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有关分子层面上设计机器的故事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有关在分子层面的微观尺度上设计机器的故事。这几位获奖人开发出了比人类头发丝直径还要小1000倍的分子机器。他们的获奖在于成功合成了各类分子机器,从微型马达到微型汽车再到微型肌肉。正如一位诺奖委员会成员所言:“他们掌握了在分子层面上控制运动的技术。”

你能够将机器做到多小?这是杰出的美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费曼(RichardFeynman)在他1984年那场著名演讲的开头提出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基于他在上世纪1950年代对纳米技术发展的预测而提出来的。当时衣着随意的费曼转向现场的听众,然后问道:“现在让我们设想设计一种带有活动部件的机器,非常小的那种。”

费曼坚信有可能设计出一种机器,其尺寸可以抵达纳米尺度。因为这样的案例在自然界中已经存在了。他以细菌的鞭毛作为一个案例——有大分子组成的螺旋形外形,让它旋转起来时就能够驱动细菌前进。但是,人类有否可能用他们“巨大”的双手也制造出那种极小的,必须依靠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的微型机器呢?

对此一种可能的设想是我们先制造一双比我们自身的手更小的机械手,然后用这双机械手再制造更小的机械手,然后再进一步制造更小的机械手,以此类推,直到这双手足够小,从而能够设计同样微小的机器。根据费曼的说法,这一设想曾经尝试过,但是没有成功。相比之下,费曼对另一种策略更有信心,那就是从下往上逐渐组装这种微型机器。在他的理论设想中,不同的物质,比如硅,被逐层喷洒在一个表面上,一层原子叠着另一层原子。随后将其中的某些层溶解或去除掉,如此便能够创建出某种能够用电流驱动的活动部件。

在费曼对未来的设想中,这种方式可以用来设计微型相机的光阀。费曼这场演讲的目的是想启发在场的听众,敦促他们去尝试他们能够做到的极限。当费曼最后合上他的讲义结束演讲的时候,他不无淘气地说:“…请各位好好享受重新设计一切生活中那些熟悉机器的美好时光吧,看看你能否做到。再过25~30年,这一技术将会展现它的实用价值。但它具体是什么样的实用价值?我不知道。”

费曼不知道,当时在场的所有听众也不知道的是,通往分子机器道路的第一步已经迈出了,只是它并没有按照费曼所设想的那种路径发展。

在20世纪中叶,作为开发更复杂分子结构努力的一部分,化学家们开始合成一些分子链,其中一些环装分子被连接到了一起。成功做到这一点的人不仅将创造出一种美妙的全新分子,还将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化学键。正常情况下,分子是由共价键牢牢连接到一起中,在共价键中,相邻原子之间会共享一部分电子。现在化学家们的设想则是创造一种机械键——分子之间相互处于机械锁定状态,而原子之间并不发生直接相互作用(图一)。在1950~1960年代,几个研究组均报告他们在实验室中合成了分子链,但是他们得到的量非常少,并且采用的方法极为复杂,应用价值非常有限。因此这样的进展更多被视作是某种对于好奇心的满足而非严肃的化学进展。

在经历数年的停滞徘徊之后,很多人开始放弃希望,从1980年代开始,整个研究领域开始陷入低迷困境。然而这样的场景并未持续很久——1983年,一项重大的突破性进展出现了。借助普通的铜离子,一个由让-皮埃尔·索瓦领衔的法国研究组掌握了对分子的控制技术!

