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继续增长,但是一个显著的趋势是,增长势头趋缓,而留学回国人数继续攀升。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及中国经济条件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中国留学人员数量急剧上升。1978-2012年,中国总计送出了264.47万留学生,其中超过90%是自费留学生。从2007年起,出国留学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是继2000年初的又一次快速增长。2007-2011年,出国留学人数连续4年增长比例均超过20%。
2011年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已经达到33.97万人,占当年全球留学人数的14%,2013年3月,在教育部第四场新春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张秀琴介绍,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较2011年增加5.99万,达到39.96万,同比增长17.65%,再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中国继续稳坐全球最大留学生输出国的宝座。
图1-1-1从2007年起,出国留学人数出现井喷式增长,是继2000年初后的又一次快速增长期。
图1-1-2是2006年-2012年出国留学人数的变化
从图1-1-1中可以看出,2012年留学出国人数已逼近40万大关,但增长速度趋缓,连续数年增长20%以上的情况已暂时中止,增长比例下降了近5个百分点,2012年比2011年增长了17.65%,增长人数为不足6万人。
根据美国“2012门户开放报告”,2011-2012年被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录取的中国学生数量从157558名增加到194029名,增长率为23.1%,远远超过赴美国际学生平均仅增长5.7%的数字。
图1-1-1-1在2011-2012年,在美中国学生人数增长率远远超过美国国际学生平均增长率
中国留美学生也占到了美国全国国际生人数的25.4%,远远超过第二名印度的13.1%。如果加上港澳台地区,赴美的中国留学生更是高达22.6万人。
图1-1-1-2在2011-2012年,在美中国学生人数增长率远远超过美国国际学生平均增长率
图1-1-1-3为2006-2012年在美国中国籍学生人数走势图
连续三年的中国生源增长主要是在本科阶段。数据显示,在学生比重方面,中国学生入学总人数增加了23%,而本科阶段人数增加了31%。超过了研究生的增幅。虽说留美中国学生的主体依然是研究生,但是38.4%的本科生比例已经接近研究生的45.8%。这一趋势与中国家庭条件和留学氛围的提高不无关系。
图1-1-2为2007-2012年度中国赴英国留学生人数的增长示意图
近几年,中国赴英留学人数每年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已经成为英国第一海外生源国,其学生比例占国际学生总数的15%。2012年赴英留学的中国新生大约是6.5万人。据英国驻华使馆教育处推广经理刘静女士介绍,2012年,英国边境管理局在中国颁发了超过56,000份学生签证和9,000份短期学习的学生访问签证。
图1-1-3为2007-2012年度中国赴加拿大留学生人数的增长态势
2012年,加拿大留学市场发展迅猛,留学加拿大的中国学生数量从2011年的21812人增长至2012年的近25000人,增长率约为15%。其中高中生选择留学加拿大数量剧增,所占比例已达70%以上(包括高中及本科),高中生成为留学加拿大的主体。
图1-1-4为2007年-2012年中国赴澳大利亚留学人数增长示意图
2013年2月22日,澳洲贸易委员会教育专员徐佩仪女士对2012年留学澳洲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回顾。据徐佩仪女士介绍,2012年7月1日至12月31日,赴澳中国学生签证申请量达到14748份,比去年同期增长18.3%;中国学生签证签发量达为14083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5%。另据徐佩仪女士介绍,2011-2012财政年度(即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期间),澳大利亚共向境外的中国内地学生发放了2.3万余份学生签证,其中571类(中学)学生签证逾2800份,而573类与574类(高等教育类,含本科或以上课程)超过1.8万份。
如果参照2012年下半的增长率(13.5%),2013年赴澳留学的人数大约为3.5-4万人左右。
伴随着中国留学市场的持续火热,留学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
根据美国开放报告,2011-2012年赴美就读本科的中国留学生人数增长率为31%,超过平均23%的数字,留美本科生已经接近赴美读研究生人数。
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2010年我国出国留学的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人数为7.64万,占当年出国留学总人数的19.8%。2011年仅高中生出国学习人数就高达7.68万,占当年我国总留学人数的22.6%。
