当时美其名曰「探索」,现在回头看更像一次饥不择食的「逃难」。
看到上面大家是不是以为我已经「佛」了,是一个视金钱如废土的城市隐士。
哈哈,其实恰恰相反,我每天都在思考怎么makemoremoney,怎么成为金钱流经的管道。
这里引用毛姆《人性的枷锁》里的一段话,在钱这件事上谈得非常直白:
没有比为生计发愁更丢人的事儿了,有些人大言不惭地说自己不把钱当回事儿,我最鄙视这种人。不是伪君子就是傻子。钱这玩意就像是第六感,没有它,剩下的五感都发挥不了最佳作用。没有足够的银子进账,生活就少了一半可能。他们不知道贫穷就像扎进里皮肤的钉子,他们不知道这会让人变的多么抠门,会让你遭受多少羞辱。贫穷会砍掉你的翅膀,像癌细胞吞噬你的灵魂。
倒不是说要多富裕,可最起码要有足够的钱维持尊严,有足够的底气不受打扰地工作,能慷慨诚实的做事,能不靠他人独立生活。
当时看到这段非常感同身受,「能不受打扰的工作,能慷慨诚实的做事,能不靠他人独立生活」,在这个层面,钱虽然无法带给人直接的感官刺激,但却是一种真真实实的安全感。就像刘玉玲的「F**kyou基金」,使得你无论在一个什么样的境遇,都有一个果断转身离开的保障。
所以现在我信什么?一是「好好干活」,第二就是「强制储蓄」。
这个时代,人人都在谈理财谈抄底跑通货膨胀。想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以及幸运加持狠狠割一波资本主义的韭菜。可对于普通人而言,唯独钱这件事,偏偏不是「理」出来的,更多可能是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后自然而然衍生的副产品。
对于没怎么接触过股票原油动力煤的朋友们,其实就以现在银行理财给出来那三瓜两籽的收益率,只要能控制住不随便剁手,不随便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已经算是理财了。
所以在当前这个阶段,在如何与金钱相处的这件事上,自己又回到如何强制储蓄,如何积累本金的问题上。目前以个人经验,将整个储蓄过程分成4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旨在缩小财富的出水口。
以下是个人对资金账户的划分与实际应用
第二步是破除消费借贷的循环。
每当我获得一笔的新收入,会将收入切割成几个部分,分别放进不同账户:
本阶段主要也是利用圈子账本记录。每当获得一笔的新的收入,会按比例将收入计进圈子账本上不同的账户。背后的操作则如图中所说,50%的收入会集中购买银行中长期理财,10%进入基金定投,40%放进日常账户用作生活开销。
个人当前阶段主要以积累本金为主,开源很重要,但宽进窄出的积累对于财富增长也能起到加速作用。
在上面的步骤,我已经得到日常所需的生活资金。接下来就是在这笔资金基础上增加「预算」来管控与计划每天消费。
这里建议按「周维度」设定预算。之前我按月预算,往往出现月初就用完整月预算的情况,导致后续消费全部超出。这种不受掌控的感觉会导致很强的挫败感,计划也很难进行。后面试着把预算调整成「周维度」,颗粒度细化后变得更容易执行。一是可以较为合理的评估每周资金,第二是周预算会比月预算带给人更多正向反馈。
圈子账本也有预算功能,但我不建议大家在那里面做规划。因为太容易看到你所有的账户,如果你超支,那么你很有可能直接切换另一个账户源,导致你的收入切割与预算规划形同虚设。这里我推荐Pennies,只能看到预算部分的金额,每记录一笔它也会及时向你反馈预算包还剩多少钱,以及今天剩余可用多少钱。圈子账本应该像母体一样,只记录预算整体金额,具体的花销由Pennies完成。
很多人会担心很多费用都是按月付,比如网费话费等,周预算颗粒度太小会不会频繁打乱计划。其实不用太担心,Pennies的滚存功能可以将本周超出的费用或节余的费用自动存入下周,在设置预算时,把月账单分摊进每周预算内即可,你不需要强制每周预算不能超出一分钱,而是在宏观上减少不必要消费。
在强制储蓄整个过程中,每一笔收支的记录都贯穿全局。可能还有很多人记账断断续续或不停更换记账应用。我的想法其实是不用太纠结UI与功能,只要有简单的账户概念就行。另外在这里给几点记账小建议:
总之,记账不用事无巨细,账户类别与金额过于精确反而徒增上手门槛。记账目的不是记账,只要能更有意识的对待金钱,这就已经达到记账的效果。
如果一个人还需要通过去西藏、去云南找自己,那离真正的自己还太远;如果一个人需要通过消费买买买找快乐,那多巴胺分泌结束的那刻,可能只会得到更多空虚。
不过最终当然都希望大家都能开上顶级跑车,边开车边思索边流泪,问一问人这一生到底是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