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即墨鳌山卫镇七沟码头10小时捕回20斤“虾米”
昨天下午3时许,记者在即墨鳌山卫镇七沟码头看到,10多条小渔船先后停靠岸边,船老大将渔船拴好后,从船舱最里边拿出一个编织袋,将里面一堆鱼虾倒在了甲板上。记者看到,这些海鲜里有虾虎、舌头鱼、小黄鼓鱼、小虾和八带等,除了小海鲜,连一条两斤重的“大鱼”也没有。船老大一边分拣海鲜一边告诉记者,哪还有什么大鱼,全是些小东西。从凌晨4点到下午两点,在海里捞了10个小时,全部收获都在这里了,能有20斤就不错了。
记者在码头上看到,10多条渔船全是20马力左右的小型船,所有捕捞上来的海鲜都一样,记者转了一圈后,很难发现有大鱼、大虾出现,只有一名船老大网到了一条3斤多重的安康鱼。随后,记者又赶到了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码头,几名船老大和渔家大嫂正在收拾刚刚捕上来的海鲜,这些海鲜的数量很少,其中一条渔船只打上来10斤小海鲜。“这趟出海赔钱是定了,早知道不如不出海了。”一名渔家大嫂说。
船老大提前10天收工
“这趟船出得不值得了,本想赶在休渔期前再出几次海,没想到几乎什么也捞不回来,从明天开始就收网不干了。”昨天下午,今年49岁的船长于浩忠告诉记者,今年春节过后,他就没出几趟海,今天出海后,一条40马力的渔船在海上转了3圈,就打回30多斤小海鲜,看来这海里真是“干净”了。
记者在即墨七沟码头上看到,许多渔民将渔网收了起来,把渔船停靠到海边固定。一名渔民告诉记者,因为海里打不到东西了,尽管离休渔期还有10多天,但他们决定还是从明天开始就不出海了。在一条小渔船上,几名船老大一边抽着烟,一边聊着一天微薄的收获。其中一名船老大说,快到休渔期了,剩下的10多天就在家歇着吧。其他几名船老大齐声赞成,接着大家就开始收拾起渔网来。
现场2
地点:沙子口渔码头出海打回一只螃蟹
昨天下午3点半,记者来到沙子口渔码头,码头上停了整整齐齐的渔船,只是没有人在岸上交易海货。“你是来买海鲜的吧,现在出海打鱼就是赔钱的活,你要想等的话,等到下午5点以后吧,很多渔船都得靠到快天黑才能回来。”在岸上溜达的渔家大嫂张爱梅告诉记者,以前渔船下午3点就能靠岸,把海鲜卖完就回家睡觉,凌晨再次出海,现在船老大们打不到鱼只能是隔几天出一次海。
等到下午快4点的时候,记者终于等到一艘靠岸的渔船。“今天打了不到10斤鱼,最长的也不到30厘米,幸亏打了一只螃蟹,不然这趟赔死了。”船老大刘新安告诉记者,现在海捕螃蟹一斤价格300元,他这只重6两的螃蟹就能卖200多元,出海一趟的油钱就是300元。“我和侄子从今天凌晨出海,一直开到竹岔岛附近,这一趟就挣了个油钱回来。我们等于白出力了。”刘新安告诉记者。鲅鱼收成少了五成
现场3
地点:胶南积米崖渔港码头忙了一月没赚回油钱
昨日,记者在胶南积米崖渔港码头看到,百余艘渔船停靠在码头上,其中有些已经很久没出海了,渔船上浮着一层厚厚的灰。
鲁胶渔60955渔船停靠在胶南积米崖渔港码头,船员们正在收拾船具。50岁的船长孙学家依靠在驾驶室抽着烟,盘算着休渔期到来前的十天上哪打鱼。孙学家是胶州营海人,已经在海上打鱼30年了,他还从来没为了到哪打鱼这么苦恼过。“今年,我和其它几个船老大合伙投资买了这条400马力的新船,原本是想赚钱养家糊口的,没想到今年春天出海没打着大鱼,算下来不仅没赚着钱,还亏钱。”孙学家告诉记者,他从今年4月24日开始出海打鱼,一般都是在青岛近海,往东最远到海阳,往西最远到日照。
