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进出口结构出口国家分布情况及出口发展趋势分析图

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57%,增速较之前有所放缓。

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发布、行业参与者的积极推动以及行业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尤其是出口业务将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从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看,中国跨境电商中出口占比达到83.2%,进口比例16.8%。目前我国跨境进口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伴随着中国消费者对海外商品需求的增加,进口业务在过去三年呈现出稳步增长,但在2016年4月推行的一系列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新政不仅明确了跨境零售进口的新税制,也对商品的通关流程和品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规范行业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零售进口业务增长。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进出口结构

跨境电商成为新增长点2015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达到5.4万亿元,同比增长28.57%,占我国进出口总值21.96%,占比进一步提高。随着国家利好政策以及自贸区的发展,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以及占进出口贸易额比例将保持高速增长。2015年跨境电商中出口占比达到83.2%,进口占比16.8%,随着行业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消费者逐渐接受跨境电子商务的购物方式,进口部分占比持续提升,但是新政给进口行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出口方面出口电商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伴随着未来进一步全球化、物流体系提升、政策支持以及海外仓等新兴模式的兴起,出口电商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趋势。从模式来看,B2B仍旧是跨境电商的主导,占比仍旧高于90%。随着跨境贸易主体越来越小以及产品从工厂到消费者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跨境交易订单趋向于碎片化和小额化,未来B2C交易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然而由于B2B交易量级较大且订单比较稳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B2B仍然是中国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最重要模式。

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与进出口规模

跨境电商中B2B和B2C模式的构成

进口出口双向高速发展2015年跨境电商整体增长超过28.57%,其中进口类交易增长超过50%,达到0.56万亿,出口类交易增长31.79%,达到3.64万亿。出口类电商经过了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而且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在线平台也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经营模式,借由多项利好的促进,未来出口类业务仍将保持相对高速的增长。由于政策的放松、购物渠道的完善以及旺盛的消费需求,最近几年进口类交易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但随着交易规模的增加,增速将逐渐放缓,但仍将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率

主要出口交易商和进口交易商

跨境电商不断成熟发展,与以下因素密不可分:

上海、天津、南沙等自贸区先后落地,促进大企业纷纷投身跨境电商,使得行业步入规范与健康,同时大量优质低价的进口产品将在自贸区内涌现。“十三五”前后自贸区概念多次被提及,自贸区数量未来有望增加,政策扶持力度也有望加强,新一轮自贸区加速建设的高潮有望展开。?传统企业不断重视跨境电商平台,中国消费者对海外物美价廉、优质品牌的商品的强大购买需求都使跨境电商成为未来驱动贸易发展的新动力。

出口产业保持强劲增长,发展将呈现新格局跨境电商出口业务在过去五年中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的增长,业务规模已经十分可观。未来借助政策的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行业成熟程度提升,出口业务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占总进出口交易的比重有望进一步提升。

从出口国家来看,美国是我国跨境电商出口的主要目标国家,占比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其次是欧盟、东盟以及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借助物流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跨境电商正在将触角伸向更多的地区。就产品种类来看,3C类电子产品受欢迎度远高于其他产品,其中以低价手机、手机配件、平板电脑、电脑配件等性价比较高的产品为主;服装服饰也借助价格和品类优势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从业务模式来看,B2B仍旧是当前业务的主导模式,主要原因是传统贸易下我国本土生产商未能塑造出自身品牌的国际影响力,而更多的是以国际品牌代工厂的身份出现,但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提升,国外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的认可度逐步提高,加之跨境电商积极的营销策略,未来B2C份额有望得到进一步提高。

跨境电商出口国家分布情况

跨境电商出口产品分类占比

全球B2C交易额和跨境B2C交易额预测

2014-2020全球主要经济数据预测

跨境电商出口发展趋势

“一带一路”助力出口

大数据、云计算等助力精准营销

?跨境电商经历了多年的跨境贸易后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客户信息,随着云计算等技术的逐渐推广,大数据+云计算等模式将为国别、地区性精准营销提供更多支持,在挖据潜力方面也将起到作用

开放式的跨境贸易推动多元化发展

?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和B2C等模式逐渐成熟,国外消费者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到中国生产商的产品,同时更多中国生产商可以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性和直接性参与到跨境交易中来。这个趋势将更加丰富商品的种类,助力产品多元化,服务质量也会随着竞争逐步提升至国际化水准

