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英国报告的变异新冠病毒不会让入院病患病情加重
植入皮肤下美国防部科学家公开可探测新冠病毒芯片
美国DARPA秘密小组的科学家向外界公开研发出植入皮肤下、可探测体内是否有新冠病毒的芯片,藉此防止疫情大爆发。他们也研发出过滤器,可安装到用来洗肾的血液透析机上,清除血液里的病毒。
苹果启动AppleWatch能否检测新冠病毒研究
苹果公司正在与华盛顿大学和西雅图流感研究中心合作,启动一项研究,研究AppleWatch是否可以用来检测冠状病毒或流感等呼吸道疾病。苹果最初在去年9月的TimeFlies活动上宣布了这项研究,但它最近才被启动。这项研究的目标是看看AppleWatch和iPhone收集的信息是否能检测出新冠病毒等呼吸道疾病的早期迹象。
传染性更高巴西发现的P1型新冠病毒或继续突变
据美联社报道,巴西菲奥克鲁斯研究所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最早在巴西发现的P1型变异新冠病毒可能正在继续突变。突变后的病毒能够更好地躲避抗体。当前的研究数据表明,P1型变异病毒的传染性要高出2.5倍。
研究发现:缺乏运动者感染新冠后或病情更重
美国FDA:伊维菌素治新冠不靠谱,人类大量服用甚至可致中毒昏迷
人们似乎对一种名为伊维菌素的药物越来越感兴趣,以为找到了治疗新冠的“希望”。在人体中,该药物的某些形式用于治疗寄生虫,局部版本有时用于治疗头虱。该药物的兽医剂型原本是给马和牛等大型动物使用的,剂量非常大,可能会对人类产生剧毒。FDA称,人过量服用这种药物,会导致恶心、呕吐、低血压、过敏反应、癫痫、昏迷甚至死亡。
研究发现: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90天出现胃肠后遗症
丹麦全面停用阿斯利康新冠疫苗,认为“存在真实风险”
科学家成功捕获黑洞多波段“指纹”,有望检验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
从2019年4月发布的那张黑洞图像开始,一段新的视频带着观众们穿越浏览了每台望远镜的数据。在观测研究中,科学家协调了全球19台望远镜(阵)对这个黑洞及其喷流辐射,开展了迄今频率覆盖最广的多波段同步观测,成功收集到2017年3月底至5月中旬的观测数据,并由此成功捕获了M87星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的“指纹”。
神舟十二号飞船运抵酒泉发射场,有序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
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载人飞船及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完成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日前,已分批安全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参试各系统正在有序开展各项任务准备,执行本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正在进行强化训练。
蓝色起源“新谢泼德”号火箭成功发射并顺利回收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开发出新型生物力显微镜
近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栋课题组、牛津大学教授MarcoFritzsche课题组和伦敦大学学院博士后EmadMoeendarbary课题组合作,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同期发表研究论文。研究人员提出了两种新型生物力显微成像方法:像散牵引力结构光照明超分辨显微镜(aTFM-SIM)和二维全反射结构光超分辨牵引力显微镜(2DTIRF-SIM-TFM),可对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力进行二维或三维、高速、长时程、超分辨率观测。
科学家开发新技术仅用一滴液体,快速实现材料微结构拓扑变换
科学家发明“电子脊柱,有望延长神经拟态系统使用寿命
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University)和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的研究人员发明了电子脊柱(eSpine),可以延长神经拟态系统的寿命。该系统能够自动将人工神经网络的突触元件自动映射到神经拟态系统的存储单元,最终平衡神经形态计算系统中存储单元的耐久性,增加系统整体的使用寿命。该论文目前在arXiv以预出版(pre-publish)形式发布。
首次!研究人员直接观察RNA控制蛋白质合成
通过应用单分子荧光法,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直接观察到了转录-翻译偶联中从未发现过的RNA调节机制。研究者采用了一种核糖开关来减缓核糖体与信使RNA的结合,从而减缓新生信使RNA的翻译。研究者观测到,RNA聚合酶的转录速度也会随之降低,以避免信使RNA的过度生产。
NASA的太空冰箱也要来了!能让宇航员在天上多待好几年
普渡大学、AirSquaredInc.和惠而浦公司的一组工程师正在研究制造一种零重力冰箱,它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运行,让宇航员吃到可保存更久、更营养的食物。下个月,该团队将在零重力公司(ZERO-G)独特的失重实验室中测试他们的这款冰箱,将在微重力下飞行数十次,每次飞行间隔为20秒钟。这些测试数据得到了NASA飞行机会计划的支持。
