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关总署: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为14.7%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表示,从市场看,2022年我国对东盟、欧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都保持较快增长;新兴市场加速开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20%,拉动整体出口增长6.1个百分点,对非洲、拉丁美洲出口分别增长14.8%、14.1%。从产品看,2022年我国工业制品出口增长9.9%,拉动整体出口增长9.4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电动载人汽车等绿色低碳产品出口增速均超过60%,出口新动能快速成长。根据最新数据测算,当前我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为14.7%,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
2、海关总署:外贸主体数量增、活力强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2022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59.8万家,增加5.6%。其中,民营企业51万家,增加7%,进出口21.4万亿元,增长12.9%,占进出口总值的50.9%,提升2.3个百分点。同期,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82万亿元,国有企业进出口6.77万亿元,分别占进出口总值的32.9%和16.1%。
3、进出口银行外贸产业贷款余额达2.87万亿元
4、耶伦:通胀正在下降供应链也已得到改善
周五,美国财长耶伦表示昨晚的通胀数据令人满意,并称过去两年美国一些最重要的物价压力已开始显著下降。耶伦称,除了能源价格下跌外,商品价格实际上也一直在下降。最重要的是,一些推高商品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供应链问题也已经真正得到了解决。不过耶伦也谈到目前租金指数仍在上涨,但预计未来6个月将大幅下降。最后,耶伦重申了她的观点,即美联储有可能在不引发失业率大幅上升的情况下将通胀降至2%的目标,但她没有表明美联储实现这一结果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
5、耶伦:将采取特别措施避免债务违约
6、美联储财报:受加息影响2022年净利润骤降至580亿美元
美联储在官网发布2022财年利润、支出和转移给财政部金额的初步数据。美联储通报称,根据初步统计数据2022年的净利润略超580亿美元,较2021年的1079亿美元骤减近500亿美元。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的货币政策制定者在过去一年里加息425个基点。
7、欧盟2022年前11个月货物贸易逆差为4184亿欧元
欧盟统计局13日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盟2022年1月至11月货物贸易逆差达4184亿欧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数据显示,能源是影响欧盟贸易数据最大的因素。2022年前11个月,欧盟在能源领域贸易逆差为6005亿欧元。
8、机构评欧元区11月工业产出月率
欧元区11月工业产出小幅上升,得益于中间产品(上涨0.8%)、资本产品(上涨1.0%)和耐用消费品(上涨0.4%)的工业产出改善,这些数据的改善抵消了能源生产(下跌0.9%)和非耐用消费品(下跌1.3%)的工业产出下降。
9、瑞典12月通胀率“破10”
瑞典12月通胀年率为10.2%,自1991年以来首次达到两位数。尽管美国和欧元区通胀正在降温,但瑞典的涨幅仍在加快。为控制通胀,瑞典央行自去年4月以来已将基准利率从零上调至2.5%,导致了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最严重的房地产市场暴跌,也引发了今年经济产出将萎缩的预期。
10、2022年俄罗斯汽车销量同比暴降六成
由于严重依赖西方投资和高科技设备,俄罗斯汽车行业成为受俄乌冲突影响最严重的行业之一。欧洲企业协会(AEB)周四表示,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汽车销量2022年暴跌了58.8%。AEB表示,2022年俄罗斯汽车总销量为687370辆,而2021年超过160万辆。单从12月来看,俄罗斯销量下降了50.2%。这些数据不包括宝马、梅赛德斯-奔驰和奇瑞等品牌。
11、德国将取消长途公共交通中戴口罩义务
综合德媒13日报道,德国联邦卫生部长劳特巴赫宣布,自2月2日起,将取消全国范围内长途公共交通尤其是长途火车上的佩戴口罩义务。自此,佩戴口罩义务将仅适用于医院、疗养院、诊所和其他卫生机构。劳特巴赫表示,预计今年冬天不会再出现严重感染潮,目前也没有危险变种传播。
12、意大利2022年11月工业生产指数环比略降0.3%
13、芬兰2022年通胀率创40年新高
芬兰统计局1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芬兰的消费价格平均上涨7.1%,创下过去40年来最高涨幅。芬兰统计局说,芬兰2021年的平均通胀率为2.2%,但消费价格在2021年下半年就已开始上涨。受俄乌冲突影响,消费价格从2022年5月开始攀升,并在12月达到顶峰。
14、供应充足,欧洲天然气价格连降五周
15、标普警告:到2030年全球债务或飙至GDP的366%
