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管理系统模板(10篇)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字化管理系统,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GIS的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应用现状与思考

收录日期:2013年3月27日

一、引言

GIS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的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和管理问题。

学校设施管理系统的管理对象主要包含供水、供电、供气、通讯、校舍、道路等管线及公共设施。例如:要解决校园生活区的供电问题,首先要知道周边供电管线的空间分布、材质粗细,如果不敷设新的管线,是否超出现有管网的荷载能力,如果敷设新的管线,是否与其他管线发生矛盾,这些都需要管线的空间及属性信息。如果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需要查阅大量以文字表格形式出现的分离枯燥的信息,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率低下。

随着GIS技术发展和“数字校园”建设,将GIS技术应用到大学校园这个特殊的人文社会小环境中,开发出具有实用价值的校园地理信息系统,是高效管理自动化、科学化、智能化的必然趋势。利用GIS技术进行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为管理者提供了空间及非空间信息服务,在校园日常管理、规划建设、物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二、系统一般模式

随着“数字校园”建设的广泛开展,大多数高校都已采用基于GIS的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辅助基础设施管理部门对各类设施的综合管理。同时,也方便社会公众对校园环境信息的浏览查询,例如:某入学新生,利用该校园网站的校园环境多媒体导航系统,通过查询校园内指定起点和目的地,系统会自动提供定位路线,可选多条路线均以红色粗实线高亮显示,并推荐最优路线。社会公众、校内师生以及行政办公部门都逐步尝试并感受到基于GIS的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为他们带来的便利。

三、存在的问题

基于GIS的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使用运营的开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应用的广泛性受到一定局限。一方面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学校未建立基于GIS的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仍然使用传统手工的信息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已建立该系统的,有些仅涉及部分模块,必要模块的缺失,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了管理和辅助分析决策效率。

(二)安全性有待加强。为了全面确切地展现校园面貌,很多学校都开放了基于GIS的校园设施管理系统的浏览功能,如果系统在数据以及用户权限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会造成数据泄漏,而校园中的很多基础数据属于保密数据,其信息系统和数据库必须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三)技术及数据相对滞后。一套基于GIS的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设计研发需要一定的周期,在运营初期,学校职能部门办公人员也需要有学习适应过程。GIS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校也会因为规划建设,产生管线、公共设施等基础数据的变更,如不及时更新,这些都会造成技术及数据的相对滞后。

(四)对集成性重视不够。受到系统开发时的多重因素限制,现有的该系统在设计时预留二次开发接口及辅助说明资料不全,使二次开发遇到很多问题。

四、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一些思考建议:

(一)建设过程应统筹兼顾、分期进行。首先规划出分类管理模块和功能模块,然后逐一实现每个模块的功能。未建立基于GIS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借助“数字城市”、“数字校园”建设契机,尽可能建立该系统,以实现校园信息管理的高效智能化。

(三)建立健全技术和服务制度体系。多数学校该系统的开发都采用招标形式,委托相应资质的公司完成,应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有完善售后体系和售后服务方案的公司,且在保质期内免费提供软件升级。为确保数据动态更新性,建立切实可行的数据更新制度,特别是保证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管理,实现规划设计、审批、数据测量、入库的全程动态管理,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及减灾防灾提供决策支持。

(四)系统集成化。考虑到将来本系统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系统本身的顺利升级,若条件允许,设计者在设计时采用组件化的GIS平台构建信息系统,必须预留必要的现有和二次开发接口,保证系统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使数据不仅能在应用系统内流动,还能在系统间流动。

五、结语

基于GIS的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校园设施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校园数字化、精细化管理,保障校园设施高效、安全的运转,为学校的决策和紧急事故处理提供依据。如果完善该系统的安全性、先进性、集成性和应用广泛性,势必使基于GIS的校园设施数字化管理系统发挥更大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传统的小区监控系统很多都存在只上了个别子系统,而且各子系统相对独立,它们之间的信息还处于不能共享的状态,操作和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和掌握各个不同系统及对象的技术,使用成本较高,功能不实用和不全面,维护和运行费用较高。

如何利用数字化技术,把孤立的子系统集成在一起,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信息共享?本文将深入讨论智能小区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等内容。

一系统设计原则

在系统设计中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实用性:系统的设计应使小区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住户的生活需求。

