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而美的IVD细分领域!耳聋基因检测市场分析报告筛查我国

2022年我国大陆出生人口跌破千万,降至956万,这已是多年新生儿数量下降。

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政策鼓励生育,如深圳拟发育儿补贴:生育第三孩累计补贴1.9万元。

01耳聋致病因素

耳聋是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是我国仅次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第二大出生缺陷疾病。

我国有听力障碍的残疾人高达2780万,其中0-6岁的听力残疾儿童约13.7万,每年新生听障儿童2-3万。

先天性耳聋在新生儿期的发病率为1‰~1.86‰。耳聋是由遗传因素和/或环境因素共同导致。

在我国听力残疾人群中,约有60%是因为遗传基因缺陷引发耳聋,大量迟发型听力下降患者是由自身基因缺陷致聋或者由基因缺陷和多态性等原因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敏感而致病;有20%是因为环境因素致聋,包括致聋性药物、感染、噪音污染等。

02耳聋基因检测位点

我国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从2003年起在我国28个省市开展的大规模耳聋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遗传性耳聋常见的致聋基因主要是GJB2、SLC26A4、12SrRNA及GJB3。

2019年3月颁布的《遗传性耳聋基因变异筛查技术专家共识》也指出至少对GJB2、SLC26A4、12SrRNA及GJB3这4个基因9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

《孕期耳聋基因筛查专家共识(2022年)》指出:建议至少筛选孕妇基因组DNA中4个基因(即GJB2,SLC26A4,GJB3及线粒体MT-RNR1/12SrRNA)的20个变异位点。

1)GJB2:先天性耳聋

GJB2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GJB2编码在耳蜗中表达的缝隙连接蛋白Cx26,是内耳毛细胞维持生存和功能的必要因素。

GJB2是我国最常见的耳聋致病基因,大多数人表现为先天性聋,且多表现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性聋。

如果及早发现GJB2耳聋患儿,可使用助听器、人工耳蜗等方式帮助其建立必要的语言刺激环境,则可使语言发育不受或少受损害。

2)SLC26A4(PDS):“一巴掌致聋”

SLC26A4基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SLC26A4(PDS)基因突变可导致内耳发育最为常见畸形--前庭水管扩大,从而导致内耳毛细胞功能损失造成耳聋。

SLC26A4基因突变的一部分孩子在出生时听力正常,但在成长过程中若遇到外力撞击、颅内高压等因素(如头部外伤、感冒、噪音等)可能会出现前庭导水管扩大的现象,导致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因此又被称为“一巴掌致聋”。

此类患儿应尽量避免上述诱因,减缓耳聋的发生。

3)12SrRNA:一针致聋”

12SrRNA为线粒体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即母亲将线粒体DNA传递给她的子女,但只有其女儿能将其线粒体DNA传递给下一代。

线粒体基因MT-RNR1(12SrRNA)为药物性耳聋基因,携带该基因突变的人群对氨基糖苷类药物敏感,如果使用了这类抗生素,可导致“一针致聋”,并且这种药物性致聋往往是不可逆的。

常见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主要有链霉素,卡那霉素,核糖霉素,庆大霉素等。

4)GJB3:后天性耳聋

GJB3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GJB3基因是由我国夏家辉院士克隆,编码的Cx31缝隙连接蛋白也是维持内耳正常听觉的关键因素。

Cx31缝隙连接蛋白功能受损会引起钾离子再循环障碍,影响内耳毛细胞的功能,导致听力下降。

03检测市场容量

防聋治聋一般需要三重筛查:

一级筛查为婚检孕前普筛,检查夫妻双方是否携带耳聋基因,提供生育指导;

二级筛查为孕检,在产前进行干预和筛查避免耳聋患儿降生;

三级筛查为新生儿出生72h内筛查,提前发现迟发性和药物性耳聋将被动治疗转为提前主动预防。

假设每年新生儿1000万,耳聋基因检测的费用在300元左右,也是30亿的市场容量。如果再考虑孕检市场,婚检市场,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考虑渗透率问题,则也可以参考NIPT市场,这一个项目就至少养活两家上市公司。虽然耳聋基因检测费用远没有NIPT收费高,但理论筛查人群更大,也是一个巨大的十分诱人的广阔市场。

04耳聋基因检测技术

05竞争格局

目前国内耳聋基因试剂获批上市的相对比较少,从NMPA官网可以查到以下信息:

