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现有临床研究数据不足,不建议用双黄连预防新冠病毒。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林炳亮:杀死新型冠状病毒至少需要56℃,30分钟,可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等。人在56℃的水里洗半小时,可能会得热射病,有生命危险。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洗热水澡也无法提升体内温度,无法预防病毒。
丁香医生团队:56℃且持续30分钟是用高温杀死新冠病毒的两个必备条件,也就是说,得对衣服的每一个部位都烫30分钟以上才有效。有这闲工夫,不如加点消毒水把衣服洗了。
在普通家居、出行生活中,不必考虑衣物材质和静电问题对病毒吸附的影响,舒适为主。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并不是单独在空气中,其可能在任何材质的衣物上停留,双手勿接触口鼻眼等、回家及时洗手、做好外套的消毒与吹风,比材质选择更重要。
国家卫健委:没有母婴传播的证据,但必要的时候会和产科医生等共同讨论是否继续妊娠。
国家卫健委在2月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没有足够数据证实母胎传播,会综合病人的基本情况,必要的时候会和产科医生等,共同讨论是否继续妊娠还是终止妊娠,要以保证孕妇的安全为前提。妊娠早期的持续高热,本身对早孕期的胚胎组织有一定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回应: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狗猫等宠物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与宠物接触后,用肥皂和水洗手可以显著减少其他常见细菌在宠物和人类之间的传播,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但如果宠物在外面明确接触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谨慎起见,还是需要将宠物进行隔离观察。请大家爱惜宠物,不要随意遗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情况不实。
李兰娟院士:不能这样做。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接受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能这样做,病毒对于外界抵抗力不强,75%的酒精就可以消毒,但是这是对于有可能被污染的一些物体的消毒,并不是在家里针对人也要这样消毒。人在外面接触主要是手,用流水冲洗,多洗手,这是最重要的办法。
人民日报:根据SARS病毒的特点,推测新型冠状病毒可在金属、塑料上存活2~3天,但存活不代表可达到传染条件。手机、电梯按键存在的细菌和病毒数量种类众多,不管是否沾染上带有冠状病毒的飞沫,接触后都需好好洗手。不要用脏手碰口鼻、揉眼睛,更不要一边吃东西一边玩手机。无症状密切接触史者和轻微症状居家隔离者的手机,需好好消毒,不要触碰。
人民日报:浓度为60%~80%的乙醇是一种有效的杀毒剂,可以灭活所有亲脂病毒和许多亲水性病毒。但是,90%的酒精浓度可能会降低消毒效力,因为病毒中含有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在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变异。
02
真实篇
国家卫健委:冠状病毒对紫外线敏感。
在国家卫健委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提到「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紫外线消毒灯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用。且人和宠物都要离开正在消毒的房间,以免对皮肤和眼睛造成损伤。
丁香医生团队:无论何时,接触了现金都要洗手。
现金流通渠道复杂,确实会有很多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但并不是接触了就一定会感染,而是不洗手又揉眼睛、拿东西吃或摸伤口等。无论是否防范新型冠状病毒,都建议大家在使用现金后,注意洗手、正确洗手,避免脏手接触眼睛、口鼻。
人民日报: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接触传播。手触摸的物品被含病毒的飞沫传染,病毒可能会经手进入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
儿童、老人等抵抗力弱的人群,容易通过这种方式感染。对物品和环境消毒,正确洗手都是避免接触传播重要的途径。
人民日报:一般情况下,飞沫传播只有与传染源近距离接触时才可能实现。飞沫传播在1~2米之间,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相对安全,2米开外就很安全了。打喷嚏、咳嗽要比讲话时飞沫喷出的距离远许多,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经飞沫传播。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会导致空气中到处都是新型冠状病毒,也尚未证实其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即使与人接触时保持距离,也请带好口罩做好防护。
人民日报:即便快递或外卖上存活着病毒,也不等于可以达到感染条件,病毒经快递传播的可能性极低。同时在家拥有一定清洁与防护条件,与外卖小哥和快递员接触前,佩戴好口罩,去掉包装后及时洗手,再接触口鼻、眼睛。
备注:“粪口传播”是指病毒、细菌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后,又经过种种途径进入口腔进行传播。比如说,农民用带有病毒、细菌的粪便给蔬菜施肥,我们在食用蔬菜没有清洗干净,就会导致病毒、细菌入口。或者是带有病毒、细菌的人排便后没有洗手,又直接用手拿了食用的东西给别人,这样病毒、细菌又会入口进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