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FCVp30降解IFNAR1mRNA抑制I型干扰素应答机制模式图
FCV属于杯状病毒科,是该科少有的能够在细胞培养的病毒。一旦发生感染,FCV可以在猫群中持续存在,但是病毒如何逃逸宿主先天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仍然未知。
本研究发现,FCV强毒株2280能够拮抗IFN-β抗病毒作用,进一步解析了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机制研究表明,FCV2280感染可以通过诱导IFNAR1mRNA的降解抑制细胞中I型干扰素受体IFNAR1的表达,从而抑制下游接头分子的磷酸化。通过qPCR和Northernblot方法发现FCV2280株p30蛋白过表达可以下调IFNAR1mRNA的表达而弱毒株F9p30不能抑制;体外生化实验证明2280p30可以直接降解IFNAR1RNA。
进一步研究,将2280p30和F9p30进行互相替换,构建嵌合病毒—rFCV2280-F9p30和rFCVF9-2280p30。与亲本病毒感染相比,rFCV2280-F9p30感染细胞后在降低IFNAR1mRNA表达能力被削弱,而rFCVF9-2280p30的活性增强,能够明显下调IFNAR1mRNA表达。动物实验结果显示,F9p30的替换降低了2280的致病力,而2280p30的表达增强了F9毒株感染家猫后的毒力。
以上这些数据表明,FCV2280株p30蛋白可以直接选择性降解IFNAR1mRNA,阻断I型干扰素诱导的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逃逸宿主的抗病毒应答,揭示了FCV感染后潜在的免疫逃逸机制。
田进副研究员和康洪涛助理研究员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曲连东研究员为论文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770172)资助。
原文链接:
参考文献:
1.TianJ,LiuD,LiuY,WuH,JiangY,etal.(2016)Molecularcharacterizationofafelinecalicivirusisolatedfromtigeranditspathogenesisincats.VetMicrobiol192:110-117.
2.WuH,ZuS,SunX,LiuY,TianJ,etal.(2016)N-TerminalDomainofFelineCalicivirus(FCV)Proteinase-PolymeraseContributestotheInhibitionofHostCellTranscription.Viruse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