先进性:应用国内外较先进技术,保证智能化系统的先进性。

可靠性:所选用的技术及配套设备必须成熟可靠,以保证整个系统的长期正常运行,故障率低。

易操作性:将自动与手动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力求用户操作简便。

集成性和可扩展性:保证各个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结构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实现对各子系统的集中管理、分散监控的目的。

二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硬件结构

1.数字化网络

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数字化网络将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并以浏览器/服务器结构为基础,来构建智能小区监控管理系统。因为随着小区的宽带接入日益成熟,未来IPV6技术也会迅速普及,限制数据传输的网络带宽问题将会得到较好地解决,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智能小区监控管理系统之中。

2.数据处理中心

数据处理中心的硬件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网络组成,它是整个监控管理系统的数据中心,也是各种信息和数据处理中心,也是系统的核心。服务器将使用WINDOWS2000SERVER操作系统,采用高稳定性的WINDOWSSERVICE方式设计,全部功能均模块化,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服务器的冗余重构,确保系统数据安全。

3.数字视频显示矩阵

传统的监控系统常常有一个监控中心,也就是需要一个视频图象显示矩阵,为了兼容一些模拟系统,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数字化系统可通过增加解码设备将数字信号还原成模拟信号,再接入多路电视墙。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集中管理,分散监控”的模式。数字视频显示矩阵将渐渐成为过去,以后,配置数字视频显示矩阵的系统会越来越少,对于新建系统可建议用户省去此部分,增添一些远程监控设备更有意义。

4.视频服务器

视频服务器装置在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向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升级改造过程中被广泛使用,功能也是各式各样,性能价格比也有不同,目前,国内产品较多,也占有一定优势,在很多较大规模的智能小区的数字化监控系统中被广泛使用。

5.硬盘录像机DVR

6.网络摄像机

模拟摄像机加上视频服务器就相当于一个网络摄像机,它是一个集成化的数字设备,只要和网络相连即可,不需要铺设与视频矩阵相连的电缆,也不需要与DVR相连的同轴电缆。

7.远程监控台

三智能小区软件功能

软件平台在智能小区数字化监控管理系统中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传统小区监控管理系统的主要不足也是体现在软件功能不强,软件平台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智能小区建设要“硬件”和“软件”双管齐下,特别是信息化平台要用电子商务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

1.视频监控管理系统

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可实现本、异地视频图像监控,存储,显示等DVR功能。

预设群组联机功能,可快速同时监控不同远方的图像。

可实现远程云台镜头控制、远程图像下载、远程报警。

可提供统一的各种信息的查询、共享、备份、维护、统计等功能。

2.物业管理系统

业务管理子系统可提供维修管理、二次装修管理、保安管理、消防管理、保洁管理、报警管理、绿化管理、住户管理、公共信息管理、物业日志管理、特殊业务管理、房产管理等。

客户服务子系统包含物业收费系统、房产管理系统、物业中介系统、保姆信息系统、客户投诉系统等。该软件可提供水、电、物业管理费催款请求,房屋租赁信息查询和中介,保姆信息查询和中介,客户投诉处理结果反馈等。

办公管理子系统包含工作协调系统、考勤系统、资产管理系统、文档资料管理系统、人事工资管理系统等。该软件可提供物业公司的日常工作管理、公司员工管理、公司资产利用评测、公司工作效率考评等功能。

3.网站服务系统

网站服务系统提供了基于INTERNET技术的一个高效、稳定、开放、安全的信息共享平台,它能够与视频监控管理系统和物业管理系统共享数据,达到各子系统的真正无缝联接。在网上形成一个虚拟智能小区,与现实小区一起,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方法延伸和充实了小区的内涵。

网站服务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小区新闻:小区最新动态,社会热点新闻报道,使大家能够以最快的方式了解小区的现状和周边的变化。

网上物业管理:把物业管理系统搬到网上,大家可利用网络,方便地使用物业管理系统,方便地查询各项管理费用,物业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网上进行各种费用催缴等工作,还可在网上进行交互式投诉,疑问咨询,各种业务调查,甚至对物业管理效率的评估等,以利于不断提高物业管理的水平。

