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0413

本报讯(记者张磊)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指引》明确了应佩戴口罩、建议佩戴口罩、可不佩戴口罩的常见情形或场景,其中人员相对固定的室内工作场所和会议室等7种情形或场景可不佩戴口罩。

《指引》明确,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有6种,分别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阳性期间;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乏力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期间;生活、工作或学习的社区、学校发生聚集性疫情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陪诊、陪护、探视时;外来人员进入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时;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及托幼机构、学校、校外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医护、餐饮、保洁、保安等公共服务人员工作期间。

《指引》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和疑似感染者建议佩戴N95或KN95颗粒物防护口罩或以上级别的口罩(无呼吸阀),其他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指引》将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动态优化调整。此外,《指引》指出,各地各部门可根据本地和行业实际,参照《指引》制定本地和本行业的口罩指引。

高层动向

2023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法治、基层、应急和食品安全工作

2023-04-12国家卫生健康委法规司

会议强调,要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大兴调查研究,推动解决群众关切问题。要推动重点领域立法和标准化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做好普法宣传。要全面推进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和乡村一体化管理,加强村医队伍建设,落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要提高医疗应急救治能力,深入推进慢性病防治,持续加强行风建设和平安医院建设,保障血液供应和安全。要强化食品安全能力建设,加快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做好风险监测评估,推进营养科普宣教。

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

2023-04-12国家卫生健康委机关党委

2023年4月11日下午,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部署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委直属机关主题教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中央第二十七指导组组长乔传秀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全党开展主题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开展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高质量高标准抓好各项任务落实,为新时代新征程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思想根基,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会议强调,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要求,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达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的目标。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着力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的问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主题教育与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做好卫生健康重点工作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不折不扣推动主题教育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交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会议强调,要全面加强理论武装,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夯实思想根基。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创新调研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建立民生项目清单,着力推动解决一批卫生健康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完善解决看病就医、防病治病问题的制度机制。要勇于担当作为,着力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增强干事创业的能力本领,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要认真检视问题,开展党性分析,扎实开展整改整治,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加强建章立制,建立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的长效机制,健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的制度机制。

会议要求,委直属机关各级党组织要加强组织领导压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圆满完成各项任务。要结合行业特点和工作实际,加强督促指导确保质量,加强统筹兼顾推动发展,注重宣传引导营造氛围,注重改进作风务求实效,以主题教育的新成效奋力谱写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乔传秀在讲话中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党同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团结奋斗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部署。指导组将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坚持原则、严格标准,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同题共答,深入了解情况,提出工作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提高政治站位推动落实,把握总要求推动落实,围绕根本任务推动落实,紧盯具体目标推动落实,贯通重点措施推动落实,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走在前列、当好表率。

在京委党组成员出席会议。中央第二十七指导组全体同志,委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委直属和联系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中国老龄协会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全体成员,委主题教育巡回指导组组长等参加会议。

疾控动态

晋冀鲁豫地方病协作组工作会议暨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回头看”

工作经验交流会在承德市召开

2023-04-12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全面总结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成果特别是攻坚行动“回头看”调查完成情况,4月7日,晋冀鲁豫四省地方协作组在承德市召开了晋冀鲁豫地方病协作组工作会议暨地方病防治三年攻坚行动“回头看”工作经验交流会。

会议还探讨了如何进一步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把地方病防治工作更好地融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等内容。

科研动向

新疗法利用患者血细胞对抗肿瘤

2023-04-13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北京4月12日电(记者刘霞)过继性细胞疗法(ACT)已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免疫疗法,其利用从患者自己的肿瘤内收集的免疫细胞,帮助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美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刊发论文称,他们首次发现,可从患者的血液而非肿瘤中非侵入性地分离出能对付肿瘤的细胞,这一成果为利用ACT治疗疑难杂症打开了大门。

最新研究建立在西北大学莎娜·凯莉团队去年发表在同一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的基础上。在之前的研究中,凯莉团队用从实验鼠一个肿瘤中收集的免疫细胞来治疗该小鼠,与传统细胞疗法相比,这种方法显著缩小了小鼠的肿瘤。

2022年的论文还详细介绍了用于分离并增殖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新方法,TIL包括免疫细胞T细胞、NK细胞等。该方法能比当前方法多回收400%的细胞,因此增强了细胞的抗癌反应。

研究人员通过切除和处理黑色素瘤,在其中发现了TIL。但为获取TIL而切除肿瘤会给患者带来巨大风险,因此无法利用ACT对抗多种类型的癌症。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在动物血液中发现了TIL样淋巴细胞:循环肿瘤反应性淋巴细胞(cTRL),随后测试了cTRL与TIL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结果惊讶地发现,两者旗鼓相当。而且cTRL不仅存在于黑色素瘤模型中,也存在于结肠癌、肺癌和乳腺癌中,每种肿瘤都表达一个与TIL结合的独特特征。

凯利指出,这一新突破引申出一些令人兴奋的问题:cTRL何时在血液中出现?能否利用这些细胞开展早期诊断并治疗癌症?回答这些问题有望为细胞疗法开辟新途径。

Brain-X:3D打印全尺寸人脑模型及临床应用前景

2023-04-12学科交叉脑

目前,手术仍然是治疗脑部肿瘤以及多种原因造成脑外伤的有效手段之一。但由于人类大脑的复杂结构,极大提高了手术过程的难度。因此,根据患者病情而定制的术前大脑模型能够帮助外科医生精准分析病灶和提高手术熟练度,从而提升手术成功率。然而,基于已有的模具成型方法,难以根据患者的大脑,“打印”出高精准度的大脑模型。同时,当前的3D打印技术,也只能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打印”等比缩小的人脑结构,无法实现全尺寸人脑模型的打印。

该成果已发表在Brain-X(交叉脑科学)上,标题为:3DPrinting-BasedFull-ScaleHumanBrainforDiverseApplications。课题组博士研究生华伟健为该论文第一作者,金翼飞教授为通讯作者。

Nature子刊:竺淑佳研究组揭示NMDA受体功能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2023-04-12脑智卓越中心

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竺淑佳研究组撰写的题为DistinctstructureandgatingmechanismindiverseNMDAreceptorswithGluN2CandGluN2Dsubuni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合单颗粒冷冻电镜、质脂体单通道记录、电压钳记录、分子动力学模拟、质谱分析、生化验证等多维度技术,揭示了含GluN2D亚基NMDA受体的门控机制和功能特征,诠释了含GluN2C亚基NMDA受体的不对称几何构象及特异性变构调节的机制。该研究为深度理解NMDA受体不同亚型的功能多样性及开发亚型选择性的小分子药物奠定了理论基础(图1)。

研究进一步发现,GluN1-N2C受体采取了与经典NMDA受体所不同的特殊非对称构象。该特性决定了小分子药物PYD-106只能结合相同基因编码的两个GluN2C中的一个亚基。此外,研究还解析了在小脑颗粒细胞中高表达的GluN1-N2A-N2C受体的结构。进一步分析发现,GluN1-N2A-N2C受体中的GluN2A和GluN2C亚基分别整合了对应二异四聚体中的一个单体构象。该研究首次揭示了GluN1-N2C受体的特殊非对称几何学特性,阐释了小分子PYD-106选择性作用于GluN1-N2C受体的机制。

研究工作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科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

SciImmunol:特殊化合物—雷公藤红素或有望帮助阻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展

2023-04-12生物谷

我们都知道,一种强大的免疫系统或许就是一个绝对的优势,然而有时,免疫系统也会出错并攻击宿主机体自身;这种自身免疫就是诱发多种疾病的原因,比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克罗恩病、1型糖尿病和乳糜泻等,为了对抗这些疾病,确定其发病背后的分子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Immunology上题为“CelastrolsuppresseshumoralimmuneresponsesandautoimmunitybytargetingtheCOMMD3/8complex”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能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进展的特殊蛋白复合体,这或许就解决了这一知识空白,这一复合体包括两种名为COMMD3和COMMD8的蛋白,研究人员还发现,一种从称之为“雷公藤”(ThunderGodvine)的药用植物根部提取出的名为雷公藤红素(celastrol)的化合物或许就是COMMD3/8复合体的潜在抑制剂。

