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敢想去香港工作的事情了。”50岁的周婷一边摇头一边后悔地说。近日,包括周婷在内的多名务工人员向读特新闻热线报料称,她们通过中介办理赴港工作业务,交了上万元中介费后,不仅没有去成香港,而且无法退款。
读特新闻记者近日调查发现,报料人投诉的主要集中在两家不同的中介,均存在上述问题,涉事金额达数百万元。中介在回应读特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经把钱转给别人,自己也是“受害者”。目前大部分当事人已报警,并尝试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为去香港打工两次被骗
周婷今年50岁,来自广西,2023年初到深圳一家医院做护工,每月大约挣6000块钱。对周婷来说,离乡务工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前年家里频繁降雨,耕地被淹,她因此欠下30万元的债务,加上要供孩子读书,只能想办法多赚点钱。
肖某林给周婷介绍赴港工作的情况。
周婷与肖某林签署的是一份《出境劳务咨询服务协议》。读特新闻记者从这份协议上看到,甲方肖某林是深圳市勤贤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法人。甲方为乙方提供香港劳务工作事宜的咨询,介绍安排境外雇主或第三方公司为乙方办理出境工作和签证服务,要求乙方支付给甲方证件代理费、咨询费等服务费用2万元,其中首付12000元,尾款在邀请函下来后补。协议还提到,甲方须在六个月内(从签订合同之日起计算)办理完所有手续。若未能办理成功,甲方应在解约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将所收取的全部费用退还给乙方。
在赴港打工的事情上,周婷被骗了不止一次。等待肖某林通知期间,周婷通过工友认识了另一名中介冯某珍,并选择应聘养老院护理员的岗位。
今年3月,冯某珍从湛江到深圳与周婷见面。周婷拿到合同后发现,甲方名字写的是谢某勤而不是冯某珍。冯某珍解释说,谢某勤是她的姐姐,专门负责跑香港的业务,她们二人分工不同。
在冯某珍的指导下,周婷签署了《香港劳务签证项目办理承诺书》。读特新闻记者留意到,这份承诺书上有多处手写和修改的痕迹,并盖着深圳市壹生活皇庭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的财务专用章。
承诺书显示,办理香港劳务签证总费用为25000元,乙方应向甲方支付10000元作为甲方代缴的名额占用金并提交初审,剩余费用将从乙方每月工资中扣清(分三个月);合同的期限为2个月,若合同期内因不可抗拒因素导致委托的事项无法成功,可以延长1个月。至于甲方违约应承担的责任,承诺书里没有说明。
在冯某珍指导下,周婷签署了《香港劳务签证项目办理承诺书》。
上百名求职者缴费,无一人成功赴港
像周婷一样给肖某林和冯某珍缴纳中介费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缴纳的中介费从1万元至3万元不等,有的人甚至为此借钱、贷款。
今年48岁的李春兰来自河南,是群里为数不多有过香港工作经历的务工人员。两年前,她通过中介成功进入香港一家养老院做护理员,每月挣1万多港币,工作一年后返回内地。如今,她在广东番禺做保洁员,每月工资3000多元。
李春兰依然向往香港的工作。今年初,她通过朋友认识了冯某珍并与她在番禺见面。“签合同要交1万块,当时我只有1000块,只能先找工友借钱才凑齐费用。”李春兰说,原本想着到香港工作以后能把钱挣回来,没想到最后不仅没去成,钱也没了。
来自重庆的何晓燕今年也将近50岁。2023年底,她在58同城网站找工作,联系了一家名叫“卫大姐”的深圳家政公司。该公司推荐她去香港殡仪馆当保洁员。“他们说到香港工作工资高,大概有37000港币。”何晓燕说,当时为了防止被骗,她还专门前往家政公司现场了解,查看了公司的营业执照和会面领导郝某的身份证。
何晓燕在“卫大姐”家政公司拍摄的锦旗。(采访对象供图)
在签合同时,何晓燕却发现甲方是深圳市勤贤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的肖某林。对此,郝某解释称,勤贤鸟是总公司,旗下有很多分公司,“卫大姐”只是其中一家。
大概三天后,何晓燕就收到郝某发来的应聘通过的消息,随之而至的还有肖某林的银行账号。何晓燕很快把尾款转了过去。“他们说两三个月就能去香港,最迟半年。但半年过去了,也没有收到消息,找肖某林退钱也不肯退。”何晓燕气愤地说。
何晓燕只收到肖某林开出的尾款收据照片,没有实物。(采访对象供图)
近日,读特新闻记者联系上冯某珍和肖某林核实情况。冯某珍表示,从2023年11月23日至2024年5月10日,她总共招了115名内地务工人员,没有一个人成功前往香港,至今只退还了25人的费用。
肖某林则表示,目前他未退还的中介费有300多万元。
中介费转手他人
务工人员把钱交给中介,要求退款时却被告知钱转走了,这么多的中介费都去哪了?