信息服务:结合本小区特点的一些信息查询,例如,本小区的电子地图,各部门的工作职能及服务范围,还有房屋买卖、租赁情况及保姆信息等。此系统是开放型系统,可随客户需求不断增改,只要住户及有关方面有需求,即可方便地提供相应的服务。

电子公告板:以专门的公告形式一些重要的政府公告、政策宣传、大型活动安排、停水、停电、设备维修等通告,还有一些紧急通知。

一、前言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产量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占有一定分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化也变得尤为重要。温室大棚能够让农作物在适宜的环境下生长,使农作物脱离了自然环境的限制,满足了人们对各季农作物的需求。传统的人工测量方法,无法准确实时测量影响农作物生长的温度、土壤湿度、空气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度的数据,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数字化温室大棚管理系统基于单片机技术结合数字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准确测得数据,及时调节环境,减少人工管理带来的损失。

二、工作原理

1.硬件技术

a.系统控制核心采用ATMEL公司生产的AT89C51,主要模块有:测量模块,人机交互模块,Wi-Fi模块。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b.针对温室大棚内几种重要的环境因子测量,选用不同的传感器获得准确的数据。

传感器选择如下:

环境温度实时测量:DS18B20温度传感器

空气湿度定时测量:DHT11

土壤湿度定时测量:土壤湿度传感器模块

二氧化碳浓度定时测量:二氧化碳传感器浓度模块

光照度定时测量:BH1750FVI

c.为了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选用2.4GHz的WIFI模块来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各种对温室大棚内环境因子具有调节作用的被控制设备的控制采用弱电控制强电的方法来进行控制。

3.软件技术

系统实践前首先进行功能模拟测试。采用Proteus进行单片机和电路仿真,程序文件采用KeilC51编写,将程序文件导入虚拟单片机中进行系统的仿真与调试。

三、工作流程图

工作流程图如下图2所示:

四、数字化温室大棚管理系统的优势

1.数字化温室大棚管理系统的所有设备之间采用无线连接,安装和拆除方便,无需对温室大棚结构做特殊改动,减少安装成本。

2.采用多点检测,统一管理,覆盖范围广,减少因个别区域出现异常而导致的误操作。

3.提供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可根据不同作物设置不同的温湿度范围,提高了系统的适应能力。

数字化温室大棚管理系统进行一体化检测监控和管理,成本低廉,适用于城乡中小规模的温室大棚,有效的解决了传统人工控制的缺陷,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1引言

2数字化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传统的学生证、借书证、上机证、就餐卡、工作证等证件,功能单一,不便于学校管理者对校园各信息资源的全面掌握。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核心是利用非接触式智能校园卡作为载体,结合无线射频、电子、单片机、IC卡、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等先进技术,将原来散列式的纸质的信息资源整合成数字化、智能化的信息资源,并拓展其更多的功能,诸如交费、消费、考勤等,使得校园卡具有一卡多能的功用,解决了传统证件无法一证多能的弊端,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更好地为师生员工服务。该系统在校园网络中起着纽带作用,它将整个校园各个管理系统模块的信息有机、高效地连接起来,使得校园各个方面的工作因IC卡的高效、简便而更加顺利。数字化校园的特点有:(1)高速数据处理机制;(2)数据获取权限管理高度集中;(3)系统高可靠性;(4)数据安全高;(5)数据的一致性与共享性高。智能数字化校园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2.1IC卡管理子系统

IC卡管理子系统是数字化校园“一卡通”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提供IC卡的注册、发卡、充值、挂失、退卡、换卡、回收卡等IC卡本身的管理功能,同时系统还对IC卡终端设备进行管理,系统管理员通过该模块对系统中用户权限管理,对用户的行为做必要的备份。

2.2学籍管理子系统

利用IC卡的身份验证功能实现学生证的功能从而代替传统的纸质证卡。对学生学籍卡片进行综合的管理,其主要功能包括:学籍管理子系统管理、学籍管理、报表统计、信息查询。能方便的对学生的自然信息、学习成绩、奖惩情况、综合评价等数据进行修改、增删、复制等操作;同时还能按用户需求设定条件进行接收、导出、生成、打印文字和图表等信息数据;提供多个变量的查询、查看方式。

