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音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汉语语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键词:语音;对比;声调;辅音;元音

汉字的形体和拼音是两套独立的系统,对于留学生来说,学习汉语有一个大麻烦,就是汉语的拼音和汉字是分开的,他们不仅要学习如如何发音,还要将每一个汉语的拼音和相应的汉字对应起来。对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来说,就必须掌握汉语自身的发音特点,并且探索出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汉语发音和英语发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有效地利用这些异同点,汉语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汉语有22个辅音,英语有24个辅音。1在进行辅音教学时,要注意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比,我们知道在汉语中,辅音主要是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对立。而在英语中主要是清音和浊音的对立,没有送气音。许多英美留学生不会发“p、t、k、c、ch、q”这几个送气音。例如把“采取”读为“宰取”。这就是因为在英语中并没有送气音,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拿英语中的class和glass进行对比。也可以让学生拿一薄纸片对着发音,如果薄纸片被气流吹动了,那么就是送气音。

吕必松先生认为,在汉语的清音和浊音方面,英美留学生也容易出错。他们很容易把汉语的b、d、g、zh、ch、sh等发为浊音。但是我认为,留学生把这些汉语中的清辅音发为英语中相应的浊辅音,对于他们的汉语发音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影响。因为这几个辅音在汉语中必须与元音结合才能成字,才具有存在的意义。这样,我发现,这些清辅音在与元音结合以后必定会振动声带,也就是说它们会“浊化”,这与英语中相应的浊辅音的发音很相似,例如我们可以比较汉语“大家(dajia)”和“dad”的发音,我们会发现两个“d”的发音是没有多大区别的。所以我认为在辅音教学中,我们要着重进行送气音的教学和帮助学生发出更加标准的音。

汉语中有10个单元音韵母,单元音的教学是元音教学的重点。汉语的十个单元音韵母分别是a、o、e、ê、u、ü、er以及三个i。英语中也有元音,分别是[i][e][а][з][Λ][u]以及cat中的元音,dog中的元音。下面我们就分别来对比这些元音,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汉语中的a与英语中的a不同,汉语中的a有三个变体,分别是前a、中a和后a。它们的发音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这里可以用分别出现在ai、a、ang中的a代表。在这三个不同的音节中,a的开口度依次由小到大,舌位由前到后。英语中的a与汉语中的后a相当,也就是ang中的a。前a和中a是难点。教师在教学时可采取夸张教学法,把开口度的区别表现出来,在让学生发了后a以后,让他们把开口度慢慢变小,先到中a,再到前a。还可以采用形象法,教师将左手拱起表示口腔上部,右手表示舌头,右手在拱起的左手下前后移动来表示舌位的前后。

o是英语中没有的元音,英语中与这个音相似是dog中的o。dog中的o的开口度要比汉语中的o大。2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先发dog中的o,然后知道他们慢慢把开口度缩小,嘴唇变圆。另外我们知道汉语中的o只和汉语中b、p、m、f四个辅音相拼,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发bu、pu、mu、fu四个音,把嘴张大一点就成了bo、po、mo。

ü这个音是英语中没有的音,也是大多数国家的学生不会发的音。他们在发音时习惯性地把它发成u。例如他们发“球qiu”,听起来就像“cu”。我们知道ü和i的舌位是一样的,只是口形不同。所以我们可以用i来带ü,学会了发i后,嘴唇慢慢变圆就成了ü。另外,u和ü的开口度和唇形相同,都是圆唇,只是ü的舌位比u的舌位靠前,这样我们就可以用u来带ü,学会发u后,舌头慢慢向前,就是ü了。

e:汉语中的e有三个变体,一个是单独与声调结合的变体,只出现在叹词“”中;一个是单独做韵母的e,例如“哥哥gege”;还有一个是ie、üe、en、eng中的e。英语中与这些音相似的音是[з],也就是bird中的元音。这个音和“哥哥gege”中的e不同,bird中的元音的舌位更加靠前。

至于其他的元音,可以结合声母进行教学,没有必要单独教学。

声调教学是汉语拼音教学的难点,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汉语在语音方面与其他语言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英语有语调,没有字调,英语的语调用来区别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陈述句的。英美留学生学习声调的主要困难是第二声上不去,第三声不会拐弯,第四声降不到位。四个声调难易程度不同,在教学时,我们应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顺序。

首先应教一声和四声。一声是高平调,调值是55。四声的调值是51。也就是说一声的收调和四声的起调的调值相同,我们可以用一带四声。学生发的四声之所以降不下去是因为起调太低,这样我们先让学生学生发高平调的一声可以起到定调的作用,我们可以让学生练习说“妈妈骂”三个字。英语中的go这个单词的音听起来相当于汉语中的四声,可以让学生用这个单词来练习四声。

其次教第二声。学习第二生的困难是上不去,原因是学生在读或者说第二声的时候起调太高。四声的收调很低,这样我们可以用四声来带二声,帮助学生将二声的起调降低,这样二声就能升上去了。我们可以将四声和二声组合起来教学。例如让学生多联系说“酱油(jiàngyóu)”,“去除(qùchú)”等词语。这样学生就能将二声升上去了。

最后教三声。汉语中的三声是最难的声调。学生在学三声时最大的困难是不会拐弯。尤其是全三声很难学。我们发现,由于汉语词汇的特点是双音节占大多数,所以发三声的词都是和其他的词结合在一起发音的,因此我们发现其实在汉语中,大多数三声的词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发全三声,而是发半三声。例如:“采取(cǎiqǔ)”、“祖国(zǔgúo)”、“取得(qǔdé)”等。而且两个三声连读时,前一个三声要变为二声,如“水果(shuǐguǒ)”、“演讲(yǎnjiǎng)”等。对于英美留学生来说,半三声的发音比全三声容易。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就没有必要一定要学生发全三声,主要要教会他们发半三声,其调值为211或212,一定要发全三声时,只要把声音拉长就可以了。

要学会一门外语实在是件难事,尤其是在已经习惯了母语的发音习惯以后,要完全掌握一种新的语言的发音则更难。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了解目的语的发音,而且还要熟悉学生母语的发音,将学生的母语和目的语语音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采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做好母语的正迁移,尽量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这样,在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好汉语的发音,学会地道的普通话。(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注解:

①出自200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张斌《现代汉语》第30页。

②出自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续八)》.世界汉语教学,1994.

参考文献:

[1]许光烈.语音对比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J].广州大学学报,2006.

[2]赵元任.语言问题[M].商务印书馆,1980.