与高中生直接出国读本科的情况基本一致,选择出国读中学的人数也出现大幅增长态势。各国不断出台的利好政策,如赴美签证面谈条件的放宽、赴澳读高中可免雅思成绩、难度降低的初中版托福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认可,更加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选择提前留学,送孩子去海外读高中。
图1-2-2-1可以看出留学的低龄化趋势日益凸显
在有出国意向的被调查高中生中,59%计划高中毕业即出国读大学,16%计划出国继续高中学习,14%计划在国内完成大学学业后出国读研究生,还有9%的学生先考国内大学,视高考结果而定。
图1-2-2-2计划高中毕业即出国读大学的高中生占59%
图1-2-3-1近年托福考试中18岁以下考生快速增长,并呈现翻番的爆发增长态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留学低龄化的明显趋势。
作为低龄化最显著的标志,SAT考试是最有标志意义的。
图1-2-3-2显示2012年赴港参加SAT考试人数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近年来,中国内地参加SAT的考生人数不断攀升。2007年10月至2008年6月,约7000名内地考生赴港参加SAT,2008年10月到2009年6月翻了一番,达到1.5万多人。2011年,内地考生人数再次刷新,接近2万人。2012年参加SAT考试的学生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其中19岁到23岁年龄阶段仍是主流考生人群,但18岁以下的低龄考生出现了较大增幅。
调查显示,在中国自费出国留学市场中,前往美英澳加这4个国家的人数占了中国留学生总数的75%以上,美国依旧独占鳌头。另外,近年来香港因其优质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中国学生留学的重要选择之一。
图1-3为2012年-2013年中国学生自费留学实际去向国分布情况,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分列前三
与留学低龄化同时发生的变化是,以前放弃高考出国的多是“逃避族”,即成绩不足以上大学或是不足以进入国内名校,这几年顶尖学生出国的也越来越多,生源结构呈现正态化发展。
根据媒体报道,上海的高中四大名校中,出国的优秀生的比例已平均约10%~20%,高的甚至达到30%~40%。如果再加上名校高中的国际课程班,一些名校出国的优秀生比例已经超过了50%。不少优秀学生从高一时就把目标直指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顶级名校。
根据媒体报道,2012年北京知名高中出国留学情况如下:
据调查,留学考试培训就大约有300亿元人民币/年的市场规模;此外,学生支付给留学中介的服务费用大约在50亿元人民币以上。境外留学消费的数据更加惊人,据统计每年的消费数据大约在1500-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包括学费、住宿、日常开销、保险、医疗等费用。粗略地看,中国每年的留学消费市场规模至少在2500亿元人民币以上,其中的大部分是现金流出,是世界第一留学消费大国。美国开放报告显示,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2012年为美国贡献了57亿美金,约合360亿元人民币。
留学热点国家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学费近年来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美国:根据2012年7月12日美国教育部国家教育统计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11-2012学年美国高校学费普遍上涨,美国公立大学或学院州内学费同比上涨9%;外州学费涨幅5.6%;私立非营利性大学或学院学费涨幅4.3%;营利性大学或学院学费基本与上年持平。
加拿大:据2012年10月12日加拿大统计局报告指出,加拿大本科生今年学费连续第二年高涨,上涨率超过通膨率,其中本科生学费上涨幅度为4%,而研究生今年的学费也上涨3.7%。
长期以来,中国的学生和家长都认为英国的学费是全世界最贵的,其实不然,在留学热点国家中,学费最高的国家是美国,约为人民币20万元/年,其次是澳大利亚,约为人民币16万元/年,由于英镑汇率的变化,英国加拿大相差不大,分别为人民币15万元/年和人民币14万元/年。
从图1-5-2-1可以看出,留学热点国中美国学费最高,其次是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
留学热点国中,生活费排名第一的仍然是美国,约为人民币10万元/年,排名第二的是新加坡,约为人民币8万元/年,澳大利亚、英国的生活费相差不大,大约为人民币8万元/年。
图1-5-2-2显示留学热点国中美国生活费最高,其次是新加坡、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
