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亿美元,90%的进口比例,中国存储芯片份额下降至不足4%美光海力士dram

我们都知道芯片一直是中国科技发展的弱点,尽管我们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诞生了华为海思、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一些优秀公司,但是我们每年仍要进口几千亿的芯片。

2023年,中国进口芯片额达到了3494亿美元,相比2022年下降了15.4%,其中存储芯片进口额度达到了900亿美元左右。

进入2023年底,存储芯片价格开始回暖,市场预计2024年存储芯片价格要上涨50%左右,那么在进口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中国进口存储芯片金额就要增加450亿美元,达到惊人的13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780亿,接近万亿。这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都将构成重大压力。

然而海外的存储大厂乐开了花,尤其是三星、SK海力士。

究其原因就是存储芯片价格的大幅回升,三星作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厂商自然享受了最大的红利。

第二大存储芯片厂商SK海力士,也公布了一季度财报,盈利超过150亿人民币,而去年同期还是亏损136亿人民币,业绩同样非常亮眼。

铠侠、西部数据等国际存储芯片巨头同样交出了亮眼的一季报,并且预告二季度价格将进一步上调20-25%。

国内存储芯片厂商有三家: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福建晋华。

长江存储是一家设计、制造、销售3DNAND的存储芯片厂商,长鑫存储、福建晋华设计、制造、销售DRAM芯片。

福建晋华在起步时期就被美光以“涉嫌侵害公司机密”诉诸法庭,导致福建晋华陷入知识产权纠纷,最终错失发展机会,沦为中低端芯片代工厂。

长江存储一度成为了中国存储芯片的希望,它代表着国产存储芯片的最先进工艺。

2016年7月26日,紫光集团、国家大基金、湖北科技集团等共同发起,在湖北武汉成立了长江存储。

公司刚成立,就拿出了2000亿资金,在南京建造存储芯片基地,规划产能10万片/月。

因为继承了武汉新芯的技术经验,加上庞大的资金、政策支持,长江存储发展十分迅速,

2017年11月,实现32层NADAFlash量产,工艺水平进入前五;

2019年底,实现量产64层NADAFlash量产,工艺水平进入前四;

2020年4月,实现128层NADAFlash商用,超越美光,工艺水平进入全球三强。

2022年8月,全球首发232层3DNAND结构,领先三星、SK海力士,成为当时的全球第一。

市场份额也从2017年前的0,增长至2022年的4%,长江存储也喊出了2023年市场份额达到6%的短期目标,而长期目标瞄准了20%。

与此同时,国内另一家存储芯片巨头长鑫存储也突破了海外的封锁。

2017年长鑫存储成立,成立之初就拥有奇梦达留下的1000多万份关于DRAM技术文件及2.8TB数据,之后投入25亿美元对其进行技术创新和改进,开始步入商用。

同年9月,国家大基金、兆易创新、合肥投资控股集团、长鑫存储合作研发19nmDRAM内存。

2019年9月,长鑫存储量产基于19nm工艺的8GbDDR4芯片,进入国际主流行列;

2020年4月,长鑫存储又与美国半导体公司蓝铂世签署了专利许可协议,获得了大量的DRAM技术专利,为长鑫存储走入国际市场提供知识产权保障。

2021年长鑫存储实现6万片/月的DRAM产能,市场份额达到1%,突破了0的封锁;2022年产能进一步达到12万片/月,之后又回落至10万片/月,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6%。

可以看出,国产存储芯片企业发展并不顺利,即便是长江存储、长鑫存储有了技术突破,甚至达到了短期的技术领先,但随后在半导体设备的限制下,产能出现了下降。

我们都知道,2023年美、日、荷相继出台了半导体设备出口限制政策,国内芯片企业在光刻机、刻蚀机、CVD、PVD等设备获得上受到了严重制约。

长江存储董事长陈南翔甚至表示:依法合规买回来的设备连零件也拿不到,如果要公平、诚信,就应该在新的条件下把设备回购。

为什么?因为国内存储芯片厂商严重依赖海外设备,例如长江存储,使用了84.3%的海外设备,仅美、日、荷三家占比就达到了74.69%,国产设备比例不足16%。

到了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NAND市场,前五大厂商的市场份额高达94.2%,长江存储份额为Others,全球前五大DRAM厂商市场份额为98.9%,长鑫存储被归类于“Others”。

我国一直是智能手机、电脑、电子产品的主要制造国,承担了全球超过70%的手机、80%的电脑以及大量掌上游戏机、电视等数码产品的生产任务,对存储芯片的需求量巨大。

怎么办呢?只有大量的进口存储芯片来支撑电子制造业。

而海外存储芯片巨头则趁机涨价,获取高额利润,我们看似红火的电子产品制造业,其实利润很低,只是为别人做嫁衣。

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砸钱、抢人,搞自主研发。

因为地缘政治问题,中国存储芯片只能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一方面,存储芯片厂商要投入研发资金搞技术升级,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另一方面,在半导体设备方面,尤其是光刻机领域,加大自主研发,打造国产光刻机、彻底摆脱卡脖子。

此外,我们的下游应用端企业,更要大量使用国产芯片,促进国产芯片企业升级迭代,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也要努力购买国产设备。

