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而言,其他国家是怎么规定的,为什么我们鲜少听到国外有类似事件发生呢?本期经纬度邀请了目前在不同国家的养狗人士,请他们谈一谈国外养狗那些事儿。
瑞士:养狗需要考资格证每个狗狗都要植入芯片
受访人供图
瑞士很多餐厅都欢迎狗顾客,会提供狗专用水兜和新鲜的水给狗狗解渴。只要主人支付相应的价钱,狗仔的待遇更会如同人类顾客。另外,主人可以带着狗狗乘坐大众交通工具,但是要按照体型大小支付票价就可以。
(受访人:黎小姐现居瑞士)
美国:居民区内犬吠超过三声即扰民恶犬伤人将被安乐死
绝大多数美国城市规定:除非在自家院子里,狗在任何其它地方出现都要系上皮带或链条,而且市区的公园等公共场所大都不准携狗入内。为防万一,所有宠物狗还要定期去兽医院进行身体检查、注射疫苗。
(受访人:郭小姐现居美国)
加拿大:有专业机构对流浪狗进行医疗护理狗伤人最严重会被没收
加拿大的大城市以及任何一个小镇都有相应完善的法规和救助机构。加拿大人很重视带狗上培训学校,但培训并非强制。多伦多规定宠物猫和狗必须注册,打疫苗,每人最多养3只狗和6只猫,宠物猫狗的注册费每年从7.5到60加元不等。未做绝育手术宠物的费用高于已绝育的。
如果狗伤人,受害者有权报告多伦多动物管理部门。调查程序一般会在24小时之内启动。狗主人会被勒令在接下来10天限制狗外出活动。如果狗是第一次伤人且伤势不是很严重,动物管理部门会对狗主人开具书面警告书并记录在案。如果属于严重伤人事件或者同一只狗连续两次伤人,动物管理部门会勒令狗主人给狗佩戴口套,植入芯片,并给狗佩戴带有“危险狗”标识的狗牌,强制要求狗和狗主人参加训练课程。如果狗主人违反这些强制措施将会被起诉。法庭裁决包括没收犬只,剥夺此人养狗权,以及最高一万加元的罚款。
针对流浪猫狗,多伦多有专门的收容所负责收容,有专业人员进行日常以及医疗护理。收容所负责给流浪狗植入身份识别芯片,以及完成绝育手术。此外收容所还会定期举行领养活动帮无人认领的狗重新找到一个家。
(受访人:王先生夫妇,肖小姐,现居加拿大)
德国:养狗要缴“狗头税”遗弃宠物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刑罚
德国人要想养宠物,除了从收容所领养,就只能向有资格认证的繁殖业主购买。狗主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好的居住环境,饲养资格需要有关部门审核。
在德国养狗每年还要交100多欧的税(除了警用、导盲犬等服务功能的狗)。比如在柏林,养第一只狗每年交税为120欧元,第二只狗则要再交180欧元,不交税偷着养狗的,或养狗未及时申报纳税的,要被罚款1万欧元。
此外,主人还要同狗狗上3个月的课程,通过考试才能获得“毕业证”。学习课程包括狗对主人的服从训练、训练狗对外界噪声不产生敏感、狗与人和谐相处的伴侣训练、狗对红绿灯等各种日常标志的认知和服从训练等等。获得毕业证书的狗基本能享受跟主人一样的待遇,比如坐巴士,逛商场、住旅馆,而且也可以不套绳索。对于不上学的狗,警方一旦查出,就会对狗的主人给予重罚。如果弃养宠物将面临高额罚款,甚至是2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受访人:小V,Sylvia,现居德国)
澳大利亚:遛狗不拴绳会被罚款住公寓养狗要交管理费
狗狗都有芯片,主人的信息会在买狗的时候就输入芯片内,一年一续,培训狗完全自愿。
在澳大利亚,每个地区的区政府都设有动物庇护所,专门收容走失或者被家庭放弃的宠物,同时也面向社会提供领养服务。去动物庇护领养宠物,费用不一,这些费用会被用来维持庇护所的日常运营,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狗狗被利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