关键词:语言迁移;汉语语音;英语语音

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共性,然而,更多的是差异。正是语种间的差异,导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时常会受到汉语的影响,发生负迁移现象。其中,语音是语言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形式,是学习语言中的重要环节,良好而标准的语音有助于形成听、说、读、写等各项基本能力。因此,研究并解决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有助于英语学习的顺利完成。

一、语言负迁移

迁移,本意为离开原地而转换到另一地点,或是受自然力的影响由一地转移至另一地。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将该词引用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中,即在一种环境中获得的认知、技能或态度对另一种环境中的认知、技能及态度会形成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简而言之,在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迁移就是指已有的知识(即汉语)对所学新知识(即英语)会造成一些影响,积极、正面的推动作用被称为正迁移,消极、负面的阻碍作用则被称为负迁移。负迁移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汉语和英语的语言习惯不同,且多发生在语音方面,经常会引起不当套用汉语的错误。

二、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的主要表现

英语音标可分为辅音和元音,此外,重音也是英语发音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也主要表现在这三个方面。

1.元音负迁移

1.1单元音。汉语拼音中的韵母部分和英语音标中的元音部分作存在相似之处,但绝不存在完全相同的部分。在学习元音时,中国学生常见的问题有:无法准确把握舌头的位置,本应处于口腔前端而发声的前元音/e/,将舌位置于口腔中部读成/?/,如when读作“问”;唇形的圆扁程度和开合大小把握不准,最典型的是小口/e/和梅花/?/,如man和men读音混淆甚至相同;忽略音长,长音和短音间的差别不大,容易阻碍交流,如ship和sheep。

1.2双元音。双元音要求发音器官在发音过程中转变位置或形状,由一个音滑向另一个音,而非固定在某一位置不变,故双元音又称滑音。如/ai/是有/a/为起始音向/i/滑动形成的。汉语中缺少类似“滑音”的拼音,也没有相同的发音方式,在学习中最常出现的状况是要么只发出双元音中的前者,要么用相似的单元音代替,无论是哪种,都是错误的发音方式。

2.辅音

英语音标中辅音和汉语拼音中声母的外形相同、发音相似,如b、p、d、t、g、k、m、n。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两个语种的语音间存在相似甚至相同之处,其根本的语音系统并非完全相同的。然而,有些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意无意的用汉语拼音的方式标记了辅音。如head,foot,leg,back等这类尾音为爆破音的单词的正确读法需要在口腔中对气流形成阻滞,在气流冲出障碍后爆破成音。而实际上学生会在爆破音后自行添加元音后缀或是无法掌握是否送气的关键,这是因为汉语中并不存在明确的清浊、是否送气的分界,加上学生缺乏发音练习,很容易将汉语语音代入英语语音中去。

3.语调和重音

语调和重音是在日常对话中加强语气和表达情感的两个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经常被教育者和学习者所忽略,尤其是没有系统学习过音标、音节和语调的学生。缺乏语调和重音的英语,说出来显得十分平淡且衔接不自然,一味的降调也会让人感到沉闷。尤其是多音节单词中,存在重音和次重音的多音节单词更容易受到汉语的影响,影响发音单词活局子的语调和重音。

三、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负迁移的解决措施

1.加强理论教学

如果说掌握英语语音是在建造一座大厦,那么语音的理论知识就是地基,只有夯实基础,才能又好又快的完成整个任务。因此,加强学习者对英语语音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学好英语语音的基础。英语语音系统中最基础的知识当属音标和音节。学习者除了要学习48个音标外,还应学习舌位理论,即口型、舌头的位置、牙床、送气等之间的关系,学习者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了解、感受并发出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爆破音、清浊辅音等。

2.增加模仿练习

模仿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学习者模仿的对象必须为母语为英语的人群,值得一提的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语音系统也存在一定差异,学习者首先应明确学习目标,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选择英国或是美国的模仿对象。模仿完全可以再寓教于乐的环节中进行,如听英语歌曲,体会他人如何处理连音、吞音等情况;看原声大碟,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口头用于,体味不同的人带来的不同的音色和语调;学电台主持,电台主持特殊的语速和腔调是很好的学习素材。

3.重视语音学习

语音学习理应是学习一类语言的前提和基础,语音的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习者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学校应该开设专门的语音课程,严格选择语音教材,组织晨读、英语角、英语社团等多项课外活动,并将语音学习成果体现到期末成绩中。

四、结束语

无论本身有多少相似之处,作为完全不同的两种语音,其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存在本质的不同。对于我国学生来说,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现象是在所难免的,但是,通过有意识的避免和有效的练习改变这种现状、提高英语语音的学习水平需要每一位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本文系山东工商学院校级项目,名称:汉语语音对英语语音的负迁移?(编号2011QN115)

[1]陈小叶.论英语学习中的语言迁移[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关键词:韩国;语音教学;话剧课;教学步骤

韩国高校开展汉语语音教学,目前普遍的课型是汉语口语入门、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话课。韩国外国语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韩外大孔院”)根据韩国大学生喜爱唱歌跳舞的兴趣特征和注重知识输出的学习特点,开设区别于常规口语课程的特色选修课程――汉语话剧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韩外大孔院第一期话剧课《春香新传》的经验反思,提出韩国高校汉语话剧课的教学步骤设计,为后续研究者们提供借鉴。韩外大孔院第一期汉语话剧课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口语教材《春香新传》(改编自韩国古典名著《春香传》),帮助学生练习汉语发音,习得最地道的汉语表达。教学程序可以分为六个步骤:音素教学课、朗读解析课、纠音正音课、表演课、集中操练课和最后的成果展示学生公演。

4.表演课。在表演之初,很多学生的问题是:发对了音,就表演不出来;一演出情感来,就发不出音。也就是说,汉语的正确发音和正确的情感表达还没有被很好地融合起来。教师先给出一个小的表演任务,尽量减少台词,将少量的台词和简单的表演先结合起来训练。以第十六章中春香和梦龙久别重逢的表演为例:

台词表演要求

春香:公子!(伸出手想要去够梦龙,但是被兵卒狠狠地按下)

梦龙:春香!(梦龙也伸出手,欲与春香相拥,但是被兵卒狠狠拉住)

卞学道:看什么看,还不给我打?(狠狠瞪了一眼兵卒,咬牙切齿地说)

兵卒甲乙:是,大人!(两个衙役打了起来,春香和梦龙的惨叫声此起彼伏)

春香:公子怎么这么傻!(言语里透出悲痛、感动、心疼等复杂的情绪)

教师一边解释表演要求一边示范。学生参考教师的示范,首先角色扮演朗读,并通过目光语、表情语、体态语的变化来表现人物愤怒、无奈、悲痛等情绪。

6.集体演出。汉语话剧课语音教学的成果展示,也就是最后全体学生的集体演出。学生的发音是否准确,有没有因发音不到位而导致观众出现理解障碍的问题,学生对汉语台词含义的理解是否正确,有没有因情感表达不对而引发观众争议的情况,都会在最后的集体演出中得到检验。

从整体上看,韩外大孔院汉语话剧课程通过音素教学课、朗读解析课、纠音正音课、表演课、集中操练课完成了语音教学的过程。随后学院组织的《春香新传》中文话剧的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四场巡演气氛热烈,掌声笑声不断。据统计,最后一场演出,在近三个小时的表演中,观众的笑声达到了400余次,全场掌声超过50次,还有两场让观众潸然泪下的哭戏。这一统计结果显示,参加韩外大孔院话剧课程的学生的汉语发音是过关的,对台词含义的理解是正确的,学生的表演是优秀的。通过一学期的汉语话剧课学习,全部学员不仅语音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而且学习汉语的热情更加持续高涨。这些反馈充分说明韩外大孔院话剧课语音教学是成功的。

话剧课《春香新传》是韩外大孔院的汉语语音教学的一次新尝试,在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方面,对正在韩国高校任教的汉语教师具有参考价值。我们可以充分发掘这一课程的潜力,让更多韩国汉语学习者在这一课程中受益。

[1]毛世桢.对外汉语语音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孙德金.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关键词:汉语;方言;语音;数据库;语料;设计