随着各国政府、家庭和金融机构大举举债,世界正面临金融危机风险。标普全球评级警告称,到2030年,这种习惯可能会将总杠杆率推高至全球GDP的366%。
16、加息预期降温,美国房贷利率创12月初以来最大跌幅
17、2023年日本机床订单额预期减9%
日前,日本工作机械工业会发布预测称,2023年日本机床订单额将比上年减少9%,降至1.6万亿日元。自2020年以来,2023年将时隔2年转为减少。由于全球加息等影响,企业的设备投资意愿减退的风险已出现。
18、美股周五收高
标普500指数录得11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以及连续第二周上涨。市场正在评估摩根大通、富国银行以及美国银行等银行的财报。投资者押注2023年美国通胀将会放缓。道指涨112.64点,涨幅为0.33%,报34302.61点;纳指涨78.05点,涨幅为0.71%,报11079.16点;标普500指数涨15.92点,涨幅为0.40%,报3999.09点。
19、WTI原油周五收高1.9%
周五美国WTI原油期货创下两周以来的最高收盘价,本周涨幅超过8%。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西德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上涨1.47美元,涨幅为1.9%,收于每桶79.86美元,创12月30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本周WTI原油期货累计上涨8.3%。
20、纽约黄金期货收高1.2%
纽约黄金期货价格周五触及所谓的“黄金交叉”,最活跃黄金合约自4月下旬以来首次收在每盎司1900美元之上。纽约商品交易所2月交割的黄金期货价格上涨22.90美元,涨幅为1.2%,收于每盎司1921.70美元。本周该期货价格上涨2.8%。
21、股市及外汇行情一览表
国内财经
1、银保监会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
会议要求,全力支持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努力促进金融与房地产正常循环。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因城施策”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加快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积极稳妥推进城商行、农信社风险化解,稳步推进村镇银行改革重组。鼓励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
2、银保监会:五年来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14万亿元
银保监会:2017年以来,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超14万亿元,超过此前历年处置额总和;“类信贷”高风险影子银行规模较峰值压降近30万亿元;约5000家P2P网贷机构全部关停;查办非法集资刑事案件2.2万起,涉案金额1.5万亿元。
3、银保监会:2022年新增人民币贷款21.3万亿元
4、央行: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鼓励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围绕教育、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加强对服务消费的综合金融支持。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维护好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实施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完善住房租赁金融支持政策,推动房地产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5、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
6、2022年中国外贸总值首次突破40万亿元大关
据海关总署13日数据,2022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人民币,比2021年增长7.7%,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增长10.5%,进口增长4.3%。至此,中国已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7、海关总署: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介绍,总的看,2022年我国外贸实现了新的突破,进出口规模、质量、效益同步提升,成绩来之不易。展望今年,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世界经济下行的压力不断加大,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仍然较多。正视这些困难挑战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变,今年经济有望总体回升,要更加坚定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信心。
8、海关总署:着力落实一揽子促稳提质措施
