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打造空天产业创新集群三年内形成500亿规模空天产业
北斗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芯片亮相
摄影/记者袁艺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于7月底建成开通,迄今还不到一个月。昨日(8月27日),海淀区举办中关村北斗和空间信息服务产业高峰论坛,多项基于北斗三号的自主创新成果首次亮相,包括北斗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芯片、卫星天基测控收发信机、北斗+遥感全球应用服务平台等。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海淀区将大力发展基于通信、导航、遥感的卫星应用及航天器研制优势产业,未来三年内将形成500亿元规模空天产业。
中关村科学城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航天领域院士及专家,航天科技、科工等国家队领军企业和顶级科研机构,拥有航天五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北斗星通、航天恒星、航天宏图等导航和位置服务企业。
论坛现场,北斗星通的“北斗最新一代高精度定位芯片”首次进行功能展演,有望于年内正式发布。据北斗星通战略发展中心品牌总监李楠介绍,手机、车载导航仪等都离不开芯片。通俗地理解,天线接收到卫星信号以后,需要用芯片来计算、处理经度、纬度,实现卫星定位。此次发布的全球首颗22纳米定位芯片,尺寸是上一代高精度芯片的1/4,功耗是上一代的1/5。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