中图分类号:TN912.3;TP311.13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之一,汉字一字一个音节,400多个无调音节和四声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汉语词汇和语句。汉语不但有很多独特的个性特点,而且,即使讲普通话,不同地区的人也都带着浓厚的方言口音。为此,从语音识别的需要出发,很有必要建立一个包括不同地区(口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发音人,具有自己特色而实用的汉语方言语音数据库,这对于语音识别、语音分析甚至语言理解方面的研究工作都将有很大帮助。

1语料设计的原则

语料设计是指选取语音数据的内容或选取录音文本。语音库语料的构成和取样是按照明确的语言学原则并采取随机抽取方法收集语料的。语料库作为自然语言运用的样本,就必须具有代表性。目前的计算机语料库可以通过控制抽样过程和语料比例关系来增强语料的代表性。决定语料代表性的主要因素不外乎样本抽样的过程和语料量的大小。语料库抽样一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一种做法是在抽样前首先确定抽样的范围;再就是确定语料的分层结构,进行分层抽样。从各种语料的抽样比例上又可分为“均衡抽样”和“塔式抽样”。前者对各种语料按平均比例抽取,而后者对不同的语料进行不等比例抽取。语料库作为自然语言运用的样本,通过观察而得到的自然语言运用数据仍然是主要的可靠研究依据。

2语料的设计

2.1单词的设计

汉语语言的基本单位是字,对应于语音学中的音节,汉语有调音节大约1270个左右,不考虑声调差异的无调音节为400个左右,直接采用音节作为语音学单元显然是不经济的,而清华大学的语音数据库选了汉语的全部单音节字。在吴语文语转换中语音合成与韵律控制的研究中也只选了很少的单字。因此,笔者在方言语料文本设计时只选择了很少的一部分,该部分特别能反映本地方的方言特色及与普通话的区别。

2.2词语的设计

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各地汉语方言词汇的面貌,笔者选的词汇只限于方言中当地城区中年人口语常用的基本词语,没有选书面的词语和新词,结合已有的成果不仅选了两音节的词汇,而且选了三音节和四音节的词汇。所选词汇都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沈家煊主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现代汉语自然口语语料库》和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编的《汉语方言词汇(第二版)》中的词汇。此外,笔者还根据方言的特点选了一些代词(如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等)、形容词、动词和短语。

2.3数字的设计

目前,一些语音数据库都研究了数字的语音,但是他们都局限于0~9单个数字的语音学层面上的研究,而只有云南民族汉语语音数据库考虑到了数字串的设计,但是他们只是为了识别连续数字,与笔者所要识别的方言有着不同的地方。因此,笔者所设计的文本,既继承了传统的0~9单个数字的文本设计,又考虑了连续数字串发音中语音学的问题,如音联引起的单个数字的音变问题和连续数字在不同方言中的发音情况。

2.4句子的设计

话语中包含着音韵结构和停顿等语言学现象。连续语音中存在着不同的韵律结构,这些结构和句法结构有一定的关系,但又不是一一对应的。韵律结构对于提高语音合成系统的自然度、进行语音识别系统的后处理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语料库包括不同的韵律结构,笔者设计的语料文本包括了汉语的几个不同句型。

2.5短文的设计

目前,国际上关于连续语音语料库的言语类型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朗读言语,第二类是流畅言语,第三类是自由言语。这三类的语言学问题都包括音段和韵律两方面。连续语流中极为复杂的语音现象――音变,为言语工程带来了许多困难,笔者认为在目前阶段首先考虑音段中的语境音变是比较合适的而短文语料属于一种流畅言语。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在1994年研究的汉语普通话语音数据库选了13篇短文,全部是现代语言大师的作品:含政治、经济、哲学、散文、诗歌等内容。笔者要研究的汉语方言与普通话不同,因为以上这些内容涉及很多专业性的专有名词而且绝大部分都是书面语,很可能还有音译外来词,这些内容如果要用汉语方言表达出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不一定是纯方言。因此,笔者结合已经研究的一些语音数据库,选择了来自863合成库的“北风和太阳”、“乌鸦和瓶子”两篇小短文。

3结束语

[1]赵力.语音信号处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丁玉美,高西全.数字信号处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葵莲红,黄德智,葵锐.现代语音技术基础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易克初,田斌,付强.语音信号处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5]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6]ThomasW.parsons.VOICEANDSPEECHPROCESSING.McGraw-HillBookCompany,1986.

论文关键词:口语练习;贯彻语音理论;发音检测;效果最大化

目前我国高校文科教学中,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现代汉语这个科目使用的教材大都是黄伯荣、廖序东版的教材(以下简称教材)。另外,在大多高校硕士研究生阶段的语言学学科的专业课入学考试中,现代汉语预备书目的要求也大都是该教材。作为语言类的专业基础课、必修课,其权威性、科学性有目共睹。2007年,该教材借着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东风,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增订,出版了《现代汉语》(增订四版)。四版比起之前的增订二版、三版有质的飞跃,已成为一本近乎完美的教学蓝本。

对于四版教材,近年来学界许多语言学者都对其做出了研究和讨论,但是大多数学者都围绕基础知识、教材结构、理论更新、观点陈述等方面进行理论上的指瑕,从而进行理论和知识性的修正和补充。

本文针对教材的语音段学习,试从如何在课堂充分使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的光碟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从而与推广普通话,与普通话等级考试相结合;如何使用课堂即时口语发音检测,使学生体会辅音、元音的发音特点;如何把课堂口语检测与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的理论变化相结合;如何使用课堂口语发音贯彻音变、音位等一系列的语音理论等方面展开论述,力图达到使用一切立体的、师生互动的、口语练习成为主线索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四版教材语音段的知识性和科学性,使教材在使用过程中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因而,在上述问题上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行性措施。

一、在课堂充分使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的光碟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

针对目前面向1990-1992年份出生的学生现状,大学阶段的语言课中,具体到四版教材中语音段的知识,与该年龄段学生在语音启蒙阶段,具体到初次学习汉语拼音的教授情况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但事实情况证明,学生们都对拼音的认识仍停留启蒙阶段的知识层面上,因而需要针对性提高。

启蒙阶段教学目的:认识声母、韵母、复韵母,会写、会念这些字母,认识声调和轻声等常见音变现象,会读调、标调,最终会利用拼音解决阅读障碍。

现阶段教学目的:把声母和辅音发音原理联系起来,了解汉语声母和辅音发音的原理,理解清、浊、塞音、塞擦音、擦音、鼻音、边音的概念;理解舌位、唇形、开口度的概念;理解呼读音和真实音的发音差别,最终理解语音的形成,事实上就是一连串的辅音、元音交替发出的过程;理解初步的记音方法等。掌握声母韵母的写法,并会用国际音标记音;掌握语音的性质决定的辅音元音发音方法原理,会用理论解释声调的变化、各种语流音变现象成因。

为了达到提高的目的,最简便的方法是在课堂充分使用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的光碟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发音理论和成音理论,让学生明白发音器官如何配合、怎样配合是最终发出各种音的原因。

例如,f的发音,讲明发音部位是唇齿(上齿与下唇留缝接触),声带不振动,气流从唇齿间的窄缝挤出,摩擦成声;并体会豆腐的腐的发声;同时与多媒体发音相映照,在发声的同时贯彻发音理论,体会fu、fei、fa等整体音节中f的位置和发音过程。

二、与推广普通话及普通话等级考试相结合

在四版教材第110页中,附录了现行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这一点比起前三版来说,语言的应用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性体现得更加明显,与本文目的完全统一。