2023年1月28日NMPA官网数据

根据国信证券调研显示博奥生物是该细分领域的龙头,占据50%的市场份额,华大基因排行第二,约占据20%,凯普生物约占据10-20%。

1)博奥生物:微流控芯片法

产品特点:

覆盖全面:4个基因/23个位点

操作简单:手工操作少,自动化程度高

检测快速:仅2小时可出具检测结果

通量灵活:通量灵活,满足不同样本量检测要求

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2ng/μL全基因组DNA

样本全面:检测样本包括全血、干血斑

2)华大基因:二代测序平台

华大基因升级版耳聆可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可检测项由4个常见耳聋基因、20个高发突变位点拓展至22个耳聋基因、共计159个明确致病突变位点,耳聋基因筛查综合检测能力提升60%。

耳聆可新生儿耳聋基因检测服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医疗机构和250多家科研机构,其中三甲医院80多家。

3)凯普生物:PCR+低密度基因芯片导流杂交平台

一次性检测遗传性耳聋4个基因13个突变点,非综合征耳聋检出率>85%

可检测出杂合、纯合及复合杂合突变位点

新生儿取几滴足跟血,成人仅需2ml外周血即可完成实验

完成整个检测仅需3.5-4小时

4)山东英盛:荧光PCR法

权威认证:NMPA三类注册,ISO13485认证。S型扩增曲线,与测序结果100%一致

定制筛查:位点可拆分,产前、孕期、新生儿、听障患者等不同人群针对性检测,更加人性化

简便快速:现有PCR仪即可检测,人工操作少,易学易用,稳定性高,易判读,1.5小时即可提供检验报告

覆盖全面:单孔检测4个基因20个位点

操作简单:检测试剂盒+MassARRAY操作系统+数据分析软件

准确率高:分型结果与sanger测序法结果一致率达99.99%

通量灵活:96孔芯片可以分批使用,单次上机检测1或2张芯片

性价比高:使用常规PCR试剂,无需荧光探针

从公司端看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华大基因:截至2018年年底累计提供耳聋基因检测超过217万例;截至2021年底,华大基因已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常见耳聋基因检测超过494万例。

除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婚检、孕检市场将是更大的市场。

坚定看好耳聋基因检测在内的新生儿筛查领域。

参考文献:

1.各公司官网及其公众号

2.孕期耳聋基因筛查专家共识(2022年)

3.遗传性耳聋基因筛查规范[J].中华医学杂志,2021.

4.遗传性耳聋基因变异筛查技术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9.