海外仓储高速发展,全渠道发展有望成为新模式

?目前海外仓储正处在新兴发展阶段,自建仓库、专业化的第三方海外仓和国外电商海外仓三方竞争正不断提升海外仓储的运营效率和经营质量,借由仓储衍生的线下体验模式有望成为一种有力尝试,但需谨慎仓储国的政策变化

移动互联引领未来潮流

?移动端交易在国内已经占据了约一半在线购物交易,未来国外的移动端营销也将成为未来跨境电商的一个主战场,良好的对接将提升国内品牌在当地的认知程度。

进口业务发展迅猛,成为跨境电商高速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跨境进口从兴起至2014年,始终保持着超过50%的增长速度,2015年增速仍旧高达47.95%,国内旺盛的需求是拉动跨境进口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继2014年海关总署公布了56、57号两项重量级公告后,多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进出口电商在效率、流程以及税收方面的部分问题,但是2016年4月起执行的跨境零售进口新政给进口电商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跨境进口的发展自此出现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部分自贸区试点城市跨境电商模式汇总

跨境电商进口业务试点物流模式对比

从进口国家来看,基于新华社与visa联合发布的,2014年美国稳居中国最大的跨境网购“进出口国”,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中国网民在美国电商的购买次数约为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加拿大等10个主要样本国家及地区的平均水平的18倍,其次为英国和日本。但是从数据来看,相对于2013年,网购目标国正在逐渐分散。从单笔交易金额来看,虽然美国是中国消费者跨境购物的最大目的国,但是单次消费金额却未排在前列,排名前三的分别为澳大利亚、法国和英国。消费者在亚洲邻国的单次购买金额也较低,但是购买频率相对较高。

从进口产品种类来看,国内消费者主要购买的产品为护肤美妆、婴幼儿食品、服饰、保健品、电子产品等,对比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并结合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需求,需求方面仍存在巨大潜力。伴随着物流等支持性产业发展、跨境购物模式更加成熟,消费者可选商品种类将更加丰富,消费产品种类也将更加分散。

2015年跨境购买商品种类调研数据

几大主要进口消费品大致占比

网商巨头加大力度“跨境”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平台已经超过5000家,企业超过20万家。其中80%的企业来自广州、宁波等有传统外贸基础的地区。以阿里、京东、亚马逊等为首的跨境电商巨头都围绕跨境电商战略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加速各自海外电商的布局,抢占市场份额。一号店、当当、唯品会等也紧紧跟随积极展开跨境电商业务。此外,洋码头、蜜淘、蜜芽宝贝、买个便宜货等颇具代表性的跨境电商公司渐渐崭露头角,在母婴、美妆、服饰类等垂直细分领域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

跨境电商巨头及其战略布局

跨境进口市场“百花齐放”,受资本青睐

虽然天猫与京东、亚马逊一同占据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约90%的份额,但是对于跨境电商这个新兴的细分市场来说,市场份额的不确定性仍然较高,不少新兴平台依靠独特的商业策略以及竞争优势获得了一定量的市场份额,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和多元化。

2015年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含跨境电商部分)

目前市场上几大主要模式

新兴细分市场的高速发展与资本市场的推动是密不可分的,不少新兴企业在过去一两年中纷纷完成了多轮融资,跨境电商行业俨然成了资本市场积极抢占的高地。新颖的经营思路、广阔的市场前景以及热钱流入催生了各式各样的运营模式,从自营到平台式经营再到直播式购物,商家极尽所能地从不同角度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以占据属于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融资交易来看,2014年蜜淘、蜜芽宝贝、中粮我买网以及海蜜等都获得了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2015年初洋码头更是获得了B轮1亿美元的融资,紧接着又有洋萌、阿侠谷、波罗蜜获得了千万美元级别投资。即使面对淘宝、京东这样巨头的威胁,资本市场的投资热情仍旧不减。但随着竞争对手逐渐增多以及电商巨头的强势介入,市场对于跨境电商行业洗牌的忧虑逐渐上升。