研究者KazuhiroSuzuki说道,此前我们发现,COMMD3/8复合体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然而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目前我们并不清楚;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就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小鼠模型,其机体中COMMD3的表达被关闭了。剔除COMMD3就会导致COMMD8的降解,从而就会导致COMMD3/8复合体的消失,而COMMD3/8复合体的存在则会导致机体的体液免疫反应受损,产生抗体的细胞的数量也会减少,这就表明,COMMD3/8复合体在机体自身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随后研究人员利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他们在小鼠刚出现症状时就抑制COMMD3的表达,通过这样做,疾病的进展就会停止,这就表明,COMMD3/8复合体会促进机体自身免疫反应。研究者KazuhiroSuzuki说道,一旦我们确定了复合体在自身免疫中的重要性,我们就会开始着手识别能干预该复合体形成的特殊化合物,通过进行一定的化学筛选,研究人员识别出雷公藤红素或许能作为COMMD3/8复合体最有力的抑制剂。

雷公藤红素是一种来自雷公藤的活性化合物,也是一种已知具有抗炎性特性的化合物,尽管其作用机制目前研究人员尚未阐明;有研究表明,雷公藤红素能与COMMD3共价结合并抑制COMMD3/8复合体的形成,从而损伤机体的抗体反应并阻断小鼠模型机体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进展。由于COMMD3/8复合体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一般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进展非常重要,因此其或许有望作为一种最有希望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性靶点,且雷公藤红素也是研究人员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线索,或有望未来帮助开发治疗人类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型疗法。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COMMD3/8复合体或许是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一种潜在的可药用的靶点,而且雷公藤红素也有望作为一种非常有潜力的候选药物。

JCrohnsColitis:屏障保护或细菌精准靶向是IBD治疗有效方法

导致IBD发病机制的因素包括遗传多态性、屏障丧失和微生物微生态失调。在致大肠杆菌微生物组的起源及其与屏障损伤的关系方面存在知识欠缺。上皮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是细胞旁屏障的关键调节因子,但MLCK激活对上皮内细菌(IEB)和微生态失调的影响尚不完全清楚。

研究者假设MLCK依赖性细菌内吞作用促进病理生物转化并形成致大肠杆菌的微生物组。为了探索这一点,将肠道上皮特异性表达组成型活性MLCK诱导屏障丧失的转基因(Tg)小鼠与野生型(WT)小鼠进行比较。

微阵列分析显示,与仅与野生型小鼠一起饲养的野生型小鼠相比,与MLCKTg小鼠共同饲养的野生小鼠的昼夜节律紊乱。这种昼夜节律紊乱需要Rac1/STAT3依赖性微生物入侵,但不需要MLCK活性,并导致促炎细胞因子和糖皮质激素下调增加。总之,数据表明,屏障功能障碍会导致生物失调和入侵微生物的扩张,从而导致昼夜节律紊乱和粘膜炎症。

综上所述,MLCK依赖性屏障缺陷是微生物微生态失调和病理生物出现的原因,进而通过破坏上皮生物钟和促进上皮促炎反应来加剧结肠炎。该数据揭示了一种以前未被认识到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侵袭性病理生物触发上皮昼夜节律依赖性炎症。这一新见解可能有助于开发屏障保护、以细菌为靶点的精准医学疗法。

英国药理学:针对神经退行性变的新治疗方法

考虑到当前的人口结构变化,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将对医疗系统产生重大的社会经济影响,因为它们的成本高昂,并严重影响受影响的个人和护理人员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的社会紧急情况。解决社会的这些巨大负担需要加强研究方法和新的解决方案。

神经元功能需要一个有效的通路网络,这些通路是严格连接和相互依存的。突触传递需要能量,线粒体功能紊乱与衰老和神经退行性变有关,因为细胞成分的质量控制是由能量传感器调节的。此外,受损蛋白质和细胞器的溶酶体依赖性自我消化过程,称为自噬,对产生营养和能量以维持必要的细胞活动很重要。

小非编码RNA可以作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小非编码RNA(sncRNA),包括miRNA、tsRNA、rsRNA和ysRNA,是重要的调节分子。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具有异质性,并涉及多种非编码RNA改变。近年来,miRNA在AML中的作用已被广泛探索,miRNA的明确表达谱已在白血病中得到区分。

由于环状miRNA具有敏感性、稳定性和非侵袭性等吸引人的优势,许多研究表明,环状miRNA可以作为一类新型的非侵入性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在多种癌症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miRNA上,很少对血清中其他类型的环状sncRNA进行研究。

AML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急性白血病,它是高度异质性的,涉及多种组学水平的异常。体液中存在的小的非编码RNA(sncRNA)是重要的调节分子,被认为是有前途的非侵入性疾病临床诊断生物标志物。然而,AML患者血清和骨髓上清液中sncRNA谱改变的特征仍在探索中。

综上所述,该研究提供了健康对照组和AML患者中人类环状sncRNA及其改变特征的全面表征,为未来的生物学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资源,可能有助于识别与白血病生物学、预后和耐药性有关的新的关键sncRNA。

舆情信息

安徽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

2023-04-13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合肥4月12日电(记者李俊杰)记者从安徽省卫健委获悉:2022年安徽省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全省59个县(市)共组建125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覆盖人口4500万,县域内基本形成15分钟就医圈、30分钟急救圈。

据介绍,去年安徽省财政奖补3亿元作为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民生工程资金,目前70%的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达到标准化建设,2023年将全部达标。同时,积极推进院前急救建设,构建县级急救中心、乡镇院前急救站点、乡镇卫生院三级急救网络。

2023-04-13北京青年报

秦洋透露,本次升级最大的亮点就是增加了41家医院检验检查报告的查询功能,基本覆盖全部市属医院、大部分委属医院及部分区属医院。查询报告类型包括检验报告及X光、CT、核磁检查报告,最长可查6个月内的报告。“百姓通过点击平台‘报告查询’模块,校验本人身份信息后,即可查看报告详情。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可查询检验检查报告的医院覆盖范围。”

“黄沙”再次袭来公众出行应做好防护

气象监测数据显示,4月9日,我国开始受到沙尘天气影响。10日,沙尘天气的影响范围扩展至华北、东北及黄淮等地,大部地区为扬沙或浮尘天气,内蒙古中西部有沙尘暴。4月11日至12日,宁夏、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江苏、上海等地均有扬沙或浮尘天气。

作为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沙尘天气是指风将地面尘土、沙粒卷入空中,使空气混浊,能见度下降的一种天气现象的统称。根据数据统计,我国全年超过7成的沙尘天气出现在春季(3月至5月),其中最频繁发生的月份是4月,其次为3月和5月。

未来,我国沙尘天气是否会越来越多?

那么在沙尘天气,公众出行该如何做好防护?

“一靠‘躲’,二靠‘挡’。”中国气象局气象专家朱定真介绍道,“躲”就是减少室外活动,因为沙尘天气会引起能见度下降并伴有大风,对交通出行影响较大,公众最好减少外出次数。尤其是孕妇、儿童、老人以及患有心脑血管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要尽量减少室外活动。

“挡”就是出门戴口罩、纱巾、防风眼镜。沙尘对人体最直接的影响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对心血管系统也会造成损害。公众外出归来后,最好将脸、口、鼻等部位清洗干净。如在室内,应关上门窗,有条件的可使用空气净化器,也可适当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加速室内悬浮颗粒物等的沉降。

虽为人体必需元素,但过度摄入有危险膳食均衡的健康人群无需额外补硒

富硒果蔬的硒含量应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例如,富硒柑橘、富硒枇杷以及富硒杨梅等富硒水果,它们每千克含硒量应在10—50微克范围内。

下周,我们将迎来谷雨节气。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作物生长,各类应季蔬果此时逐渐成熟。

记者还发现,富硒果蔬的售价通常比普通果蔬高。在某电商平台上,记者打开“富硒菜”一栏,发现该平台上富硒大白菜售价为15.57元/千克,而普通大白菜售价为2.39元/千克。

硒具有抗氧化等多种功效

“世界卫生组织称,硒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这是记者在某商超平台售卖的富硒上海青宣传界面中看到的一句话。在网络上,也有一些人将硒称为“抗氧化的明星营养素”。

“硒确实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它有不错的抗氧化作用。”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告诉记者,“除了抗氧化,硒还有其他功能,如提高红细胞的携氧能力、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调控胰岛素代谢等。”

记者查阅中国营养学会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了解到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机体的抗氧化过程。硒缺乏是克山病(主要表现为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以及脑、肺和肾等脏器的栓塞)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既然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那么有哪些食物中含有硒呢?