在化学上,非常讲究反应效率,也就是说你投入的分子量与你最后合成得到的目标分子数量之间的比值。在此前的研究中,这样的比值一直很不理想,一般只能达到几个百分点。但借助铜离子的帮助,让-皮埃尔索瓦的研究组将这一效率提升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42%!突然之间,分子链研究已然不再只是满足好奇心的领域了。

借助这一革命性的方法,让-皮埃尔·索瓦重新为拓扑化学的研究领域带来了活力。该领域化学家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将分子不断相互缠绕锁定(通常需要借助金属离子的帮助),构成越来越复杂的结构——从长分子链条到复杂的环节结构,不一而足。让-皮埃尔·索瓦和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爵士是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的研究组合成了许多经典符号,如三叶形纽结、所罗门结或博罗梅安环(图二)。但是,201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奖成果并非这种美丽结构的合成,而是分子机械。

让-皮埃尔·索瓦不久之后便意识到分子链(称为索烃:catenanes,源自拉丁文的‘锁链’一词:catena)并非仅仅是一种新型分子,并且自己实际上已经迈出了通往构建分子机器的第一步。为了让机器能够实现其功能,它必须包含数个能够相互协调工作的部件。而两个相互勾住的分子环是可以满足这样的条件的。在1994年,让-皮埃尔·索瓦的研究组成功合成出一种索烃,其中的一个分子环是可以受控方式旋转的,当施加外部能量时,它会围绕另一个环转动。这是非生物分子机器的第一个雏形。分子机器的第二个雏形则是由一个在苏格兰的一片没有电力供应也没有任何现代设施的偏远农场上长大的化学家完成的。

下一步,研究组封闭了开放的分子环结构,这样就得到了一类被称作“轮烃”的特殊分子:环状分子结构与轴状分子结构的机械结合体。随后,司徒塔特利用分子环的自由性使其沿着轴移动。当他对该结构加热时,这个分子环开始在富余电子的轴两端之间前后跳动,就像缝纫机的梭子(图三)。在1994年,司徒塔特已经能够做到对其运动状态的完全控制,从而打破了化学体系中原先占据主导的随机性。

从1994年之后,司徒塔特的研究组利用多种不同的轮烃制造出大量不同的分子机器,包括一台电梯(2004年,图四),其上升高度可达到0.7纳米左右;一种人造肌肉(2005年),这种用轮烃构成的“分子肌肉”成功地弯折了一片很薄的黄金薄片。通过与其他研究者合作,司徒塔特还开发出一种基于轮烃,内存为20kB的计算机芯片。如今用于计算机芯片上的晶体管体积非常小,但如何和这种分子层面的“晶体管”对比的话那简直就是庞然大物。研究人员相信这种分子芯片技术或许在未来将有望颠覆现有的传统计算机芯片技术,基于硅晶片的晶体管技术将会消亡。

让-皮埃尔·索瓦同样对轮烃的潜力进行了研究。在2000年,他的研究组成功地将两个环状分子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有弹性的结构,让人联想到人类的肌肉纤维(图五)。他们还研制出能够与马达相联系的结构,在这种特殊结构中,轮烃的一个环能够沿不同方向转动。在分子工程领域,创造出能够持续不断沿着同一方向转动的分子马达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目标。在1990年代人们曾经做过很多尝试,但第一个闯过这道关卡是人则是荷兰的伯纳德·费灵格。

与司徒塔特一样,费灵格从小在农场长大,后来被拥有无限创造机会的化学所吸引。正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表述的那样:“也许化学的力量不仅仅是理解,还有创造,创造那些从未存在过的分子和物质……”

1999年当费灵格制造出第一个分子马达时,他利用了一些巧妙的技巧让它在同一个方向旋转。通常情况下,分子的运动受偶然性支配。平均而言,一个旋转的分子向右和向左移动的次数是相等的。但是,费灵格设计的分子马达在机械构造上能向一个特定的方向旋转。

该分子的组成物质可以被比作两个小的动叶片,两个脂肪化学结构与两个碳原子之间的双键相连接。一个甲基组被附加到每个动叶片上,这些动叶片像棘轮一样,迫使分子以同一方向旋转。当分子被暴露在紫外线光的脉冲下,一个动叶片围绕中间的双键跳了180度。然后,棘轮移动到指定位置。随着下一个光脉冲的带来,动叶片又跳了180度。持续下去,分子马达就会朝同一个方向旋转。

第一部马达的运行速度并不快,但费灵格团队对其进行了优化。2014年,其转速度达到了每秒1200万转。2011年,研究小组制造了一款四驱纳米汽车,一个分子底盘安装了四个马达(作为轮子)。当轮子旋转时,汽车机会前行。

