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发展现状
1.跨境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3)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日本经济产业省在2013年对中、美、日三国网民的跨境电子商务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显示,中国的跨境电子商务使用率高达57.3%,远超美国的44.7%和日本的17.6%.这显示中国网民对通过跨境电子商务进行交易的热情极高。[2]
从交易主体、交易量、交易环境,到跨境支付方式等,都标志着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时代的全面到来。
2.跨境物流发展概况
(1)跨境物流的概念跨境物流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进行的物流服务,是物流服务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3]
由于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分属不同国家,商品需要从供应方国家通过跨境物流方式实现空间位置转移,在需求方所在国家内实现最后的物流与配送。根据商品的空间位移轨迹,跨境物流分为国内物流、国际物流、目的国物流与配送三块。与国内物流相比,跨境物流涉及输出国海关和输入国海关,需要进行清关与商检,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很少有企业可以依靠自身能力单独办理并完成这部分业务。
(2)跨境物流企业类型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推动着跨境物流的发展,跨境物流企业包括以下几种:①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发展起来的跨境物流企业,如联合包裹(UPS)、联邦快递(FedEx)等;②传统零售业发展起来的跨境物流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Cdiscount等;③大型制造企业或零售企业组建的跨境物流企业,如海尔物流、苏宁物流等;④电商企业自建物流体系,如京东物流、兰亭集势的兰亭智通等;⑤传统快递企业发展跨境物流业务,如顺丰、申通等;⑥新兴的跨境物流企业,如递四方、出口易等。
(3)我国跨境物流发展现状与国内物流相比,跨境物流除具备其共性外,还伴随国际性等特点,涉及范围更大、影响更深远,跨境物流不仅与多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活动紧密相连,更受多个国家间多方面、多因素的影响。[4-6]
目前,我国跨境物流还停留在传统的商品运输、配送、货代等层面,物流高端服务与增值服务缺失,无法提供物流系统集成、供应链优化解决方案、大数据物流、云计算信息平台、跨境物流金融,海外即时送能力不足等,此外,国内物流、国际物流与目的国物流在衔接、可视化、信息透明度等方面表现较差,影响并降低了顾客对跨境物流的满意度。
3.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缺乏协同
协同一词由来已久,主要强调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同步、合作与互补。1971年,赫尔曼·哈肯(HermannHaken)正式提出协同学的概念,协同学肯定了整个环境中各系统间存在相互影响又相互合作的关系。物流网络的协同指物流网络系统的各要素、各环节在资源、目标、运作等方面彼此协调、同步、合作与互补,物流网络系统、服务对象与外部环境之间协调与配合,以实现物流网络整体价值增值和功能提升的过程。[8]哈肯在其协同论中提出,协同导致有序,不协同引向无序。
(1)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缺乏协同
(2)跨境物流在仓储、运输、海关、商检、配送等物流功能上缺乏协同
在功能上,跨境物流包括仓储、运输、海关、商检、配送等。与国内物流相比,跨境物流增加了国际运输、海关与商检环节。在清关与商检方面,工作内容较为复杂,存在不同国家标准与要求不一致,海关与商检执行人员水平与要求存在差异,因而跨境物流更为复杂、风险更高。国际物流多采用国际多式联运,会涉及多种运输方式,而各种运输方式对商品的种类、形状、体积、重量等要求不同,运输工具间存在衔接的问题与风险。不同国家间物流设施与水平差异也较大,仓储与最后一公里配送专业性要求较高,对各国海关与商检操作的熟悉程度不一,势必造成跨境物流网络系统中各要素与环节缺乏有效协同与配合,难以实现跨境物流网络的整体价值增值。
(3)国内物流、国际物流与目的国物流缺乏协同
(4)跨境物流与语言、习俗、技术、政策等物流环境缺乏协同
二、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
跨境物流模式也逐步向正规化、合法化、多样化等方向转变,已不再拘泥于国际邮政小包、国际快递或专人托带等模式。目前关于跨境物流的研究,主要针对国际邮政小包、国际快递,略有提及海外仓、专线物流、仓储集货与集中发货等方式。[9-11]
此外,张夏恒等[12]重点研究了海外仓在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中的地位和作用。赵广华[13]提出第四方物流是破解跨境电子商务物流难题的新思路。目前,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多而杂,除了传统的邮政小包与国际快递外,海外仓逐渐兴起,此外,还有一些新兴的跨境物流模式。
1.国际邮政小包
国际邮政小包指通过万国邮政体系实现商品的进出口,运用个人邮包形式进行发货。国际邮政小包在目前的跨境电子商务中使用较多,且占较大的比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跨境电子商务有超过60%的商品是通过邮政体系运输的。
在国际邮政小包中,使用较多的有中国邮政、香港邮政、比利时邮政、俄罗斯邮政和德国邮政等。国际邮政小包具有价格便宜和清关方便等优点,但递送时效慢,丢包率较高,非挂号件无法跟踪,且在商品体积、重量、形状等方面局限性较大。伴随着各国清关政策的收紧,国际邮政小包的优势受到挑战。
2.国际快递
跨境电子商务使用较多的另一种物流模式为国际快递。商品通过国际快递公司进行物流与配送,知名的国际快递公司主要有UPS、FedEx、中外运敦豪(DHL)等。此外,我国本土快递公司也逐步涉入跨境物流业务,如顺丰、申通等。国际快递可以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体,如国家地域、商品种类、体积大小、商品重量等选取不同的渠道实现商品速递。国际快递具有时效性高、丢包率低等优点,但价格高,尤其在偏远地区的附加费更高,且含电、特殊类商品无法速递。
