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陕西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公告称,“陕西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将进行系统升级工作,升级期间平台无法提供线上投保服务。如有投保需求,车主需联系保险公司线下投保。
仅线上第三方平台维护升级,本不应对投保产生太大影响。让车主们意外的是,此次线上平台暂停使用后投保的“难度”,比想象中更大。特别是在摩托车保有量较多的西安市,影响更为明显。
“公告发布以后,我跑了三个线下投保点还没买上,如果今年新的交强险再续不上,就没法骑车出行了。”车主刘宇对华商网记者说,他已经为办理摩托车续保专门请假两天,但至今仍不知道何时能够续保成功。
比刘宇心情更焦急的,还有刚买新车的车主们。不少车主在网络平台发帖称:五一后刚提摩托,就被通知需要自行前往线下办理首保业务了。在线下的投保过程中,多位车主都遇到了办理窗口少、名额少、办理流程慢的情况。
险企回应“五花八门”
当天下午,华商网记者又走访了人保财险、人寿财险、永安保险、太平财险等多家保险公司线下营业点。经走访发现,大部分保险公司仍在受理摩托车交强险投保业务,但办理点位较少、排队人数多的情况确实存在,由于排队人数过多,部分点位已经开始“排号”办理。
在中国人民保险(锦园国际广场店)、人保财险(西安市经开自贸区营业部)两处保险办理点记者看到,工作人员上班不到半小时,已经有近五十位车主前来排队或咨询,多位车主在被告知“今天号已经排完”后,只能无奈地继续前往其他点位。
值得一提的是,多数营业点位都只有一个窗口办理摩托车交强险投保业务。由于投保核验车辆流程耗时较长,每个点位每天只能办理40-60单业务,数量紧张。
除“单窗口排号制”外,还有个别险企营业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公司总部外,其他营业点位也可以办理摩托车交强险业务,但车主必须在该公司购买过轿车保险,否则营业点级别不够办理该项业务”、“外地车主办理名额已用完无法受理”……
想快捷的完成摩托车交强险投保,要做的“功课”还不少。
投保问题困扰多方
“以前买了摩托经销商就可以帮忙代办,或者朋友有做保险的业务员或者中介也可以办。这两天我问中介加钱或者交强险和其他险一起买能帮忙买不,他们还是说弄不成,必须自己去线下买。”刚在五一假期购买新摩托车的齐哲告诉华商网记者。
此外,在走访现场还有多位车主提出质疑:国家规定摩托车没有购买交强险不允许上路行驶,而新车需要自行开往线下保险办理点投保的行为,是否与该规定矛盾?“今天来了没排上,明天还要来,那是不是多一份安全风险?希望保险公司可以尽快恢复便捷的线上投保渠道。”车主王先生表示。
对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来说,最近的工作节奏也并不轻松。西安北郊一处保险营业点工作人员表示,自开展线下办理以来,负责摩托车保险业务的窗口全天有人排队。“有的客户续保在我们公司官方小程序偶尔还能办理成功,我们都会提醒大家,如果网上能办成就不用排队了。”
另一家营业点位在南郊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也向华商网记者透露:目前收到总公司的指令就是这一个营业点可以办理,且开放窗口少。“我们也不清楚是为什么,只能按公司安排去执行,有的客户甚至因为排队问题起了争执。”
难题成因有迹可循
在采访中,多位摩托车爱好者、保险从业者、摩托行业协会人员、摩托车经销商、保险中介、交通行业工作者等都向华商网记者透露:此次由摩托车业务线上办理暂缓引发的线下办理“拥堵”,对熟悉行业的人来说,更像一场能够预判的“高峰期”。
摩托车交强险投保难不是“个例”。综合全国摩托车交强险业务办理情况和各保险公司在摩托车保险业务方面的经营投入状况,摩托车交强险投保难现象普遍存在,且仅通过线下办理的渠道少、速度慢的原因也有迹可循。
摩托车交强险保费低。保险公司盈利少,售卖积极性小。我国的摩托车交强险收费标准全国统一,根据车辆排量大小,每年保费有80元、120元、400元三个档位,大部分机动车处于120元档位。因此,对于各保险公司来说,摩托车交强险处于“少卖不亏,多卖不赚”尴尬境地。
摩托车业务出险率高。该项业务在整体保险业务中占比较少,但在交通事故中属于弱势方,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很容易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赔付金额通常较大。2020年车险综合改革后,交强险的赔付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交强险最高赔付近20万元。对各险企来说,摩托车业务可能“多做一单多赔一单”。
部分中小险企看重“经济账”婉拒摩托车业务。全国机动车保有量逐年上升,特别在城市交通中摩托车事故数量增多,部分中小型保险公司对摩托车交强险业务“已读乱回”。全国多地都有报道称,存在中小型保险公司多次回复“系统正在升级”、“设备正在更新无法办理”,甚至有客服人员言语引导“建议您去大的保险公司购买”,以类似方式委婉回应摩托车业务。
摩托车业务考核贡献小,从业人员接单积极性低。一位西安市保险行业从业者告诉华商网记者,单卖摩托车交强险没有佣金,相当于给客户白跑腿,只有通过“捆绑”售卖其他附加保险项目,才能获取部分佣金。多位受访者表示,在购买摩托车交强险时,被捆绑式推销过“意外险”“座位险”“家财险”“玻璃险”“划痕险”“盗抢险”等类目繁多的险种。在采访最后,该受访者坦言:“其实摩托车的业务,就算交强险和其他项目一起,大多也就几百块钱,赚不了什么。”
摩托车保险“解困”需多方合力
有业内人士分析,除摩托车交强险业务办理普遍存在的难点外,造成近期西安市摩托车线下投保难的原因还包含多个方面:一是“禁摩令”解除后西安市摩托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投保基数增多;二是近期西安交警针对交通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无交强险摩托机动车投保需求增多;三是近期部分保险公司同步收紧与经销商、中介等的保险代办合作业务,车主自行购买需求增多。
此外,该受访者还表示,此次保险公司摩托车保险代办合作业务收紧,或是保险公司考虑将摩托车保险业务尝试“去中间商”的信号。“因为本来摩托车业务挣钱就少,有中间商还要分佣金,反正公司也不能拒保,那还不如省去中间费用多增收,如果这样他们能多承接一些业务,对车主们也是好事。”
政府部门在市场监管引导和政策标准制定方面持续发力、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风险评估合理制定摩托车保险的种类价格、摩托车主提升自身保险意识和安全意识提升、社会公众尊重理解摩托车主的合法权益……助力摩托车保险“解困”,营造安全和谐交通环境需多方合力。
摩托车投保不能越“红火”越“烫手”
据了解,此次维护升级的陕西“摩托车交强险便民投保平台”于2022年底搭建完成。平台进入运行阶段后,车主可通过该平台进入意向保险公司投保界面进行线上投保操作。该平台运行第一季度,就有4万人次通过平台链接访问和咨询业务、推动解决“投保难”问题2.6万件。
记者了解到,此次投保“风波”对陕西省其他摩托车保有量较少的区域影响相对较小。西安市线下办理摩托车交强险的“拥堵”状态在线上平台恢复运行后也有望缓解。
但车主喊难,险企喊亏的摩托车“投保难”的深层问题何时能解?仍是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