综合各留学国家的学费和生活费来看总费用,排名第一的是美国,约为人民币30万元/年,澳大利亚排名第二,约为人民币24万元/年,英国位居第三,年平均综合花费约为人民币23万元,加拿大和新西兰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年平均综合花费分别约为人民币19万元。
图1-5-2-3为留学国家总费用对比图,美国总花费最高,排名第二的是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分列三至五位
1-5-3-1美国
一、学费
公立大学的收费一般低于私立大学。以下数据仅为学费,不包括书本费、生活费、杂费。美国留学的平均费用约为3.2万美元(约20万人民币)。
美国私立大学的学费在3.8-4.8万美元(约24-30万人民币)左右,如,有名的私立大学:哈佛大学学费为40,866美元(约25万人民币),普林斯顿大学学费为38,650美元(约24万人民币),耶鲁大学学费为42,300美元(约26万人民币),哥伦比亚大学学费为47,246美元(约30万人民币)。
美国公立大学的学费在1.6-3.8万美元(约10-24万人民币)左右,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费为34,645美元(约22万人民币),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费为35,570美元(约22万人民币),弗吉尼亚大学学费在38,018美元(约24万人民币),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学费为28,446美元(约18万人民币),华盛顿大学学费为28,058美元(约18万人民币)。
二、生活费
一般而言,我们把美国城市按照生活指数分为四级:一级美国特大城市,生活费用$1,000~2,000/月(合计人民币6300~12600元);二级美国大城市,生活费用$800~1,000/月(合计人民币5000~6500元);三级美国南部、中西部、东南部洲城市,生活费用为$600~800/月(合计人民币3800~5100元);四级城市,生活费用为$450~600/月(合计人民币2800~3800元)。
1-5-3-2加拿大
加拿大留学学费在11,000-35,982加元(约7-22万人民币)左右,如约克大学一般专业费用在17,934.00加元(约11万人民币),设计专业19,425.60加元(约12万人民币),商学院25,882.50加元(约16万人民币),工程、计算机专业19,410.60加元(约12万人民币);多伦多大学27,861-35,982加元(约18-23万人民币);麦吉尔大学文科学士14,891.40加元(约9万人民币),理科学士28,383.00加元(约18万人民币),建筑专业16,599.30加元(约10万人民币);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学费22,000-26,000加元(约14-16万人民币);爱德华王子岛大学12,737加元(约8万人民币)。
而省份不同在学费支付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来说,大约是在每年10,000(约6万人民币)到12,000加元(约8万人民币)左右,若想了解具体的学费价格,还需要向当地学校进行详细的咨询。
留学生在加拿大住宿花费因住宿形式不同而有所差异,留学生如果居住的是学校所提供的包2餐的宿舍,那么每年的花费将会在6,000-8,800加元(约4-6万人民币)左右。如果留学生选择在校外住宿需要10,000加元(约6.3万人民币)。如约克大学学生住宿4,784加元(约3万人民币),膳食从2,500,3,000,3,500(约1.5-2.2万人民币)到4,000加元(约2.5万人民币)不等,个人费用在2,200加元(约1.4万人民币),如果住校外生活费用10,000加元(约6.3万人民币),校外个人花费约3,000加元(约2万人民币)。
1-5-3-3英国
英国语言课程因为语言学校和课程类型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在每周200(约2千人民币)至1,000英镑(约1万人民币)之间。英国私立中学学费由英国的学校自行决定,因此学费高低是各不相同的,每年的学费范围由最低8,000(约8万人民币)到25,000英镑(约25万人民币)。
英国不同院校收费也会有很大差距。英国大学课程年平均学费为:预科费用4,000-12,000英镑(约4-12万人民币),文科费用8,000-12,000英镑(约8-12万人民币),理科费用8,500-15,000英镑(约8.5-15万人民币),临床课程:15,000-25,000英镑(约15-25万人民币);英国研究生课程年平均学费:文科费用8,000-18,000英镑(约8-18万人民币),理科费用8,500-20,000英镑(约8.5-20万人民币),临床课程:15,000-25,000英镑(约15-25万人民币);工商管理硕士:15,000-30,000英镑(约15-30万人民币)以上。
留学英国生活费的多少主要由院校所在当地的消费水平决定。地区不同,物价往往相差甚大,比如伦敦的物价就比其它地方高很多。在英国的生活消费部分主要包括:衣、食、住、行、医疗保险及个人消费。按照英国官方给出的数据显示,伦敦区为800镑(约8千人民币)/月,非伦敦区为600镑(约6千人民币)/月。但这只是个概况数字,依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国苏格兰地区每年生活费为6,000-8,000英镑(约6-8万人民币);伦敦、牛津、剑桥地区每年生活费用为7,000-9,000英镑(约7-9万人民币);英格兰的其他城市每年生活费为6,000-8,000英镑(约6-8万人民币);北爱尔兰和威尔士地区每年生活费为6,000-8000英镑(约68万人民币)。