2014-2015年部分跨境电商融资一览

2016年中国跨境网络购物用户选择跨境网购的主要原因

中国跨境B2C零售电商交易额构成

部分实体零售涉足跨境电商

跨境电商的问题和风险经历了近两年的高速发展,跨境电商行业的运营模式已经逐渐成形,伴随着政府政策的促进,未来跨境电商行业有望维持高增速,但是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以及不确定性。由于跨境电商需要跨市场、跨国家、跨文化、跨海关,因此其在稳速发展的同时面对的问题与风险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是跨境供应链管理。其中问题最大的两个环节是海外供应商管理和跨境物流执行。由于无法直接对接国外的高品质商品供货商或者存在排他性代理合同等问题,很多进口电商平台对海外货源的获取能力较弱,有可能无法直接购买到第一手货源。由此而产生的高成本以及假货、仿货现象给整个进口电商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同时,物流方面虽然借由国内保税区政策、海外仓的完善以及自建物流完善已经有了很大改观,但是海外仓、自建物流的成本问题以及国外政府对海外仓不甚明朗的态度,都构成了跨境业务的潜在风险点。

《2025-2031年中国跨境电商行业投资潜力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共十六章,包含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投资机会及建议分析,国际跨境电商市场机遇及中国企业进入风险,对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发展前景分析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THE END
1.海关总署: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海关总署: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 发现更多热门视频 台风康妮已正式登陆台湾 甜甜视角7226次播放 被控受贿2.45亿余元!刘捍东受审 北京日报4.6万次播放 国防部强势回应 几件美制武器无法阻挡两岸统一 媒体滚动9678次播放 福建一地新任1位副县长 人民网福建频道1.8万次播放 这四所理工科大学把中国留学生拉黑...https://video.sina.cn/finance/2023-01-13/detail-imxzzmtm8979225.d.html?k=$k&k=$k
1.跨境电商数据跨境电商数据提供国内跨境电子商务交易数据、各大跨境电商平台交易额、跨境零售进出口数据以及国内各省市电商进出口总值、外贸电商进口数据等。https://www.ebrun.com/data/fto/
2.跨境电商进出口交易资源撮合综合服务平台跨境易是跨境电商市场资源推荐平台,致力于电商企业、电商园区、物流服务、金融服务、系统服务、咨询服务、商务服务等资源撮合,致力打造跨境电商全新生态链条,提供市场资源、结算易、数据易、通关易四类服务。https://www.ece-global.com/
3.跨境电商进出口模式有那些?近几年跨境电商的热度想必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全部跨境电商行业稳稳站在资本市场的风口上,在互联网的各种新闻报告、软文、消息上都能看到关于跨境电商的各种信息,许多传统电商卖家以及外贸商家都开端转型线上跨境电商,那么跨境电商进出口模式有那些呢? 一、什么是跨境电商? https://www.eservicesgroup.com.cn/news/162492.html
4....部分省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汇总跨境电商进出口数据统计表近年来,跨境电商发展迅速,国家陆续出台了相关支持政策,跨境电商优势和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海关总署数据,根据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11万亿元,增长9.8%。其中,出口1.55万亿元,增长11.7%,进口0.56万亿元,增长4.9%。我院根据各省区市已公布的2022年度数据,整理汇总了2022年全年各省区市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数据...https://blog.csdn.net/cndes/article/details/133978084
5.头条!一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4195亿元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的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了4195亿元,同比增长了46.5%。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6月10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的跨境电商进出口达到了4195亿元,同比增长了46.5%。高峰总结,我国跨境电商呈现三个新特点: ...https://m.cifnews.com/article/98887
6.商务部:广东等地是主力,占全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近90%会上,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司长李兴乾表示,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速达到10.5%,高于全国外贸整体增速4.4个百分点。 从市场看,我国对法国、比利时、西班牙、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进出口增长比较快。 从商品看,消费品是主要的出口产品,同时一些高附加值的产品增长势头也非常好,比如办公设...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9d29f1ce/90b531a427.shtml
7.跨境电商需要进出口权吗电商行业在近几年发展得越来越来,很多搞电商的也涉足到了境外的商品,这就是我们说的跨境电商。那么在从事跨境电商的时候需要企业办理进出口权吗?这是比较重要的事情,作为经营企业要知道具体的规定。华律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https://www.66law.cn/laws/905700.aspx
8.海关总署:初步测算一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增长9.6%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中国网4月12日消息,国新办今日就2024年一季度进出口情况举行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在会上表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凭借线上交易、非接触式交货、交易链条短等优势,助力各国消费者、生产者“买全球、卖全球”,已成为全球贸易的一股“新势力”。 ht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202404-52175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