1月13日,全国海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助企纾困保市场主体,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爱企助企惠企,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促外贸稳增长保市场份额,保持我国传统市场、传统产业出口竞争优势,促进跨境电商、海外仓等新业态发展。大力“稳链”、精准“补链”、促进“强链”,创新优化监管查验机制,支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粮食能源等产品进口,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9、2022年全国海关税收入库2.29万亿元
海关总署网站显示,2022年,全国海关深化综合治税,依法科学征管,全年海关税收入库2.29万亿元,增长13.6%。2022年海关认真执行减税、进口税收优惠政策和自贸协定关税减让等措施,共减税退税2850亿元,148项税政调研建议被采纳。今年海关将稳步实施汇总征税、自报自缴、预裁定、多元化税收担保,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健全税收参数管理、验估作业等制度规范,提高征管质量。
10、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2年底中国市场主体达1.69亿户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消息,中国市场主体数量从2018年的1.1亿户快速增长到2022年底的1.69亿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历史性地跃上5000万户和1亿户的大台阶。
11、水利部:重大工程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
水利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水利部副部长王道席表示,2022年,水利部统筹疫情防控和水利发展,提出水利行业落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19项具体举措,举全系统全行业之力,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12、金融部门开年推出新方案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状况
当前,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是金融部门的工作重点之一。记者日前了解到,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拟重点推进21项工作任务,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推动行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记者了解到,在风险可控和保障债权安全的前提下,金融部门将从存量和增量入手,加大贷款、债券、资管等多渠道融资支持力度,保持优质房企融资性现金流稳定。根据行动方案,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鼓励金融机构与优质房企自主协商,推动存量融资合理展期;加大信贷、债券等新增融资支持力度;研究银行向优质房企集团提供贷款,合理满足集团层面流动资金需求;支持境外债务依法偿付,提供外汇管理等政策支持。(新华社)
13、《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只设定优质房企条件无具体名单
记者日前了解到,有关部门起草了《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主要针对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的优质房企,重点是其中经营规模较大、覆盖区域较广,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方案只设定了优质房企条件,没有具体名单,金融机构可自主把握。(新华社)
14、2022胡润中国500强榜单发布
1月13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2胡润中国500强》,列出了中国500强非国有企业,按照企业市值或估值进行排名。其中,台积电价值下跌8600亿,以2.8万亿元取代腾讯成为中国价值最高民营企业;腾讯价值下跌1.4万亿,以2.5万亿元退居第二;阿里巴巴价值下跌近1万亿,以1.5万亿元保持第三。比亚迪新进前十,以7780亿元的价值位列第九。500强企业总价值比去年下降15万亿,即23%,至51万亿元。前十名总价值比去年降低5.6万亿,但仍占全榜单26%。
15、春节前最后一次成品油调价将至
下周二晚上(1月17日24时)将迎来2023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第二轮调整,按目前原油变化率的监控情况,预计油价将迎来春节前的首次降价。据监测模型测算,截至1月13日,即新一轮油价调整的第八个工作日,预计下调油价220元/吨,远超50元/吨的下调红线,下调幅度折合成升价为下跌0.17元/升至0.20元/升。
16、山东:预计去年GDP达8.7万亿元
