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合篇(15)1政府主要食品监管职能部门的职责分工你了解吗(1)2你知道“QS”吗(2)3什么是HACCP(3)4什么是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4)5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有什么区别(6)6什么是食品标签(7)7如何看食品标签(8)[page]8知道怎样利用食品标签选购食品吗(9)9《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你知道吗(9)10特殊营养食品的标签应注意什么问题(10)11饮料酒的标签应注意什么问题(11)12食品保持期和保存期的区别是什么(11)13什么是食品添加剂(12)14食品防腐剂都有害吗(13)15哪些食品出现过食品添加剂超标的问题(14)
二、蔬菜、水果篇(17)16如何避免水果蔬菜的农药残留(15)17清除水果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方法有几种(16)18选择水果蔬菜的常用方法有哪些(17)19蔬菜为什么不宜久存(18)20哪些水果蔬菜的皮不宜食用(18)21芦荟中有毒素吗(19)22四季豆中毒的原因是什么(20)23为什么食用鲜黄花菜不当会中毒(20)24蔬菜都要放进冰箱才可保存吗(21)25萝卜和水果能同时食用吗(22)26蔬菜榨汁使用能加入胡萝卜吗(23)27如何留住蔬菜中的维生素C(23)28纯果汁能完全代替水果吗(24)29生病吃什么水果你知道吗(25)30不宜空腹食用的水果有哪些(26)31水果能代替蔬菜吗(27)32市场上的问题水果你知道吗(28)
三、油、酱油篇(18)33新的食用油质量标准与原标准有什么不同(30)34什么是色拉油(30)35什么是高级烹调油(31)36什么是调和油(32)37为什么说“橄榄油”和“茶籽油”好(32)38吃什么油好什么叫1∶1∶1(33)39吃多少油合适(34)40选购食用油要领是什么(34)41如何挑选酱油(35)42如何食用和保存酱油(36)43多吃酱油能抗癌吗(36)44压榨油与浸出油有什么区别(37)45常食精炼油有益吗(37)46香油有什么特殊的功效(38)47调和油、色拉油、花生油哪种吃着好(38)48植物油可用于煎炸吗(39)49吃植物油有哪些误区(39)50油锅冒烟才下菜吗(40)
四、豆制品篇(10)51转基因大豆食品安全吗(42)52大豆异黄酮的保健功能是什么(42)53常吃大豆能多防病吗(43)54大豆食品怎样搭配营养更高(44)55豆腐和鱼合吃好吗(45)56豆腐和豆浆应如何保存(45)57饮用豆浆应注意什么(46)58豆浆和豆奶是一回事吗(47)59为什么会发生豆芽菜中毒(47)60为什么不宜食用干炒黄豆(48)
五、米、面篇(10)61大米是怎样分类和定等的(49)62什么是糙米?为什么说糙米营养价值比精制大米高?(49)63什么是清洁米?清洁米有什么优点?(50)64什么是强化米?为什么强化来越来越受到重视?(50)65为什么大米会陈化?陈化米有什么害处?怎样防止大米陈化?(51)66面粉的种类如何划分?(51)67怎样选购和保存面粉?(52)68你知道“滥用面粉增白剂”的危害吗(52)69米要多淘久泡吗(53)70不吃主食(大米、小麦等五谷)有害吗(54)
六、奶制品篇(15)71你知道酸奶、乳酸菌饮料和酸性饮料的区别吗(55)72什么是炼乳(55)73什么是牛初乳制品(56)74鲜奶有哪些包装形式(56)75如何区别鲜牛奶与含乳饮料(57)76选购奶制品时应注意什么(58)77科学喝奶你知道吗(58)78吃冰淇淋能代替喝奶吗(59)[page]79能以鲜奶煮后“结皮”的多少来判断奶的质量好坏吗(59)80喝牛奶会导致高血脂和发胖吗(60)81有些人喝牛奶会腹泻是怎么回事(60)82多吃奶片有利于健康吗(61)83哪些人不宜饮牛奶(61)84还原奶的营养价值如何(62)85煮牛奶时先放糖后放糖?(62)