这么大马力的渔船为什么要在近海捕鱼,而不是到远海作业?“外面更没有,日照港的渔船今年春天大部分都没有出海,在码头上闲着。”孙学家说,如果不确定外面有鱼讯,他是不敢往外跑的,因为油钱太贵了。
孙学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今春出海快一个月了,毛收入是30万元。“看起来挺多的,但算算就知道了,我出海一天渔船要喝一吨半柴油,按照8700元一吨算,一天出海就要1.3万元的油钱,按照出海27天算就是35万元的油钱。”孙学家说,这几天出海的毛收入连油钱都不够,更不用说雇工成本了。
休渔前还要试试运气
“我们雇工一般分两种,按年结算或按月结算,有经验的老渔民是个宝,一年干4个月就能拿五六万元钱,这些人大多常年跟我们出海;另一种刚学徒的新手就按每月3000元结算工资,一般是临时雇用,忙的时候才找两个搭把手。”孙学家说。
“渔民都有种说法,今天没打到鱼,不代表着明天打不到,大家都将希望寄托到下一次出海,认为撞上大运就能一下子赚回来。”孙学家说,因此到休渔前,他还要继续出海试运气。
小船一季少赚两万
“在海上捕捞10个小时,油钱300多元,只打上来一些小海鲜,算算人工费,还要赔钱。”昨天下午,59岁的即墨田横镇船长于勤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像他这样20马力的小渔船,退到几年前,每天出海都是鱼满舱,一次能打回1000多斤海鲜,这里面还有一些大鱼大虾,除去200多元的油钱,一趟就能赚近千元。现在不行了,油钱等成本费用增高了,出一趟海能赚百八十元,可是算算人工费,不赚反而赔钱。这一季下来,仔细算算,过去一季能赚3万多元,现在连一万元也赚不到。
徐叔高:打的鱼越来越不值钱
45岁的徐叔高是胶州营海人,他从今年5月1日开始出海。“我们是两条150马力的船拖双网,出海20天了,基本是在青岛近海捕鱼,有时候5天回来一趟,有时候两天回来一趟,也说不好,船舱装满了就往回跑。”徐叔高说,为了能省油钱,不少胶州的渔船都停靠在胶南积米崖渔港码头上。
“现在都说打鱼不赚钱了,主要是打上来的鱼不值钱了,以前一网下去都是大鲅鱼、大刀鱼、大鲳鱼等经济型鱼类,现在一网下去都是面条鱼,一般鲅鱼卖给贩子15元一斤,大鲅鱼能卖到25元一斤,而面条鱼只卖9毛钱一斤。”徐叔高说,这次出海,他打了4万斤面条鱼,卖了不到4万元。
孙学家:海“穷”了就剩虾米了
“海穷了啊,鱼是越来越少了,20多天我们两条船一共才打了2000斤鲅鱼,能卖3万元,以前打上一条三五斤的鱼太正常了,现在过斤的都算大鱼,是一网不如一网。运气不好的话,连油钱也挣不出来。”孙学家说,那时候在离岸两三海里的区域,几个小时就能捞满舱,可现在出去忙活一天,也不一定有货。
“以前,像八带、墨鱼、金乌贼、立虾、螃蟹有的是,一网下去小船船舱就装满了,上世纪80年代那会儿,一天可以捕2000斤立虾,可是现在一天连200斤也捕不到了。”孙学家告诉记者,以前动辄就能捕捞上来几十斤、上百斤的大鱼,现在都是些小鱼小虾。
刘红兵:赚点是点总比赔强
刘新安:出海一天倒赔30元