2.3图书管理子系统

学生进入图书馆使用IC卡进行身份鉴别,门禁系统将对合法的人员准入。通过IC卡身份验证加强对图书流动的管理,实现借书、还书、续借及损坏赔偿等工作的智能化,减少人为因素的过失,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图书流动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全校师生可以通过该系统查询新书和自己想要借阅的图书情况,及自己过去借图书的情况;另外还可以通过该系统向图书馆建议自己所需书籍的购买。

2.4开放实验室系统

2.5综合查询子系统

本系统查询功能是为校园卡管理方和持卡人在校园内的活动需求所设定的。持卡人只需将IC卡在读卡机读一下,输入密码,便可有选择地准确查询、查看卡内有关信息和历史数据等情况,便于持卡人随时与各服务方取得联系和帮助。同时,校园卡各服务方凭IC卡的权限,能查询持卡人的有关数据,掌握师生第一手的准确信息,以便于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服务,更好地有效管理。

3系统表现层实现

4“大数据”中心数据处理

5结语

作者:刘宇静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徐丽.远程教学网络应用服务器端的体系结构设计[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9,25(4):82-84

每个城市面积、所管城市部(事)件、机构设置都有很大区别,要使系统高效运行,就必须分析清楚所在城市管理现状,结合城市管理的实际状况确定工作流程、逻辑关系、最后确定建设实施方案。

二、创建海量数据库

城市中有大量城市部(事)件信息进入数字城管系统管理,并且定位这些城市部(事)件是由那些单位管理、具置和其属性。这样可以快速收集城管信息、快速定位、快速指挥责任单位、高效处理城市中发生的问题,并对工作质量进行评价,达到建立系统的信息收集、指挥监督的目的。

三、制订制度标准

四、法规建设

一个城市的城市管理由众多部门来实现,既有政府所管的公共部分,也有社会管理部分。如何让城市中所有责任部门协调一致,就要有一个规章来统一协调工作,规定其所涉及部门、部门责任、综合评价和奖罚,让城市管理法制化、制度化。

五、机构设置和经费保障

二、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人事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一)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的性质

人事管理工作作为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于管理基数庞大,往往具有信息量大、采集涉及面广,信息共享、信息关联程度高,数据时效性、一致性及准确性强等特点,其工作涉及广大教职工的选拔、培养和收入,直接关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来建立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以实现高职院校人事管理现代化进程,使管理更为高效、精细和准确,充分体现行政管理的公平、公开和公正。

(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需要

人事管理系统建设属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分支。高职院校在建设数字化校园时,需先建设数据中心平台(即为数字校园的神经中枢,主要负责收集、处理和储存各类共享信息数据,并为全校提供信息共享服务的平台),为人事、教务、科研及财务等管理系统提供基础信息,而人事数据作为教职工基本信息的载体,是数据中心平台构建的重要基础。

三、当前人事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信息资源共享,容易形成信息孤岛

目前,大多高职院校都实现了人事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但很多都只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没有结合学校其他管理分支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并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管理系统。这往往导致学校其他应用系统的重复建设、重复投资,如人事部门对于全校教职工个人信息的管理与二级管理部门对本部门教职工个人信息的管理脱节,造成了各自的数据库的重复建设、管理,严重影响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日常教学、科研等各方面管理工作。

(二)技术力量不强,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校园内部缺乏一只独立的专业技术队伍,无法承担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程,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往往是项外包工程,他们设计的信息系统实用性不强,也无法做到对系统的实时更新和维护,导致系统设计的不合理与低利用率,最终导致人事部门仍旧返回使用自己独立的信息管理系统。

(三)基础信息可靠性不高,数据冗余严重

由于信息数据都是人为录入,而且通常录入工作由一个人完成,缺乏多人核对或本人核实的步骤,同时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也存在多头收集、重复收集、收集不及时等问题,这些往往造成数据存在误差,加上储存、处理的数据紧紧交织在一起,数据难以得到有效管理和使用,使数据冗余愈加严重。

四、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人事管理系统建设的对策

(一)管理层面加大重视,加强专业技术力量

(二)整合基础数据,合理实现人事资源共享

将人事管理系统融入校园整体数字化建设中去,实现个人基础信息与下级有关管理部门的共享与更新,同时提供本人查看核实、提供变更渠道,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有效地节约数据共享与消除对数据的重复管理机数据的不同步等问题,达到整合信息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的目的。

(三)增加系统安全评估,降低不必要风险

人事管理系统不同于其他管理系统,其牵涉教职工多方面的敏感信息,因此,管理员要设置不同权限,例如个人信息除本人外只能由人事部门以及下级师资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可以查看,本人如要变更个人信息,需在系统上递交申请,先由直属师资管理部门审核再提交人事部门进行审核变更等。

五、结束语

参考文献:

[1]田越萍.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21):249-250.

