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除了某些不差钱的政/企名人需要通过在公开场合购买/使用纯电动车来提升“所谓的环保形象”之外,多数购买纯电动车的买家或潜在买家都会被分类到以下五种情况:
A、被限行
除了纯电动制造商,没有人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城市限行。限行多数时候是借口,比如限行后的广州并未解决拥堵问题,此前以“治堵”名义给全市停车位升价也并未解决拥堵问题。
相比巴黎、纽约、伦敦等城市,北上广深的拥堵情况除了因为机动车保有量巨大,还因为年底烧预算全城挖路寻宝、市政园林道路维护车辆习惯早高峰作业、民众驾驶习惯恶劣、轻微事故后不愿意离开现场等恶习造成的。
B、行驶里程多
纯电动车的销量区域呈两极分化,一方面集中在超大型一线城市,解决限行困扰;另一方面集中在三四线乡镇,自建居民楼拉线充电特别便宜。
纯电动车购买单价特别贵,保险费也高于同级别汽油车,若是充电价格较低,日常行驶里程较长,购买时多出来的车价,就能在能源补给这处给省回来。
C、纯电动车性价比更高
纯电动车不是性价比更低吗?绝大多数是,但在性能车领域并不一定。
除了续航短一点(其实卡宴Turbo续航也没多长)和做工差一点,特斯拉ModelXP100D在性能与尺寸上全面优胜,还不用选装十几万精品才让提车。
D、纯粹好奇
这种情况没少见,好些朋友也来问笔者,纯电动车是否值得买,甚至有人手上还拿着汽油车指标准备买纯电动车。
如果家里有充电条件,每天行驶里程较长(比如混合路况来回跑160km)但远远未超出续航范围(比如标称350-400km),笔者是推荐购买的。开2-3年就能把购车差价省回来了,开完第4年,即使二手车残值为0都不亏任何钱。
如果家里没有充电条件,纯属好奇新能源,想买个电车尝尝鲜,笔者比较建议您关闭此网页,进入太平洋汽车网报价库选一台便宜很多的汽油车。
给订金之前先“问清楚”这些
A、落地价多少?
很多消费者看着纯电动车免购置税、免车船税,觉得购车便宜。非也,只有在中国境内生产的、在新能源推广目录内的纯电动车,才享受巨额的购置税免征优惠。
皆电为大家列了一条纯电动车的落地价公式:
2019年纯电动车落地价=
净车价
-可能会取消的地方补贴
-得看地区的厂商补贴
-随口说说的经销商优惠
+流氓一般的保险费
+连流氓都自愧不如的精品费/保养套餐/上牌费/出库费
目前正值跨年时期,政策不稳定性非常大,一堆经销商为了年底业绩不断吹即将限行/补贴大幅度降低的风,意图尽快把手上那些滞销的短续航纯电动工业垃圾推销给消费者。别信他们,跟皆电的节奏走,我们比他们更实在。
要知道,2018年国补政策在2018年2月16日才公布,2019年国补政策也不会在元旦前后就公布。基本确定的是,2019年国家补贴一定会退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先生最近向媒体透露:“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至少要在2018年基础上降低30%。”
不过以上全是无用信息点,因为补贴全部都会进车企口袋,也轮到各位去疑虑。汽车价格是由市场供需关系来决定的,各位消费者仅需知晓一件事:这台车落地价究竟多少钱?
国家补贴少了,地方补贴少了,厂家补贴自然要多起来,因为本来生产销售纯电动车就是一项暴利业务。别跟我杠,这的确就是暴利,不然为什么小几年里全国就冒出200家新能源造车新势力来,难不成他们都是为了同一个伟大理想(打造低碳城市圈)而来?
B、保险费多少?
先说结论:包括纯电动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每单保费平均比汽柴油车高21%。
新能源车保险费高昂主要有三大原因:
1、新能源车普遍售价高;
2、大部分保单按照补贴前价格计算;
3、新能源车出险率高。
目前,我国暂无针对新能源汽车的险种,旧的保险条款与新的汽车动力类型不吻合,将威胁到双方的利益。保监会已将新能源汽车专用险提上议程,并声称细则最快在2018年中发布(现在已是2019年初了谢谢)。
C、充电条件是否优良?
如果没有私人充电桩安装条件也没关系,如果你的工作地点有比较充足的充电桩资源,无论是慢充还是快充,均可解决很大一部分续航焦虑。
如果你用电子地图搜索生活半径内的充电设施,发现最近的充电桩也需要你插上电之后打车回家/回司,那么笔者还是不建议你购买新能源车了。
D、重要部件保修期多长?
一个个说清楚太难,各位看图吧:
E、所购车型(或品牌)的黑历史
不细说,如字面意思。
给订金之前先“试清楚”这些
中国汽车消费者有一个很大的选车流程弊病,就是喜欢“看配置单买车”。白纸黑字的参数与配置,离实际的驾乘体验还有万丈距离,但中国消费者往往会问一个身边的“懂车朋友”,然后确定了车型,拿着预算去谈价买下。
你问他后悔吗?他纵然心有委屈也不会跟你说“后悔”二字,毕竟这样子会暴露自己曾经做出的决定多么愚蠢。
如何摆脱这种先买车、再试车的反向购车困境呢?额,先试车、再买车不就行了吗?
A、是否晕车?