七、儿童食品篇(15)86如何避免儿童饮食中可能有的生物性污染(63)87如何避免儿童饮食中的化学物质污染(64)88购买儿童食品的有哪些注意事项(64)89儿童不宜多吃的食物有哪些(65)90只用豆奶喂养婴儿可以吗(65)91儿童食品安全十大问题你知道吗(66)92哪些食物可有助于开发儿童智力?(68)93孩子吃甜食多多益善吗?(68)94使孩子聪明的营养食物有哪些(69)95儿童吃无铅皮蛋有害吗(69)96吃粗纤维食物对孩子长牙有利吗(70)97儿童吃山楂是否越多越好(70)98夏季孩子食用哪些蔬菜最适宜(70)99妨碍青少年发育的饮食习惯有哪些(71)100儿童多吃什么可预防孤独症(72)
6什么是食品标签食品标签,是指在食品包装容器上或附于食品包装容器上的一切附签、吊牌、文字、图形、符号说明物。标签的基本功能为: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物含量、厂名、批号、日期标志等。它是对食品质量特性、安全特性、食用、饮用说明的描述。
7如何看食品标签1.标签的内容是否齐全所有食品生产者,都必须按照《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正确地标注各项内容。2.标签是否完整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食品标签的一切内容,不得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甚至脱落;必须保证消费者购买和食用时醒目、易于辨认和识读。3.标签是否规范食品标签所用文字必须是规范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但必须拼写正确,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可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但必须与汉字有严密的对应关系,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食品名称必须在标签的醒目位置,且与净含量排在同一视野内。4.标签的内容是否真实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错误的、容易引起误解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错误的”:是指食品标签的设计者由于疏忽或知识的原因在标签上出现的差错。例如:将配料表误标成成分表。“引起误解的”:是指食品标签的内容容易使消费者对食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例如:某厂生产的饼干根据其形状及颜色称为“多维杏子干”。消费者会误认为是杏干。因此,消费者应对标签的内容进行识别。
8知道怎样利用食品标签选购食品吗一是从食品标签上标明的食品名称区别食品的内涵和质量特征。二是从配料表或成份表上识别食品的内在质量及特殊效用。三是从净含量或固形物含量上识别食品的数量及价值。四是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上识别食品的新鲜程度。五是利用标签的其他内容指导购买。
10特殊营养食品的标签应注意什么问题特殊营养食品指通过改变食品的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食品。它主要包括婴幼儿食品、营养强化食品、调整营养素的食品(如低糖食品、低钠食品、低谷蛋白食品)。特别规定:除了标注一般的项目外,还必须标注该产品在保质期内所能保证的热量数值和营养素含量。■不得标注的内容包括:对某种疾病有“预防”或“治疗”作用;■“返老还童”、“延年益寿”、“白发变黑”、“齿落更生”、“抗癌治癌”或其他类似用语;■“祖传秘方”、“滋补食品”、“健美食品”、“宫廷食品”或其他类似用语;■在食品名称前后,冠以药物名称或以药物图形及名称暗示疗效、保健或其他类似作用。
