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福冈县直方市的一户家庭在他们的院子里培植着美味的葡萄,同时还为宠物鸡提供了一个温暖的窝。今年六月,这些葡萄开始进入丰收季节,但某天女主人惊讶地发现葡萄不翼而飞,整串整串的葡萄都不见了。
为了揪出幕后的“偷葡萄贼”,他们在院子里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令人惊讶的是,监控录像显示这位“偷葡萄贼”居然是一只小浣熊,就是那种令人想起卡通片中可爱形象的小家伙。
在日本,小浣熊经常出没在人类居住区。尽管它们可能会给人们带来麻烦,但根据《鸟兽保护法》,人们不能私自对待这些野生动物。
于是,女主人决定致电市政府,询问如何驱赶小浣熊。通常情况下,市政府会与当地的“猎友会”协作,由那些有捕捉经验和持有猎枪执照的猎人们前去处理这类问题。
这些“猎友会”的成员都是业余爱好者,他们并不以此为生。有些人是出于兴趣,而另一些人则是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出一份力量。每当有野猪、狗熊或野鹿下山来闹事的时候,几乎都是由这些“猎友会”的成员前去解决。
然而,女主人并没有得到市政府预期的答复。市政府告诉她,由于当地人口老龄化严重,那些“猎友会”的成员年纪都已上了,他们忙于应对野猪和野鹿的问题,根本无法处理小浣熊的情况。市政府所能提供的只是一个用于捕捉小浣熊的专用箱子。如果成功捕获,屠宰过程需要由居民自行完成,而且在处理垃圾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分类要求进行,因为屠宰后的小浣熊被归类为“可燃垃圾”。
然而,在日本各地,小浣熊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它们虽然没有野猪那样庞大的身形,但它们却能在城市中灵活穿行,而且喜欢成群结队行动。它们经常聚集在居民区,尽管警惕,但并不害怕人类。在横滨市繁华的商业区,你甚至能看到它们在马路上老练地穿梭。
然而,现实中的小浣熊与卡通形象中的可爱形象有很大不同。它们不像猫和狗那样容易被驯服,甚至发生了伤人事件。即使养猫养狗,每年都有大量不负责任的主人遗弃它们,更何况是小浣熊。由于它们是外来物种,在日本境内没有天敌,因此在这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中,被“人为野生化”的小浣熊不断繁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大规模偷食人类种植的蔬菜水果,给农民带来了每年数亿日元的经济损失。
2005年,日本政府正式将小浣熊列为“外来生物法”中规定的“受限制”物种,禁止个人养殖,并规定了相应的捕杀方式。然而,这又引发了一个问题:谁来承担捕杀的费用?日本政府要求各自治体自行负担这些费用。
根据2005年的调查,日本境内的小浣
熊数量已经多到难以精确统计的程度。光是神奈川县内,估计至少有1万只以上。像北海道这样食物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区,小浣熊的数量更是难以估算。
千叶县,紧邻东京的地方,于90年代后期意识到本地的小浣熊已经野生化,从2003年开始着手捕杀小浣熊。到了2008年,已经有18个地区成为小浣熊的栖息地。再过十年,到了2019年,千叶县所有地区都有过捕杀小浣熊的记录,几乎可以宣告全县都深受波及。
然而,捕杀小浣熊需要资金和人力。财政宽裕的地方或许还能勉强应对,但对于财政拮据、人手不足的地区来说,情况就更加糟糕了。
而且,就算有钱有人,问题也不会消失。由于“猎友会”的成员年事已高,专业的捕杀人手严重不足。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向居民提供了专用的小浣熊捕捉箱子。然而,即使捕获了小浣熊,居民也不敢亲手宰杀,于是将小浣熊交给市政府处理。市政府只好派市政工作人员来屠宰。
曾经的可爱小浣熊,如今成了可燃垃圾。但问题的源头却是人类的自私和冷漠。
总结起来,小浣熊问题在日本已经演变成一个既复杂又棘手的挑战。由于其过度繁殖和损害农业,政府采取了措施限制个人养殖并要求自治体承担捕杀费用。然而,这并没有解决问题,而是引发了更多问题,包括心理负担和道德困境。小浣熊问题凸显了生态保护和社会责任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也提醒我们人类活动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可能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生态学、法律和道德等多方面因素,以寻求可持续和人道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