俄罗斯科研团队研发出生态型食品包装薄膜
乌拉俄联邦大学与印度同行所组成的科研团队研发出生态型包装材料,材料甚至可食用,这完全颠覆了食品包装的概念。联合科研团队选取海藻酸钠及阿魏酸作为研发包装薄膜的原料,前者是从海草中提取的,在糖果业和制药业用作添加剂,而后者则是天然抗氧化剂,可有效抑制微生物,长久保存食品。团队采用试管培育出薄膜,其厚度仅为标准纸张的千分之一。
欧盟将公布人工智能管理新规,违规最高罚款2000万欧元
欧盟预计将在下周公布一项用于监管人工智能领域的提案,针对一系列被禁止的使用情况或极少数威胁欧盟基本权利的用途制定禁令。该法案将使对民众的“普遍监视”以及任何“用于操纵公民的行为、意见或决定”的技术成为禁区。草案称,任何类似于根据个人行为或个性对其进行社会评级的行为也将被禁止。违规行为可处以最高达企业全球年营业额4%的罚款(或高达2000万欧元),取决于其严重程度。
欧盟推出无人机和载人飞机协调监管框架
欧盟委员会推出名为“U空间”的一揽子监管框架,为无人机和载人飞机安全操作创造必要条件。新规则为无人机操作员推出新服务,使其能执行更复杂、更远距离的操作,特别是在交通拥挤的低空区域(120米以下)及视线范围之外的情况。同时,新规则协调了载人飞机和无人机安全操作所需的条件,以防止无人机与其他飞机相撞,并降低无人机地面飞行风险。该监管框架于本月生效,并于2023年1月26日适用于欧盟成员国。
研究发现:25岁之前怀孕可将乳腺癌风险降低30%以上
早前有研究表明,女性在25岁及之前怀孕,可将乳腺癌的整体风险降低30%以上!关于这背后的机制,一直不甚清楚。但最近,美国研究人员破解了这一秘密。最近发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表明,怀孕会导致乳腺上皮细胞发生表观遗传重编程,导致作为转录因子的强致癌基因c-MYC无法结合和发挥致癌作用。
女人哭惹人怜,男人哭惹人嫌!科学家发现只对异性起作用的雄性信息素
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女朋友一哭,你就不敢和她再吵了?这其实是因为女性悲伤的眼泪中存在着信息素,能抑制男性冲动。同样,男性汗水中的信息素信号可以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平衡,增加女性大脑内的血清素(5-羟色胺),可使情绪更加放松兴奋。在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童夏静课题组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有的雄性信息素只会对异性起作用,呈现出性别二态性。
人类为什么总喜欢闻一些奇怪的味道?答案藏在你的记忆深处!
尤其是在刚刚接触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环境的刺激会被长久地植入到个体的行为当中,仿佛是先天习得的一样。气味,同样会留下印迹,影响成年后的生活。来自福井大学的日本科学家团队发现了与该过程有关的三个分子:Semaphorin7A(Sema7A)是嗅觉感觉神经元产生的信号分子,PlexinC1(PlxnC1)是在二尖瓣/簇状细胞树突中表达的Sema7A受体,以及催产素,一种称为爱的激素的多肽。
《神经科学杂志》:压力不会让饮食紊乱者失去自控能力
据一项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的研究,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组实验,对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暴食症患者和正常人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测试。核磁共振显示,在压力状态下,饮食失调的人和正常人的大脑活动存在差异,但并未影响三组受试者的饮食状态。研究认为,饮食紊乱者在压力下并不会失控,或与周围环境、心理状态及机体信号等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吃巧克力可以改善脂肪肝
近日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在高脂喂养的患有肝脏疾病的小鼠的饮食中补充可可粉可显着降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八周之后,与高脂喂养的对照小鼠相比,可可治疗的小鼠体重增加率降低了21%,脾脏重量更轻(表明炎症更少)。在研究结束时,饲喂可可粉补充饮食的小鼠肝脏脂肪比对照组小鼠少28%。
为了争夺“蚁后”生育权,印度跳蚁竟然把大脑缩小25%而且还能再生
世界上只有少数物种能够缩小它们的大脑,而能让自己大脑再生的物种更是寥寥无几。但印度跳蚁这种奇特物种,却偏偏同时具备了这两种能力,这是科学家们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对于印度跳蚁群体,在蚁后死后数小时,它们会开始一场疯狂的“仪式化战斗”,以成为蚁群的下一任首领。它们的寿命将从6个月增加到5年。它们的卵巢会膨胀5倍,而它们的大脑会萎缩约20%-25%。
研究首次发现:人类噪音对植物产生长期影响
近日,来自加州州立理工大学的研究团队首次发现,人类活动产生的噪音对植物有长期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在天然气井旁有压缩机工作的吵闹区域,松树幼苗数目比安静区域少75%。而即使移走压缩机12年后,原本吵闹的区域的松树幼苗数目仍显著低于安静区域。除松树外的其他植物,如灌木和开花植物等也受到了负面影响,具体原因仍然不明。研究论文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杂志上。