11饮料酒的标签应注意什么问题饮料酒是指供人们饮用乙醇含量为05~600%(V/V)的饮料,包括发酵酒、蒸馏酒及配制酒。饮料酒标签与普通预包装食品标签的要求不同之处在于:饮料酒的标签上必须标明酒精度、原汁量和产品类型(或糖度)。酒精度的标注方式为:啤酒的为%(m/m)或换算为%(V/V)表示,其他酒均以%(V/V)表示。原汁量的标注方式因酒而异:啤酒须标注原麦汁浓度,如:“12°啤酒”;果酒(包括葡萄酒)须标注原果汁含量,如:“苹果(50%)”,表示含有50%的原果汁。产品类型:果酒、葡萄酒和黄酒须标注类型(或糖度),如葡萄酒,类型:半干白(或糖度:70g/L);配制酒中的露酒须标注糖度;白酒须标注香型。
15哪些食品出现过食品添加剂超标的问题1甜味剂、防腐剂使用超标:蜜饯、果脯、山楂羹、茶饮料、易拉罐装碳酸饮料。危害:有可能致癌。2色素使用超标:酱卤类制品、灌肠类制品、休闲肉干制品、五彩糖。危害:长期食入含有着色剂的食品后,人体健康会受到影响,过量的污染物还会对人体主要脏器造成损害。尤其对儿童的健康发育会有一定的危害。3过氧化苯甲酰使用超标:面粉。危害:过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会使面粉中的营养物质受到破坏,还会产生苯甲酸,苯甲酸需在肝脏中进行分解,过量食用对肝脏功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害。
20哪些水果蔬菜的皮不宜食用红薯皮:因红薯皮含碱量较多,食用过多会导致胃肠不适。呈褐色或有黑色斑点的红薯皮更不能食用,因这种红薯受了黑斑病的感染,食用后会引起中毒。马铃薯皮:马铃薯皮内含不益于人体健康的配糖生物碱,进入人体后会形成积累性中毒。由于是慢性中毒,人体暂时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往往不会引起注意。尤其是长了芽和皮色发青的马铃薯,含毒素更高,应绝对禁止食用。荸荠皮:因荸荠生于肥沃的水泽,皮上会聚集多种有害的、有毒的生物排泄物和化学物质。因此,生食或熟食都应去皮,否则会引起难以预料的疾病。柿子皮:由于柿子皮口感好,一般人们吃柿子都不吐皮。然而据医学研究证明,柿子未成熟时,可对肠胃造成伤害的鞣酸主要存在于柿肉内,而柿子成熟后,鞣酸便会集中于柿皮内。
21芦荟中有毒素吗芦荟是原产非洲的百合科植物,被誉为“可取代医生”的药物。芦荟近几年被人们越炒越热,如今一些饭店将它炒上了餐桌。[page]芦荟种类在国内就有180种。以前在一般家庭常栽培的就属于剑芦荟,而只将叶肉的汁进行加工销售的是扁芦荟,一般来说最普通的就是这两种芦荟。剑芦荟对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有效,而扁芦荟则对相反的症状,也就是对胃酸过多,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效。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芦荟本身就含有一定的毒素,中毒剂量为9~15克,一般在食用后8~12小时内可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泻、出血性胃炎等中毒反应。事实上饮用芦荟汁以后,导致恶化的症状也不在少数。根据报告显示,怀孕中的妇女若饮用芦荟汁,会导致骨盆充血,甚至造成流产。对生产后的女性,芦荟的成分混入乳汁,会刺激孩子,引起下痢。对此有关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明确表示:芦荟有一定毒性,未经卫生部门批准,一律不准用芦荟作食品原料。因此,奉劝广大读者,只有在医生指导下才能饮用芦荟汁。