“我的船是最小的20马力小船,只能在近海打鱼,但这一趟出海倒赔了30元。”刘新安告诉记者,当天凌晨1点他和侄子两人开着船到海上打鱼,期间也不知道下了多少次网,反正是捞一网空一网,空网都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打到最后,他只打了一只螃蟹和一堆小鱼,唯一值钱的就是螃蟹,能卖200多元。“油钱就是300元,就算我和侄子的工资不计,这一趟最少也得赔30元。”
“今年就没怎么赚到钱。”刘新安告诉记者,他从今年4月份开始出海打鱼,到目前为止只打到过一条重3斤的偏口鱼,这是最值钱的鱼了,几乎每次出海都没什么收获,有时候他宁可选择自己一人出海或是少出海,这样可以少赔点。
一些渔民偷用绝户网
“这个不让用,但为了能捕捞到一些东西,还是有人偷着用。”昨天下午,即墨田横镇东山头村渔民向记者透露说,现在海里基本上打不上东西,所以一部分渔民偷偷将一些像针眼的渔网带上了渔船。
“这么小的虾是怎么打上来的呀?”昨天下午,记者在即墨渔村码头看到,几条小渔船捕捞上来的大部分是一些小鱼虾,而这些小海鲜里除拣出来少许小鱼外,基本上都是拇指大小的微型小鱼虾。一名渔民听到记者问针眼网捕捞时,上下打量了一下记者说:“你不是渔政部门的吧?”证实记者身份后,这名渔民才告诉记者,现在都在偷偷用小网眼的渔网,要不连这样的小鱼虾也打不上来。
“海里越没鱼,渔民越没收成,渔民偷着用绝户网的就越多,然后海里越没鱼,这已经成了恶性循环了!”知情人士告诉记者。
少出海只拿燃油补贴
“也有许多渔民一个月就出两三趟海的,尽管出海,也照样可拿到国家对渔船的燃油补贴。”昨天下午,即墨市鳌山卫镇渔业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海里没东西可捕捞,一些渔船减少了出海的次数,从过去的天天出海作业,到现在的每月两三趟。而按照规定,像一条20马力的小渔船,每年可拿国家燃油补贴1.7万元。过去因为渔民天天出海,燃油补贴没有什么规定,只要有正规户籍的渔船,都会领到补贴。可随着海资源的匮乏,许多渔船只想拿补贴,而不愿意出海捕捞作业。从今年起,渔政部门规定,燃油补贴只补给出海作业的渔船。为了拿到补贴,一些小型渔船就开始想办法每个月尽量减少出海次数,这样还不能算是没有出海作业。一名渔民告诉记者,他家有一条小船,如果天天出海,除去成本不但不赚钱,而且还要把补贴赔进去,所以他现在每月只出两趟海,这样一年下来,吃补贴也比出海捕捞作业强。
休渔期渔民搞养殖
昨天下午,记者从即墨市鳌山卫镇渔业办了解到,在即将到来的休渔期里,正好是捕捞海蜇和养殖扇贝海虹的季节,可以说休渔期虽然不出海,但渔民仍然十分忙碌。
“检修完渔船就可以捞海蜇了。”即墨市鳌山卫镇渔业办林主任告诉记者,每年到了休渔期时,船老大先将渔船拉上岸维修检查,到了6月底7月初,就又出海忙碌了,这时出海可不是为了捕鱼,而是休渔期国家允许的捕捞海蜇。到了8月份,渔民在近海养殖的扇贝、海虹和海蛎子也就长成了。昨天下午,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村船老大刘红明告诉记者,从明天起,他的渔船就开始整修,他和当地一家海参养殖基地达成了协议,去当技术员。刘红明说,一到休渔期前几天,他们这些老渔民都很吃香,因为正好是收获海蛎子和海虹的季节,海边一些养殖场急需工人帮助干活,而他们干起这些活来可是“熟练工”,每月的工资也不低于2000元。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