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记者也有了投保的冲动。在点击链接后,记者看到页面正上方是“600万元医疗保障”的大字,接着下一行是突出的(普惠版每月)“1.9元”。在个人信息下方,也有“每月保费1.9元/月共12期”字样。记者点开下附的费率表,显示有社保的话,月交确实是1.9元。
看到这里,记者开始填写个人信息,填完后弹出的页面上方显示“增加600万医疗保障”,中间出现一个方框显示“推荐/尊享版600万保额100%赔付比例”等字样,而在这些显眼字体的最后,有一行细小的“尊享版142元/月(次月起开始扣费)”。
而在推荐的尊享版红色方框下,除了健康告知,还有一条同样颜色的横柱,写有醒目的“同意并投保”大字,下方则有两个灰色的小字“暂不”。记者点击“同意并投保”进入尊享版付款页面,而点击“暂不”则进入泰康在线全能保百万医疗(普惠版)的付款页面。
虽然普惠版确实是每月支付1.9元,不过记者注意到,普惠版的责任限额并不是600万元,而是300万元。而且,该产品有5万元免赔额,有社保的人投保并以社保身份结算理赔,保险公司的赔付比例仅为30%。
正是因为上述宣传,很多消费者选择了“同意并投保”。而这样的点击,也正落入了商家的圈套。有消费者在某投诉平台称,他于2月22日在水滴保抖音直播间下单购买了每月只需交费1.9元的泰康百万医疗险,本以为抢到了好产品,没想到打开水滴保APP时却发现价格变成了“首月交费1.9元,次月起每月交费191.3元”。他立即联系水滴保客服人员,客服人员称,基础版的产品是每月1.9元,可能是消费者不小心点了升级。
由于不确定是否进行了升级操作,消费者选择退保后重新下单,支付1.9元之后进入水滴保APP再次查看,发现次月起交费金额又变成了每月191.3元。
事实上,客服人员所说的升级并没有专门的页面提示,也不需要消费者专门操作。消费者点击链接填写信息后,在投保页面上点击“同意并投保”,就相当于同意升级,支付1.9元就可购买尊享版医疗险(次月起价格不再是1.9元)。而点击“暂不”不是中断投保,而是进入普惠版的付款页面,此时保费才是每月1.9元,不过保额并没有600万元。
由于在付款1.9元的同时开通了自动续费服务,不少消费者事后才发现,每月被水滴保扣费了几百元,由此引发了大量投诉。
3月6日晚上,记者进入水滴保直播间,一位自称水滴保险经纪有限公司的经纪人正在推销某款特惠版百万医疗险。直播间的费率表显示:“0—55周岁1.9元/月;56—70周岁5.8元/月;71—80周岁10.4元/月。”经纪人在用手机演示投保步骤时,直播画面显示,经纪人手机上的页面为“1.9元付款并开通泰康在线健康险自动续费服务”。
然而,记者点击直播间下方的购买链接后却出现了两层页面,压着直播页面出现的是橙色底色的永诚保险“百万医疗特惠版”,在这页面之上出现了一个白色方框,方框顶部“报销600万医疗费”字样十分醒目。记者在页面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并点击“点此完善”后进入投保页面。投保页面显示“仅需2.73元/天(大字体),即保费81.7元/月(小字体)”,点击价格右边的“完善保障”即进入付款页面。
简要来说,直播间演示的是1.9元投保泰康在线百万医疗险,而下方链接却是永诚保险的百万医疗险。与宣称的1.9元/月相比,投保金额也变成了81.7元/月。记者质疑为什么不是宣传的1.9元。这位经纪人表示,价格没有问题。
记者注意到,2022年3月,泰康在线就因“1元保”曾被央视点名,彼时的银保监会回应称:“立即研究,立即开展立案调查。”在监管部门打击“首月0元”“首月1元起”等乱象后,百万医疗险零元购、一元购噱头不再。然而,一些公司却打起了版本升级、偷梁换柱的主意。
王德怡表示,如果消费者发现这款保险有问题,可以在犹豫期内和保险机构协商,要求解除合同、退回保费;过了犹豫期,则可以向主管部门提出行政投诉,请求介入调查,责令对方纠正;仍然不能挽回损失的,可以根据保险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