在另一个引人注目的实验中,伯纳德·费灵格的研究小组利用分子马达旋转一个28微米长的玻璃缸(比分子马达大10000倍)。在实验中,他们把马达整合到液晶(一种拥有晶体结构的流体)中。但只有百分之一的液晶由分子马达组成,当研究人员开始旋转时,马达就改变了液晶的结构。当研究人员把玻璃缸放在液晶上面时,电机运动就带动了它的旋转。

索瓦、司徒塔特和费灵格在研发分子机器过程中所采用的一些突破性步骤最终形成了一个化学结构工具箱,目前已被全世界研究人员在进行先进的化学结构创作时所采用。其中一个最突出的例子是一个可以抓取和连接氨基酸的分子机器人,于2013年基于轮烷而建造。

其他研究人员还将分子马达与长聚合物相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当分子马达被暴露在光线中时,就会把聚合物吹成一个杂乱的管束。通过这种方式,光能量被储存在分子中。如果研究人员找到一种能获取这种能量的技术,则一种新型电池就将被开发出来。当电机将聚合物搅拌在一起时,材料就会收缩,这可以用于开发光反应传感器。

这项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员推动了分子系统远离所谓的平衡。所有的化学系统都力求达到平衡,这是一种低级的能量状态,但也是一个僵局。以日常生活为例,当我们吃饭时,身体的分子从食物中提取能量,并推动我们的分子系统远离平衡,到更高的能量水平。然后,生物分子使用能量来驱动身体工作所需的化学反应。如果身体处于化学平衡状态,人类就会死亡。

因此,在费曼发表其极富远见的演讲32年之后,我们现在仍是只能继续猜测这项技术令人兴奋的未来发展前景。但是,我们现在已经能够回答最初的一个问题了——我们能够制造的最小的机器究竟有多小?至少比一缕头发小1000倍。