学生通过对一级甲等、一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评分标准的相互对比,结合发音理论的理解,能够充分体会到测试的手法和测试目的,从而得到理论指导,达到更高的等级要求。转贴于例如,二级甲等中“少数难点音(平翘舌音、前后鼻尾音、边鼻音等)有时出现失误”的描述,只有在理解并掌握了语音段理论知识后,才能够明了该测试等级是如何设置,重点考察什么,从而应如何针对性提高的。如边鼻音在汉语中主要体现在l音上。首先教学生了解l、n的发音理论差别,再进行如la、na;le、ne;li、ni等成对的发音操练,从而把理论联系实际,达到高级测试要求。

三、如何把课堂口语检测与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的理论变化相结合

要学好汉语拼音,单元音、复元音的标准读音原理必须掌握。而掌握复元音读法的前提,是必须对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烂熟于心。前、央、后的概念对应舌位在口腔的横向位置;高、半高、半低、低的概念对应舌位在口腔的纵向位置;左、右的概念对应唇形的圆展。从而,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给我们展示了一张非常标准的发音坐标图。要发在教材中展示的舌位唇形图,具体指出了汉语的7个单元音,而另外3个单元音,以及剩余的复元音,都可以藉由这张图中显示的位置变化得来。可以说,对这张图的掌握程度,标志着元音部分的学习水平。

为了达到贯彻以上理论的目的,最简便的方法是使用课堂口语检测。通过学生单元音、复元音的发音检测,同时辅助以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动态展示,能够更好使学生对元音的合成有更深刻的认识。例如,要发出a音,熟记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的标准形态,就能准确实施以下步骤:首先,找到央位,即舌位在口腔不前不后的居中位置;其次,找到低位,即开口度最大、舌位在口腔中最低的位置;这样,就确定了舌位的横、纵坐标,即找到了发音点;最后,张大嘴巴,唇形不圆,震动声带发声,得到的就是标准的a音。

启蒙阶段的语音发音要求,只是在口耳授受的方法下,发音时听起来较相似的音。另外,种种与标准普通话相似、但听觉上有差异的方言普通话,就是由于对标准发音点的概念模糊。理论上讲,舌位在口腔中只要有一点点移动,发出的就会是不同的音。反过来,通过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了解了标准发音点的概念,对于普通话不标准的学生,就具有可操作的指导意义。他可以通过反复练习使舌位与标准发音点重合,从而发出标准音来。这种方法,避免了单纯的口耳授受的盲目性、模糊性。

四、如何使用课堂口语发音练习贯彻音变、音位等一系列的语音理论

音变、音位理论,在教材中处于语音段的后部,即在学生了解了语音性质、发音器官是如何发出各种音的原理、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的发音原理后,使得标准化的音动态化的一些理论。在音变之前的各个小节中,事实上都是详解标准音的发音;到了音变,最重要的就是给学生讲解在动态的语流中,各个音前后相互影响等原因造成的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和种种变化。而这些变化都是有规律的,并且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这就引出了音位的概念。

【关键词】汉语;语音;声调

外国人学习汉语越来越成为一种热潮,然而很多人在学习汉语语音时遇到了很大困难,这对他们运用汉语进行交际产生了极大障碍。而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因此分析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我们从从声母和声调的角度对难点进行具体分析。韵母难点主要是前后鼻音韵母,本文暂且不分析。声母难点主要在于舌尖后音,又称卷舌音或者翘舌音。这是是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语音系统的一组特殊辅音。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多数语言中没有相同或者类似的音,所以舌尖后音是很多汉语学习者共同的难点。因此,在汉语语音初级阶段的教学中,对于舌尖后音的教授和指导是尤为重要的,尤其是对发音部位的掌握。如在发zh时,舌尖应上翘,抵住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阻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如“重要”、“知道”的声母。而ch的发音状况与zh相近,差别只是在于发ch时气流较强,如“吃饭、“成功”的声母。sh在发音时,舌尖应上翘,接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气流从缝间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颤动。如“上学”、“时候”的声母。而r的发音状况与sh相近,区别只在于声带不颤动,如“容易”、“人们”的声母。

而声调难点主要在于四声容易混淆,尤其是第四声和第二声。平调对多数学生来说容易掌握,而升调又比降调难学。声调由音高决定,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调值是指声调的实际读法,通常采用赵元任设计的五度标调法来确定调值。第一声是55,第二声是35,第三声是214,第四声是51。而调类是声调的类别,由调值决定,它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根据能够区别意义的声调类别。普通话有四个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一声阴平调的发音的要领是声带紧绷,保持音高无明显变化。二声阳平的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由低升到高。它的发音要领是声带逐步绷紧,声音从不高到最高,特别是尾音必须上扬。三声是降升调,起音半低,先降后升。它的发音要领是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松弛下来,然后迅速绷紧。四声全降调的起音很高,然后往下降。它的发音要领是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声音从高到低。

汉语语音的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我们应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语音学习中的障碍以更好地发挥语言的交际作用。

[1]赵元任,《语言问题》,1980,商务印书馆

既然语音教学如此重要,那么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灵活运用语音教学的技巧,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语音关,跨过汉语学习的第一道门槛。

笔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教授留学生汉语语音时的经验,总结出以下9种语音教学技巧:

一、模仿法

模仿法是第二语言语音教学中最基本、最传统的教学技巧。其基本教学步骤为:教师示范发音学生模仿发音。

传统的不一定是不好的。虽然模仿法单调、死板且有时效果不佳,但这种技巧也有它的优点:它极易操作,而且使用范围广泛,所有的音都可以用这种技巧来教。因此,这一教学技巧至今仍广泛地运用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是最基本的教学技巧。

我们认为,学生易于接受的、简单的音可以使用这一技巧教学。然而,对一些难发的音,尤其是学生模仿多遍仍然存在问题的音,就应该考虑使用其他的教学技巧了。

二、图示法

图示法是一种借助图画、图表、图示等手段讲解某个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教学技巧。

例如:我们可以用舌位唇形图来演示汉语每个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早在1963年,周殿福、吴宗济编著了《普通话发音图谱》。该书较为精确地绘制出了汉语各个辅音、元音的舌位唇形图,并且第一次把普通话全部辅音和元音的发音状况用X光照相和颚位照相的方法加以科学展示。这部著作对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有非凡的指导意义。直观性是图示法的突出特点,这种对口腔的直观图解有利于留学生掌握汉语各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另外,在声调教学中,五度标记法也是图示法教学的一个很好的范例。用板书的形式展现五度竖标,并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的调值“55、35、214、51”分别在五度竖标上标示出来。学生便一目了然,轻松理解了汉语声调的起伏变化,而且印象深刻。

三、手势法

手势法就是教师用双手演示汉语语音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教学技巧。运用手势法进行语音教学能够将复杂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简单化、直观化,使学生易于接受,事半功倍。

例如,大多数韩国留学生掌握不好汉语声母“r、l”的发音区别,我们便常常采用手势法教学:首先,把手伸平,手心向上,告诉学生把手看成舌头;然后将手指第二个关节向上翘起,这一过程显示的舌位变化是“r”的发音;再将翘起的手指重新伸平,这一过程显示的舌位变化是“l”的发音。

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用来讲解“z”和“zh”,“c”和“ch”,“s”和“sh”三组音发音时舌位的区别:手伸平,表示“z、c、s”三个音发音时的舌位;手指第二个关节翘起则是“zh、ch、sh”三个音发音时的舌位。