22四季豆中毒的原因是什么四季豆又名菜豆、芸豆或芸扁豆。四季豆中毒,是食物天然毒素中毒中较常见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季下霜前后较为常见。四季豆引起中毒可能与品种、产地、季节和烹调方法有关。根据中毒实际调查,烹调不当是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多数为炒煮不够熟透所致。未煮熟的四季豆中含有皂素,皂素对消化道黏膜有强的刺激性;另外,未成熟的四季豆可能含有凝聚素,具有凝血作用。摄入未煮熟的四季豆,引起中毒的潜伏期为数10分钟,一般不超过5小时,主要为胃肠炎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呕吐少则数次,多者可达数十次。另有头晕、头痛、胸闷、出冷汗以及心慌,胃部有烧灼感。大部分病人白细胞增高,体温一般正常,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其预防措施主要为:四季豆最好红烧,使之充分熟透,以破坏其中所含的毒素,要凉拌也需煮透,以失去原有的生绿色,食用时无生味和苦硬感。不能用开水焯一下就凉拌,更不能用盐拌生食;炒食不应过于贪图脆嫩,要充分加热使之彻底熟透。
23为什么食用鲜黄花菜不当会中毒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叫秋水仙碱的化学成分。这种成分本身并无毒性,但是当它进入人体被氧化后,会迅速生成二秋水仙碱,这是一种剧毒物质。成年人如果一次食入01~02毫克秋水仙碱(相当于鲜黄花50~100克),即可引起中毒;一次摄入3~20毫克秋水仙碱,可以导致死亡。鲜黄花菜引起的中毒,一般在食后4小时内出现症状,主要表现是嗓子发干、心慌胸闷、头昏头前、恶心呕吐、大量出汗及腹痛腹泻,重者还会出现血尿、血便、尿闭与昏迷等。预防鲜黄花菜中毒最好是食用干制黄花菜,若食用鲜黄花菜也需注意烹调得当,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浸泡处理法:鲜黄花菜烹调前先用开水焯一下,然后再用清水浸泡2~3小时(中间需换一次水)。二是高温处理法:用鲜黄花菜做汤,汤要宽(水要多),汤开后还要煮沸10~15分钟,把菜煮熟、煮透,使其中的秋水仙碱被破坏得充分一些。发生鲜黄花菜中毒时,可让中毒者喝一些冷的盐开水或葡萄糖溶液、绿豆汤,以稀释毒素并加速排泄;食用鲜黄花菜较多,中毒症状较重者,需马上送医院救治。
25萝卜和水果能同时食用吗专家研究发现,百姓菜篮子里的萝卜就是一剂防癌良药。其原理在于,萝卜中干扰素诱生剂抗肿瘤、抗病毒的作用已为国际公认,其有效成分为双链核糖核酸。专家们在研究了10种蔬菜后,发现了干扰素诱生剂物质,其中又以萝卜的含量最高,同时进一步发现,心里美萝卜、白萝卜、青萝卜、卞萝卜等所有十字花科萝卜,都含有相同的干扰素诱生剂的有效成分。为此,他们为广大读者建议了一个预防癌症的良方:生吃细嚼萝卜(萝卜煮熟后有效成分已被破坏),每日150克。虽然,萝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水果也含大量维生素,但两者不能同时食用。因为萝卜被摄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产生一种叫“硫化氰盐”的物质,并很快代谢成硫氰酸;而柑橘、苹果、葡萄和梨等含大量植物色素的水果中有黄酮类物质,该物质在人体肠道内能被细菌分解转化成羟苯甲酸和阿魏酸,两者可加剧硫氰酸的抑制甲状腺作用,日久,可能诱发和导致甲状腺瘤。因此,萝卜与水果不宜同食。
26蔬菜榨汁使用能加入胡萝卜吗胡萝卜中的维生素含量虽然丰富,但它含有一种可破坏维生素C的酵素,这种酵素加热时就会停止作用。但是,如果采用榨汁和磨烂方法,就会把蔬菜的食物纤维破坏,胡萝卜中酵素的活性化就会增加,从而会破坏蔬菜中的维生素C。但,如果把生的蔬菜切丝,酵素就几乎不起作用了,同时用醋腌也可抑制其酵素的作用。因此,要摄取蔬菜汁中的维生素C,使用胡萝卜汁是会产生相反效果的。当然,如果即榨汁即喝,就不会造成太多维生素C的损失。在烧鱼的时候,有人会在磨烂的萝卜中混入少许胡萝卜。通常这种情形,其主要目的不是摄取维生素C,而是作为点缀,增进食欲。这时候,就可以不用考虑以上因素。在黄瓜、西兰花、南瓜、花椰菜等的蔬菜中,也含有这种破坏维生素C的酵素。但是,如上面所述那样,只要不把蔬菜的纤维搅碎,这种酵素就不会破坏蔬菜汁中的维生素C。
