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1例本地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北京本土新增病例详情
病例某男:4岁,现住朝阳区酒仙桥大山子北里,12月13日其父曾前往朝阳区中风险地区,12月19日接社区通知进行居家隔离。12月29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由120负压救护车转至地坛医院,患儿时有咽部不适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已对该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近期,北京市学校防控工作组日前对全市中小学寒假放假安排及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调整与部署。
1月16日(周六),全市小学放寒假(比原计划提前两周);
1月23日(周六),全市初一、初二年级放寒假(比原计划提前一周);
北京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治和防院感组通报,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从2020年12月29日起,新增顺义区南法信镇东海洪村为中风险地区。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风险地区4个,为朝阳区汉庭酒店大山子店(包括底商)、顺义区南法信镇西杜兰村、顺义区高丽营镇张喜庄村、顺义区南法信镇东海洪村,全市其它地区均为低风险地区。
辽宁本土新增病例详情
据辽宁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2020年12月29日0时至24时,辽宁省新增5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均属普通型病例,其中沈阳市报告2例,大连市报告3例(均为无症状感染者转归病例);新增4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其中沈阳市报告1例、大连市报告3例。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
大连市新增确诊病例情况:
病例吴某:女,47岁,餐饮从业人员,住址:金普新区拥政街道胜利路705号。12月21日,在对重点地区人员进一步深入排查中,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随即转运至省集中救治大连中心进一步明确诊断,经市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12月29日,结合临床诊断,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省专家组复核转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病例舒某:女,64岁,无业,住址:金普新区光中街道胜利西小区。12月21日在对重点地区人员进一步深入排查中,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随即转运至省集中救治大连中心进一步明确诊断,经市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12月29日,结合临床诊断,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省专家组复核转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病例宋某:男,69岁,无业,住址:金普新区友谊街道。12月21日在对重点地区人员进一步深入排查中,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随即转入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大连中心进一步明确诊断,经市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12月29日,结合临床诊断,经市级专家组会诊、省专家组复核转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黑龙江本土新增病例详情
病例张某某:女,73岁。经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确定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重型)。在与其共同居住的人员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1例,赵某某,18岁,市区某中学高三学生,以上2人系祖孙关系,共同居住在黑河市爱辉区喇嘛台社区学府佳苑小区。
02
篡改核酸检测结果回国,入境后确诊
12月中旬,中国公民黄某自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市经莫斯科市拟搭乘航班回国,经多次检测,其血清IgM抗体呈阳性,不符合登机条件。黄即向中国公民郑某请求协助并支付一定费用,郑将黄的检测结果改为阴性,黄使用伪造检测报告骗领健康码后于12月17日乘SU208航班回国,入境后被确诊感染新冠肺炎。黄某、郑某篡改检测结果的行为性质极其恶劣,不仅给同航班乘客健康安全带来巨大威胁,也严重干扰了国内防疫工作。
中国驻俄使馆郑重提醒广大赴华旅客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切勿心存侥幸心理,做出违反法律和道德的行为。该馆将继续加大反查力度,对造假行为绝不姑息,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03
图源:以色列媒体报道
这名男子于当天早上8:30接种辉瑞疫苗,留观后并未出现不良反应,于是回到家中。约2小时后,该男子突然失去意识,后被证实死于心力衰竭。
该国卫生部介绍情况称,这名男子患有活动性心脏病和恶性疾病,曾多次心脏病发作,“今天早晨该男子接种了新冠疫苗,不久后在家中死亡。”据悉,卫生部已组织案件调查委员会,由卫生部安全和质量司司长领导调查。
该国卫生部表示,“我们和逝者家人一样悲痛。初步检查并未显示这起不幸事件与疫苗接种之间有联系。”并补充说,“疫苗接种仍将继续。”
04
美国公众对新冠疫苗的信心不足
目前美国已经批准辉瑞和莫德纳两种新冠疫苗,公开报道显示,美国已有多起接种疫苗后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案例。
12月23日,美国纽约市也有一名医护人员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严重过敏反应,这名医护人员在接受治疗后情况稳定。
12月15日,阿拉斯加州一名医护人员在接种疫苗10分钟后,出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和皮疹等过敏反应;
第二起案例发生在16日,同样是在接种10分钟后,接种者出现了眼部浮肿、头晕和嗓子发痒等症状;第三起事件则发生在17日,一名临床医生接种疫苗10分钟后,出现过敏症状,包括舌头肿胀、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之后立即被送往医院治疗。
除了不良反应,美国12月15日启动首批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后,还出现了一些乱象,包括疫苗运输过程中的冷链异常导致疫苗报废,以及一些地方未能收到预定数量的疫苗等问题,都对公众信心造成了冲击。
此外,一些大企业和富豪正在动用各种力量,试图获得疫苗的优先接种权。多家媒体日前曝光了多起试图高价购买疫苗的事件,有人甚至考虑通过向医院捐款换取疫苗。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族裔和低收入社区可能又将沦为防疫过程中的牺牲品。
由于这一系列负面因素,美国公众对新冠疫苗的信心显得不足。《国家地理》牵头发起的一项调查发现,仅有61%的美国人表示愿意接种疫苗。在接受调查的2201名美国人中,37%的人回答“很可能”,24%的人回答“有点可能”,11%的人表示“不太可能”,19%的人表示“非常不可能”,另有10%的受访者表示不知道。
图源:《国家地理》
05
钟南山院士对冬季国内疫情的最新判断
“双节”还能出行吗?
钟南山表示,“双节”出行需求的增加是必然的,而且在中国没必要禁止出行,这跟国外不同。但出行现在确实要更加注意,并不鼓励到国外去,国内的中风险地区,也不要去。
对于出行防护,他表示,基本的还是那三个原则: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离,要是这样的话,我觉得还是可以平安度过新年和春节。
冬季疫情可能反弹吗?
钟南山院士表示,“反弹”是指又像开始那样病例大规模增加,这是不会的。中国已形成了非常有效、比较严密的防控。但肯定会有疫情反复、散发出现的情况。
应该如何理解新冠病毒出现“环境传人”?
钟南山院士表示,中国目前有一些本土病例增加,这可能跟环境和物传人有关,但这个问题需进一步攻关。“物有感染的话,多大浓度会出来?怎么传?怎么消杀?这都是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
具体如何应对?钟南山院士指出,戴口罩、洗手、保持距离是预防环境和物传人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另外一方面,要对外来物品加强检测。
中国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钟南山院士表示,中国疫苗研发在全世界也算比较早的。目前国内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已经有结果了,多个国家都证明了中国疫苗安全且有保护性。
现在比较国内外哪个疫苗好尚早,因为保护性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还要看它性价比怎样,副作用如何,是否容易运输和储存等等。
什么人必须接种疫苗?接种后还需要戴口罩吗?
钟南山院士指出,跟国际上联系比较多的,包括国际航运、火车、卡车、轮船上的人员,医务人员、老年人等抵抗力比较低的人群,都需要首先考虑接种。
普通人需接种疫苗吗?钟南山院士表示,大家接种后较易建立所谓的“群体免疫”,大部分人都接种且都产生抗体后,就比较放心了。
病毒变异会导致传染性增加吗?
钟南山院士指出,变异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肯定是增加的。但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变异会引起病毒对疫苗的抵抗,或病毒“毒力”会更重。
一般来说,病毒变异肯定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各国政府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努力,减少病毒扩散和病毒变异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