在声调教学中也可以使用手势法进行教学。可以请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起抬起手臂,用手指画一条又高又平的线,代表55调值,练习阴平调;以45度角由低到高画一条线,代表35调值,练习阳平调;画一条类似“对勾”的折线,代表214调值,练习上声调;画一条由高到低的线,代表51调值,练习去声调。

四、带音法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发出一个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音素,将发音部位或发音方法稍作调整,就可以把要学习的音素带出来。反复操练就可以较好地发出这个新学的音素。

例如:学习单韵母“e”时,可以先发已经学习过且较为简单的单韵母“o”,然后拖长“o”的音程,将嘴角咧开呈微笑状,便可发出“e”的音。

学习单韵母“ü”时,可以先发已经学习过且较为简单的单韵母“i”,拖长“i”的音程,将唇形拢圆,便可发出“ü”的音。

日本留学生容易将汉语单韵母“u”发成日语的“う”,我们在教授日本学生“u”音时,可以先发日语的“う”,拖长音程,将唇形拢圆,便可发出“u”的音。

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容易把汉语声母“sh”发成英语中的[],我们在教授他们汉语声母“sh”时,便可以先发[],拖长音程,并把舌尖翘起靠近硬腭前部,便可以发出“sh”的音。

五、夸张法

夸张法指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发音、做发音示范时,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用适当的方法突出汉语某些音发音特点的教学技巧。

在语音教学中,适当地运用夸张法的教学技巧,扩大音与音、调与调之间的差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模仿汉语发音。

例如:在示范单韵母“a”的发音时,汉语正音教师可以把嘴张得大一些,用这样夸张的口型帮助学生掌握单韵母“a”的开口度。

轻声的教学也可以使用夸张法教学,我们可以将轻声前的音节适当拉长,同时提高音高,并将轻声音节短而轻的特点适当放大,便可使学生更加明确轻声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模仿。

在儿化教学中,“ng”之后加儿化的音留学生往往不易掌握,如:“肩膀儿(jiānbǎngr)、花瓶儿(huāpíngr)、蛋黄儿(dànhuángr)”等。他们普遍觉得“ng”后的儿化加与不加区别不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在作语音示范时,可以将“ng”后儿化的卷舌适当夸张,学生便容易模仿和掌握。

在运用夸张法时,我们应该注意这种技巧是在学生初次学习某个音时使用的,在学生掌握了这个音的发音方法以后,就不应再夸大这些音的某些特点,而应该读出正确的、标准的读音。

六、描述法

描述法是教师通过对某个音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的描述来教授语音的教学技巧。我们把描述法分成两种:科学描述法和形象描述法。

科学描述法就是对汉语语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科学的描述,例如:在讲声母“b”时,教师告诉学生这个音是一个双唇不送气的清塞音。这种教学技巧虽然注意了科学性,但是术语过多,留学生很难理解。在使用时,我们应该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进行科学描述,并应配合图示法,描述的同时展示所描述音的舌位唇形图。

相比于科学描述法,我们更提倡使用形象描述法。所谓形象描述法,就是教师将所要练习的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用比喻或比拟的方式进行描述的教学技巧。例如:在教单韵母“e”时,可以告诉学生,先做出微笑的表情,再发这个音,这个音便容易多了。这就是运用形象描述法将发音的唇形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表情联系在了一起。再如:在教声母“c”的发音时,可以将“c”的发音比喻成漏气气球的声音,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这个音的发音特点。

七、对比法

对比法指的是用对比的方法找出两个近似音之间的差别,从而发好这两个音的教学技巧。

我们通常所说的对比一般包括两个方面:

1.汉语中近似音的对比

例如:声母“r”和“l”的对比;声母“z、c、s”和“zh、ch、sh”的对比;汉语中几组送气音和不送气音“b、p,d、t,g、k,j、q,z、c,zh、ch”的对比;韵母“i、u、ü”的对比;前鼻音韵母和后鼻音韵母的对比等。

2.汉语和学生母语中近似音的对比。

例如:汉语声母[t]和英语的[d]的对比;汉语声母[]和英语的[]的对比;汉语声母[s]和英语的[θ]的对比;汉语韵母[a]和英语[]、[a:]的对比;汉语韵母[u]和日语[]、英语的[u]、[u:]的对比等等。

在使用对比法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和偏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练。

八、符号法

符号法就是利用一些符号辅助语音教学的一种教学技巧。

在对外汉语初级教学中,教学对象的汉语水平一般都比较低,不宜用过多的语言尤其是术语进行解释。因此,符号法这一简洁明了的方法在很早以前就被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了。但是大多局限于词汇和语法教学中,语音教学中却很少使用,这是十分可惜的。我们应该努力将这种技巧运用到语音教学中来。

在此试举两例:在音变教学中,“一”和“不”变调的规则一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我们可以使用符号法进行教学,板书:一+第一、二、三声时,一(yīyì);一+第四声时,一(yīyí)。不+第一、二、三声时,不(bù);不+第四声时,不(bùbú)。

在汉语语调教学中,使用符号法能很形象地表现出汉语四种语调的实际读法:升调:;降调:;平调:;曲调:。

九、音节法

关键词:汉语拼音正迁移英语音标学习兴趣

为弥补学生们语音上的缺陷,并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笔者发现汉语拼音的发音与英语音标的发音有很多相似之处,根据著名语言学家RobertLado在二语习得研究中提出的“语言迁移”学说,即一种语言对另外一种语言的影响,包括正向和负向两种,教师可以利用汉语拼音的正迁移作用促进英语音标的学习。[1]

1将汉语拼音正迁移到英语英标学习中

1.1可以用汉语拼音替代的音标

音标中的鼻音〔m〕〔n〕〔l〕完全可以用拼音中的m、n、l来替代。有人也许会提出异议,因为音标中的〔m〕〔n〕口腔是闭合的,且〔l〕没有后音〔?藜〕。然而在教学中笔者发现,若让学生闭合口腔发这两个音,学生则会无所适从,嘴唇和舌头都很紧张,只能费劲地发出“嗯”、“嗯”的声音,尤其是〔n〕,根本分不清发的是什么音。至于〔l〕,教师告诉学生舌尖抵住上齿龈时,学生的舌头转来转去,不知如何定位。用汉语拼音代替这几个音后,学生很快就掌握住了它们的使用。至于〔l〕在词尾的含糊音,教师则让学生反复练习tell的读音,告诉学生将最后一个音拖长,固定住口腔、嘴唇和舌位不动,继续延长发音,就可以体会到这个音的特点。

1.2与汉语拼音相似的音标

音标中有很多音与拼音相似,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差别不大。

元音

长元音〔a:〕〔?藜:〕〔i:〕〔u:〕与拼音a、e、i、u的发音很像,所不同的是前者音长大于后者,〔i:〕的舌位较i的舌位低些。这几个长音会了,短语〔Λ〕〔?藜〕〔i〕〔u〕只需缩短音长即可。

双元音〔ai〕〔ei〕〔au〕〔?藜u〕〔i?藜〕与拼音ai、ei、ao、ou、ie的发音相似,不过双元音的口型变化较大,音长较长;拼音的口型也有变化,但紧凑,音长较短。

