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6日,从1例女性患儿急性胃肠炎标本中检出1株沙门菌,该菌经形态、生化、血清学证实为长湾泥沙门菌血清型(SalmonellaJangwani,17:a:1,5),系国内首次检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患者为1岁女性,浙江省余姚市人。2016年9月4日上午,因发热伴腹泻症状去余姚市某医院小儿科门诊就诊,粪便常规实验室检查:黄色、糊状,常规检查未见红、白细胞,隐血试验阳性,轮状病毒、腺病毒、寄生虫均为阴性,给予退热(布洛芬混悬剂)、抗病毒(干扰素)和益生菌经验治疗(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9月5日下午复诊,自诉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粪便仍为黄色糊状便,镜检白细胞++,隐血试验阳性,临床诊断为细菌性胃肠炎,进行粪便细菌培养和给予罗氏芬(头孢三嗪)静脉滴注0.5g/次/d。9月6日复诊,主诉腹痛症状仍未见明显好转,遂医嘱罗氏芬剂量调整为0.7g/次/d。9月7日复诊,症状仍未见明显好转,临床实验室粪便培养报告检出“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并将菌株送至余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复核。9月7-9日,继续给予罗氏芬0.7g/次/d静脉滴注后症状缓解,预后良好。后经回顾性家访调查确认,患儿家中曾购买和饲养过1只巴西小乌龟,患病前1周内无外出就餐和旅游史,家中直系亲属亦无腹泻患者。
沙门菌志贺菌平板(SS)、克氏双糖铁琼脂(KIA)、水解酪蛋白平板(M-H)购自青岛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科玛嘉沙门菌显色培养基购自郑州博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沙门菌诊断血清购自宁波天润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和丹麦国立血清研究所(SSI);21种抗生素纸片购自英国Oxoid公司;全自动生化鉴定仪VITEK2compact30和生化鉴定板条(GN)购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所有材料试剂等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菌株在SS平板上,36℃培养24h,呈现无色半透明、圆形湿润、边缘光滑、中心黑色(产H2S)的菌落特征。在科玛嘉沙门菌显色平板36℃培养24h,呈现紫红色、圆形湿润的菌落特征;经革兰染色镜检见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挑选选择性平板生长的疑似典型菌落接种于双糖铁琼脂,36℃培养24h,结果为斜面产碱,底层产酸(K/A),不产气,H2S+。
菌株先用宁波天润沙门菌血清进行初筛,然后用丹麦SSI沙门菌血清进行复核。依据Kauffman-White血清分型标准,进行菌株血清型别鉴定。血清型最后由宁波市CDC和上海市CDC用丹麦SSI沙门菌血清复核鉴定。根据血清型鉴定结果,查Kaufmam-White抗原表,鉴定为长湾泥沙门菌血清型(SalmonellaJangwani,17:a:1,5)。经宁波市CDC和上海市CDC复核,结果一致。
按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参照2016年度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进行,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挑选9类共21种抗生素纸片:氨苄西林(10μg)、哌拉西林(100μg)、阿莫西林/克拉维酸(20/10μg)、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00/10μg)、头孢唑林(30μg)、头孢呋辛(30μg)、头孢塞吩(30μg)、头孢曲松(30μg)、头孢噻肟(30μg)、亚胺培南(10μg)、氨曲南(30μg)、庆大霉素(10μg)、奈替米星(30μg)、妥布霉素(10μg)、四环素(30μg)、环丙沙星(5μg)、诺氟沙星(10μg)、氧氟沙星(5μg)、萘啶酸(30μg)、利福平(5μg)、复方新诺明(1.25/13.75μg)。受试的21种抗生素中,除对利福平耐受外,其余均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