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9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作为地方性法规,昨天正式落地。“养犬条例”顾名思义,就是给各位爱犬的主人上了一道紧箍咒,到底哪些红线您是不能碰的,碰了要接受怎样的处罚?
上午9点,市民宋文琮来到青岛市动物疾病防疫中心团岛路门诊,缴纳400元管理费,为自家1条1岁多的黑色贵妃犬登记信息、接种疫苗,拿到了编号为10001的犬牌,成为新规落地后全市首名为犬只上牌的养犬人。宋文琮认为这样做是“为自己负责,也为别人负责,也为狗负责,有户口咱养着它也放心”。
截至下午3点,青岛已办理犬只登记免疫80多例。而根据前期统计,全市需要登记免疫的犬只总数在6万只左右。违反犬只登记免疫规定拒不整改的,将被罚款200到1000元。青岛市公安局治安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吴军介绍,先期集中办证,不采取执法的方式,同时展开宣传,引导老百姓走进宠物医院,在给狗打免疫针的同时也办上狗的合法身份,在集中办证期之后,会同城管局对携犬出户不戴犬牌的进行执法。
警方另外提醒,条例规定了三类场所禁止养犬人携犬进入,违反规定拒不整改的,除罚款之外,执法部门还可扣押犬只。这三类场所分别为:携犬进入国家机关办公场所、教育办学场所、医疗诊疗场所,由公安部门来执法,纪念馆、博物馆、海水浴场这些文体场所,属于城管局执法。在除出租车之外的公共交通工具、候车室、候机室也属于犬只禁止的场所,也属于城管执法。携犬上出租车的,要征得出租车司机同意,经营场所不允许狗进入应当设置明显标志。
《青岛市养养犬管理条例》规定:每户居民限养1只犬。登记要交400元服务费。违规最高罚2000。它的落地,不出意外再次引起了养狗人士和其他群众之间的交锋。家里没狗的人觉得狗随地大小便,甚至大型犬伤人的案例比比皆是,该管管了。而家有爱犬的人则觉得荒谬,我们家有一对“夫妻狗”,或者是一对“兄弟狗”,你忍心棒打鸳鸯,或者是让骨肉相离吗?面对这样的问题,其他国家是如何管理宠物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