企查查App显示,中介冯某珍所属的深圳市壹生活皇庭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注册资本10万元,法定代表人为何某,经营家政服务、清洁服务、信息咨询(不含限制项目)等项目。读特新闻记者留意到,该公司的地址同时注册有58家企业,全是家政生活服务类公司。
深圳市壹生活皇庭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信息。
另一家中介深圳市勤贤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3月,注册资本3万元,经营家政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因私出入境中介服务等项目,目前法定代表人为魏某康。
该公司的变更记录显示,今年7月10日,肖某林的出资额从200万元减少到3万元,公司注册资本也从200万元变为3万元。7月12日,肖某林退出执行董事、总经理职务,公司法定代表人从肖某林变更为魏某康。
7月12日,深圳市勤贤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变更法定代表人。
当被问及与莫某英的关系时,肖某林表示,他和莫某英是在网上认识,这是第一次合作。去年5月左右,他们开始做赴港工作的中介业务,没有设立费用标准。“他(莫某英)给我一个价格,我在中间加一点。收了钱后我就留一点,90%的钱都会转过去。”肖某林说,莫某英也是转给别人代办,所以他把钱转给了其他公司。但去年合作的公司有问题,都没有办成。
“我一收到报名定金就立马转给谢某勤了,因为她说她在壹生活皇庭家政公司上班,她老板去对接赴港业务。”冯某珍说,她一直在湛江帮忙招人,没到过深圳的公司,因为谢某勤不让她过去。
冯某珍还表示,中介费的收取标准也是谢某勤定的。“她说劳务签证总费用是25000元/人,报名时先收15000元/人或10000元/人,尾款从务工人员工资里扣。我的收益要等务工人员过去香港工作5个工作日后,她就给我3000元/人。”
钱转走后,中介就是“受害者”吗?
此外,读特新闻记者从部分务工人员与肖某林的对话截图中看到,面对务工人员的退款要求时,肖某林常常在答复中撇清责任。“勤贤鸟公司和我没有关系了,你找公司去。我负责配合珠海结案,提供资料,退款的事我不负责。钱不在我这里,我干嘛承担。”肖某林在回答其中一位务工人员的追问时如是说。
把钱转出去后,中介真的不用承担责任吗?
对此,北京市道可特(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齐秦表示,从合同签署主体来说,签约主体对外承担民事责任。个人签约,个人承担违约责任;中介机构签约,中介机构承担违约责任。从中介个人角色地位来说,中介个人若是一人公司股东,则极可能与中介机构承担连带责任;若是中介个人只是中介机构的普通员工,则无需承担民事责任。
对于肖某林转让深圳市勤贤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并减少出资额的情况,齐秦表示,该公司存在违法减资的情形。债权人可以依据《公司法》第二百五十五条的规定,向公司登记机关举报违法减资情形以实现恢复原状的效果。债权人可尝试提起代位权诉讼,通过代位权直接请求减资股东及负有责任的董监高向其清偿债务。
中介公司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齐秦表示,根据《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第五条的规定,从事对外劳务合作,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经省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经过核查,深圳市壹生活皇庭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和深圳勤贤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均无对应的经营资格。
从民事责任来看,中介机构应当退还已收取的中介费,按照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从行政责任来看,根据《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未依法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由商务主管部门提请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查处取缔。从刑事责任来看,中介机构涉嫌非法经营罪和合同诈骗罪。
“务工人员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中介机构退款并承担违约责任。同时,务工人员可以以中介机构涉嫌非法经营罪和合同诈骗罪进行刑事控告。”齐秦表示,虽然深圳勤贤鸟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存在被骗的可能,但仍然存在涉嫌非法经营罪。务工人员经济条件有限,可以向当地法援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赴港打工认准正规劳务公司
2023年6月13日,香港公布输入劳工方案,计划对建造业和运输业输入两万名外来劳工。此后,香港陆续发布其他行业的输入劳工计划,涉及护理员、机场地勤工人、售货员等职业。
据香港入境事务处有关规定,内地工人如欲透过“补充劳工计划”来港工作,其申请必须经由已获得原则性批准输入劳工的雇主递交香港入境事务处。由受聘人直接递交的申请,概不受理。
“之前没去过香港,什么都不懂。朋友说给中介交钱就能办好,他们也是用这种方式过去的,所以就相信了。”周婷坦言,经过这两次被骗的经历,再也不会轻信中介,更不敢想去香港工作的事情了。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早在2023年底,就有新闻曝出有内地不法中介宣称可一条龙安排赴港从事高薪工作,其实就是利用高薪诱惑,然后通过办假证的方式让内地人前往香港打黑工,又或者向工人骗取高昂中介费。
商务部网站显示,目前内地有14家在商务部备案的内地输香港劳务经营公司。记者以找工作为由致电其中两家公司咨询。
目前内地有14家在商务部备案的内地输香港劳务经营公司。
另一家位于漳州市的公司回复称,他们只负责办理签证。务工人员需要先到招聘网站找工作,面试通过以后,与雇主商谈工资待遇。等这些事项都确定下来了,才到办理签证这一环节。务工人员在办理签证时需缴纳办证费、培训费及部分保险等共计大约1000元。赴港工作以后,再按照商务部的规定每月缴纳劳务管理费。该公司工作人员提醒称,有些中介需要特别注意,“比如说要收你几万块钱的,这种都是不合适的。”
(应采访对象要求,周婷、李春兰、何晓燕均为化名)
编辑高原审读张蕾二审李怡天三审万晖
远程开空调还要额外支付230元?多名长安逸动车主称被“割韭菜”丨有料
07-24
3月卖课5月人去楼空?深圳一连锁机构接连闭店,数百名家长退款无门丨有料
05-29
“内部员工价,75折买苹果”?别信!已有上百人被骗丨有料
05-16
有料丨花3万元签订婚介服务合同次日解约要扣30%违约金?女子不服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