阮光锋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富含硒的天然食物,比如肉、蛋、鱼、海产品及动物的心、肝、肾等脏器,其中蛋类含硒量多于肉类。一些蔬菜,如荠菜、芦笋、豌豆、大白菜、南瓜、洋葱、番茄等也含有一定量的硒,多吃这些食物可以安全有效地补硒。

食用富硒果蔬是补硒方式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生活中多种天然食物都含有硒,但是我国一些地方的居民目前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硒摄入量不足的情况。我国部分土壤确实缺硒或贫硒,在这类土壤上种植出来的农产品或硒含量不足。生活在这些缺硒地区且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较少的人,硒摄入量就可能不够。

食用强化硒药食制剂是目前补硒的主要方式,但这些药食制剂在人体内利用率低,且存在副作用。

食用富硒果蔬是另一种补硒方式。阮光锋向记者介绍道,所谓富硒果蔬主要是指在富硒土壤环境中种植出来的果蔬,或者是在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制造的富硒环境下产出的果蔬。比如,一些地方土壤、水源环境中硒含量高,在此地种植出来的果蔬往往含硒量较高;而有些地区环境中硒含量不高,但通过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也可以让果蔬富集硒元素。外界环境中的硒经植物吸收后,会与植物中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更易被人体吸收利用的有机硒。

“富硒果蔬的硒含量应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例如,富硒柑橘、富硒枇杷以及富硒杨梅等富硒水果,它们每千克含硒量应在10—50微克范围内。”阮光锋表示。

盲目补硒或引发不良后果

阮光锋表示,对于膳食均衡且无特殊需求的人来说,一般不需要额外补硒。食品专家云无心此前也在微博中提到,一般人正常饮食基本不会缺硒。

虽然适量的硒元素对人体有益,但过量的硒元素却对人体有害。中国营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原副所长翟凤英此前表示,长期食用含硒量超标的食物可能会发生中毒,引起脱发、指甲变形、恶心、呕吐、烦躁、疲乏等。

翟凤英强调,明确身体是否缺乏硒元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详细的生化检测来确定,盲目补硒可能会引发不良后果。如果公众不能确定自己是否需要补硒,建议先到正规医院营养科进行咨询。

香山科学会议呼吁:把健康数据“还给”患者

“健康数据共享的目的是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自己的健康管理。”在4月12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741次学术讨论会上,武汉市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杨国良表示,“健康中国”行动方案提出,每一个公民都是自己的健康责任人,但如果大多数公民对自己的健康数据“不可见”,很难参与自我健康管理。

“健康档案也好,健康‘画像’也罢,无论是哪种提法,都是为了让健康信息像公众的存款一样,不用密码取不了,输对密码就能随时调用。”北京天使部落医学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金雄向科技日报记者形象地描述了把健康数据“还给”患者的情景。他表示,当前软硬件条件、技术水平等均已成熟。

近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的生态圈逐步成熟。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会专家认为,当前已具备了将健康数据“还给”患者的条件,可实现个人健康档案的“随取随用”。那么,应如何推动实现呢?

实现共享,创新思路建立“健康身份识别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业界对健康数据的价值已达成共识——充分利用健康数据推动医疗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电子病历系统中虽然囊括了广大居民的健康信息,但它本质上是医院的业务工作平台。”杨国良认为,其业务属性决定了很难全国统一和开放共享。

“我们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实现健康信息的共享。”杨国良说,站在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实现健康管理的角度,建立一个统一的个人健康数据系统,并进行开放利用,增加可操作性。

“独立于电子病历的健康数据系统是数字卫生的主要基础设施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教授马敬东表示,“跨部门、跨地域、跨学科的国民健康身份识别体系”将承载更多的健康功能,例如以其为基础构筑个人数字健康社区。

马敬东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认为,将健康数据“还给”患者,无疑会激励个人主动进行健康管理,降低全社会的健康成本和投入,实现更好的健康产出。

“这个体系不仅属于患者,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并能更大范围地为健康政策制定提供依据。”马敬东说。

应尽快建设完善健康数据标准

就像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很难顺畅运算,数据共享最怕“鸡同鸭讲”,因此需要执行共同的数据标准。

“有了标准,健康数据的分析研究动辄以亿为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卫生与健康管理研究院研究员、神州医疗高级副总裁弓孟春表示,国外已经出现了亿级样本库大小的健康数据研究。我国应尽快建设完善与国际主流标准体系相当的健康数据标准。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建议,新标准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应用单位和管理部门的协同互助、互相理解,建议形成上下协同的工作机制,在执行中不断反馈、不断修改,不断从实践中汲取更多经验加以完善。

“实现共享和标准统一是健康数据体现价值的前提。”陈润生进一步强调,如果数据质量不好且没有共享机制,即便有能力强大的模型,也无法实现健康数据的应用。

与会专家强调,把健康数据“还给”患者并非字面意义上的打开“数据库”,而是要打通机制,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共建系统、统一标准、汇聚数据,在数据安全的基础上,把健康数据“物尽其用”,真正为人民健康服务。

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医疗护理等服务,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打通为老服务“最后一米”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新城区以解决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问题为突破口,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感受到最美“夕阳红”的暖意。

“我们社区可好了,我们在这能唱歌、跳舞,还能打乒乓球、羽毛球。到了中午,就去社区的为老服务餐厅吃午饭,特别方便。”新城区丽苑社区居民王金花说。

“对于退休的老年人来说,社区就是他们的‘家’。”丽苑社区党委书记姜娜告诉记者,为了方便老年居民,社区不仅建设了为老服务餐厅、文艺活动室,在有条件的小区里安装各类健身器械,还会定期组织活动丰富老年居民的生活。

新城区老年居民占比较高,大多数老年居民都选择居家养老。对此,新城区结合辖区特点,在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生活圈上下功夫,让老年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到医疗护理、生活照料、营养配餐等精细化服务,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愿望。

家住外运小区的许桂兰今年90岁,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高龄认证成了件头疼的事,这也是许多高龄老人都会遇到的问题。为了解决老人们的难处,在每个认证周期末,新城区东风路街道都会组织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上门为有需要的老年居民进行身份认证。

“网格员们不仅会上门为老人进行高龄认证等服务,还会根据老人的需要,为老人采购食品、药品,帮助老人整理家务、清理个人卫生、修理家电,老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东风路街道办事处主任周成告诉记者。

除了依靠社区网格员进行上门服务,新城区还引进社会力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辖区符合条件的老人提供上门护理、照护、清洁、心理抚慰等服务,着力提高辖区老年居民生活质量,打通为老服务的“最后一米”。

与此同时,新城区积极推动适老化改造,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新城区中山社区水利厅小区独居老人蔺翠英的家中,几件简单的家具有序摆放,地面干净整洁。新的助听器放在卧室床头,床尾安装了可移动床边扶手,一键紧急呼叫器摆在老人易取的位置。看着家里崭新的适老化设施,蔺翠英感觉很舒心。

新城区针对辖区老人的实际情况,通过前期调研及居民安装需求的报名情况,在全区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空巢、独居、重度失能老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在老人家中安装扶手、容易磕碰的地方安装防护角、为老人送上助行器等辅助生活器械……简单的改造解决了老年居民的大问题。

“今年,我们还将实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为本市户籍且在本市长期居住的经济困难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建设家庭护理型养老床位,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杜玉荣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新城区还将合理布局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改造养老服务中心、站点16处,启动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2个。

感冒、鼻炎分不清?症状、病程都有差别

2023-04-12新京报

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常见原因包括尘螨、花粉等。

桃红柳绿、草长莺飞,正是踏青游玩的好时候。然而,有人一到郊区就打喷嚏、流鼻涕,怎么也停不下来。究竟是着凉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发作?

