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RFID的工作频率虽然很多,但目前普遍使用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电感参数计算:薄长方体电感:其中,a为宽度,b为厚度,l为长度。单层螺线管:导体回路电感量:其中,N为天线匝数,R为天线半径,d为导体内径,u0为自由空间磁导率:天线匝数计算公式:其中,L为电感量,单位nH;A为天线1匝周长,单位cm;D为导线直径,单位cm。②线圈的近场耦合磁场强度:圆形线圈的近场耦合磁场强度:其中,H是磁场强度,I是电流强度,N为匝数,R为天线半径,x为作用距离。边长为a×b的矩形天线,近场耦合磁场强度:在x
GB/T20563-2006动物射频识别代码结构GB/T22334-2008动物射频识别技术准则GB/T28925-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2.45GHz空中接口协议GB/T28926-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2.45GHz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方法GB/T29261.3-2012信息技术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系统词汇第3部分:射频识别GB/T29266-2012射频识别13.56MHz标签基本电特性GB/T29272-2012信息技术射频识别设备性能测试方法系统性能测试方法GB/T29768-2013信息技术射频识别800/900MHz空中接口协议GB/T29797-201313.56MHz射频识别读/写设备规范
2.LF频段RFID:
1)代码结构(ISO/IEC11784):代码结构64位
位序号信息说明1动物应用1/非动物应用0标签是否用于动物识别2~15保留未来应用16后面有数据1/没有数据0识别码后是否有数据17~26国家代码说明使用国家,999是测试标签27~64国内定义唯一的国内专用等级号其中,各国国内识别代码由该国自行管理,27~64位也可以分配用于区别不同动物种类、品种、所在区域、饲养者等。
2)技术标准(ISO/IEC11785):
3)LF频段标签产品:
4)LF频段标签产品:
包括EM4095、U2270等。
3.HF频段RFID:
高频HF(HighFrequency)频段范围1~400MHz,常见的为13.56MHz,一般使用无源标签,与LF频段一样使用电感耦合方式从读写器线圈获得能量,一般传输距离小于1m。高频卡靠近金属或液体物品上时受到的影响较小,技术比较成熟,价格便宜。比LF频段传输速率高,具有防数据碰撞能力,传输数据量大。
1)ISO/IEC14443标准:适用于近耦合卡
射频工作频率13.56MHz±7kHz,最小未调制工作场的值为1.5A/m,最大未调制工作场的值为7.5A/m,读写器设备应能产生上述两值之间的场,测试方法在ISO/IEC10373中规定。有TypeA和TypeB两种数据传输方式,读写器必需同时支持两种,而标签只需要选择其中一种。TypeA方式,读写器使用100%ASK,使用同步改进的Miller编码,使用帧起始和帧结束实现位同步,波特率106kbps;标签用ASK调制847kHz的副载波,使用Manchester编码,1位的帧同步,波特率106kbps。TypeB方式,读写器使用10%ASK(8~12%),NRZ编码,每个字节有一个起始位和一个结束位,波特率106kbps;标签用PSK调制847kHz副载波,使用NRZ编码,每个字节有1个起始位和一个结束位,106kbps。可见,使用10%ASK的TypeB方式,标签可以从读写器获得持续能量,采用BPSK方式抗干扰能力更强。而使用100%ASK的TypeA方式,会出现无能量传输状态,需要内部电容来维持,通信必需达到一定的速率,否则会复位。
2)ISO/IEC15693标准:适用于遥耦合卡
4)HF读写器芯片:
NXP的MFRC500、MFRC522、MFRC632等,复旦微电子的FM17XX,TI公司的TRF7960,其他还有CLRC6320/66301/66302、PR5331、PR601、SLRC40001/61002等。
4.微波频段RFID:
微波RFID采用电磁辐射方式工作,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的距离较远,典型值1~10m,典型工作频率433.92MHz、862~928MHz、2.45GHz、5.8GHz等,标签比较小,典型数据容量1kb、128b、64b等,一般低于2kb,典型应用包括车辆识别、电子身份证、仓储物流、电子闭锁防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