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稳定”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最为重要的,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稳定的家庭,一切按部就班就是最好的生活。
因此,当2012年山东省济宁市的铁路职工夫妇翟峰、孙宏岩决定要辞职、卖房,让孩子休学,并居家进行环球旅行时,整个家族都提出了自己的反对意见,甚至认为他们是“疯了”。
因为翟峰一家原本就是“稳定”最好的样板:双铁路职工、工作十分稳定;收入在当地处于不错的水平,夫妻俩还是当地最早买房的一批人;每年有几个月的假期,可以舒服地享受自己的生活。
但翟峰似乎天生就是那种要去“冒险”的人,他不喜欢稳定,到三十多岁时仍想要和朋友们探讨“探索未知、周游世界”。
他们生活的转折点发生在2008年,那一年翟峰独自前往海南旅行,跟着地图找到了一片无人的海滩,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感到了“成就感”,从此之后,翟峰就一直想要出海旅行。
可最后,孙宏岩还是决定和丈夫一起出海,这并不是因为她理解了丈夫,而完全是出于对丈夫的爱,出于想要捍卫自己的婚姻与家庭的决心。
2012年,孙宏岩告诉丈夫,要么三个人一起走、要么就此分开,于是翟峰改变了计划,将妻女都“计划”进了自己的旅行中。
孙宏岩害怕大海,也害怕晒黑;她害怕走得很远,也害怕漂泊无定;她害怕吃得不好,也害怕不能陪在父母身边……但因为爱,她仍然义无反顾。
翟峰的动作很快,他先是张罗着卖车、卖房,筹得了40万资金,又花35万在国外购买了一艘二手帆船,然后,他安排夫妻两人辞去工作、为8岁的女儿馨馨办理休学,准备出国。
2012年秋天,翟峰带着女儿向家中的老人告别,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根据计划,他们将从北京飞往印尼巴厘岛,并在那里登上属于自己的帆船。
就这样,一家三口在亲人的反对声中和全国人民的质疑声中,带着剩下的5万元,开始了在海上漂泊的生活。
翟峰认为,出门在外最重要的两条,就是生存和安全。
对于这个家庭而言,“生存”从一开始就有问题。因为他们身上只有5万多元,这笔钱对于要在异国他乡漂泊的他们显然是绝对不够的,因此“如何赚钱”是他们首要考虑的问题。
一开始,翟峰发现,由于媒体的报道,使他们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于是他们就出售船帆和船体上的“签名位”筹集资金。
一开始,他们的“签名位”只卖10元钱,随着他们知名度的提高,后期一个“签名位”可以卖到100多元,最终他们硬是在一面帆上“挤”下了3300多个名字,“筹集”了6万多元资金。
原本,他们都期待着这部纪录片能够“一炮而红”,为这个家庭带来丰厚的收益,但这部纪录片几乎没有激起一点水花,这一家三口也逐渐被大众所遗忘。
为了生存,翟峰夫妻两人不得不停船靠岸、上岸打工。根据后来的采访,翟峰说自己干过包装工、电工,而他的妻子孙宏岩多数时候则在餐馆打工。
而随着馨馨的不断长大,她除了学习之外,也会和父母一起去打工挣钱。让十三四岁的孩子出门打工,在国内无疑会引起巨大的非议,但对于翟峰而言,这是馨馨有着很强的自立能力的证明,他甚至还骄傲地说,馨馨现在所用的笔记本电脑就是自己打工赚钱买的。
海上漂泊的另外一大问题就是安全,翟峰一家买的帆船很小,三个人吃住都在船上,经常会面对不可预料的风险,因此,就算是馨馨也得承担起“船长”的职责。
不过,翟峰也意识到,单纯依靠他们三个“航海新手”,可能无法应对大海上未知的风险,因此翟峰决定招聘一名男性船员,帮助他们在海上规避风险、保障一家人的安全。
但随着馨馨的成长,翟峰夫妇很快就意识到,凭他们两个人的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需求。
于是,在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旅行期间,他们会将馨馨送进当地的学校进行学习,让学校给孩子提供系统性的教育,并培养馨馨的兴趣爱好。
外出的这些年,馨馨从内向、怕生变成了一个可以上台用英文演讲、在网络上开设国际学校赚钱的少女,而且馨馨还学会做了木器,她的理想就是能够设计出国际顶尖的家具。