“70%的患者将过敏症状误认为感冒,导致症状迁延不愈,甚至引发肺炎、中耳炎等常见并发症。过敏性鼻炎每年有两个高峰期,春季从四月初到五月中,秋季从八月底到十月。”顺义妇儿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谭新华介绍,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常见原因包括尘螨、动物皮屑、霉菌、花粉等。

“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欺骗性很强,很多人会误认为感冒。”谭新华提醒,普通感冒一般只持续7-10天症状就会消失,而过敏性鼻炎因花粉或其他过敏原的含量变化,常常持续1-2个月,症状时轻时重;感冒通常会伴有喉咙痛、咳嗽等,严重的还会发烧、头痛、全身酸痛,而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阵发性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还可伴发眼痒等眼部过敏现象。如果怀疑是过敏性鼻炎,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之后尽量避开过敏原。

谭新华表示,除药物治疗外,平时可以用生理性海水等冲洗鼻腔,减少鼻部过敏原存留。鼻腔冲洗可以作为一种常规护理,早晚各进行一次;外出回来后要洗脸洗手,避免用手接触鼻腔,尽可能减少接触过敏原的机会;冲洗鼻腔时,应注意身体前倾45°,旋转头部,一个鼻孔朝下,将鼻腔冲洗器的出水口塞入较高的鼻孔中冲洗即可。

在减少过敏性鼻炎发作方面,谭新华建议人们注意以下几点。

室内干燥通风:日常要保持室内干燥通风,相对湿度保持在60%以下,这种环境螨虫不易存活。

清理室内灰尘:经常打扫床下、沙发下、衣柜下等阴暗角落,消除螨虫滋生的环境,勤换洗床上用品,最好在太阳下晾晒。

注意个人卫生:不要随意抠鼻、揉眼睛。

尽量减少外出:如必须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护目镜,尽量避免在花粉浓度最高的傍晚出门。

谨慎饲养宠物:易过敏者尽量不在室内饲养猫、狗等宠物。

适当锻炼身体:适当锻炼身体,不仅增强身体抵抗力,也能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

增加水果蔬菜:多食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果、蔬菜,尽量少食用含防腐剂的垃圾食品,少食用刺激性食物,还可以补充维生素C和钙。

保持平和心态: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激动情绪。

春季腹泻多发有原因治疗先辨轻重缓急

2023-04-12羊城晚报

春天是细菌和病毒繁殖的好时节,若人体抵抗力下降则会出现腹泻。

腹泻是春季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春季为何容易腹泻?对付腹泻有何高招?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治中医师宋文集支招。

春季腹泻多发有原因

春季为何容易腹泻?宋文集介绍,一方面春天温暖的气候在滋养身心的同时,也是细菌和病毒繁殖的大好时机,饮食不当、卫生不洁等都有可能导致腹泻,其中以病毒性腹泻居多。

另一方面,春天气候变化无常,经常出现我们常说的“倒春寒”,胃肠道往往难以适应这种快速的冷热交替,人体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反应在消化功能和胃肠道上,则会出现抗病能力减弱,腹泻频繁的情况。

此外,饮食不节制、过饥过饱、嗜食生冷寒凉、肥甘厚味、辛辣刺激,或误服变质食物,或情绪失调、劳累久病、素体虚弱等,均会影响脾胃功能,发生腹泻。

治疗先辨轻重缓急

宋文集介绍,发生腹泻,需辨轻重缓急,辨虚实寒热,以保证更好的治疗效果。

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来分,重度腹泻表现为不能进食、形体消瘦或暴泻无度。而慢性腹泻则多见于超过两个月,因饮食劳倦而复发,以脾虚为主。急性腹泻多见暴泻,病程短,两个月内,以湿盛为主。

【辨虚实寒热】

实证:急性暴泻,泻下腹痛,泻后痛减。

虚证:慢性久泻,病程长,反复发作,腹痛不严重,喜温喜按。

寒证:大便清稀,或完谷不化。

热证:大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

【辨久泻的特点】

倦怠乏力,因饮食不当或劳倦过度而复发——脾虚。平素精神抑郁,因情志不遂或紧张而复发——肝郁。五更(凌晨3-5点)泄泻,吃的食物不完全消化,腰膝肢冷——肾虚。

腹泻可用艾灸治疗

宋文集建议,春季腹泻合理用药是关键。可用的中成药制剂较多,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疗效好。比如寒湿泄泻可用藿香正气口服液;湿热泄泻使用葛根芩连片、保济口服液、肠炎宁、腹可安片等;伤食泄泻用保和丸。

腹泻期间要注意保暖,可艾灸腹部。腹泻急性期要多饮水以预防脱水,可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等。

吉林推行由专科专看转向全科联诊,并提供从治疗到康复、保健的系统管理——

慢性病有了全方位诊疗门诊(强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底②)

近日,吉林省首个“慢性病诊疗及管理门诊”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开诊。门诊由过去慢性病专科专看转向全科联诊,同时为患者从疾病的预防、诊治到康复,从身体、心理到人文关怀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管理,让更多慢性病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诊疗,帮助他们健康生活。

吉林省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一场面向老年人的慢性病诊疗及健康科普讲座正在进行,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谷金宁解答着老人们的各类疑惑,给出用药建议。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病房内,全科医学科护士长张瑜正在耐心细致地查看患者病情,向患者家属交代饮食等注意事项。

近日,吉林省首个“慢性病诊疗及管理门诊”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开诊,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全科医生出诊,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为慢性病患者从疾病的预防、诊治到康复,从身体、心理到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诊疗和管理。

全科诊疗——

患者健康科学管理

最近,家住吉林省扶余市的赵维青为母亲的病操了不少心。记者在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见到她时,她刚与全科医学科主任宋春莉沟通完母亲的病情,得知母亲各项指标正趋向正常,赵维青愁眉舒展,露出笑容。

赵维青的母亲李奶奶今年82岁,有10余年的高血压病史。“前几天发病了出不来气,我们赶紧带着老人来这儿就诊。”回想起前几天的危急时刻,赵维青仍觉紧张。

“李奶奶的病情比较复杂,检查后我们发现她有未控制的高血压、冠心病、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入院时部分指标超出正常范围,属于高危患者。”宋春莉对李奶奶病情有着全面掌握,综合血糖、血压、心电图等检查结果,给出诊疗方案,帮助李奶奶平缓度过危急时刻。

“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像李奶奶这样的多种慢性疾病共存的患者不少。各种慢性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严重危害了患者健康,相伴相依就需要‘联防联诊联治’。”宋春莉介绍,慢性病诊疗及管理门诊可以全面诊治多种慢性病,同步全程管理多种慢性疾病,为慢性病患者提供专业科学、精准规范、个体化的全周期临床诊疗和管理。

“医院结合诊疗实际,成立了慢性病诊疗及管理门诊,由过去慢性病专科专看转向全科诊疗,并有助于我们与社区医院联合,做好分级分类分层诊疗,帮助患者科学有效进行综合健康管理。”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院长秦彦国介绍。

综合管理——

打造“一站式”健康服务

天气渐暖,花红柳绿。虽还在病房之中,但即将出院的姜老师心情不错,谋划着出院之后去公园散步,感受满城春色。

今年57岁的姜老师因工作繁重长期熬夜,个人身体健康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3月底的一天,姜老师突然感觉心悸、呼吸困难,在老伴的帮助下,被紧急送到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就诊。

经全面系统检查,姜老师被确诊为哮喘。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在每天定时查房的基础上,结合姜老师身体状况实际,针对性地给出诊疗建议。“您得高度重视,衣食住行都需要注意,并随身携带抗哮喘的急救药物。”宋春莉说。经过治疗,姜老师的身体状况逐渐恢复,近日即可出院转为日常健康管理。