辅音

爆破音〔p〕〔b〕〔t〕〔d〕〔k〕〔g〕及摩擦音〔s〕〔h〕无论在外形还是发音上与拼音都有很多共同点。其发音部位相同,发音方法稍有不同。首先,音标分清浊,而拼音不分,其次拼音p、b、t、d、k、g、h有后音〔?藜〕,而音标没有。

破擦音〔dz〕〔ts〕〔d?廾〕〔t∫〕与摩擦音〔∫〕〔?廾〕与拼音z、c、zh、ch、sh、r的发音类似,除清浊音的不同外,〔d?廾〕〔t∫〕〔∫〕〔?廾〕的发音舌位均较拼音靠前。

鼻音〔?〕与拼音eng的区别在于eng有舌位的变化,而〔?〕的舌位保持不变。

1.3可以用汉字标注出来的音标

音标〔tr〕〔dr〕〔w〕〔j〕〔r〕〔z〕在拼音中难以找到对应的音,可以用汉语注音的方式把它们标注出来如:戳、卓、我、爷、惹、日。先让学生找到模糊的发音,然后根据发音部位、舌位、口型和唇形进行调整,调整的过程中注意声音要短促,不要强调韵母,尤其是〔r〕;〔w〕〔j〕要注意口型的变化,随时准备滑到其后的音上去;〔z〕则是“日”的平舌音。[2]

1.4其他音标的学习

1.4.1单元音〔e〕〔?〕〔?蘅:〕〔D〕

〔e〕〔?〕这两个音的发音较像,所不同的是舌位高低、嘴唇和牙齿的开裂度不同,但如果告诉学生这些,他们依然迷茫。笔者有一简单的方法可以直接把这两个音分开:让学生摸着自己的颞颌关节,发音时关节不动的是〔e〕,动的是〔?〕。如此,学生很快掌握了这两个音。

〔?蘅:〕〔D〕是一对长短音。此音与拼音o相像,发音时嘴唇尽量收圆并保持不动,一长一短就可以了。

1.4.2双元音〔?蘅i〕〔e?藿〕〔u?藿〕

这几个音就是〔?蘅〕〔i〕〔e〕〔u〕〔?藿〕的组合而已,学生并不觉得吃力,只要告诉他们从第一个音快速滑向第二个音,前音长后音短即可。

1.4.3摩擦音〔f〕〔v〕〔θ〕〔?奁〕

多数中国学生都发不准这几个音,因为太不符合中国人的发音习惯。发〔f〕〔v〕时,笔者让学生夸张地咬住下嘴唇并保持不动,不停地发拼音f和w。〔θ〕〔?奁〕与〔s〕〔z〕发音相近,但舌位有很大的不同,笔者也让学生夸张地把舌头放在上下齿中间发〔s〕〔z〕。如果只学音标,学生基本能掌握住这几个音,但放在单词和句子里就不行了,所以教师要多提醒以培养学生的条件反射,看到这几个音能马上提起注意。

2激发学习兴趣

2.1制作音标图片

虽然高职生年龄较大,但他们依然还是孩子,没有脱去孩子固有的稚气和好奇,教小学生的方法依然可以用在他们身上。笔者就曾仿照小学课本制作了很多音标图片,比如〔s〕就画了一只蚕在吐丝,〔k〕画了一上一下两只蝌蚪贴在一棵水草上,〔v〕则画了一只乌鸦筑巢在树丫间……当笔者把图片拿到课堂上展示时,学生们立刻哄堂大笑,一笑此法太幼稚,二笑笔者画图水平实在有限,然而他们不但不拒绝,反而热情高涨地大声识读起来,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2利用绕口令学音标

英语中有很多为了练习音标而专门设计的绕口令,如:

〔i〕

SillyBilly!SillyBilly!SillyBillyloveslily.WhyissillyBillysilly?Whydoessilly

Billylovelily?SillyBillyisn’tsilly.

〔∫〕

Iwishtowishthewishyouwishtowish,butifyouwishthewishthewitch

wishes,Iwon'twishthewishyouwishtowish.

〔k〕〔g〕

Goodcookiescouldbecookedbyagoodcook,ifagoodcookcouldcookcookies.

这些绕口令读起来或者拗口,舌头忙得打卷;或者一泻千里,快心畅意;或者幽默风趣,让人忍俊不禁,既受到学生的欢迎,又活跃了气氛,使音标的学习不再枯燥。

2.3利用唱歌法学音标

唱歌是学生们最喜闻乐见的一种课堂学习方式,笔者也把它用到了音标的学习上。如笔者就经常组织男女生“对唱”比赛,看谁的音标读得又准又好。这种情况下,男生多半会吃亏,但笔者并不担心,因为会读的男生会声嘶力竭地拼命带着男生们往下走,女生也不甘示弱,声音又齐又洪亮,对得男生落荒而逃,最后大家笑成一团而告终。

最考验学生水平的是二重唱,笔者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先走两个节拍,另一部分才开始。如果学生不紧紧把注意力集中在音标上,就会被别的声部带走,二重唱会变成大合唱。为了保证自己的声部不被带走,学生们个个表情严肃,内心紧张,扯着嗓子吼,唯恐声音被淹没掉。整个走廊里都能听见学生们忙而不乱的读书声,课堂里严肃紧张而又活泼,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

3注意负迁移的影响

利用汉语拼音学习音标固然方便而又快捷,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教师要注意拼音的几点负迁移作用:(1)音长不足,发音不到位。(2)增音减音现象。(3)地域方言干扰。(4)重音把握不准。(5)清浊音分不清。

前三点可以通过不断的训练和刺激来强化正确的读音。第四点可联系拼音的四个声调来进行讲解:重音相当于第四声调,若重音在第一音节上,则该音节读四声,其后音节读轻声;若重音在第二音节上,则前一音节读三声,重音节读四声,后一音节读轻声,其它的以此类推。[3]

若清浊音分不清,则可让学生摸着自己的喉咙,发清音时喉咙不颤动,浊音则会颤动,如此反复练习即可。

4结语

英语中的音标如同汉语中的拼音一样重要,必须牢牢掌握才能进行该语言的后续学习。利用拼音学习音标实属无奈之举,然而也有其不可偏废之处。对于那些不敏感于语言的学生来说,掌握不十分标准的音标总比不会要强的多。音标掌握在手,学生自学英语的能力就会增强,如果想要继续深造,英语带来的障碍就比较容易克服。然而缺了音标这个环节,学生自学英语的阻力就会较大,容易产生挫败感。法则固然重要,灵活性也是必要的。

[1]林其藩.语言迁移作用在英语语音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英语,2013.(8).