THE END
1.微型芯片【环球科技综合报道】据外媒7月24日报道,美国威斯康星的一家企业计划开始为员工提供芯片植入,采取自愿的方式。植入芯片后,员... 07年全球微型芯片销量增率1.8% 远低预期 6月15日消息,据最新一份产业报告,全球微型芯片销量在今年的增长率只有1.8%,这个数字要大大低于之前预期的10%,据悉核心市场......https://m.techweb.com.cn/tag/%E5%BE%AE%E5%9E%8B%E8%8A%AF%E7%89%87/
2.[中国新闻]微型植入芯片走红挥挥手便可确认身份CCTV节目官网[中国新闻]微型植入芯片走红 挥挥手便可确认身份2019-02-23 06:02:13 [中国新闻]台湾政治大学仅存蒋介石铜像又遭破坏2019-02-23 06:00:13 [中国新闻]遭揶揄“土包子” 韩国瑜要办包子大赛2019-02-23 05:58:14 [中国新闻]习近平会见沙特阿拉伯王国王储2019-02-23 05:56:14 [中国新闻]伊朗军方称成功渗透美军...http://tv.cntv.cn/video/C10336/f175c2ffa56d432a927ee0ea06c80de2
3.回看马航MH370事故,60多位芯片专家丧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2013年2月,飞思卡尔公司宣布了一项震惊全世界国防工业的专利:KL-02微型芯片。KL-02微型芯片的发明人,就是失踪的4位中国籍工程师王培东、陈志军、程志宏、和李英。 KL-02微型半导体芯片,2毫米长度与1.9毫米宽度,却内含一个储存器、一个处理器和一个计时器。 https://www.meipian.cn/2fbin42x
4.儿童有声挂图的制作方法[000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儿童有声挂图,包括主体、喇叭和设有开关的微型芯片,在所述主体的顶部安装有所述微型芯片,所述主体的挂图区的每个相应的图上都设有LED灯,所述微型芯片通过导线与所述喇叭连接,所述喇叭设置在所述主体的正反两面,在所述微型芯片上还通过导线与每个区上的...https://www.xjishu.com/zhuanli/18/CN204990793.html
1.美媒:“微型芯片”不够用?“巨型芯片”正快速崛起7月 31 日消息,美媒日前报道称,目前最强大的芯片作用越来越大,但它们几乎不能再被称为“微型芯片”。 由于各行各业都需要速度更快、功能更强大的芯片,而通过缩小晶体管的方法正进入瓶颈。于是工程师们将微芯片堆叠起来,最终促使“巨芯片”迅速崛起。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正在达到几乎从未见过的庞大体积。 https://www.ithome.com/0/632/539.htm
2.国产芯片级微型原子钟介绍芯片级原子钟国产原子钟芯片级原子钟每天走时误差仅为1毫秒或每274年走时误差1秒,虽然它没有NIST-F1原子钟走时准确,NIST-F1原子钟每3000万年走时误差1秒,但是NIST-F1原子钟体积庞大,要占地3.7立方米,耗电功率达500瓦。微型芯片原子钟却特别微小,它的体积仅为1立方厘米,耗电功率极小,因此它可以由普通电池来供电。新型原子钟的低能耗是微...https://m.syn029.com/h-nd-2161.html
3.芯片简介揭秘微型电子世界的基石芯片简介:揭秘微型电子世界的基石 芯片的定义与历史 什么是芯片?它其实就是集成电路的一种,它是现代电子设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最初的晶体管到现在复杂多样的微处理器,芯片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科技巨人的缩影。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整个工业革命。 https://www.0zlw2vgr.com/zong-he-zi-xun/309068.html
4.沙石镇时光每日物资采购哪些必买每日采购物资优先级别微型芯片 重要度:三星 洛基店里,产出很小,升级组装台,煮茶机,升级扫描仪都需要,每天就出一个,我被卡了5天! 刚玉 重要度:三星 阿蜜拉店里,一次刷两个必买!可以和黏土一起买,你辛辛苦苦敲半天才给一个刚玉,她那儿30多买一个,良心! 面霜 重要度:三星 ...https://gl.ali213.net/html/2023-11/1235221.html
5.随处可见的共享充电宝可能被植入木马,你还敢用吗?▲ 微型芯片 那么共享充电宝内到底是怎么植入木马的呢?其实原理很简单,在充电宝内加装一个微型芯片就可以实现远程操控和充电宝连接的手机了! ▲ 与微型芯片客服的聊天记录 好奇的小黑就在某网购平台上搜索到了一家销售微型芯片的店家,客服透露给小黑,买家可以自己开发编程,然后将芯片植入到充电宝中。那么只要有不法...https://mp.ofweek.com/libattery/a856714888017
6.纽瑞芯低功耗微型化全集成UWB芯片,将在2021年量产深圳湾据36 氪消息,芯片设计公司纽瑞芯科技已于 2020 年年底完成 Pre-A 轮近亿元融资,本轮融资由亦庄国投领投,中科科创、朗玛峰创投、芯云资本、守正资本共同参与。纽瑞芯科技成立于 2016 年,专注于无线通信芯片的设计与研发。目前公司将 UWB 芯片作为业务重点。 https://www.shenzhenware.com/articles/14743
7.MLX90381:全球第一款磁性微型角度编码器芯片IMelexisMLX90381 是一款 3D 磁性角度编码器芯片,针对可靠的电机设计进行了优化:尺寸小巧、可在模块层级编程、颇具成本效益且符合 ASIL 标准。https://www.melexis.com/zh/product/MLX90381/MLX90381
8.人才特区本次大赛是由中共武汉市委组织部、武汉市人才工作局指导,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东湖高新区党工委组织部、武汉市人才服务中心承办,武汉光谷人才集团有限公司、积木(武汉)展览有限公司、武汉长江日报光谷创媒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执行。 最终,“创芯科技——超微型半导体制冷芯片国产替代”“全球首款床面清洁机...https://www.wehdz.gov.cn/2022/zmq_75779/zmqys/rctq/202312/t20231227_23304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