“医护人员很贴心,告诉我出院后要怎么用药,还为我建立了随访档案,方便复诊时评估恢复情况。”临近出院,姜老师在一个小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下医生给出的用药和饮食建议。

慢性病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科学的健康管理尤为关键。结合诊疗实际,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慢性病诊疗及管理门诊为患者提供从慢性病的鉴定,到慢性病的预防和诊治,再到慢性病的康复、保健和管理的“一站式”、全方位、多角度医疗服务,同时利用智慧医疗建立慢性病患者档案信息管理平台、随访管理平台和健康教育平台。

不久前,在长春市南关区长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一场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房间内坐满了中老年人。“健康作息、合理饮食对于预防高血压等慢性病很关键,平时还得多注意生活细节,尽量清淡饮食。”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曲伟耐心地进行健康科普。

“健康手册、展板、线上线下讲座……我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健康科普,希望更多人能科学认识慢性病,重视预防和诊疗。”曲伟说。

在长期的健康管理中,积极的心态是应对慢性病的一剂良方。“前几天查房时,有一位老太太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地坐在病床上。询问家属后才知道患者之前就有高血压,进院检查后又查出高血糖,对她的打击比较大。”得知患者的情况后,张瑜更频繁地与老太太沟通起来。

“您这指标都还在正常范围内,好好调养没啥大毛病。”“像您这样的患者我接触过很多,大部分都恢复挺好的,别自己吓自己。”几天接触下来,老人从最初的不愿沟通到愿意唠会儿嗑,张瑜这才松一口气。

服务社区——

开展合作定期会诊

早上8点半,谷金宁早早来到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方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开始今天的社区会诊。

“医生,我血糖控制得不太好,时高时低。”“大娘,您可以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看看会不会有改善,如果没有变化建议做个检查。”

…………

近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已与包括东方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省内多个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合作,定期派专家进行会诊、健康科普等活动,派住培医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长期培训交流,并逐步完善慢性病门诊远程会诊、多学科会诊、双向转诊机制,探索建立慢性病联合门诊。

在东方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有约70名居住在附近的慢性病患者前来咨询、买药、诊疗。“社区老年人比较多,慢性病诊疗是个长期的过程,大部分患者在上级医院确诊之后,日常诊疗和买药在我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东方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张春英介绍,目前已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等大型医院建立合作,在遇到紧急情况时,帮助患者转诊至上级医院及时就诊。

“前阵子有个老奶奶来这里看病,当时我们发现她状态很不好,手不停抖,站着都费劲。老奶奶是糖尿病患者,子女不在身边,经常自己来买药,我们也比较熟悉她的情况。”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全科医学科住培医师郝立军回忆,针对患者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步判断是低血糖,当即决定先输液帮助患者补充糖分,同时紧急联系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进行转诊。

“还好转诊及时,老奶奶病情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前两天她又上我们这买药,看着精神还不错。”郝立军说,仅在东方广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样的联合门诊案例并非少数。

“加强慢性病健康诊疗和管理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方向,下一步,我们将与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更为紧密畅通的合作,积极探索建好慢性病联合门诊,让更多的慢性病患者得到合理有效的诊疗,帮助他们健康生活。”秦彦国说。

凝心聚力担使命奋楫前行谱新篇海南推进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已基本形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保险共同发展,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

◆职工和城乡居民年度医疗保障水平分别从37万元、26万元提高至56万元、45万元

◆职工、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总数增至52种

◆城乡居民医保门诊年度最高支付标准从300元提高至60周岁以下500元、60周岁及以上700元

◆全省农村脱贫户及监测对象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截至2022年底,共引导16056个药品降价,平均降幅24.60%,最高降幅超98.33%

◆城乡居民参保登记、异地就医备案等4个医保高频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全省定点零售药店达213家

◆全省323个乡镇卫生院、6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348个村卫生室配备“村医通”智能终端

◆全省设立医保便民服务站302个

今年,是海南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第五年。2018年10月,海南组建省医疗保障局(简称“医保局”),并于2019年4月顺利完成全省各市、县(区)医保局组建。

自组建以来,在国家医疗保障局的大力支持下,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南医保系统始终坚持以“解除全体人民的疾病医疗后顾之忧”为己任,紧紧围绕全省改革发展大局,扎实推进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保事业在高质量发展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截至2022年底,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34.91亿元,基本医保参保925.89万人,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

突出制度集成创新,加快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坚持“全省一盘棋、全岛同城化”,实施医保基金省级统筹统收统支改革;明晰改革发展思路,出台全省医疗保障五年专项规划;全面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推进职工医保和生育保险合并实施;出台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办法,不断完善大病保险政策;平稳推进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建立职工门诊共济保障机制;统一职工、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慢特病病种,增加门诊慢特病病种总数;出台医保(生育保险)待遇衔接政策,破解待遇等待期长、无法享受待遇等难题;修订医疗救助办法,合理降低起付线、提高支付比例和最高救助限额;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制度重要的“兜底”作用;落实人才医疗保障政策,出台人才医疗保障实施办法,提升人才医保服务水平;推动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保险有效衔接,持续升级优化“惠琼保”“乐城特药险”等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2022年,海南全省职工普通门诊待遇实现从无到有,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计入办法同步调整,提前两年完成国家要求的三年过渡期目标。

截至目前,海南已基本形成以基本医保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保险共同发展,具有海南自由贸易港特色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发挥“杠杆”作用,撬动“三医联动”改革深入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海南医保部门充分发挥“杠杆”作用,撬动“三医联动”改革深入推进。

抓紧抓实抓好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建立新增和修订医疗服务价格审批机制,推动医疗技术创新发展;完成医保诊疗目录编制,创新推出“医药招采价格引导机制”,出台省级医药招采和价格监测管理办法,以“数据联动+预警推送+积分考核+信用评价+成果运用”等制度集成的方式,引导招采价格趋向合理水平,实现全过程监管;发挥支付标准和信息披露作用,坚决落实各批次集采药品支付标准梯度降价原则;为了确保集采中选药品的疗效和安全性,启动药品真实世界研究项目;持续加强可替代药品和其他药品监测,确保药品降价不降质。

截至今年3月底,海南落地执行的集采药品数已达783个,医用耗材数10多类,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平均降幅超50%,参与省际联盟数和落地集采药品数排名全国前列,累计节约采购资金超35亿元,患者用药成本显著降低。

扎牢监管“笼子”,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为确保医保基金安全高效、合理使用,海南医保系统从强化法规制度建设入手,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织密扎牢安全监管“笼子”;建立内外联动综合监管体系,联合多部门,引入第三方机构、社会力量开展联动监管、监督,共同构筑医保基金安全防线;创新医保基金监管方式,实施飞行检查、开展专项核查,建立监督检查常态机制;结合“三医联动”改革,探索建立信用监管制度,激励守信、惩戒失信。

同时,海南医保系统还加快医保基金智能监控系统建设,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并加快推进场景监控全覆盖。自2021年6月智能监控系统上线至今,全省已累计减少医保基金不合理支出3.67亿元。

切实增强医保公共服务能力,更好方便群众就医。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2021年6月,海南成为全国第二个在全省实现全业务、全流程、全覆盖上线应用国家医保信息平台的省份。服务村医和群众“所需所盼”,配合全省“村医通”便民服务工程,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配备功能多元的“村医通”智能终端;推进医保事项“就近办”,建设医保便民服务站;建设医保网上服务大厅,推进医保高频公共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推进定点零售药店、“双通道”药品管理改革;简化门诊慢性特殊疾病认定程序。全面落实住院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2023年是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的关键之年。紧紧围绕服务自贸港建设,聚焦改革创新、重点任务落实、医保为民、协同推进、安全底线和便民高效,海南医保系统正以新气象新作为扎实推进医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推进海南省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

护肝之计在于春,春季哪些食物有益于护肝?