关键词:“汉语桥”;韩国学生;语音偏误;策略

汉语桥是由孔子学院举办的每年一届的中文比赛,是世界人文交流领域的知名品牌活动。"汉语桥"中文比赛已成为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比赛内容包括汉语语言能力、中国国情知识、中国文化技能和综合学习能力。

2015年的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主要内容是每人限时,国家的133位选手进入了复赛。

一、对于汉语学习者口语偏误类型的研究

留学生的口语偏误现象比较显著,目前这方面的语料资源中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

刘檀(2012)第九届、第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选手表现出的汉语口语偏误分析。作者从趋向动词、副词、介词、关联词、“着、了、过”和语序偏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以下对策:提高传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开发利用网络资源等措施。

钟玉华(2009)以2009年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冠军得主柯修的电视采访为语料,对其口语偏误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柯修的汉语口语存在诸多的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偏误,这些主要由语音差异、过度概括、语法诸因素造成。

作者认为这与汉语学习者不了解汉语语体的差别密切祥光,口语会话中往往会混淆口语词汇与书面语词汇,对留学生而言是一大难点。

第二语言的口语习得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是很重要基础学科。口语课的性质与教学目标同精读课、听力课、写作课等均有所不同,它侧重于对日常交际中口语输出的训练,重视语音的状况。吕必松(2007)主张口语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日常交际能力,但是口语与口头语言并不完全相同,前者是后者的一部分。口语课堂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口语体的语言。吕必松先生的这一观点对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开展具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吕必松先生也明确指出听说技能课和口语技能课不能混为一谈。

二、第14届“汉语桥”复赛体现出来韩国学生语音方面的主要问题

1.声调误读

在对视频语音资料进行统计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声调方面的问题要远远大于平时难度等级一级的j、q、x、z、zh、s、sh等。在众多的声调错用情况中,最为凸显的是将“去声”发为“上声”。紧随其后的便是“去声”发为“阴平”和“阴平”,或将“轻声”发为“阴平”。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阴平错发为去声:“都”发为[51];轻声发为阴平:“谢谢”的第二个字发为[55]。

(2)阳平错发为去声:“以为”的“为”。

(3)去声错发为阴平:“不但”的“但”发为[55]。错发为阳平:“汉语”的“汉”。

错发为上声:“谢谢”第一个字发为[214]。

2.声母误读

韵母部分发音正确,却将声母发错,例如:“shì”的“sh”翘舌太过。

3.韵母误读

该情况主要表现为声母部分正确而将韵母误读,这样的情况比较少见,但依然有x手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例:“wù”的“韵母”发为“┬”等。

4.轻声偏误

在轻声这一部分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情况:第一,该轻声时不轻声,例如:“谢谢”的第二个“谢”读为阴平;第二,不该轻声时轻声,例如:“事理”的“理”读为轻声。

三、偏误原因分析

1.汉语声调自身是难点

对于韩国学生来说,他们的母语没有声调,所以声调成了其掌握汉语语音的一大障碍。汉语声调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基本调型,由其组成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二字连读共十六种基本调型,学习者会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偏误情况。

2.对声调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在留学生语音教学阶段,很多教学者把重点放在重难点声母方面的教学方法探索,而声调的教学一直不那么被特别强调。但是,从此次语音偏误统计结果来看,声调偏误是表现出来的最为严重的语音问题。说明在声调方面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各色声韵难分清

从学生的声母和韵母偏误来看。首先,相较于声调偏误,声母和韵母的偏误不太明显;其次,声母的错用大多集中于同一发音部位的混用如”zh”和”ch”,或平翘舌的混用;再者,韵母的偏误只出现了1例,“wù”的“韵母”发为“┬”,韩语里有许多与汉语拼音近似但不相同的音,这对韩国学生来说也是一大挑战。最后,轻声是汉语第二语言学习者的一大难点,即使作为中国人,很多人的轻声也不都那么标准,更何况是外国学生。

四、针对偏误提出的教学策略

1.加大对声调的重视程度

2.重点声韵母要加以重视

在重视声调的同时,重点声韵母的训练也不可忽视。从视频中可看出韩国选手在翘舌音“sh”上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经常变换不同的形式进行操练。孰能生巧,教师可以采用绕口令、抽卡片分组读词比赛、唱歌等各种灵活的方法和技巧来帮助学生经常复习重难点发音。

3.汉语语音练习软件的开发

综上,“汉语桥”作为世界人文交流的知名品牌活动,对于汉语语言文化的传播有着建设性的意义。在这个平台上,各国中好者纷纷展示了自己独特的风采,同时暴露出来的一些偏误及问题也为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及实践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和材料,推动了对外汉语教学及中文传播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第九届、第十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中选手表现出的汉语口语偏误分析[J].刘檀.吉林大学.2012(10).

[2]留学生汉语口语偏误个案分析――以2009年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冠军获得者柯修的口语偏误为例[J].钟玉华.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10).

关键词:汉语母语负迁移英语语音高职英语

语音的学习虽然不是英语学习的全部内容,但是其对英语口语以及听力能力的学习却有着重要的影响。地道的英语语音对于提高学生听说水平,促进学生语言交际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界忽略了对英语语音学习的研究,学生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也只是简单的模仿,没有深入到详细的语音学习中,因而在英语语音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母语发音的影响,造成学生的英语水平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汉语发音对高职英语语音教学的影响

1.汉语发音与英语语音相互混淆

2.读音上形成的不良习惯

在汉语的语音中存在的辅音很少,而通常元音和辅音总是相互连接的,也就是说,在正常的情况下是没有辅音连读的现象。但是在英语语音中,却经常存在着多个辅音连读,甚至以辅音收尾的现象,对于长期在汉语环境下发音的学生来说,往往会不自觉地在连续的辅音后加上各种感叹语气的元音发音,造成不良的发音习惯。

3.发音习惯于降调却不习惯于升调

英语的语音中大多都是以升调进行处理,学生长期受到汉语的影响,很多高职学生在朗读时,都习惯于将句子进行降调处理,而不善于进行升调处理。很多学生在使用升调进行阅读时,往往觉得很吃力,例如,在“Therearefivepeopleinmyfamily:grandpa,grandma,mum,dad,andI”一句中grandpa,grandma,mum,dad四个词都需要用升调进行阅读,而学生往往习惯于汉语的降调。

4.方言对英语发音的影响

我国民族众多,民族语言也十分丰富,因此,高职学生在学习英语语音过程中受到民族方言影响的现象也十分普遍。比如四川地区的方言往往后鼻音较重,而前鼻音会被后鼻音所取代,造成英语发音时也带有强烈的鼻音,比如汉语的“文”字,发音为wen,而加了鼻音后被读成weng,类似的在英语发音中,bag也往往被读成bang,这种方言对英语语音造成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二、改善汉语负迁移对英语语音影响的对策

1.加强对语音和音位基础知识的学习

对于元音音位的学习,可以以国际音标音位图作为参考,对于汉语和英语的元音音位进行清晰地认识,这样有利于区别汉语的音位和英语的音位,能够有效地利用汉语的音位实现汉语对英语语音的正迁移,进而辅助英语语音的学习。高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发音基础,在高职的学习过程中,应当注重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音习惯,比如/i:/,舌位要高,舌面与硬鄂之间有摩擦,在此基础上,放低舌面,去掉摩擦,如此便能准确发出英语中/i:/的音;另外,有些在汉语中没有讲清楚的发音部位和技巧,需要教师做示范学生进行模仿,对于一些容易引起发音不准的部位教师要及时的提醒,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英语发音与汉语发音的不同之处,从而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技巧。

2.通过语言实践提高英语发音的准确性

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无法学到地道的英语发音,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从实践中领悟,才能够正确地处理英语的发音以及语调和语速等。进行英语发音练习的基础就是听,只有听得清楚,才能够进行模仿;只有听得准确,才能够揣摩出发音的位置,通过反复地听和说,达到语言的流利和准确。在实际联系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听说训练:第一是听辨和模仿,提供录音供学生模仿;第二是小规模的口语对话,先进行单词的熟练,之后进行句子的对话;第三是通过简单的绕口令增强学生的语音发音。比如教师常用的:WhowashedWashington’swhitewoolenunderwearwhenWashington’swasherwomanwentwest?通过这些方法提高学生发音的准确性。