山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省长周乃翔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亮出”这座经济大省2022年“成绩单”和2023年的目标:预计2022年全省GDP达到8.7万亿元,2023年GDP预期增长5%以上。根据报告,2023年预期目标还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1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粮食产能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外贸外资促稳提质,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17、湖北今年目标: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湖北省省长王忠林,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
18、重庆:预计去年GDP增长2%左右
重庆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市长胡衡华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预计2022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左右,城镇新增就业71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3%。报告划定了今年和未来五年的预期目标。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争取实现更好结果,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社零总额、进出口总值分别增长10%、6%、3%,城镇新增就业60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粮食生产、节能减排降碳等指标完成国家任务。
19、2022年安徽GDP预计增长3.5%左右
安徽省省长王清宪作政府工作报告。王清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预计2022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3.5%左右;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
20、贵州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突破2万亿元
2022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这五年,贵州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3%、总量突破2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3万元左右、增加1.7万元左右。今后五年,贵州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为,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高于西部平均水平,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万亿元。
21、海南:2023年GDP预期目标增长9.5%左右
2023年,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左右和9.5%左右,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
22、超四成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重上2%
货币基金收益率终于走出低迷时刻。开年以来,多只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重新回到2%以上。与此同时,为了保住收益率,近日部分货币基金宣布限制大额申购。在机构人士看来,年末资金面较为紧张,叠加受益于经济复苏预期,债券收益率有所上行,助力货币基金收益率抬升。和去年低点时相比,货币基金收益率大幅提高。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月12日,从整体来看,货币基金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为1.86%。其中,超四成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收益率重新站上2%。
23、北京二手房市场活跃度提升
2023年1月上旬,北京二手房住宅网签2888套,与2022年1月上旬的2784套接近,高于2022年12月上旬的2247套。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过去几年北京房地产市场的高峰大多出现在3月份,在购房入学等需求带动下,北京楼市出现“小阳春”的可能性很大。
24、去年北京二手房成交量同比降26%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官网数据统计,2022年,北京二手房共成交约14.24万套,较2021年下降26.3%。不过,贝壳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去年12月防疫政策调整后,今年1月上旬二手房市场带看量等先行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回升,而从成交量来看,1月上旬贝壳北京区域日均二手房成交量较去年12月翻倍。展望2023年北京二手房市场走势,业内人士预计,随着疫情因素的逐步消解,社会经济环境逐渐恢复,北京二手住房市场将回归平稳发展轨道。
证券期货
1、证监会: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制度安排