1-5-3-4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大学预科学费为每年9,000-14,000澳元(约6-9万人民币);本科中学士学位每年14,000-35,000澳元(约9-23万人民币),比如文科、商科、经济学和法律等课程;以实验为主的学士学位每年14,000-35,000澳元(约9-23万人民币),比如理工科课程;研究生中的研究生证书、文凭:每学期15,000-36000澳元(约10-24万人民币);硕士、博士学位:每年15,000-36,000澳元(约10-24万人民币)。
澳大利亚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不同,东南沿黄金海岸线的城市,生活水平相对较高,房租作为生活费的大头,占了学生海外生活费的较大比重,以下介绍的各地区生活费用,仅供参考。
悉尼何墨尔本地区生活费用为18,000澳币(约12万人民币)/年,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地区生活费用在12,000-18,000澳元(约8-12万人民币)/年,昆士兰州、西澳州和首都地区的生活费用在8,000-16,000澳元(约5-10.5万人民币)/年,南澳、塔斯马尼亚和北领地区的生活费用为6,000-16,000澳元(约4-10.5万人民币)/年。
1-5-3-5新加坡
新加坡教育津贴约占学费的70-80%,如果国际学生接受津贴,须要签署契约,并同意在毕业之后就职于新加坡注册的公司企业,为期三年。
理工学院留学费用约为14,000新元(约7万人民币)/年;公立大学留学费用约为20,420-22,420新元(约10-11.5万人民币)/年;牙科、医科课程留学费用约为83,870新元(约43万人民币)/年;音乐艺术专业课留学费用约为40,330新元(约21万人民币)/年;私立大学留学费用约为6,000-25,000新元(约3-13万人民币)/年。
留学生在新加坡的每月生活费平均约在750-2,000新元(约4千-1万人民币)之间,留学生活下来总体费用一般在8万人民币左右。
1-5-3-6德国
德国高校绝大部分是由国家拨款资助的公立学校,这些学校一般不收或者只收取很低的学费,每学期约为500欧元(约4千人民币)。德国私立高校的学费通常比公立高校高出很多,但是各校具体学费之间的差异也很大,有些学校的学费可能高达每年20,000欧元(约1.6万人民币)。
大学生在德国每月花费大约需要根据所在的城市和个人生活方式决定。在德国的大学生平均每月大约有770欧元(约6千人民币)用于生活开支,较为节省的学生可能只需要每月不到600欧元(约5千人民币)的生活费用。
租房在大学生每月生活花销中所占的比例最高。但是,各地租金水平相差很大,根据城市不同,大学生每月用于房租的支出从185欧元(约1千5百人民币)到345欧元(约2千8百人民币)不等。在汉堡、慕尼黑、科隆及法兰克福(美茵河畔)等一些大城市的房租远高于平均水平。可以选择住在学校提供的学生宿舍或者合租房内(Wohngemeinschaft)。
1-5-3-7新西兰
中学费用每年约10,000新西兰元(约5万人民币)。根据所选课程不同,本科学费每年花费大约10,000–18,000新西兰元(约5-9万人民币)。研究生课程最多为40,000新西兰元(约21万人民币)。
新西兰移民局要求每个学生每年的生活费至少要有14,000新西兰元(约7万人民币)。一般来说,一个学生一年大约需要7,000(约3.6万人民币)至11,000新西兰元(约5.7万人民币)的生活费,其中包括住宿、食品、服装、交通和娱乐等。
中国出国留学势头在历经5年的爆发式增长后,2012年出现了涨势趋缓的态势,预计这种缓和的增长将成为未来若干年中国出国留学的总体趋势,很难再出现20%的增长率。
受内外部因素的双重影响,2013年及接下来的数年,中国出国留学大致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出国读研究生的人数仍将保持增长,但是低龄留学人群的比例还进一步扩大,出国留学读本科乃至更低学历的人数和占比将增加。
第三、美英澳加四国仍将是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主要目的地,2013年,美国仍将独占鳌头,但是其绝对的领先地位并非牢不可破。
第四、“国内留学”将得到越来越多的追捧,国外大学中国校区、中学国际班、国际学校、优质高职教育项目等有中期看好的趋势。
第五、受留学归国潮和“海归”就业状况的影响,中国家庭出国留学将越来越理性,名校申请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人会徘徊在走或者留之间,这其中的部分人会选择留下来。
图2-1-1-1从1990年到2011年,我国本专科学位授予人数增长了11倍,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增长了18倍,而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增长达到了20倍
图2-1-1-2为2001-09年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及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单位/人)