主管: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级别: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

主管:南京大学汉语史研究所

主管: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厦门大学海外文化研究所;新侨研究院

THE END
1.英语句子升降调符号问答中心英语句子中的语调一般用“`”和“^”来表示。 “”表示降调,通常用于表达陈述事实的语气,如陈述句、疑问句等。例如:The cat is on the mat.`(猫在垫子上。) “^”表示升调,通常用于表达疑问、惊讶、喜悦等情感或语气。例如:^How are you ^(你好吗?) 需要注意的是,语调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句子的意义和情感表...http://m.gaokaomanfen.com/know/958471.html
2.英语长句中什么情况下要读升调,什么情况读降调陈述句,特殊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用降调一般疑问句用声调反义疑问句:反问则声调,明知故问则降调选择疑问句:前升后降表达委婉语气时,特殊疑问句可用声调 APP内打开 为你推荐 查看更多 英语语句中降调和升调的规则 英语朗读时语调来自于音调的变化,以降调和升调为两种基本语调.降调一般用于陈述,命令,表达"完整","肯...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7038c4056c5e1c626d8efca2038533f3.html
3.读英语单词为什么要升降调比如:Bee正常读汉语里面第一音,老师带...读英语单词为什么要升降调比如:Bee 正常读汉语里面第一音,老师带大家读的时候,第一次读声调,第二次读降掉,只是为什么?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35a4ce0628d0f5fc7f7f0bf3fca108bd.html
4.英语语调基本规则.ppt祈使句的语调 1. 表示命令,语气强硬的祈使句,句末用降调。 Don’t open the door↘! 不许开门! Don’t make any mistakes↘! 别出差错! 2. 表示鼓励、态度亲切或客气的请求的祈使句,句末用升调: Don’t worry about that↗. 不要担心。 Help yourself↗, please↗. 请https://mip.book118.com/html/2019/0101/6000205004001243.shtm
5.英语中的常见声调有哪些?近年来不断有专家指出,对于农村年幼的“留守儿童”,应建立一些农村幼儿园,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幼儿老师和社会工作者来为他们提供服务,而不是将他们交给年迈的祖父母照顾。这说明社会工作中选择介入行动应遵循( )原则。.个别化.以人为本.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和他们的特点.服务对象自决 ...https://www.shuashuati.com/ti/e334c9b697c6494bb1952b9467b9cdfc.html
1.如何学好英语语调比如此时用句末降调的“阿东特儿漏”是带点点不耐烦的口气,“我不知道,别再问我了”,即使每个单词发音标准,没有用英语习惯的语调,也不一定能马上被听懂,或者不冒犯别人。 (3)多练习,跟读 提高英语口语的关键是要模仿,模仿跟读的时候,要先从生词量少的开始,简单点没有关系,重要的是学习语调,要一句一句的跟读...http://www.15tql.com/zixun-2861527/
2.读英语单词是用降调还是升调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读英语单词是用降调还是升调 篇一英语发音中的升降调 英语发音中的升降调 有升有降升降自如 这主要表达在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语调方面的差异 英语是“语调语言(Intonaton Language)”,语调具有极强的辨义功能; 汉语是“声调语言Tonhttps://www.mayiwenku.com/p-34237962.html
3.对外汉语教案2、外国学习者在学习声调的发音时往往带点洋腔洋调,而且在学习升调(二声)和降调(四声)时,也会因为升得不急和降得不够而发音不准,通过老师一对一纠正和学习者课后多联系来改正。 教学总结: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修改教案,以便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 https://www.9136.com/jiaoyufanwen/jiaoan/162762.html
4.口语中的升调&降调可以让的的英语口语变地道!很多人在练习口语的时候只注意到了单词和句子的句式表达却忽略了句子本身的升降调,其实这是不对的。 英语口语中的升降调其实也很重要。而且说话时,通过在每个句号、逗号、半冒号或冒号之后增加一些停顿,使用标点符号时候可以来改善你的发音的哦。 看下面的例句: ...https://www.xuexila.com/english/kouyu/c66856.html
5.英语汉语范文12篇(全文)在以中文为母语的国家, 英语居然成了我们在社会生存的资格和门槛, 这显然是不正常的。当我们的学生在为学英语耗费大量精力的时候, 国外的学生却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兴趣和专业, 只要自己不乐意就不用为学中文浪费哪怕一丁点精力。试问, 我们的教育质量还怎么去跟人家比?这个意义上, 学生因学习英语而荒废正常学业, 使...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2hpbits.html
6.十五年学不会英语的原因英语简单到什么程度?我来告诉你,英语只有三个句子。对,你没看错,英语就只有三个句子。英国人就会说三个句子,英国人要是说第四个句子,我爬楼上跳下去摔死。一个民族语言表达只有三个句子的时候,你就知道它有多么简单!!有多么容易学!! 我用最快的速度把这三个句子给你们讲一遍,因为我不讲得那么细,只是给你们...https://blog.csdn.net/czh500/article/details/95434457
7.英语基本句型(精选十篇)英语句子以动词为中心, 不同性质的动词各有其特定的搭配, 不同的搭配所产生的语言难易程度也不相同, 无论是对语言的认识, 还是利用一定的规则产生新的语言, 都应遵循由“易”到“难”, 由“短”到“长”的原则, 先“原型”后“变式”的原则。从以上原则出发, 不同性质的动词及其特定的搭配就构成了以下英...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1d84yte.html
8.7.24阅读法产生于20世纪初,是魏斯特在进行英语教学试验时创造的一种专项教学法。该法认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第一个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直接阅读能力。即阅读时不通过翻译,直接阅读一定数量的语料,就会获得一定的语感,促进随后的口语教学,从而提高整个第二语言学习的效率。 https://www.douban.com/note/631308923/
9.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教案(精选9篇)高一英语必修二教案 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一英语必修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高一英语必修二教案 篇1...https://www.ruiwen.com/jiaoan/5873130.html
10.高一英语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英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一英语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本单元对话课复习了有关问路及应答用语,要求学生用所学语言自编对话描述所在学校、区域或城市; ...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21103112524_2042970.html
11.英语口语升降调朗读技巧1. 语调——升调 “↗” 降调 “↘” 在说话或朗读时声调的抑扬叫做语调。英语的基本语调分为“降调”和“升调”两种, 主要表现为句末尾调的升和降,用语调符号↗表示升调,↘表示降调。 2. 意群与节奏——“/” 在长句子中能表示最短的完整意思的一小节称为一个意群。人们在说话和朗读时,为了使意思表达更...https://www.engpx.com/news/18188.html
12.英语副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论文同样的一句英语话语,语调不同,所表达的涵义会有差异。在英语的基本语调中,受到较为频繁使用的为声调、降调和降升调,升降调应用范围不是很广。按照英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果表示疑惑或者是有些犹豫,则以声调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果是平铺直叙或者表达坦诚和直率的真实陈述,则使用降调;如果在语言表达中,采用降升调的语言...https://www.yjbys.com/bylw/lunwenfanwen/17244.html
13.英语语调句子的升降调英语语调句子的升降调语调 intonation ,即说话的腔调,就是一句话里声调高低抑扬轻重的配制和变化。 英语的基本语调包括升调和降调 ,它们还可以组合成降升调升降调和升降 升调。用不同的语调读句子就会有不同的意思。一 升调和降调一降调https://m.renrendoc.com/paper/125359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