《科学报告》:人们更倾向于依赖“电脑”而不是“人脑”
神奇“致幻蘑菇”竟可缓解抑郁症症状,效果媲美常规抗抑郁药
一项新的小型研究表明,在“神奇蘑菇”中发现的致幻剂——裸盖菇素(hallucinogen),在治疗抑郁症症状方面可能与普通抗抑郁药物一样有效。研究发现,在精神科医生的监督下服用2次裸盖菇素的人,与服用6周抗抑郁药物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的人相比,抑郁症状的减轻相似——这是根据一项调查的得分得出的。而且抑郁症状缓解在裸盖菇素组中更为常见,该组57%的患者出现缓解,而艾司西酞普兰组为28%。
研究:阿拉斯加冰川移动速度加快100倍,三分之一的南极冰架面临坍塌
全球变暖,对冰川和冰架面貌的改变让人震惊。阿拉斯加一段39英里长的冰层正在经历一场罕见的浪潮,每天移动60英尺,比正常速度快100倍。另一研究显示,全球温度只需比工业化前水平上升4℃,大约19.3万平方英里(5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冰架就会坠入大海。
中国高校院所2019年成果转化合同超1.5万项逾150亿元
14日在北京首发的《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0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显示,2019年,中国3450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为15035项,合同总金额达152.4亿元(人民币)。其中,单项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1亿元以上的有24项,转化合同总金额超过1亿元的单位有29家。
广东地方高校预算经费绝大部分都增长
近日,教育部直属高校密集公布了2021年预算报告。广东省地方高校预算经费绝大部分都是增长的。位于广东省的中山大学预算经费达到198.55亿元,位居第四。其他经费超过100亿元的高校依次为上海交通大学(175.65亿元)、复旦大学(141.62亿元)、山东大学(118.08亿元)、华中科技大学(116.33亿元)、西安交通大学(114.68亿元)、东南大学(113.92亿元)。
2021高校专项计划报名陆续启动,有30余所高校已公布简章
天津推进大学科技园建设支持京冀高校在津设分园
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天津市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国家级、市级和培育级三个梯次,依托高校学科优势,结合所在区发展定位和产业布局,以“一校一园”、“一校多园”和“多校一园”等模式建设大学科技园。在高校资源密集的区建设有区域特色的大学科技园。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自建或参建大学科技园。并且支持京冀高校在天津建设大学科技园分园。
解决“卡脖子”难题,湖南大学半导体研究员落户无锡
近日,湖南大学无锡半导体先进制造研究院项目正式签约落户无锡锡山区。此次项目将针对半导体晶圆激光制造、半导体晶圆超精密制造、半导体光学元器件微纳制造、半导体检测、超精密功能部件制造和功率半导体器件及应用等六个领域共同建设,集“科学研发、技术创新、公共服务、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于一体,具有全球较大影响力和国内一流竞争力的研究院,并带动百亿级“半导体先进制造”产业集群。
大学生考研白皮书:20岁不到就准备考研,“三跨生”数量惊人
NASA宣布为7项创新先进概念研究提供500万美元资金
据外媒报道,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月球陨石坑射电望远镜先进概念是被选作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项目之一。NASA鼓励研究人员开发和研究意想不到的穿越、理解和探索太空的方法。为了进一步实现这些目标,该机构从NASA创新先进概念(NIAC)项目中选择了7项研究作为额外资金——总计500万美元。
泰国高教科研创新部与12家机构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空间技术研究
近期,,泰国高教科研创新部与地理信息与空间技术发展局、国家天文研究所、同步光研究所等6家研究机构及泰国国王科技大学、宋卡王子大学、玛希敦大学等6家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展空间技术研究。按照泰国高教科研创新部《2021-2027空间技术计划》,泰国计划于2023年发射其第一颗人造试验卫星TSC-Pathfinder,2025年发射其第二颗人造卫星TSC-1,以对地球进行勘测,最终于2027年之前制造一艘宇宙飞船探索月球。
量子计算大牛ScottAaronson获颁ACM计算奖
在首个“世界量子日”这天,ACM将2020年度计算奖颁给了量子计算先驱ScottAaronson。今天,理论计算机科学家、UTAustin教授、量子计算先驱ScottAaronson因其“对量子计算的开创性贡献”被授予2020年度ACM计算奖。“Aaronson的研究展示了计算复杂性理论为量子物理学带来的新视角,他在推动量子优越性概念发展的过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奠定了许多量子优越性实验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