2016年,夫妻两有了第二个孩子丫丫,在丫丫2岁多时,翟峰夫妇就将她送进了巴厘岛的国际幼儿园中,现在的丫丫不仅会说汉语,还能用英语与家人进行交流,这些成长让翟峰感到很高兴。
不仅是女儿们成长了,孙宏岩在这几年的漂泊生活中,也改变了很多。过去,走得远一点她就要抱怨、遇到一点困难她就想退缩,要丈夫连哄带骗地才肯“前进”;
而现在,孙宏岩一步步跨出舒适区、完成了自己的蜕变,也不再愿意被视为一个单纯的“追随者”,对于这个世界、这场旅途,她有着自己的理解。
但在海上漂泊的生活,并不是事事如意的,在漂泊7年回国后,翟峰夫妇坦言,在国外7年,有得有失。
在海上漂泊的日子,让翟峰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意义,也让这个家庭的每个人都获得了成长,他们得到的无疑很多。
2020年元旦伊始,大家都在庆祝新年,翟峰却觉得,“假如没有通过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新年没有任何好庆祝的,只是老去一岁,离死亡更近。”
2021年,翟峰成立了“峰冒险俱乐部”,在全球寻找愿意向世界发出挑战的人,一起去冒险;孙宏岩建立了“青少年儿童澳洲帆船游学团”,有了自己的事业;馨馨凭着自己独特的冒险经历顺利升入初中……这个三口之家还增添了一名新的成员。
但对于翟峰夫妇而言,他们失去的似乎也不少,其中他们最为亏欠的,就是自己的父母。
尽管现在对于“父母在,不远游”已经没有那么看重,但当初不顾一切地出国、追寻梦想,丢下家中老人不管不顾,仍然违背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也令翟峰夫妇心中有愧。
另外,尽管现在馨馨有所成长,但缺失了国内基础教育的她,汉字书写能力很差,比小学高年级学生也不如,这似乎会让她难以适应国内的环境,如果她未来真的决定要继续留在国内工作、生活,我们似乎也很难说7年的漂泊经历对于馨馨而言到底是好处更多,还是坏处更甚。
实际上,翟峰一家的出海,本来就是伴随着争议的,而在了解了他们这几年在外的经历之后,更多的质疑之声随之而来。
许多人坚持认为,翟峰一家避重就轻地“美化”了自己经历,甚至质疑他们说是“环球旅行”,最终似乎却只是在印尼、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打转”,看似想要“移民”的目的更多于“旅行”;
还有人质疑他们,说是要驾驶帆船旅行,但似乎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岸上打工、生活,明明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生活”。
更多人指责翟峰夫妇“自私”,认为他们抛下了年迈的父母,又替幼女选择了一种“漂泊”的人生,剥夺了她的选择,对她今后的成长影响巨大。
但也有人力挺翟峰一家的说走就走的勇气,也许每个人都曾有过一颗躁动的心,也曾梦想过探索未知、提升自我,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走出舒适区,走入一种完全未知,甚至是充满了困难、风险的生活的,从这个角度而言,翟峰一家的勇气着实值得钦佩。
确实,理想的人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人喜欢安定,就有人喜欢漂泊,选择怎样的生活,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只是在作出任何改变人生的决定之前,也许我们应该考虑得更多一些,因为我们并不是孤立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我们都应当考虑到身边亲人的感受。
例如父母,不管儿女走了多远,父母总会挂心,如何让他们安心地颐养天年,是每一个孩子都要认真考虑的问题;例如孩子,父母对于孩子的负责,是让她在应当学习的年龄接受系统的教育,让她建立正确的三观,让她在将来能够自己决定时,为自己选择想要的人生。
追逐自己的理想当然是快乐的,但也许我们不能将这种快乐建立在亲人的愁苦之上,而这大概就是成年人的无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