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迎来了一位新伙伴——我国首只警用工作克隆犬“昆勋”完成了“上岗培训”,顺利通过考核,正式入警。
无独有偶,就在一天前,8月21日,我国第一只自主培育的克隆猫“大蒜”喜迎满月。
如果你对“克隆”的印象还只停留在“多利”,那恐怕已经有些“落伍”了。克隆动物,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克隆技术“AB面”的思考。
昆勋的“妈妈”是一级功勋犬
克隆犬昆勋。新华社图
“昆明犬是中国唯一一个国产工作犬犬种。”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研究员万九生曾这样介绍。2007年,昆明犬通过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的品种审定。“我们这个项目就是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好这一宝贵资源,把昆明犬培育得更强、更优。”
昆勋的供体来自于一头雌性狼青品系昆明犬“化煌马”,今年7岁。
“化煌马是一级功勋犬,这些年她破了数十起命案,有的案件难度非常大。”她的训导员、普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大队大队长李华说,“化煌马”的卓越表现,使其成为项目组最终选定的供体犬。
经第三方机构亲缘鉴定,克隆犬“昆勋”的DNA与体细胞供体犬“化煌马”有99.9%以上的相似度,证实二者存在同一性关系。
对于优秀的“化煌马”而言,自然繁育只能遗传她一部分基因,而克隆却能百分之百地复制她的优秀基因。
24岁小伙花25万克隆宠物猫
克隆猫“大蒜”是一只经代孕猫自然分娩的英国短毛猫,24岁的温州委托人黄雨为了纪念过世的宠物猫“大蒜”,选择了克隆宠物,费用是25万元人民币。
克隆猫“大蒜”。网络图
今年1月9日,黄雨正式向北京希诺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克隆“大蒜”。
“因我照顾不周,‘大蒜’去世,我很懊悔。它去世后几小时,我突然想起我曾在微博上刷到过克隆狗的新闻。所以我想尝试一下,在我的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哪怕只有一点可能性,都想去试一下,看能不能变出以前的‘大蒜’,回到我的身边。”黄雨说。
在四只代孕猫中,有一只在胚胎移植66天后,于2019年7月21日自然分娩。
克隆“大蒜”顺利诞生,黄雨激动万分:“就是感觉‘哇,它又回到我身边了’。太神奇了,我又可以重新照顾它长大,好像时光倒流、昨日重现了一样。”
原来的“大蒜”。网络图
该公司副总经理王奕宁介绍,公司业务以基因技术为基础,对宠物领域有基因检测、细胞保存以及宠物克隆,迄今为止共克隆了40多只动物。去年,一位上海姑娘花费38万元克隆出了自己的爱犬妮妮,也是出自该公司。
不过,也有很多人不理解:克隆出的宠物,只是外表相似,内在的“灵魂”是没法克隆的,克隆宠物真的有意义吗?
克隆技术背后的AB面
自1996年绵羊多利诞生以来,科学家已经相继克隆出20多种动物,包括老鼠、牛、猪、猫、兔、狼、猴等等。
以多利为例,具体而言,先从动物身上取样,获取体细胞;从另一个雌性动物身上获取一个未受精的卵子,并将卵子中的细胞核抽出;把上述体细胞的细胞核注入无核卵子中,进行细胞融合,构建克隆胚胎。最后,将克隆胚胎移植入代孕动物内。
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在上海诞生;12月5日第二个克隆猴“华华”诞生。体细胞克隆猴的成功,将加速人们对阿尔茨海默病、自闭症等脑疾病,以及免疫缺陷、肿瘤、代谢性疾病的新药研发进程。2019年2月27日,国家科技部发布2018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克隆猴位列其中。
然而,克隆动物的发展和应用也一直伴随着不小争议,尤其是当这项技术与“商业”“私心”挂钩,人们担心遭到滥用,随之产生伦理问题。
福布斯称:“你可以选择克隆你的宠物狗或者宠物猫,然而,这并不能保证你能再次拥有一模一样的宠物,同时,动物爱好者们需要注意,孕育克隆体的宿主动物过着难以煎熬的生活。有人会对这项技术提出质疑:许多流浪狗、流浪猫无家可归,花费数万美元克隆宠物是否有必要?”
以2005年4月韩国科研团队克隆出的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狗“Snuppy”为例,就用了1000个胚胎,分别植入123只代孕犬体内——取卵和代孕,让多个动物的身体和生理受到伤害。
新民眼工作室森泊
综合自新华网、中国经济周刊、成都商报、新京报等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xinmin.cn2024AllrightsreservedTech-vm-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