证监会发布《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计划运作管理规定》,其中指出,防堵结构化发债行为,要求私募资管计划投资单一债券占比超过50%的,杠杆比例不得超过120%(《运作规定》第29条);同时,按穿透原则加强逆回购交易管理。强化业绩报酬规范,明确长期业绩导向,要求管理人仅可在分红、退出、清算时提取业绩报酬,并设定费用收取的比例上限。
2、上交所出台通知进一步强化退市风险揭示
3、证监会修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则
主要修订内容为:一是规定证监会基于审慎监管原则对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业务实施差异化监管。二是放管结合,促进私募股权资管业务充分发挥服务实体经济功能。对私募股权资管计划分期缴付、扩募、费用列支、组合投资等规制进行一系列优化,适应私募股权资管业务投早、投小等业务特点,同时强调防范“明股实债”等违规行为。三是适当提升产品投资运作灵活度,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包括完善集合资管计划人数限制规定、允许最近两期均为A类AA级的期货公司投资场外衍生品等非标资产等。四是进一步完善风险防控安排。包括完善私募资管计划负债杠杆比例限制,加强逆回购交易管理,强化关联交易规制等。
4、上交所:1月19日至1月27日不提供港股通服务
上交所发布2023年春节期间沪港通下港股通交易日安排,1月19日(星期四)至1月27日(星期五)不提供港股通服务,1月30日(星期一)起照常开通港股通服务。另外,1月28日(星期六)、1月29日(星期日)为周末休市。港股通交易的清算交收事宜将根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安排进行。
5、沪指涨超1%逼近3200点
1月13日,三大指数全天高开高走,三大指数均涨超1%逼近3200点,上证50指数涨超1.5%。总体上个股涨多跌少,两市超2600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7023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208亿。截至收盘,沪指涨1.01%,深成指涨1.19%,创业板指涨1.41%。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再度大幅净买入133.36亿元,创2022年11月以来新高;本周累计加仓近440亿元,单周净买入额创陆股通开通以来历史第三好成绩。
6、两市融资余额减少20.82亿元
截至1月12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7623.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13.91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6852.3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6.91亿元;两市合计14476.14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20.82亿元。
7、A股融资余额开年走高
截至1月12日,A股市场两融余额15428.30亿元,较去年底增加24.38亿元,其中融资余额14476.15亿元,较去年底增加31.04亿元;融券余额952.15亿元,较去年底减少6.65亿元。1月3日至1月12日期间,有1547只个股获融资客净买入,合计融资净买入306.97亿元。融资资金涌入的标的股价普遍出现上涨,1月份以来截至1月13日收盘,上述1547只个股中有1100只实现上涨,占比超七成。
8、广期所:正在稳步推进碳酸锂期货品种的研发工作
9、上期所:调整螺纹钢期货RB2401合约交易手续费
上海期货交易所:自2023年1月17日交易(即1月16日晚夜盘)起:螺纹钢期货RB2401合约交易手续费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日内平今仓交易手续费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
1、2022年中国进口原油5.0828亿吨
海关总署:中国12月原油进口4807万吨,11月为4674万吨。2022年中国原油进口下降0.9%至5.0828亿吨。中国12月天然气进口1028万吨,11月为1031.6万吨。2022年中国天然气进口量下降9.9%至1.0925亿吨。中国12月煤炭进口3091万吨,2022年煤炭进口下降9.2%至2.932亿吨。中国12月铜精矿及矿石进口210万吨,2022年铜精矿及矿石进口增长8%至2527万吨。
2、2022年中国出口钢材6732.3万吨
海关总署1月13日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中国出口钢材540.1万吨,较上月减少18.9万吨,环比下降3.4%;1-12月累计出口钢材6732.3万吨,同比增长0.9%。12月中国进口钢材70.0万吨,较上月减少5.2万吨,环比下降6.9%;1-12月累计进口钢材1056.6万吨,同比下降25.9%。
3、2022年中国进口铁矿石11.07亿吨
海关总署1月13日数据显示,12月中国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9085.9万吨,较上月减少798.7万吨,环比下降8.1%;1-12月累计进口铁矿砂及其精矿110686.4万吨,同比下降1.5%。12月中国进口煤及褐煤3090.8万吨,较上月减少140.5万吨,环比下降4.3%;1-12月累计进口煤及褐煤29320.4万吨,同比下降9.2%。