晕车,学术名“晕动症”,其实是汽车产生的颠簸、摇摆、旋转等加速运动(轴向与径向的正负加速度),刺激人体的前庭神经而发生的恶心和眩晕。
每个人对这种加速度刺激的耐受程度是不同的,耐受度弱的坐一阵子就开始晕车,耐受度中等的要在一位脚抽筋驾驶者(比如武汉公交车司机)的车上坐很久才想吐,耐受度很高的开1小时F1赛车都不会晕过去。
如今,公路上的纯电动车比例越来越大(特别是公交车),也有越来越多人反应坐纯电动车更容易晕车,这是因为电动机瞬间扭矩较大造成的,开得爽,开得晕。当然,也有能把自己开晕的……
选购纯电动车,下单之前最好带着家人去试一试,如果接受不了晕眩(这种概率很低但不代表没有),那还是别买来折腾自己了。
B、制动是否够力?
目前,市售纯电动车多数是自主品牌“油改电”的产品,多数厂家都会在原有汽油车平台之上对底盘、悬架和制动进行加强。
毕竟,一台小排量民用汽油机很少超过150kg,而一组动力电池往往就在500kg以上,多出来重量完全超出了原有造车平台的辎重能力,也即是“油改电”空车状态就已到达原汽油车满载甚至过载状态,再往纯电动车上坐人载物,风险自然就上来了。
普通消费者没有专业场地和专业设备去测试制动距离,如何实测这台纯电动车的制动力是否足够呢?笔者就比较喜欢在4S附近开阔路面或封闭长路上进行一次0-60km/h加速和60-0km/h紧急制动的测试,谨记后方有来车不要急刹,看准了再加速和急刹,急刹一定要踩到底。
如果4S点销售不让你做这样子的“看似危险但并不危险的动作”,那么让他做给你看。如果急刹的距离与你日常驾驶经验有较大差距,或者用4S店汽油试驾车试同样科目对比一下发现差距颇大,那还是谨慎选购了。请记住,一台车开得快是没用的,刹得快才是最重要的指标。
C、坐姿是否“蹲着”?
说一个理应被更多人知道的事情:动力电池包很怕磕碰,因此离地间距不能太小,加之电池包厚度足足有200-240mm,这就意味着“油改电”之后整车会被提高。
只不过,并非所有纯电动车都是SUV,很多轿车在“油改电”之后会变得特别难坐,这是因为车体框架(车门、A/B/C三柱、车顶)是无法改变的,“油改电”硬塞进一块厚实的电池,就只能把车身提高一截,乘员舱的地台也抬高一截,两截距离加起来差不多就是电池包厚度。
这就意味着,“油改电”类型的纯电动轿车,乘坐空间会被汽油版更加局促,你会发现开汽油版时不顶头、不屈膝,到了纯电版这里就成了高高地坐在一个小板凳上。并非所有纯电轿车都会如此,但这一点必须先试再买。
D、行李厢空间是否充足?
一般而言,纯电动车的电池包不会过多占用行李厢空间,因为动力电池多数会安装在前后双轴之间,以保证电池包不会成为前后溃缩空间的一部分,以免撞击起火。这就意味着,多数纯电动车的后备厢空间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只不过,若想像特斯拉那样给你一个前备厢空间,那是想多了。目前市售的纯电动车多数是“油改电”车型,原先用于放置汽油机的引擎舱,目前多数用于安置逆变器、电动机、减速器以及一些常规的油液,并无专门的地方放置行李。
E、电机噪声是否刺耳?
如果车舱隔音不良,刺耳的高频电机声就会非常明显,耐受能力较差的人是不愿意开或做这台车的。因此,不需要带什么设备去测试,仔细听一下高频声响是否能接受,立马知道这台是否会被一票否决。
此外,某些新能源车企比较良心,会为旗下车型安装低速提示音喇叭,这并非电机噪音,而是用来提醒外部行人注意的。
F、灵魂一问——是否够格作为家庭唯一用车?
中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太低了,因此多功能的微面和SUV非常吃香。如今问题来了,如果家里只能买一台车养一台车,而这台车一定得是纯电动,那么优先考虑的是充电条件、安全配置、续航能力、乘坐空间(这四项分先后),而不是什么加速性能或者移动互联,那都是某些车企专门坑不懂车的人买纯电动而弄出来的营销手段。
一台车,最重要的是跑得动和跑得远,而不是能不能车内K歌。都2019年了,可以别当消费者是傻子吗?
最后简单回答几个问题
A、“盲订”可行吗?
“盲订”主要针对造车新势力的纯电动车产品。这个品牌此前没有任何量产产品出炉,没有任何真实用户口碑,网上能查到的全是键盘车神或者水军胡吹的东西。这种情况下单,算是“盲订”。
“盲订”可行吗?某些造车新势力的准车主表示心惊胆战,但造车新势力没有什么品牌历史包袱,而且跑在前列的几个品牌,比如小鹏和威马,在性价比方面还是非常不错的。盲订可以,主要看个人风险承受能力。
B、是否要纠结“三电自主研发”这件事?
没必要。买好开、好用、续航长的就行,笔者试过三电技术全数外包的纯电动车,开起来比某些瞎研发三电的车企出品还要好。术业有专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C、新能源车牌有效期将到,怎么办?
没什么特殊方法,买个比亚迪、吉利、广汽传祺什么的,解决问题。等造车新势力?有些车企的交付日期真是玄学。
D、北京市民,租车牌可行吗?
不可行。
作者:黄恒乐
文中图片源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admin#d1ev.com(#替换成@)删除。
BP在华布局充电业务,首座充电站落户上海嘉定
CES直击丨博世联手戴姆勒奔驰2020年投产L4级别无人驾驶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