未来国家经济、发展能否再上快车道,科技创新尤为重要,所以支持国产技术创新关系到我们每个人,我们即便是为了自己,也要积极购买国产设备。

THE END
1.中国庭审公开网友情链接 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 中国裁判文书网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 最高人民法院服务人民群众系统场景导航 关注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27号 邮编:100745 总机:010-6755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23036号 ...http://tingshen.court.gov.cn/
2.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是隶属于教育部的以考研为主题的官方网站,是教育部指定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及调剂网站,主要提供研究生网上报名及调剂、专业目录查询、在线咨询、院校信息、报考指南和考试辅导等多方面的服务和信息指导。https://yz.chsi.com.cn/wsqr/stu
3.中国制造的硬伤:芯片,80%靠进口!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屈贤明:“芯片,我们80%是进口的,一年运费2313亿美元,超过了进口石油的运费!飞机,发动机特别是叶片我们做不了!高铁,里面用的轴承,比如说齿轮、液压件等我们同样做不了!”缺失的制造文明该如何补上? 个人主页 1赞分享发表评论…评论所有...https://bbs.oneplus.com/thread/838804
1.中国芯片:进口下滑23%,出口下滑13.5%在全球经济放缓以及拜登政府加大力度限制向中国出口先进半导体技术的情况下,中国的芯片进口在 2023 年前三个月下降了 23%,与去年形成鲜明对比。 海关总署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1 月至 3 月,中国进口集成电路 (IC) 1082 亿件,同比下降 22.9%。海关数据显示,芯片进口总值从去年的 1071 亿美元下降 26.7% 至 785 亿...https://www.seccw.com/Document/detail/id/19825.html
2.2021年,我国芯片进口花费高达()元。2018年中国进口芯片达1.8万亿。芯片技术是高科技的核心技术,“芯太软”使我们应对贸易战显得格外“芯痛”这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①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②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之所系③要实施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市场制胜之道 ...https://www.educity.cn/souti/dpdtqlx7.html
3.2021年中国芯片进口出口生产数据分析,能谨慎乐观一下了...众所周知,从2018年开始,中国进口芯片的金额就超过了3000亿美元,之后一路攀升,到2021年时,已经达到了4400亿美元(2.8万亿)左右。 而2021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1万亿元,进口货物价值17.37万亿元,也就是说芯片占到总进口金额的16%,这足以证明进口芯片有多少了。 https://mp.ofweek.com/ic/a356714837277
4.李克强:中国每年花2千亿进口芯片和买石油的钱差不多会上,他多次讲到“要将中低端产品提升到中高端产品”。李克强说,中国科学实力已经很强大,但仍有不足的地方,比如目前芯片还需要进口,每年要因为芯片进口花费2000多亿(美元),这笔钱与每年进口石油花费的金额差不多,另外中国在美国等国际市场的产品份额正在被印度等国家追赶。https://www.guancha.cn/Science/2015_07_29_328620.shtml
5.2020年中国进口芯片额超2.4万亿元几乎是石油的2倍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据报告显示,2020年集成电路出口数量达2598亿个,同比增长18.8%,出口总额达8056亿元,同比增长15%;2020年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为5435亿个,同比增长22.1%,进口总额为24207亿元,同比增长14.8%。 https://m.3dmgame.com/news/202103/3809655.html
6.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口全球67%芯片,出口占全球26%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中国的集成电路产量占到了全世界的1/3。 海关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器制造业中心,全世界80%的电视,电脑,移动电话,掌上游戏机,都要靠进口。 而从中国进口的芯片,经过处理之后,又经过了不同的处理,最终销往全球,所以一直处于进口的状态。 https://www.hmeonline.com/news/detail/0b7d9cd4871e496282f143d362935e12
7.中国芯片出口增幅远超进口,在全球抢占美芯市场,有望赶超美芯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中国的芯片进口金额同比增长13.1%,而芯片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1.2%,中国芯片进口增速比出口增速低了四成,意味着中国芯片不仅在国内市场替代美国芯片,还开始走向海外市场抢占美国芯片的市场。 数年前,由于美国连连阻挠中国获取先进芯片设备,中国决定先发展成熟工艺芯片,大举建设数十家成熟工艺工厂...https://www.fromgeek.com/wemedia/267-642418.html
8.#“中国芯”对海外依赖有多大#从数据来看,2021年中国共进口芯片...#“中国芯”对海外依赖有多大# 从数据来看,2021年中国共进口芯片6354.8亿颗,耗资4326亿美元,这个数量有多恐怖?做个对比,拿最重要的能源进口来看,中国2021年进口石油5亿吨耗资2668亿美元,天然气进口量超过1.2亿吨,耗资558亿美元,煤炭进口量3.23亿吨,耗资164亿美元。 也就是说,芯片的进口金额已经庞大,比能源三大类别...https://www.zealer.com/detail/1498768
9.国产东风DF30芯片问世,性能超越华为麒麟,打破技术垄断!中国汽车芯片依赖进口 今年初,《日本经济新闻》报道,中国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在全球市场表现强劲,但国产汽车芯片供给率仅10%,九成依赖进口。 据该报引用的盖世汽车数据显示,控制电流、影响新能源汽车性能的功率半导体国产比例为15%,而用于自动驾驶等的尖端芯片国产化率不足5%。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081477063359724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