民间常说“春季是肝脏的开胃季”,因为在春季,气温升高,春雨滋润,万物复苏,人体也开始进入活跃的状态。在这个时期,肝脏承担着促进新陈代谢、排泄废物以及调节人体内部平衡的重要功能。此外,春季也有清明、谷雨等传统节气,人们在这些节气里会吃一些帮助肝脏排毒、调理身体的食物,如苦瓜、青菜、豆腐、薏米、小麦等,因此春季被认为是肝脏的开胃季。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怎样吃才是满足春季肝脏的“开胃餐”。

肝需要哪些营养?

肝脏需要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来支持它的正常功能。此外,它也需要一些关键的营养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B12、叶酸、铁和硒等。

春季常吃哪些食物护肝?

以下是春季养肝护肝的一些食物:

1.苦味食物:苦瓜、黄芩、枸杞子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量食用可以促进胆汁分泌,帮助肝脏排毒。

2.黑木耳:黑木耳中含有大量的铁和蛋白质,有助于促进肝脏的代谢和修复。

3.红枣:红枣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增强免疫力。

4.茶叶:茶叶中含有茶多酚,有助于促进肝脏的代谢和排毒,同时茶叶也有缓解疲劳的作用。

5.大蒜:大蒜中含有丰富的硫化物,可以帮助肝脏排毒,还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6.紫菜:紫菜具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12和叶酸等营养成分,可以帮助调节肝脏功能,促进代谢。

除了以上食物外,春季注意保持饮食清淡,多吃水果和蔬菜也是对肝脏有益的。

为什么护肝要多吃“苦”?

那么,苦味食物护肝的营养学原理又是什么?苦味食物可以帮助护肝,包括苦瓜、苦菜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如黄酮类、黄酮醇类、苦素、异硫氰酸盐等。这些生物活性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解毒等作用,可以减轻肝脏对有毒物质的负担,增强肝脏的代谢能力,从而保护肝脏健康。例如,苦瓜可以降低血糖和血脂,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莴笋(略有苦味,可归类到苦味食物)可以促进肝脏的新陈代谢,有助于细胞的修复和再生。

当然,苦味食物并不能完全护肝,肝脏健康还需要平衡的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限制饮酒、戒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等都是保护肝脏健康的重要措施。

常见的苦味食物,你吃过几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苦味食物:

1.苦瓜:这是一种含有苦味成分的蔬菜,富含维生素C、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2.苦菜:苦菜富含丰富的黄酮类、黄酮醇类等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解毒等作用,对肝脏健康有益。

3.菊花:菊花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和抗氧化物质,可促进肝脏代谢和排泄功能。

其中,苦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因为最容易买到,也有许多不同的做法,所以深受老百姓欢迎,也被誉为“润肺排毒佳品”。它对肝脏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胆汁分泌。苦瓜中含有苦瓜素和草酸等成分,可以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排毒和消化。

2.降低血脂和血糖。苦瓜中含有山奈酚等活性成分,可以降低血脂和血糖,有助于预防肝脏脂肪变性和糖尿病等疾病。

3.抗氧化。苦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帮助肝脏排毒,减少自由基的伤害。

4.清热解毒。苦瓜中的苦味成分可以清热解毒,有利于肝脏的清除功能,帮助排出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值得注意的是,苦瓜虽然有很多护肝养肝的好处,但苦瓜性寒凉,不适宜太多食用,容易损伤脾胃。所以,适量食用苦瓜即可享受它的益处。

春季科学养生,四类食物多吃,三类食物少吃!

哪四类食物要多吃?

第一类:全谷物

冬季为了御寒,很多小伙伴都食欲大增,这让体重有了不小的“提升”。春季的到来,也预示着露肉的季节快到了,很多小伙伴又开始了减肥的辛苦历程。

所以,即便春季要减肥,也不能不吃主食,建议粗细搭配,增加全谷物的摄入。相对于精白米面,全谷物不仅有利于餐后血糖的控制,还能增加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的摄入,也能增强饱腹感。

有研究表明,饮食中增加全谷物的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疾病、Ⅱ型糖尿病、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还有助于维持正常体重、延缓体重增长。

这么看,要想在露肉的季节拥有完美的身材,春季就要开始均衡摄入主食,适量增加全谷物。

第二类:新鲜水果

春季万物复苏,不仅有利于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也为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会增加春季流行疾病的传播。为了预防春季疾病,一定要注重提高免疫力。

要想提高免疫力,少不了的就是维生素C。维生素C能促进身体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防止氧化损伤,促进伤口愈合,并能促进抗体的产生,支持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

新鲜水果是提供维生素C的重要途径,维生素C含量比较可观的水果有冬枣、番石榴、猕猴桃、草莓、橙子、葡萄柚、木瓜、橘子等。

另外,蔬菜里的柿子椒维生素C含量超级棒,还可以直接生吃,如果能吃上100克新鲜的柿子椒,就能满足一般成年人每天维生素C需求的130%了。

所以,要想春季身体健康、远离疾病,一定要注重新鲜水果的摄入。

第三类:深色蔬菜

我们常说的深色蔬菜,就是指颜色比较深的橙色、深绿色、紫色的蔬菜,比如胡萝卜、西兰花、小白菜、油菜、紫甘蓝、紫洋葱、西红柿等。

这些蔬菜中富含β-胡萝卜素、花青素、番茄红素等抗氧化成分,能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抗炎、抗衰老,让你在春季里更有活力,皮肤更好。

第四类:牛奶等含有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想要拥有好的免疫力,除了维生素C,还得有蛋白质的参与。牛奶中不仅含有优质蛋白质,也是补钙的重要途径。人们也认为,春季是适合强筋健骨的好时机。

钙摄入不足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以及骨折的风险。要想补够钙,喝奶是一个非常经济的选择。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的建议,每天喝奶需300-500毫升。

哪三类食物要少吃?

这三种食物要少吃,主要还是出于春季养肝的考虑,因为春季的确是养肝的黄金季节之一。要想养肝可不是只需要吃动物肝脏这么简单,还要避免饮食不当对肝脏带来的损伤和影响。

1.不吃发霉食物:发霉食物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很早就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一类致癌物,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是砒霜的68倍。具有肝脏毒性,可增加患肝癌的风险。

比如,发霉的坚果和土榨油,以及储存不当的粮食、玉米、黄豆等都要小心。提醒大家,如果真的吃到了有霉苦哈喇味的花生、瓜子,一定要记得马上吐掉,再漱漱口。

2.少吃高脂高糖食物:膳食中长期大量摄入高脂肪(特别是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以及高果糖的食物会增加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比如肥肉、黄油、椰子油、棕榈油、鱼子、含糖饮料等。

3.少饮酒或不饮酒:长期大量饮酒会损害肝脏的健康,人体通过饮酒摄入的乙醇有90%以上都需要在肝脏分解代谢,这会给肝脏带来很大的负担。

长期大量饮酒,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乙酸对肝脏有很大的损害,并能降低肝脏对某些毒物的解毒能力,导致肝脏发生病变。所以,要想保护肝脏的健康,能少喝酒就少喝,能不喝酒就别喝。

如何缓解和预防春燥?

