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不咋看历史吧,钱穆是史学四大家。我高中的时候做历史题目(浙江的)史学方法题出题老师经常用他的理论,陈寅恪钱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两座大山。我作为一个杭州人,觉得他学术和人品的造诣都远高过杭州的梁实秋
你对大师的归纳很广啊
胡适长得好像新东方那个俞敏洪
他妈的,要是不写胡适,我以为就是俞
你懂个催子,钱穆比陈恒厉害多了
理性讨论,四大家里只有陈寅恪是受到现代学术体系锻炼的,自成一派。其余三人里陈垣对史料的考据校勘是最扎实的,挖掘史料价值,可能更适合做学术研究的工具书而不是普通历史爱好者的快餐。钱穆涉猎最广,著作最为丰富,好就史料发议论,先秦诸子年系也确实牛逼,但他大部分著作是以新儒学哲学者的观点写历史,更偏文化而不限于历史,一生为故国招魂,一个捍卫旧文化的士,我是佩服他的。但单就历史学本身而言,学术功力明显不如二陈,你看钱自己写给余英时的信里对陈垣的推崇,还在王国维陈寅恪之上。你要论综合水平,钱穆和陈垣谁厉害我不评价,但就论历史学,你是怎么得出钱穆比陈垣厉害多了的结论
钱穆比这几个不够吧
很明显你不了解钱穆也不了解梁实秋
yysy,梁实秋,余光中和张大千还算是大师,其余几个都是虚有其名。
钱穆不算吗?
大部分都善终了。
因为去的都是支持蒋的,不支持的几乎都不去。
钱穆和林语堂也算是不负盛名的吧
阁下评价是诚恳客观的,我看钱穆的作品时多少是有点内心排斥的,可能我自己受唯物史观影响比较大,所以他的那种士大夫风度让我多少有点反感,但是客观来讲,先秦诸子的体系确实独树一帜的
胡适是个狗屁大师。孔德成,校长是怕了老孔家随时跪舔的病犯了么?
钱穆都不算吗
老哥说的很中肯,偏文化而不限于历史。
你看过历史书么
有一说一,钱穆对历史研究治学还是偏士大夫精英那套,缺少现代历史学视野,跟真正学贯中西的陈寅恪还差一档。近代历史学非要找出两座高山也应该是陈寅恪陈垣。钱穆最近二十多年在大陆名声兴起很大一部分是国学热和意识形态的关系。
抗战期间受蒋校长委派驻美国大使,没有为国内争取物资,没有宣传国内抗战,甚至老美送的物资找不到他去交接。全部精力用于自己拿博士学位去了。校长一辈子签了N多个卖国条约,到最后都骂他是无耻文人。从中国人的角度看这是个畜牲,算个毛线大师。
人家说他的学术能不能称为大师,你往政治上扯,而且你说的这些出处呢?有官方凭据吗?你的举证就这些?
毛和蒋算不算官方?
中国历史教科书不算?
这个问题很有趣的,你说他的研究是偏精英视角的,那么就相对应的有群众史观的视角,可是建国后大陆史学的五朵金花,其中即有农民战争问题,按说够群众史观了吧,但仔细去看,无非在讲陈胜吴广李自成这些人,农民战争中的农民又在其中隐没了,这也是个吊诡的现象
哈哈哈哈哈哈哈你大概是从初中历史书了解的他吧
那你又是从哪些野史了解他的?
还是可以的
不论人品,胡适对于白话文、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怎么就不能当一个大师?虎扑现在对于一些历史人物就这样评价的?
这个问题的确有趣,按能力水平,范文澜翦伯赞他们本可以做出更高成就,无奈卷入大历史的潮流。研究历史本来就有很多角度和方法,但什么都往意识形态上靠,难免进退失据,到最后就是拧巴。钱穆也是一样,以他的水平,很多问题他难道看不清吗?我感觉他就是回避很多现实问题,非要扛住旧文化这杆旗。时人所见,近代中华民族的风骨与脊梁已被外来文明打断,钱穆以新儒学重释传统文化,想要重振民族风骨,可历史潮流就在这里,他的道学做不到,让中华民族重新挺起脊梁只能靠铁与血。研究历史还是尽量放开眼界,少被意识形态束缚。
你是官方,我怎么觉的钱穆可以排第三
钱穆骨子里就是封建文人那一套,又酸又腐,就钱穆自己的立场,他治的是道而不是史,这一点他徒弟余英时也是学了个八成,两人都是一路货色,不遗余力吹捧捍卫儒家道统。还是那句话,水平是有的,本事也不小,但早就应该被时代所抛弃了。
四大家陈垣为首,钱穆垫底,当然了,也能算个大师,毕竟学术造诣还是不错。
但钱穆这人是个反动分子,反马列、反共、反新文化,曾将我党称为“赤祸横流”,抱残守缺,充满了旧时代文人的酸腐气息。而后来到了台湾,一门心思舔老蒋,本来混得还不错,结果蒋氏父子死了之后,立马被台当局扫地出门,真是既可悲又可笑。
其实就是反动派。胡适傅斯年钱穆这种反动文人,都是王八蛋。胡适还是狗汉奸。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就是这个狗汉奸的高论。
钱穆货真价实的大师
国史大纲啊,就这一本书就已经奠定钱穆在历史学的地位了
除了胡适,其他当得起这一声吧。。。张天师那个是特殊情况就不讨论了。
儒释道三个是靠投胎梁实秋肯定不配
不都去台湾了吗?
理工类大部分都留下来了,文科类的,像研究梵文的这种,留不留下无所谓,阶级属性立场就没变过,在他们眼里无非又是一次改朝换代,他们以为自己依然能够高官得坐骏马得骑当人上人
下场惨的那不叫大师那是党和人民的对立面需要帮助他们认识思想上的错误
我都分不清你这是不是黑了
留在大陆的,绝大部分也是善终的。
公牛队还是湖人队?
还有个有趣的地方,钱穆虽眼界广博、发论纵横,但他反而不太喜爱陈寅恪“摇曳”的文风。其致余英時的信中曾云,陈“文不如王,冗沓而多枝节…故作摇曳”,以至于删去二三成才感合适。不知道这是否体现了二人治学风格的分歧,一个重材料和证据的驳杂,另一个则重引申的深广。
去查查梅贻琦的经历,对不了解的人物有点基本的尊重好吗
他可能说的是上师大副校长陈恒,那钱穆确实更厉害[虎扑表情-手动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