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理财产品被推荐买了保险五年后本金“缩水”
目前,涉事银行、保险公司与事主约定将进行三方面谈协商此事
日前,广州的柳先生投诉称,他于2011年8月在某国有银行购买理财产品时,被理财经理推荐购买了X华人寿分红险。5年后按理财经理所述,前往拿回本金,却被保险公司告知说属于退保,不能全额拿到本金。
目前,涉事银行、保险公司已与柳先生取得联系,近日将进行三方面谈协商此事。
投诉
去购理财产品被推荐买了保险
柳先生投诉称,2011年8月在某国有银行广州五羊支行购买理财产品时,理财经理周某向其推荐了一款银行和X华人寿合作的理财产品,这是一款两全分红型保险。周某拿着一份宣传材料向其演示产品,以一万元为例,买5年保10年,只要在前5年每年按时交钱,5年后即可取回之前交的本金。同时还会有分红,一份是确定的红利,另一份是终了红利,金额不确定,如果投3万元的话,收益更高。
柳先生诉称,自2011年8月起至2015年8月,他每年缴纳3万元保费,总计投入15万元。柳先生想起理财经理说5年后可以取回本金,遂在2016年1月到X华人寿询问。保险公司回复说属于退保,要按所谓“现金价值”退回,只能拿回144166.34元。
于是柳先生拨打X华人寿客服投诉。柳先生表示,客服答复由于当时推销、办理该产品的是银行理财经理,而不是保险的业务员,如果是理财经理做了虚假宣传,保险无法追究其责任。柳先生说,他又去找理财经理周某,发现周某已不在原来的支行工作,无法联系上。
提醒
如何防止“血汗钱”被骗?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如在银行误购买一年期以上的保险产品,可以在“犹豫期”内主动申请退保,或在“犹豫期”内客服人员致电询问是否反悔时提出退保。“犹豫期”为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15个自然日。
争执
有无明确告知风险?操作是否合规?
目前,就此事涉及产品销售过程的争执点主要有两个:
一是柳先生认为理财经理在销售产品时只推荐了收益,没有明确告知风险。
柳先生回忆称,在购买前理财经理没有给他做风险测试评估,也没有告知退保会产生损失一事,“当时我问了如果退保的话是不是会有损失,理财经理告诉我说如果中断缴费会造成损失,但我现在交足了5年的钱,要取回就算退保,一样损失了投保的钱。”
二是在操作是否合规方面,双方也有争执。
据柳先生所说,他在购买该产品时,先在网点现场付款,随后才收到X华人寿寄来的保单以及合同。
释疑
一旦超过犹豫期很难拿回全部本金
为什么交了15万元保费,现在只能拿回144166.34元?现金价值又是什么呢?
柳先生称,他对这两个问题感到十分费解。
据悉,所谓保单现金价值,是指带有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单所具有的价值。保险人为履行合同责任通常提存责任准备金,如果中途退保,即以该保单的责任准备金作为给付解约的退还金。被保险人要求解约或退保时,寿险公司应该发还的金额。
柳先生收到保险寄来的保单背面就写了现金价值的计算方式。据保单显示,柳先生投保第一年3万元,如果退保只能拿回保费19230元,单位红利保险金额现金价值按80%计还;第二年6万元保费,保费退回46110元,单位红利保险金额现金价值按82%计还;到了第五年,15万元的保费退回142020元,单位红利保险金额现金价值按89%计还。到了第8年年末,退保才能拿回15万元的保费。
回应
银行:
保险公司:
投保人:
知道该产品系保险而非银行理财产品
昨天南都记者再次联系柳先生,柳先生称当时他去银行只是想购买理财产品,但是理财经理一直向他推荐这款保险产品。对于是否知悉该产品系保险产品而非银行理财产品,柳先生表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