THE END
1.全球与中国半导体芯片制造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价值研究报告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半导体芯片制造市场运营现状及发展价值研究报告 5..9可参考智信中科研究网出版完整信息 1 半导体芯片制造市场概述 1.1 半导体芯片制造市场概述 1.2 不同产品类型半导体芯片制造分析 1.2.1 模拟芯片制造 1.2.2 微处理器制造 1.2.3 逻辑芯片制造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L42TQG055672R1.html
2.卡莱特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根据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季度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的销售额为155亿元,同比下降6.1%,出货面积为108.4万平方米,同比上涨16.7%。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音视频信号经由PC终端发出,经过视频处理设备转换,再传送至安装在LED显示屏背后的接收卡,由接收卡依据信号...http://yuanchuang.10jqka.com.cn/20240418/c657042254.shtml
3.2024年芯片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报告.docx2024年芯片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报告.docx,2024年芯片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报告 PAGE PAGE 113 2024年芯片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报告 目录 TOC \o 1-9 建设区基本情况 4 一、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4 (一)、行业发展方向 4 (二)、行业环境分析与应对策略 5 (三)、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7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28/5111244234011233.shtm
4.芯片报告中国芯片市场发展动态与行业前景分析报告2023中国芯片市场发展动态与行业前景分析报告2023-2028年 第一章 芯片行业发展综述 1.1芯片行业定义及分类 1.1.1行业定义 1.1.2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1.1.3行业主要商业模式 1.2芯片行业特征分析 1.2.1产业链分析 1.2.2芯片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3芯片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http://www.cyjjyjy.com/report/494762.html
1.如何评估芯片行业的市场前景?这种前景对投资者有何影响?股票频道市场需求是另一个关键因素。除了消费电子领域如智能手机、电脑等对芯片的持续需求,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等领域的芯片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通过分析不同领域的市场增长率、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等数据,能够判断芯片行业的增长动力。 行业竞争格局也不容忽视。了解主要芯片制造商的技术实力、市场份额、研发投入等情况,可以评估各企业...https://stock.hexun.com/2024-10-24/215111081.html
2.下周芯片行业市场趋势分析与展望,上涨可能性探讨苏璃落在五金制品发布了:下周芯片行业市场趋势分析与展望,上涨可能性探讨,摘要:关于下周芯片行业是否会上涨,市场趋势分析与展望表明,芯片行业受到全球经济、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短期市场波动难以预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需求的增长,芯片行业https://www.karuit.cn/post/8697.html
3.芯片封装行业分析:全球收入约为32050百万美元《2024年全球及中国芯片封装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报告旨在全面分析全球芯片封装行业的现状、供应链结构、主要生产企业、政策环境、市场趋势以及未来几年的发展前景。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回顾和未来趋势的预测,为专业投资者提供决策参考。 二、定义与统计范围 ...https://www.168report.com/news/7650/analysis-of-the-chip-packaging-industry
4.汽车芯片市场分析报告2025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汽车芯片行业前景研究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汽车半导体及全球汽车芯片行业的发展状况,接着分析了中国汽车芯片行业的总体发展及其产业链的发展情况,然后报告对汽车芯片主要应用市场、相关产业汽车电子行业的发展进行了详尽的剖析。最后,报告对国内外汽车芯片重点企业...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06/R0602/202411/12-627512.html
5.20142014-2019年中国芯片市场前景预测及调查分析报告 【联-系-人】王老师 【报告编号】zjqx-TT 【订购电话】010-63858100/13701248356 【咨询热线】13701248356 【交付方式】EMS/E-MAIL 【报告格式】WORD 版+PDF 格式+精美装订印刷版(致电咨询) 【订购电邮】 ,http://www.bjzjqx.com ...https://www.bjzjqx.com/IndustryInner/150467.html
6.2020年中国AI芯片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附报告下载)AI芯片行业发展趋势前景、市场现状解读,数据来源艾媒咨询权威发布的AI芯片行业行业分析报告,AI芯片行业行业报告主要对相关产业市场趋势及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市场调查和预测。https://www.iimedia.cn/c460/77193.html
7.2023年芯片产业发展报告深度分析未来半导体技术与市场动态2023年芯片产业发展报告:深度分析未来半导体技术与市场动态 2023年芯片市场的现状如何? 在新的一年开始时,全球芯片市场展现出复杂多变的景象。随着科技行业不断进步,尤其是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对高性能计算能力和低功耗设计的需求激增,这直接推动了各种类型芯片的需求上升。然而,由于供应链紧张和地缘政治因素导...https://www.csjrjkivd.cn/ce-ping/451188.html
8.2023年全球芯片行业发展报告深度分析芯片市场现状与未来趋势怎么看待当前全球芯片供应链的紧张状况? 随着科技行业对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追求,全球芯片市场正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期。特别是在COVID-19疫情爆发后,由于各国政策调整、产能恢复以及消费需求激增等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全球范围内芯片供应链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晶圆代工厂的产能不足、原材料短缺、运输瓶颈和库存...https://www.ved9mmfira.cn/zhi-neng-yi-biao-fang-an/554017.html
9.中金企信(北京)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外部资源、市场咨询、调查公司、自建数据库等多位一体的数据支持平台已成为中国国内领先辐射全球的多元化信息服务提供商。为各领域客户提供行业研究、市场地位&市场占有率认证、项目咨询、专项调研、数据分析、项目可行性报告、产业https://www.gtdcbgw.com/
10.2024年下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深度分析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半导体行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其动态变化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本报告旨在深入分析2024年下半年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趋势,提供战略性的洞察和建议,以支持决策者和行业参与者把握市场机遇,应对挑战。 1.1 报告目的 本报告的核心目的在于预测和分析2024年下半年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市场动态...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41276068&efid=ouXJ1y1-MWwpdcHwTozQ1Q
11.2024年中国存储芯片行业市场研究报告.pdf1 / 38 2024 年中国市场研究报告 存储芯片 编号:BG110202220 北京知漫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024 年中国存储芯片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2 / 38 第一章 发展历程... 8 存储芯片技术的起源... 8 早期技术与材料... 8 关键技术突破... 9 历史里程碑事件......https://doc.mbalib.com/view/ac24baaf2daac30da6603b146f0254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