27如何留住蔬菜中的维生素C现购现吃:蔬菜越新鲜含维生素C超高,储存过久。蔬菜中的氧化酶能使维生素C氧化而破坏。先洗后切:如果先切后洗,蔬菜切断面溢出的维生素会溶于水而流失。切好的菜还要迅速烹调,放置稍久也易导致维生素C的氧化。[page]急火快炒:维生素会因加热过久而严重破坏。急火快炒,可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淀粉勾芡:烹调中可加少量淀粉,淀粉中的谷胱甘肽有保护维生素C的作用。焯菜水要多:焯菜时应火大水多,在沸水中迅速翻动便捞出,这样可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忌铜餐具:餐具中的铜离子,在烹调或装菜时可使蔬菜中的维生素C氧化加速。
28纯果汁能完全代替水果吗虽然纯果汁比普通的果汁饮品具有更好的口味并保留了较多的维生素C,但它还是不能与水果等同,代替不了水果。一方面,果汁中不含纤维素,而水果中都含有较多的纤维素。纤维素虽然不为人体消化吸收,但会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食物中缺乏纤维素不仅会引起肠功能紊乱,容易发生便秘,而且会使肠道内厌氧菌繁殖增多,有害物增多,这也是导致结肠癌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果汁含糖量高,吃完饭再喝果汁,又会增加热量的摄入,这对于今天营养比较充足或需要减肥的人来说,显然不是理想的食品,而吃水果就无以上弊端。水果中保持着天然的营养物质,于健康十分有益,加之,吃水果时要增加牙的咀嚼力和面部肌肉的活动,增加唾液的分泌,这又有益于牙的健康和面部的美容,这些都是果汁代替不了的。
30不宜空腹食用的水果有哪些柑橘:柑橘含有大量的糖分和有机酸,空腹吃会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脾胃满闷、嗝酸、吐酸水。香蕉:香蕉含有较多的镁元素。空腹吃香蕉,会使人体中的镁骤然升高而破坏了体血液中的镁钙平衡,对心血管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身体健康。柿子:柿子含有柿胶酚、单宁酸和鞣红素,它们有很强的收敛作用。如果空腹一次食入过多,在胃酸的作用下,上述物质与食物中的纤维素、残渣混合凝固成团,会形成大小不等的胃柿石,小的可随粪便排出,大的则会堵塞胃的幽门,形成柿石症。此类患者会出现上腹饱胀、灼烧、疼痛、恶心、呕吐,重时可发生胃机械性阻塞。
31水果能代替蔬菜吗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认为只要每天吃足够的水果,就能满足人体所需的蔬菜中的营养物质,其实这是个误区。一般讲,大多数水果含的糖类是葡萄糖、果糖和蔗糖一类的单糖和双糖,容易造成血液中血糖逍度急剧上升,使人精神不稳定,感到不舒适,如头昏脑胀,精神不集中、疲劳等。而吃蔬菜,即使吃的是根茎类的,也是淀粉,由于吃后是慢慢消化,逐渐吸收,人体血糖浓度上升下降的波动就不会很剧烈。另外,葡萄糖、果糖、蔗糖进入人体肝脏后,很容易转变成脂肪,使人发胖。尤其是果糖,在肝脏中更容易合成脂肪。这样还会使血液中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升高,对人的心血管有害,会引起高血脂症和高胆固醇症。水果和蔬菜虽然都含有维生素C和矿物质,但在含量上还是有差别的。除了含维生素C多的鲜枣、山楂、柑橘等外,一般水果如苹果、鸭梨、香蕉、杏等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比不上蔬菜,特别是绿叶蔬菜。因此,要想获得足量的维生素还必须吃蔬菜。吃蔬菜时通过烹调加工,还可以从盐、植物油、酱油等调料中获得其他一些营养物质,而吃水果在这方面就会受到限制。所以说,水果不能代替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