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红书APP的网络平台用户体验测评适用性检验
葛缨1,2,卢燕1,刘杰3,何吉波2,4*,罗杰5
1重庆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暨用户体验与人机交互技术联合研究所,重庆
2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苏南京
3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暨西部儿童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重庆
4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心理学系,北京
5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贵州贵阳
收稿日期:2023年8月29日;录用日期:2023年11月28日;发布日期:2023年12月6日
摘要
关键词
用户体验测评,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适用性检验,小红书APP
TheSuitabilityTestofUserExperienceEvaluationofNetworkPlatformBasedonLittleRedBookAPP
YingGe1,2,YanLu1,JieLiu3,JiboHe2,4*,JieLuo5
1UserExperience&Human-ComputerInteractionTechnologyInstitute,DepartmentofAppliedPsychology,CollegeofEducation,ChongqingUniversityofArtsandSciences,Chongqing
2SchoolofPsychology,NanjngNormal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3WestChinaInstituteofChildren’sBrainandCognition,SchoolofTeacherDevelopment,ChongqingUniversityofEducation,Chongqing
4DepartmentofPsychology,SchoolofSocialSciences,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
5SchoolofPsychology,GuizhouNormalUniversity,GuiyangGuizhou
Received:Aug.29th,2023;accepted:Nov.28th,2023;published:Dec.6th,2023
ABSTRACT
Keywords:UserExperienceEvaluation,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SuitabilityTest,LittleRedBookAPP
ThisworkislicensedundertheCreativeCommonsAttributionInternationalLicense(CCBY4.0).
1.引言
2023年2月6日,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指出:我们要推动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和质量安全水平。根据《ISO9241-210人机交互、人机工程学国际标准》的定义,用户体验是使用产品、系统或服务过程用户的感知和反应,它包括用户在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所有情感、信念、偏好、感知、生理和心理反应、行为和成就。
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算法技术为基础的大批网络平台对数字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的关键力量[1]。网络平台注重用户的主观体验。如果用户在第一次使用网络平台的时候就发现较为复杂,不能及时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那么下次基本上不会再继续浏览。因此,对网络平台的有用性与适用性的评估是用户体验的重要内容,可有效而及时地促进网络平台的完善。目前用户体验的测评中,问卷法是最普通使用的方法,而测评问卷多为国外编制,缺乏中国本土的适用性数据。
基于国内代表性的网络平台,探究中文版国外用户体验量表的适用性就显示出学术与现实的双重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用户体验及测评研究
根据用户体验的内容和构成,用户体验具有比较大的主观性,因此对于用户体验的测量,常采用主观情感测量[4]。常见的测量方法是问卷法,这些问卷与量表旨在评估用户在使用产品时的体验,特别是产品功能方面的体验[5]。如YoungSeokLee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研究老年人的手机用户体验,结果发现老年人通常认为自己的手机很难使用,能够操作使用的手机功能也是有限的[6]。目前全世界使用最多的经典用户体验测评量表是系统可用性量表(SystemUsabilityScale,SUS)[7],该量表具有中国本土的信效度检验数据(详见方法部分描述)。除此外,大多数测评量表均是国外编制,缺乏中国本土适用性的信效度检验数据。测试工具若不考虑应用领域、情境和语义等因素,将导致评估结果泛化、不清晰和不全面[8]。
目前,小红书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应用,其运营模式、市场营销策略以及用户创造的内容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已有研究多为定性分析,仅有零星的定量分析。周宇阳[18]以马斯洛的“需要层级”与“位置”理论为基础,深层次地探讨小红书APP的成功及其所能满足的差异性要求。王旭、徐艟[19]以小红书跨境平台成长历程为基础,分析该平台在不同重要节点上的模式创新,探讨跨境电商平台商业模式的非连续性发展规律。曹增栋[20]等对小红书的用户粘性进行了研究发现:使用习惯、社会经验等因素对持续使用意向有显著的正面作用,并进一步促进用户粘性的形成。朱浩然、周昭雄[21]运用系统聚类法对小红书APP进行定量分析,让我们能够评估该跨境电商平台的用户体验质量,从而更深入了解其在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势和不足。这些研究更多地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小红书APP用户体验,尚缺乏心理学角度的人因学证据。
综上所述,本研究拟基于小红书网络平台收集数据,探索USE问卷中文版本的中国本土有效性及文化适用性。
3.研究方法
3.1.研究对象
3.2.研究工具
3.2.1.有用性、满意度、易用性问卷(Usefulness,Satisfaction,andEaseofUse,USE)
ArnieLund2001年设计了USE,共30个题项,用于获取有用性(8个题目)、易用性(11个题目)、易学性(4个题目)和满意度(7个题目)四个维度的信息。所有题目均采用正向描述,使用7级Likert等级评分,从1(非常不同意)到7(非常同意)[15]。编制者基于大型题库、因素分析、计算系数、迭代开发等心理测量学方法建构此问卷,可用于产品、系统或网络平台整体的用户体验评估。
3.2.2.系统可用性量表(SystemUsabilityScale,SUS)
3.3.翻译与回译
本研究对USE问卷进行翻译与回译,具体过程如下:首先,由两名语言学教授和一名有英语教育背景心理学专业教授将问卷从英文翻译成中文;随后,由一名心理学系教授成将三份翻译稿与原问卷进行比较与整合,形成初步的中文版;接着,由两名英语专业的教授将这份中文稿回译为英文;再邀请一名心理学专家将原版问卷和回译问卷进行对比和分析,并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选取10位小红书APP用户填写问卷,再次修订题目,以形成中文版USE问卷。
4.数据分析及结果
4.1.项目分析
4.2.探索性因素分析
4.3.验证性因素分析
依据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本研究对第二部分样本数据(n=456)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ConfirmatoryFactorAnalysis,CFA),检验三个因素的拟合程度。
Figure1.EFAscreeplotofUSEquestionnaire
Table1.ResultsofEFAofUSEquestionnaire
Table2.ThemainfitnessindexofUSEquestionnaire
4.4.信度分析
Table3.ThereliabilityanalysisofUSEquestionnaire
4.5.效度分析
4.5.1.聚合效度
每个潜变量对应的题目因素负荷数都大于0.7,这表明它们在所属潜变量方面具有极高的代表性,增加了我们的研究可信度。此外,每个潜变量的平均方差变异(AVE)值都大于0.5,而且组合信度(CR)值也均大于0.8,表明聚合效度非常理想[26]。
4.5.2.结构效度
4.5.3.效标效度
4.6.实证调查结果
使用修订后的USE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用性、容易性、满意度三维度均值均大于5(1为非常不满意,7为非常满意),用户对小红书APP的使用体验整体较好。
5.讨论
5.1.关于中文版USE问卷的修订与检验
本研究继而对第二部分样本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来确定实际数据对中文版USE量表三因素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标,各项拟合指数都达到了理想的标准。随后的信度、效度检验,亦符合测量学标准。
5.2.基于小红书APP用户体验的实证分析
大学生对小红书APP用户体验感较好,各维度均分都大于平均值。表明小红书APP的用户对小红书的整体体验和满意度较高。这与前人研究相一致[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