春季容易让人“上火”,感觉有点干巴。要想缓解春燥,可以多吃些水分含量高的食物,比如芹菜、黄瓜、冬瓜、西瓜、生菜、番茄、草莓等,它们的含水量都在90%以上。还应该保证水分摄入充足,建议温和气候下,轻身体活动水平的女性每天至少喝水1500毫升,男性至少1700毫升。如果不喜欢喝白开水,可以喝柠檬水、淡茶水。

另外,要少吃含糖高的食物,口感太甜的水果也别一次吃太多。因为大量糖的摄入会增加细胞的渗透压,导致喉咙干燥,引起口腔、嗓子、牙龈等部位不适,这就会出现大家所说的“上火”症状。

孩子“触网”低龄化,如何科学应对

2023-04-13光明日报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许多学龄前儿童(3—6岁)早早接触、使用或拥有了手机、平板电脑、儿童手表等移动终端,在享受愉悦便利的同时,更面临着视力下降、网络依赖与不良信息侵蚀等问题。当前,我国学龄前儿童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现状如何?家长对孩子使用移动终端的管理与干预是否到位?对此,光明日报记者联合有关专家,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学龄前儿童家庭展开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5020份;此外,又对北京、浙江、重庆等多地学龄前儿童及家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当前学龄前儿童移动终端使用状况及家长隐忧,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应对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

1.现状:学龄前儿童“触网”呈现低龄化趋势

一根稚嫩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娴熟地划过一道道弧线,一则则短视频随之闪现,一双童真的眼睛紧紧盯着这五光十色的画面,而屏幕前的这个孩子,还是个正在上幼儿园的3岁小朋友……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龄前儿童的家庭里。

“我女儿4岁了,每次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一玩就是2小时。我想要拿下手机,她就大哭大闹拒绝。”北京市民王丽十分苦恼,很希望有什么办法能让女儿放下手机……

平板电脑、手机玩得早、放不下,这成为许多学龄前儿童家庭共同的烦恼。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移动终端使用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另外,在“触网”的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专属设备。其中,拥有率最高的是平板电脑(18.7%),其次是儿童手表(18.25%),再次是手机(14.39%),拥有其他设备的占4.77%。

一位妈妈说起自己5岁儿子结识手机这个“玩伴”的过程:孩子的第一次远距离爬行,是从大床的一个角爬到另一个对角,吸引他的是一部播放着儿歌视频的手机;当他能自己坐在宝宝椅上吃饭了,手机内的短视频就成了老人们喂娃的超级帮手,小胖手滑动屏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从小就对手机非常熟悉,使用起来也是自然而然。

看动画、刷短视频是最主要需求。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参与的活动项目较为丰富。在已经“触网”的孩子中,有68.47%会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看动画片,位居首位;紧随其后,有41.18%的孩子会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刷短视频;再次是拍照、拍视频(25.7%)。此外,上在线课(19.54%)、学习手工制作(18.84%)、打游戏(17.6%)等也是儿童使用移动终端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学龄前儿童的娱乐生活提供了便利。

在北京一家游乐场,记者看到一个男孩正在用手机刷短视频。20分钟过去了,男孩的眼睛还紧紧盯着手机屏幕。向家长询问孩子的年龄时,他说:“孩子5岁多了,正上幼儿园大班,平时一抓到手机就要看,一看就停不下来。”说到这里,家长一脸无奈。

2.成因:儿童成长环境变化,家长高质量陪伴不足

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儿童成长环境的巨大变化。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6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当下,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龄前儿童自出生起,便很难避免与手机等移动终端有着或被动或主动的接触。

“过去老人拧开收音机给孩子听故事,打开电视给孩子放动画片,现在通通可以用手机、平板替代了。”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宗春山说。相比图书、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移动终端能为孩子提供声光电影音的强烈刺激,同时各类资源方便易得,无论是儿歌音乐、动画片还是早教课,都一应俱全。加之操作简单上手、适应场景丰富,自然而然成为家庭育儿的重要工具。

父母在儿童成长早期缺少高质量陪伴。调查显示,有12.6%的家长会经常主动用手机“陪伴”孩子,有68.75%的家长偶尔用手机“陪伴”孩子,仅有18.66%的家长从来不用手机“陪伴”孩子;有六成多家长会让孩子浏览自己的手机。此外,还有30.43%的家长选择让孩子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伴听入睡,代替传统的父母讲故事哄睡。

不少父母因为忙于工作,习惯用手机替代自己“陪伴”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缺少高质量的陪伴、缺乏亲情与沟通,对电子设备越来越依赖。这种替代性“陪伴”,实质上阻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宗春山说:“国际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孩子对父母早期依恋关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依恋关系,第一能给孩子安全感,第二会刺激孩子大脑神经的发育,第三也会培养孩子的社会性。”而用手机“代替陪伴”,不利于依恋关系的培养。

此外,很多父母和长辈在孩子使用手机等行为的管理尺度上存在明显分歧。例如,一些父母觉得孩子玩了半小时,该停下来了,但老人往往爱孙心切,觉得“再玩会儿也没关系”。父母试图说服孩子交出手机的过程中,家里的老人往往出面阻拦,甚至双方产生争吵。“每每这个时候,孩子更要执意玩个够。”一位家长说。

3.困扰:过早“触网”,多维度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调查显示,对于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家长有着诸多担忧。

担心影响视力。调查显示,对于孩子过早接触手机等移动终端,有91.09%的家长担心孩子的视力受到影响。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现在4岁半,每天去户外运动两个小时,体检时却被告知远视储备消失。”这位家长在震惊之余,回想了可能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的原因,就是家里老人经常给孩子玩手机,对于孩子刷短视频、看动画片,没有严格控制。这样的情况在学龄前儿童中并非个例。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公布的数据,2020年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均超过9%,最高可达19.1%;在幼儿园6岁儿童中,有1.5%为高度近视。

担忧陷入网络依赖。调查中,有62.09%的家长对于孩子使用移动终端可能导致网络依赖表示了担忧。在访谈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总是见缝插针地玩手机。“吃饭之前要玩,大人一不留神没看好,就偷偷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甚至上厕所时都提出要玩。”专家表示,面对孩子过度依赖手机,家长如果缺乏科学引导,一味批评、指责甚至生硬阻挠,很容易激化亲子矛盾,导致亲子关系恶化,适得其反。

接触不良信息。调查中,有42.02%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接触不良信息。一位5岁孩子的外公告诉记者,他在和孩子一起刷短视频时遭遇过“措手不及”的情况:“有一次,我给外孙看越野车爬陡坡短视频,一分多钟的长度,在最后车辆接近坡顶的时候,视频中现场围观的人却爆出粗口。这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此外,不少孩子刷短视频时使用的是大人的手机,算法推荐视频内容时难免出现一些不适合少儿观看的内容,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

4.求解:网络时代,引导孩子与电子设备和谐共处

“21世纪是网络和科技的时代,所有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出生伊始就面临着挑战——既要用好这些网络设备,又要能够在网络的丛林中保持独立的自我,不能迷失方向。”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黄翯青表示。

幼儿园作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主体之一,要做到科学引导。一方面,通过游戏、课程、活动,帮助孩子科学认识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幼儿园教学中,要自觉减少屏幕的使用强度,减少各类作业对手机的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家长沙龙、家长个案咨询指导等途径,指导家长处理好孩子与手机的关系,遵循“可控不可怕、放开不放任”的原则,依据儿童发展发育的科学原理,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解决难题。

社会层面,群团组织要为家庭教育提供保障,早教机构等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教育、卫生、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应投入足够的力量,高度重视学龄前孩子使用移动终端的现象与趋势,注重调查研究,帮助家长更新理念、提升能力。社会各界应科学、客观、全面地看待学龄前儿童的手机使用,切忌全面否定,不以极端个案替代社会整体情况,而是应严谨分析、科学论证。市场监管机构要加强有效监管,督促各类早教幼教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能只为盈利,生产、销售不利于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电子产品。

