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姐会发I—94出入境卡和CF-6059海关申报单(CUSTOMDECLARATIONFORM)
A)I-94卡:是美国移民局用英文印制的一张白色的硬纸表格,又称为出入境记录卡。它包括两部分,入境记录ArrivalRecord,离境记录DepartureRecord。所有外籍旅客都必须填写这张表格,你必须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写正面的一页(姓名和出生年月等个人资料),即Item1through13andItem14through17,不要在此表的背面填写任何东西。此外,你还必须写明抵达美国后的第一个住址等细节。如果你不了解如何填写某种表格,可请司乘人员帮忙。
B)CF-6059海关申报单:有的在上机前/出境前填,有的在机上才填,视出境机场而异。
2、入境检查手续
A)在到达检查站前,请准备好护照、SEVISI-20或DS-2019表、I-94入境离境记录卡和CF-6059海关申报单,便于向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官员出示
B)在美国入境口岸的检查内容主要有四项:
1)公共卫生2)移民身份3)海关检查4)农业检查。这四项检查可能由一名官员进行,也可能由多名官员进行。
C)抵达入境口岸时,请前往抵港旅客出口处,到了入境检查室,按照入境签证的不同,排队等候检查。持非移民签证者(F1)应在外籍旅客入境的区域的非移民(Nonresidents)的队伍里排队;持移民签证或绿卡者要排在Citizens/Residents的行列。
D)轮到你受检时,请将护照、SEVISI-20或DS-2019表、I-94出入境离境记录卡(应注明您将在美居住的地址)和CF-6059海关申报单,一并交给移民官查验
F)移民局官员问完问题,就会要求你在一个扫瞄装置上留下指纹并当场拍摄一张数码照片,最后就会在I-20或IAP-66及I-94上盖章,盖章注明入境日期(这个日期是访美者被允许在美国居住的最后期限),签字注明签证身分及再次合法入境的期限,并将此卡订在护照内页上。
如果你持学生签证(F-1类)和交流学者签证(J-1类),美国将允许你在美停留至学业完成的必要年限。因此,通常移民官会在I-94表的停留期限栏打上身份持续有效期D/S(Durationofstatus)印记。无论你持F-1或J-1签证,你必须注意入境时护照的有效期必须始终保持比预定在美停留期限多出六个月以上。
如果你不能出示合法文件,就会被拒绝入境。如果这种情况出现,海关就发放一个FormI-515A给你,这个表可以允许你短期进入美国30天,在这30天内,你必须马上提交合法的文件给海关,否则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G)移民官会将I-94的出境部分撕下,钉在护照上,并将I-20或IAP-66的第三页一并交还给你。你要立即确认添加的资料无误,如果有错误立即要求更正。离开柜台后再回去要求或问问题,只会徒增麻烦。
注意:I-94卡是证明你合法入境美国的证件。虽然只是一张小纸,但是在居留美国期间一定要和护照一起妥善保管。如遗失,必须向附近移民局申请补发。当你离开美国时,航空公司人员会要求你交回这张I-94卡。移民局在收到航空公司交回的I-94卡后,就会将你已离开美国的记录输入电脑。有时航空公司也会偶尔忘记收回I-94卡,但是你一定要上交I-94卡,这样移民局才能确定你已按期离境,否则以后你再申请去美国时就会遇到麻烦。
提取行李、缴交报关单和验关
1、提取行李
2、验关
检查行李时要递上证件,海关稽查员(CustomsInspector)将要你申报带入美国的物品,然后他们将检查你的行李,并核对你在飞机上填写的海关申报单。如果你隐瞒需报关纳税的物品,将受重罚。所以建议你如实申报。
如果在行李中被发现有任何禁带物品,要被当场没收。携带入境的金额超过一万美元,应主动向海关申报,并填报四七九零表。
扩展阅读:美国留学申请的注意事项
1、不要惊慌失措
你的孩子一定会“考上”美国大学。因为就留学实践来说,现在与以往已经在实质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以前的情况是去美国比较难,现在是留学美国已经完全不成问题,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好学校。以前通过“考”才能上大学的理念,特别是“考上”美国大学的想法应当有所改变。借用一句顺口溜:“中国大学是考的,美国大学是找的”,可能会缓松一下学生的紧张心情。
2、相信自己实力
无论学生还是家长,在申请美国大学前,已经完成了很多关于美国大学的“家庭作业”,这其中包括学校网站的浏览,美国大学的走访,学哥学姐的建议,升学顾问的指导等,要充分相信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将这些成果用于自己的实战之中。
3、避免愚蠢错误
在大学申请的最后阶段犯下最愚蠢的错误是非常常见的,例如,由于美国大学采用通用申请表,一些同学为了省事,把写给史密斯学院的申请信,寄到了卫斯理学院。像这种由于粗心大意而发生的愚蠢错误,一定特别注意并且坚决避免。
4、控制申请数量
申请美国大学通常选择三类学校,既梦想学校、目标学校和保底学校,每一个类别以不超过3所为宜,总数以不超过10所为宜。以前有媒体报道某学生被美国17所大学录取,实际从申请效果来看,并不是申请的越多,被录取的机会越大,相反,由于申请的学校过多,浪费太多精力,反而会削弱目标性和成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