图2-1-1-3为2001-09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及学位授予人数(单位/人)
我国2001-2006年间,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与博士研究生基本持平,自2007年起,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则略超过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而硕士学位授予人数一直超过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这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有关,在“宽进”的同时,未能实现“严出”,人才产出效率受到媒体和社会的质疑。国内高等教育贬值,质量下降,直接影响了大众对国内高校的不信任与放弃,从而将眼光投向国外。
由于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支付出国留学的费用,尽管国外院校的学费每年都一定幅度的上浮,但是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学费上涨有一定的抵消作用,使得留学费用相对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中国家庭的留学经济负担。
图2-1-2-1为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情况一览表
自2000-2011年,中国海外留学生总数为191.13万,自费留学人数占91.3%,达到174.57万人。自2001年开始,自费留学比例不曾低于89%,2009年自费留学生比例达到91.63%,2010年为91.32%,2011年升至92.67%,2012年则达到93.71%。
图2-1-2-3为2003年-2012年十年间自费留学生人数的变化,2012年攀升到新的高峰
调查显示,21世纪初期,出国留学并已回国的海归群体中,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只占2%,而2012年中国留学生群体中工薪阶层所占比例已经超过30%。
国际学生对美国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大多数国际学生支付全额学费,这些学费可以使大学有能力向本国学生提供财政援助,2011/2012年度国际学生对美国经济的贡献额已达到227亿美元。
2-2-2-1美国
2-2-2-2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政府计划向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毕业生发放为期2-4年的毕业后工作签证,无需从事任何特定职业的工作,适用于任何专业毕业生。
2-2-2-3其他留学国家
同样为中国留学生带来“利好”消息的还有新加坡、德国、日本等国,这些国家通过加大奖学金发放规模、简化资金担保手续、放宽语言要求等多种形式,吸引中国留学生前往。
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研究生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我国正式恢复研究生教育,并实行学位制度。据统计,当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达6.3万人,经过考试,录取10708人。
图3-1-1-1显示2010年-2012年中国留学生回流人数呈现上升态势
2008年到2012年以来,留学回国人数一直呈攀升趋势,2011年的留学回国人数达18.62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38.08%。2012年中国留学生“回流”人数已达27.29万人次。据统计,72.38%的中国留学生都在学成后选择回国发展,中国留学生的“新回国潮”已经到来,留学生回国的人数增长迅速。
从《2012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调查结果来看,海归的起薪一般在3000元左右,而月薪要求在3000元-10000元这个区间的占受访者的71%。58%的受访者是普通员工;月薪上万的仅占15%,这部分海归一般担任的是主管、经理级别的职务;仅有6%左右的受访者为高薪人群,担任企业主、合伙人或CEO等高管。受调查者透露,现在进入世界500强和国内科研机构以及大型国企的难度越来越大,所以他们对于薪金的要求也越来越趋于理性。
图3-1-2-1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平均36.5%起薪不足4万元,67.2%起薪不足6万元
图3-1-2-2显示有43.4%的“海归”工作压力比较大
在当今社会海外留学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中,优势渐减,没有工作经历的海归回国后的收入不会像前些年那么高,海归就业后面临的工作压力也逐渐增大。
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应届高中毕业生在持续减少,估计在5-6年后会更加明显。
