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管生物电子标签,工作频率为134.2KHz,适用于小动物、畜牧业动物识别,一般分为只读式和可读写两种方式,采用符合生化医用标准的材料生产,工艺质量符合ISO11784/85国际标准,具备化学稳定性好,体积小,经久耐用等特点,目前已在国内外大量使用,主要用于对动物生长的全过程进行全方位追溯,实现智能化管理。
ETAG-PK01、ETAG-PK03:探感物联专为动物设计的两款RFID皮下植入电子芯片
产品清单:①一次性注射器②玻璃管电子标签③纸质不干胶条码标签④消毒包装纸塑袋
产品工艺:采用先进的硅化处理工艺,针尖采用特殊的单刃结构设计,不仅易穿刺使注射处损伤极轻微,而且有助于减少感染等不良反应;针管采用进口自动化组装机装配。
产品包装:采用独立包装,按照我国一次性医疗器具消毒标准经EO(环氧乙烷)消毒,一次性使用。
◆产品特点
1、植入简单、操作方便;
2、唯一的ID号,先进的安全功能;
3、芯片采用生物玻璃封装,体积小、重量轻;
4、芯片表面覆有生物防滑涂层,不排斥、不游离;
5、原装进口动物芯片,性能稳定;
6、独立包装,出厂做严格的消毒处理;
7、符合国际ISO11784/11785FDX-B标准,全球通用。
◆应用领域
宠物猫、狗、实验鼠、貂、金龙鱼、娃娃鱼、鲑鱼、老虎、大象、斑马、大熊猫等。
◆植入流程
动物芯片的植入需由专业人员使用专用注射器直接植入动物皮下,具体植入流程如下
◆常用注射部位
针对不同的动物,动物芯片植入的部位也有所不同,常见的注射部位如下
⑴虎、豹、狮、熊、大熊猫和小熊猫→颈部左侧中央皮下
⑵猩猩、长臂猿、金丝猴和叶猴→左前臂内侧中央皮下
⑶大象→尾根左侧褶皱皮下
⑷野马、野驴→颈部左侧中央靠近鬃毛区域的皮下
⑸羚牛→颈部左侧中央靠近耳基区域的皮下
⑹鹤、鹳、天鹅→颈部前侧中央区域皮下
⑺宠物狗、猫→耳朵根部或脖颈两侧皮下
⑻其他形态类似的野生动物的标记位置参照以上执行
◆芯片植入注意事项
1、植入芯片之前用识读器扫描一下动物,以确保之前没有注射过芯片,如果扫描到芯片则不再植入,一旦确认动物没有植入过芯片后,便可准备植入宠物芯片了,芯片必须封装在一个消毒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里。
2、植入芯片:在动物后颈被提拉的时候,拿起注射器,并把针头放在与被抓起的后颈的平坦区域成合适角度的地方。
3、检测芯片:最后一步是检测芯片在正确的位置并且仍旧有效,激活识读器,扫描芯片植入的区域,如果一切都没问题,识读器会扫描出芯片编码。
4、如犬只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应先给狗狗做检查,暂缓注射芯片;犬只怀孕的、处于发情期的、过于瘦弱的,也应等身体健康时再注射芯片。
5、植入芯片后,注意不要让动物去挠,建议三天之内不要遇水,以防注射的地方感染;植入电子芯片后,需等待10~20分钟后再注射疫苗,因为植入芯片后,要看是否有过敏或异常反应。
6、宠物芯片必须密封在灭菌包装里,通常是内置在一个独立封装且一次性使用的注射器内,如果包装有损坏请勿使用,因为消毒可能会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