4、发改委:能源增产增供取得明显成效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能源增产增供取得明显成效。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推动煤炭稳产保供,供暖季煤炭日产量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充分挖掘油气增产潜力,全年天然气增产超过100亿立方米。持续提升电力供给能力,各类发电装机增加2亿千瓦以上。
5、发改委: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1.75亿吨的高位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能源储备和顶峰保供能力显著增强。持续加强天然气储备能力建设,全国储气能力超过320亿立方米,入冬前实现应储尽储,目前剩余可动用储气量200亿立方米。煤炭储备能力建设大幅提升,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5000万吨,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1.75亿吨的高位。
6、中国进口煤峰会在北京召开
2023年1月12日,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在北京召开中国进口煤峰会。会议期间,煤炭进出口企业采取国内中长协基准价浮动定价机制,签订了2023年度国际煤炭中长期合同,在国际煤炭贸易定价权上首现中国声音。
7、自然资源部:2023年全面启动新一轮战略性矿产国内找矿行动
8、宁波航运交易所:欧洲航线逆势上涨
从宁波航运交易所获悉,海上丝绸之路指数之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NCFI)今日报收于721.4点,较上周下跌2.2%。21条航线中有3条航线运价指数上涨,18条航线运价指数下跌。其中,欧洲航线运价指数为666.6点,较上周上涨1.6%;新马航线运价指数为243.7点,较上周下跌20.9%。宁波航运交易所行业分析师钱杭璐告诉财联社记者,近期欧洲航线舱位较为紧张,订舱价格小幅上涨。新马航线则舱位供给充足,运输需求不及预期,订舱价格加速下跌。
9、山西强化煤矿安全工作,3年责令停产整顿煤矿968座
12日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三年来,全省煤矿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共检查煤矿59634矿次,查处一般隐患597465条、重大隐患1138条,责令停产整顿煤矿968座,责令局部停止作业502处,责令停止使用设备4768(台、套)。
10、2022年陕煤集团实现利润603亿元增长53.4%
2022年,陕煤集团实现营收5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利润6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4%,同时,完成煤炭产量2.33亿吨,化工产品产量1954万吨,发电量515亿度。
11、鄂钢轧钢厂高棒线生产实现开门红
新年伊始,喜报传来。开局首日,鄂钢轧钢厂三作业区双高棒生产线轧制16规格,交库合格品4250.22吨,创日产新高;元月2日,高棒乙班轧制16规格865条,热轧产量2148吨,刷新班产纪录,实现开门红。
12、凌钢出口牙买加螺纹钢顺利发货
2022年12月28日,装载着凌钢出口牙买加10000吨螺纹钢的“五洋财富”轮从天津港鸣笛起航,2022年9月份,凌钢国际贸易部向出口提量增效发力,通过研判市场,提前锁定价格,最终成功与客户签订了10000吨出口牙买加螺纹钢合同,实现阶段性出口提量增效。
13、重庆钢铁携手宝武资源打造高效化矿石加工中心
近期,重庆钢铁投资了宝武精成马迹山港矿石加工中心项目,与宝武资源合资成立宝武精成(舟山)矿业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正处于宝武精成马迹山港矿石加工中心项目建设阶段。至2022年底,完成该项目总进度约75%,主体工程完工;预计2023年一季度实现重负荷试车;二季度试生产,2023年6月底正式生产。
14、方大九钢新年生产形势喜人
进入2023年,方大九钢统筹安排、整体部署,安全、生产两手抓,铁、钢、材产量及自发电全面超额完成计划,生产红红火火,安全稳定顺行,实现开门红,为今年完成全年目标打下坚实基础。1月1-8日,方大九钢铁、钢、材产量及自发电分别达到计划的106.67%、107.45%、109.41%、108.02%,生产形势一片喜人。
15、欧盟对华可再装不锈钢桶作出反倾销初裁
欧盟委员会12日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可再装不锈钢桶(StainlessSteelRefillableKegs)作出反倾销初裁,初步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52.9%~91.0%的临时反倾销税。涉案产品近似圆柱形,其壁厚大于等于0.5毫米,容量大于等于4.5升,无论饰面类型、规格或不锈钢等级,无论是否带有附加部件(提取器、颈部、桶延伸出的棱或边或任何其他部件),无论是否涂漆或涂有其他材料,用于盛放液化气、原油和石油产品之外的材料。措施自公告发布次日起生效,有效期为6个月。
16、普瑞特将与FMG、奥钢联合作建设新绿色炼铁厂
近日,普瑞特与FMG、奥钢联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奥钢联林茨厂内设计建设1座新的采用绿色炼铁工艺的工厂,生产能力为每小时3吨~5吨绿色铁水。
17、日本制铁加大海外投资
2022年底,日本制铁宣布计划于2023年4月1日合并日铁矿渣产品公司等3家子公司,重组矿渣销售业务,优化该集团的生产、销售体制。据了解,此次合并将采取吸收式合并的方式,由日铁矿渣产品公司作为存续公司,合并后的公司名为日铁矿渣产品公司,管理结构和其他细节待定。这是继日本制铁社长桥本英二对外公布包括整合集团内子公司等在内的2023年发展战略后,做出的具体规划之一。