图3-2-1显示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人数持续下降,尤其是小学在校人数逐年走低明显
图3-3-1美国部分名校近年国际生录取率不断下降
中国留学的人数一直在不断提高,而申请名校的人每年都会增多,但学校并不会因此扩招,申请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院校拥有的选择权更大了,这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名校申请难度的增加。并且随着各国高校的发展和竞争,名校自身的门槛也在不断提高。
2012年7月底,新西兰移民局宣称,在北京办事处的1800份留学签证申请中,发现279份存在学历或材料造假的嫌疑,其中231人已在新西兰各学校就读。据报道,在为期3个月的独立调查后,新西兰移民局向49名中国留学生发出驱逐出境通知,其中16人已被遣返并回到中国。中国留学生诚信问题再次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这是继2011年北美一个专业媒体报道中国留学生做假事件之后,再次大规模出现质疑声音。
随着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各国与高校肯定会有更加严格的防范政策出现,未来对于中国留学生的审核一定会更加严格。
近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大幅度回落,未来必然影响老百姓的收入增长,难以呈现较高速度增长。
图4-1-1我国2007年-2012年每年出国留学实际增加人数
从这个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从2009年起,每年出国留学净增加人数已经进入一个平台期,连续4年维持在5-6万人之间。未来一个阶段,出国留学人数的增长将进入一个稳健增长期,不会再出现爆发式快速增长。
趋势一:内外因素推动,申请人数持续攀升是大势所趋。
趋势二:赴美留学人群继续分化,美国名校竞争更趋激烈。
申请的过程其实就是向适合自己的大学或者说好大学进行自我推销的过程,这可以当做一种市场规律来看待。申请人数多了,大学的入学竞争自然激烈。每所大学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尽管国际学生在美国只占有入学人数的不到5%,但是名校的国际学生远远超过这个比例,有的大学甚至达到30%以上,这不得不让很多美国著名大学持谨慎态度或者提高要求。
趋势三:低龄化趋势不可逆转,赴美读高中和本科成为重要趋势。
尽管到目前为止,赴美留学的人群中,仍然是申请研究生以上的占了大多数。但是,以2012年为例,在赴美留学人数增长23%的前提下,研究生申请增长了11%,读本科增长31%。
趋势四:留学中介行业生意兴隆,留学途径趋于多样化。
趁着留学热,除了教育部批准的合法留学中介机构,也应运而生了一批所谓的留学美国咨询公司和留美工作室等。
对于选择留学中介的准留学生及其家庭而言,如何选择合法的留学服务机构,如何认定其合法性,保障自己的权益,也存在着巨大的挑战。
业内专家认为,未来5年,是中国高中学生赴加拿大留学的黄金期。概括起来,赴加拿大留学将呈现如下趋势:
趋势一:赴加拿大留学人群逐渐低龄化,这与中国自费出国留学人群的整体构成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
从赴加拿大留学的中国学生的构成看,中国学生去加拿大主要是攻读本科和研究生学位,但近年来到加拿大读高中的学生也迅速增长。加拿大大学和学院吸收国际学生(包括中国学生)的比例大约是5%-15%,有些院校的国际学生比例只有5%-7%,因此加拿大的院校有相当的容量吸收更多的国际学生。
趋势二:学生赴加拿大留学区域分布多元化。
尽管,目前中国学生仍青睐三大地区,偏好华人聚集较多的区域,例如BC省、安大略省、魁北克的蒙特利尔(由于采用英语、法语双语教学,对想留下来发展的学生颇有吸引力)等。但是,随着移民政策的调整,其他所谓的偏远地区必定得到学生的欢迎。
趋势三:赴加拿大留学申请研究生的难度越来越大。
申请加拿大公立大学的研究生竞争非常激烈,这主要是因为申请人数众多而大学提供的机会有限,另外加拿大的高等教育主要是公立的体系,大学经费状况相对良好,教育产业化的特征不明显。
进入2013年入学申请的阶段,英国留学从院校方面体现出了三个非常显著的变化:
第一、对中国申请者在国内的院校排名或者类别提出了要求。比如要求其国内所在院校必须是985或者211,抑或排名在前200之内等等,而它们参考的排名是不同媒体的排名,给一些学生的留英计划带来了冲击。
第二、对中国申请者的在校成绩和雅思等语言考试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部分大学除了要求申请人所在大学的排名外,还明确了在校成绩的要求,比如平均85%甚至平均90%以上。
SVP的实施无疑既惠及澳洲的高等教育界,亦方便了海外学生如中国学生办理学生签证。但实际上SVP实施的实质不是要降低留学澳洲的门槛和要求,而是要为国际学生提供更为快捷、理想的签证服务,从而以优质的服务吸引优秀的国际留学生赴澳学习。因此,可以期望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利好刺激澳洲留学市场的回暖,但并不认为赴澳学生会出现爆发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