—————————————————————————————————————————————————————

THE END
1.德惠16家个人亲子验测中心地址一览(12家附2...来自中鉴基因官方...1、德惠万核基因亲子鉴定咨询办理中心机构电话:134 1638 5658(微信同号)机构地址:德惠市西八道街民族路502号(如需办理请提前预约)服务范围:宽城区、朝阳区、二道区、绿园区、双阳区、九台区、农安县、榆树市、德惠市、公主岭市、吉林市德惠正规亲子鉴定机构名录合集:2.吉林华远司法鉴定中心机构住所:吉林省长春市东...https://weibo.com/7831023888/P0kTP1wll
2.长春疾控重要发布张瑜李英狂犬病长春疾控重要发布 11月11日 长春疾控卫监微信发布 长春市狂犬病暴露处置、 HPV疫苗接种门诊一览表 具体内容如下 长春市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一览表 (更新至2024年11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来源:长春疾控卫监微信 初审:张瑜 复审:李英 终审:王继峰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QIFRMR051493MQ.html
3.鑫若成雪0420有毒宠物热卖隐患就在我们身边粉丝数42841简介:鑫若成雪0420上传的资讯视频:有毒宠物热卖 隐患就在我们身边,粉丝数42841,作品数5288,免费在线观看,视频简介:有毒宠物热卖 隐患就在我们身边 UP主简介 鑫若成雪0420 粉丝数:42841 作品数:5288 泡泡活动 辽宁-直播生活资讯在线观看 辽宁-直播生活资讯完整版在线观看 辽宁-直播生活资讯在线观看完整版 辽宁-直播...http://www.qiyi.com/v_19rst9l4gk.html
4.上海涵盛实业有限公司涵盛空运涵盛宠物托运服务热线〖400-633-5885〗: 1.宠物出国健康体检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香港、成都等带宠物出国所需疫苗注射、芯片植入、健康证书办理、体检报检、血清化验等服务。 ··· 查看详细→ 托运须知 宠物托运流程〖服务热线:400-633-5885〗一、确定航班时间及舱位。二、办理托运证明文件1、动物健康免疫证明(可由我...http://www.hsair.cn/
5.工程化为体内产生血清素的先进微生物组疗法[b]:直方图,其示出了在源自三种大肠杆菌尼氏菌株的细胞的5-htp进料的培养物的培养基中测量的trm(色胺)、5-htp(5-羟色氨酸)、5-ht(血清素)的滴度,所述三种大肠杆菌尼氏菌株被工程化为分别共表达:对人thp2(h2)和水稻tdc(h2r)进行编码的tph和tdc基因;对人thp2(h2)和长春花tdc(h2c)进行编码的tph和...http://mip.xjishu.com/zhuanli/27/202080051128.html
6.宠物回国宠物出国国内宠物托运多格儿货运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营宠物托运的物流公司,自公司成立以来,凭借与各航空公司优良的合作关系,在我们每一个多格儿人的不懈努力下,以优质的全程跟踪服务,使得多格儿日益壮大,现已成为广东地区最大的宠物托运服务商之一。公司服务产品包括宠物国内航空托运、宠物出http://www.dogeer.cn/
7....404.4【行业标准】WST 404.4-2018 临床常用生化检验项目参考区间 第4部分: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pdf,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中国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 标准(DB)、企业标准(Q/)四级。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理事会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713/7046162143002040.shtm
8.非常好的狗狗养护知识1. 刚购回的幼犬最好能立即注射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以增强体制。 2. 切忌立既给犬洗澡,应在犬几天后适应新环境后,且进食排泄正常的前提下,再给犬洗澡。 3. 到家后应控制犬的食量,低于正常食量喂食,几天内慢慢增加至正常食量。 4. 刚买回的幼犬若有任何可疑情况,请立即打电话咨询医生,若有必要尽快带爱犬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115/14/15514233_345453788.shtml
9.长春市绿园区同心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飞跃...长春市绿园区同心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址为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飞跃路多恩虹郡小区9号楼,位于吉林长春绿园区,属于吉林省长春绿园区同心街道,吉林省长春绿园区博众社区,吉林长春绿园区博众社区,注册于2020年4月29日,法人是魏海颖,主要业务范围为预防保健科/全科医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jilin/name/%E9%95%BF%E6%98%A5%E5%B8%82%E7%BB%BF%E5%9B%AD%E5%8C%BA%E5%90%8C%E5%BF%83%E7%AC%AC%E4%BA%8C%E7%A4%BE%E5%8C%BA%E5%8D%AB%E7%94%9F%E6%9C%8D%E5%8A%A1%E4%B8%AD%E5%BF%83?mip
1....电话,地址,价格,营业时间(图)长春宠物电话:130290051** 0431-889551** 特色: 更多信息 写评价 网友评价(1925) 全部图片(274)好评(284)中评(1)差评(0) 佳佳lijiawei 非常不错的一家宠物医院,环境很好,家里狗狗从小就在在大的疫苗。 vc_pet_tag_module: dotSource: vc_pet_breed_module: ...https://www.dianping.com/shop/848213414
2.长春西诺浩普三联高免血清宠物狗犬瘟细小冠状10支/盒采购类型现货/标准品采购总量10剩余报价天数0天 发布时间2018-10-13截止时间2018-11-13报价条数0 条 询价产品(现货/标准品) 产品名称品牌采购数量单位产品描述 长春 西诺浩普 三联高免血清 宠物狗犬瘟细小冠状 10支/盒--10冠状病 对供应商要求 期望收货日期2018-11-13 ...https://www.912688.com/buy/276643.html
3.弓形虫简介弓形虫怎么传染弓形虫怎么治疗→MAIGOO百科基本介绍 价值及其他 流行病学 传播途径 感染几率 临床表现 诊断方法 预防检测 治疗方案 抗体与宠物 感染病例 寄生虫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也叫三尸虫,是细胞内寄生虫。 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患各种疾...https://www.maigoo.com/citiao/235050.html
4.动物传染病学(精选十篇)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和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在重点地区(以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所在地为主体)设置流行病学调查点,持续监视动物养殖、免疫、流通、屠宰环节的风险因素变化情况,结合特定动物疫病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结果,预测疫情发展趋势,评估疫病防控效果,提高防控工作的针对性。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c4d52qd.html
5.长春兽医研究所这意味着我实验室获得2017年欧盟狂犬病指定检测实验室资质,将继续为我国携宠物赴欧盟居民检测犬、猫血清狂犬病中和抗体。 作为我国唯一一家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和欧盟双认证的实验室,我实验室可出具符合澳门、香港、台湾、欧盟、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国和各地区认可的狂犬病抗体检测报告。https://cvri.caas.cn/zxdt/132930.htm
6.2015年最新版:如何带宠物去阿联酋迪拜–迪拜人第一步,首先去兽医院(宠物医院)注射芯片,并采集血清,血清采集后,联系中国农业科学院长春兽医研究所 网站:http://cvrirabies.bmi.ac.cn/ 该研究所周一至周五上班,所以建议周五抽血,选择最快的冷链运输运送至长春,他们大约周一上班时就可以收到了。该检测大约用时一周左右。考虑快递时间,总共用时两周左右。 http://www.dubairen.com/33334.html
7.长春嫖娼位置全球数源中心南沙数据基础设施揭牌启用据长春市公安局消息,今日上午,民警在对长春市某高档酒店进行突击检查时,发现了一起涉嫌嫖娼的案件。经过调查,警方确认该案件涉及多人,其中包括嫖娼者和嫖娼女性。 据初步调查,这起涉嫌嫖娼的案件发生在2024年11月06日凌晨,在这家高档酒店的其中一间客房内。警方表示,他们收到了一名市民的举报电话,称有可疑行为发生...https://www.hebeifuda.com/show-1148.html?/sports/763154.jsp
8.检测血清中IgG和IgM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多选题】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是()。 A. 不影响结构使用性能 B. 可以重复测试 C. 精度较高 D. 快速方便 E. 间接测试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监理员(监理实务)考试题目 【简答题】血清中Ig含量最高的是___,含量最低的是___,半衰期最长的是 ___,分子量最大的是___。 查看完整题目与答案 【单...https://www.shuashuati.com/ti/8504a1bf5843429a94c9c2d121647166.html?fm=bdbds42c85f8a23bda70876f9bd1fbca69444
9.魏氏独家什么是塞拉菌素?塞拉菌素应用何处?塞拉菌素:辉瑞公司研发的宠物驱虫新星 塞拉菌素是阿维菌素类的新一代衍生物,由美国辉瑞公司研发。它于1999年5月26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同年11月25日由欧盟批准上市。塞拉菌素具有高效、安全及低毒副作用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宠物市场,主要用于治疗犬猫的蛔虫、钩虫、疥螨、蚤和虱的感染,并可预防犬猫心丝虫病。其作...https://www.chemicalbook.com/SupplierNews_147413.htm
10.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保健食品标志规范标注指南》CTI华测检测 | 纽唯实验室介绍 CTI华测环境关注 |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电子电器国际认证快讯 2023-12》 检测能力 |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检验能力研发成功 检测能力 | 健康代糖:D-阿洛酮糖 《电子电器国际认证快讯 2023-10》 《电子电器国际认证快讯 2023-11》 FACH管理中心成功举办上海区业务部...https://www.cti-cert.com/serviceslist/22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