18、印度寻求在贸易谈判中放宽欧盟钢铁配额和关税
印度政府高级官员表示,印度将寻求放宽欧盟钢铁进口配额和关税,以达成一项新的贸易协议,因为印度钢铁制造商难以在世界大市场销售合金。去年,印度与欧盟重新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目标是在2023年底前完成谈判。双方此前曾于2007年启动谈判,但因缺乏进展于2013年陷入僵局。
19、塔塔钢铁将在印度新建一家低碳排放的短流程长材生产厂
近期,塔塔钢铁公司宣布,将投资在印度旁遮普邦(Punjab)卢迪亚纳市(Ludhiana)新建一家低碳排放的短流程长材生产厂。新厂的生产线将由达涅利负责提供,设计年产能为75万吨,计划于2024年末投产。
20、瑞典企业宣布发现欧洲最大规模稀土矿床
瑞典国有矿业公司卢奥萨山-基吕纳山公司12日宣布,他们在瑞典北部发现一个稀土矿床,其中有超过100万吨稀土氧化物,这是欧洲地区已知最大规模的稀土矿床。
21、1月第一周美国煤炭预估产量环比增22.6%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1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1月第一周(截至1月7日当周),美国煤炭预估产量为1124.35万短吨(1019.99万吨),较前一周增加22.59%,较上年同期增长15.38%,创四周以来新高。当周,美国铁路煤炭运输量为63928车,较前一周增加11065车,较上年同期减少4664车。
22、乌克兰球团生产商Ferrexpo2022全年铁矿石总产量同比下降46%
Ferrexpo2022全年铁矿石总产量为617.7万吨,同比下降46%,其中可出售精粉总产量为12.4万吨,占全年铁矿石总产量的2%。2022总销量为620万吨,同比下降46%。四季度铁矿石总产量为45.7万吨,环比下降49%,同比下降85%。其中球团产量为41.7万吨,环比下降50%,同比下降86%。三季度65%品位球团产量为41.7万吨,环比下降28%,同比下降86%,67%和62%品味球团本季度暂无生产。
23、力拓与澳大利亚建筑公司Civmec签署铁矿石项目合同
力拓与澳大利亚建筑公司CivmecLimited(Civmec)签订了一份价值超3.3亿澳元(合2.28亿美元)的重要合同,在西澳大利亚皮尔巴拉地区的Paraburdoo矿场开展力拓WesternRange铁矿石项目。该铁矿石项目包括建设新的原矿(ROM)场、初级破碎设施、陆路输送系统以及粗矿堆(COS))下游输送系统改造在内的改造。
24、印度Vedanta恢复Karnataka铁矿石出口
2022年5月,卡纳塔克矿山(Karnataka)解除海外销售禁令后,12月印度南部卡纳塔克州以韦丹塔(Vedanta)为代表的矿山首次向中国大量出口铁矿石。据悉,在2022年12月的最后一周,印度资源巨头Vedanta的Karnataka矿山共被预定了16.8万吨铁含量为57%的低品铁矿石。据印度矿业部数据显示,2022年卡纳塔克州包括球团在内的铁矿石出口量同比大幅下降58%,跌至1570万吨。
25、澳大利亚矿业公司CZR获得皮尔巴拉地区铁矿床采矿许可
西澳大利亚矿业公司CZRResources(CZR)获得皮尔巴拉地区RobeMesa铁矿石项目RobeMesa和P529两个主要矿床的采矿许可,距离投产又近了一步。这两个矿床分别位于力拓MesaF项目的北部和南部,距西澳大利亚州皮尔巴拉地区的卡拉萨(Karratha)约120公里。
26、GRANGEX意向开采Dannemora铁矿的优质铁精粉
瑞典矿产开发公司格兰厄斯堡勘探控股公司(GRANGEX)将于2025年开始投产Dannemora铁矿,它将成为第一家磁铁矿精粉的绿色生产商,该矿满足海绵铁生产的要求,是绿色炼钢的核心,Dannemora也将是该行业碳足迹最低的矿山之一。
27、LME期铜收跌2美元
LME期铜收跌2美元,报9186美元/吨。LME期铝收涨46美元,报2595美元/吨。LME期锌收涨88美元,报3324美元/吨。LME期铅收涨53美元,报2251美元/吨。LME期镍收跌218美元,报26795美元/吨。LME期锡收涨1347美元,报28756美元/吨。
28、BDI指数创两年半以来新低
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周五跌至2020年6月以来最低,因各类型船舶的需求均下滑。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下跌30点或3.1%,至946点,本周累计下跌约16.3%,为连续第三周下跌。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下跌50点或3.7%,至1299点,本周累计下跌约14.1%。海岬型船日均获利减少418美元,至10770美元。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下跌15点或1.4%,至1069点,本周累计下跌约17.7%,为2022年8月下旬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周。巴拿马型船日均获利减少139美元,至9618美元。超灵便型散货船运价指数下跌29点,至686点。
29、周五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涨跌不一
低硫燃料油(LU)涨近3%,燃料油、PTA、短纤、聚氯乙烯(PVC)涨超1%;跌幅方面,铁矿石、液化石油气(LPG)跌超1%,棕榈、玻璃、橡胶跌近1%。国际铜夜盘收跌0.24%,沪铜收跌0.12%,沪铝收涨1.36%,沪锌收涨1.29%,沪铅收涨0.79%,沪镍收跌1.84%,沪锡收涨4.23%。不锈钢夜盘收涨0.47%。沪金主力合约收涨0.65%,报418元/克,沪银主力合约收涨1.05%,报5296元/千克,SC原油主力合约收涨1.36%,报543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