3.海外仓
海外仓又称海外仓储,指在跨境电子商务目的国预先租赁或建设仓库,通过国际物流预先把商品送达仓库,然后通过互联网销售商品,当接到顾客订单后从海外仓库进行发货与配送。近两年,诸多电商企业纷纷租赁或自建海外仓,如eBay、亚马逊等跨境电子商务推出官方合作的海外仓,大龙网、FocalPrice等投入巨资自建海外仓,顺丰与韵达等快递也纷纷涉足海外仓业务。海外仓是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的一大突破,能够解决国际邮政小包和国际快递的短板,如物流时效、物流成本、海关与商检、本土化、退换货等问题。但是海外仓的租赁、建设与运营也需要专业的人员与资金,且在商品预运前要有准确的销售预期,否则会产生商品运送后因滞销而造成库存与积压。
4.国际物流专线
5.边境仓
边境仓指在跨境电子商务目的国的邻国边境内租赁或建设仓库,通过物流将商品预先运达仓库,通过互联网接受顾客订单后,从该仓库进行发货。根据所处地域的不同,边境仓可分为绝对边境仓和相对边境仓。绝对边境仓指当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所在国家相邻,将仓库设在卖方所在国家与买方所在国家相邻近的城市,如我国对俄罗斯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在哈尔滨或中俄边境的中方城市设立仓库。相对边境仓指当跨境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不相邻,将仓库设在买方所在国家的相邻国家的边境城市,如我国对巴西的跨境电子商务交易,在与之相邻的阿根廷、巴拉圭、秘鲁等接壤国家的临近边境城市设立仓库。相对边境仓对买方所在国而言属于边境仓,对卖方所在国而言属于海外仓。海外仓的运营需要成本,商品存在积压风险,送达后的商品很难再退回国内,这些因素推动着边境仓的出现,如对俄罗斯跨境电子商务中,我国在哈尔滨设立的边境仓和临沂(中俄)云仓。一些国家的税收政策和政局不稳定、货币贬值、严重的通货膨胀等因素,也会刺激边境仓的出现,如巴西税收政策十分严格,海外仓成本很高,那么可以在其接壤国家的边境设立边境仓,利用南美自由贸易协定,推动对巴西的跨境电子商务。
6.保税区、自贸区物流
7.集货物流
集货物流指先将商品运输到本地或当地的仓储中心,达到一定数量或形成一定规模后,通过与国际物流公司合作,将商品运到境外买家手中,或者将各地发来的商品先进行聚集,然后再批量配送,或者一些商品类似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成立共同的跨境物流运营中心,利用规模优势或优势互补的理念,达到降低跨境物流费用的目的。如米兰网在广州与成都自建了仓储中心,商品在仓储中心聚集后,通过与国际快递合作将商品发至国外买家。
9.第四方物流
三、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与发展趋势
1.跨境物流与跨境电子商务协同发展
蒂姆·欣德尔(TimHindle)提出,通过技能共享、有形资源共享、战略协调、垂直整合、同供应商谈判与联合力量等方式可以实现协同。[14]
2.推动跨境物流网络协同
3.多种物流模式共用,凸显聚合效应
4.物流外包模式升级
即便个别跨境电子商务如洋码头,通过自建物流体系开展跨境物流,但在一些国家还是要借助第三方物流开展物流与配送。基于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的复杂性,诸多跨境电商纷纷将跨境物流业务外包,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尤其是伴随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的发展,这种物流外包模式逐渐升级,第四方物流逐步涌现,并呈增长态势。作为整合跨境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第四方物流模式,在跨境物流中能够整合海内外数据和基础设施平台,不再局限于优化物流运输路线、配送和库存等单个功能的改进,而是为顾客提供差异化、集约化的跨境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和清关与商检的整合,提升跨境物流链条的增值。
5.强化与本土物流公司的合作效应,实现物流本地化
四、结论
以协同为视角,发现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缺乏协同,跨境物流网络系统缺乏协同,具体表现在仓储、运输、海关、配送等物流功能上缺乏协同,国内物流、国际物流与目的国物流衔接上缺乏协同,跨境物流与语言、习俗、技术、政策等物流环境缺乏协同。对目前跨境物流的主要模式进行分析,这些物流模式包括国际邮政小包、国际快递、海外仓、国际物流专线、边境仓、保税区与自贸区物流、集货物流、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等,针对边境仓首次提出绝对边境仓与相对边境仓概念。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不仅需要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与跨境物流的协同发展和跨境物流网络协同,还会采用多种跨境物流模式共用的方式,推动以第四方物流为代表的物流外包模式升级,实现跨境物流本地化运作,与本土物流公司加强合作等。
[2]孙继侠。跨境电子商务:中国消费者热情远超美国、日本[EB/OL].(2014-02-27)[2014-06-18].
[3]SeleukErengueS.,SimpsonNC.,AsooJVakharia.IntegratedProduction/DistributionPlanninginSupplyChain:AnInvitedReview[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99(115):219-236.
[4]Babbar,Sunil,SameerPrasad.InternationalPurchasing,InventoryManagementandLosgisticsResearch:AnAssessmentandAgenda[J].InternationalJournalofPyhsicalDistributionandLogisticsManagement,1998,28(6):403-412.
[5]Bowman,RobertJ.CallingAllPartners[J].GlobeLogisticsandSupplyChainStrategies,2000,14(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