[2]王钱永.数字化校园中数据中心平台的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7,(11):14-17.

关键词:

三维数字化管理系统;圆形煤场;精益化管理;煤场管理;燃料管理

0引言

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州公司)一期2台百万千瓦机组配套建设了2个圆形煤场,直径120m,煤场挡煤墙净高度17m,储煤量共36万t,足可供应全厂20d所用。投产后,针对圆形煤场堆存煤面积小、掺配掺烧难度大、煤场管理粗放等问题,开展了三维数字化煤场项目试点建设。项目采用高精度传感器和计算机软件技术,三维展现储料分布的位置、形态及煤质信息,为煤场管理提供了真实、高效、全方位的数据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基于莱州公司的生产管理要求,开发试用智能掺配、科学采购等指导功能模块,将煤场精细化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1]。

1系统布置

三维数字化煤场试点项目搭建全时三维煤场测量系统和堆取料机定姿定位系统,实现全天候、高精度的煤场形态和堆取料机姿态位置信息采集,并通过组建的千兆光纤局域网络将采集数据实时传输回集控中心中央控制站,完成数据的计算、分析及应用。全时三维煤场测量系统采用3台安装在圆形煤场顶部检修栈道上的三维激光扫描仪,全天候自动扫描煤场储煤形态并构建三维模型,计算煤场内的储煤量。堆取料机定姿定位系统,包括堆料臂的俯仰、回转装置,刮板机的俯仰、回转装置,保证堆取料作业时的精确定位。中央控制站布置在输煤程控室,配置服务器、数据库、计算管理软件和接口软件,对采集的煤场形态数据和堆取料机定姿定位数据进行汇总、处理,同时与已有的燃料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交互,最终以虚拟三维和多维度数据标签的形式展现煤场动态的量、质、价、位、形信息。

2实现功能

2.1三维数据采集及存煤量计算

2.2堆取料作业范围计算

根据煤场的实际储煤分布及掺配用煤要求,自动计算出堆取料机取料作业范围,并通过直观的图形信息展现给运行人员,提高上煤煤种的精确度,避免掺配取煤出现较大误差。

2.3煤场储煤量变化实时监测

生产过程中,煤场的卸煤、上煤、转场等操作影响煤场储煤量及储煤分布变化,数字化煤场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煤场形态及储量变化。

2.4燃煤数据历史可溯

某一批次燃煤进厂时,系统可精确知道该批次来煤的具体堆放位置、堆放形态及质量。在持续的生产过程中,该批次燃煤的使用情况根据三维形态实际变化详细记录,当出现亏吨情况时可查询某一批次来煤在厂内的实际使用情况,真正实现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

2.5堆取料指导

2.6掺配和采购指导

3系统优点

3.1煤场盘煤管理工作

3.1.1使用前

(1)月度频率盘煤。(2)单个煤场盘煤耗时3h。(3)受堆取料机机械限位,每个煤场有30°的盘存盲区。(4)依靠堆取料机盘煤,影响设备使用效率,盘煤时不能工作。(5)煤场盘存结果只有形态和体积数据,没有关联性。

3.1.2使用后

3.2煤场掺配管理工作

3.2.1使用前

(1)定时人工绘制煤场储煤分布图。(2)人工画图效率低,实时性差,形状与分界面精确度较低。(3)内部储煤实际情况无法知晓。(4)掺配取煤依靠人工经验,容易取错,取煤量无法精确保障。(5)掺配效果无法真实评估。

3.2.2使用后

(1)依靠三维激光扫描仪自动、快速、精确绘制。(2)动态测量过程中,对于料堆的实时变化过程进行测量记录,实时、真实地反馈不同料堆的边界、位置和形态。(3)动态测量能够真实反映不可见的内部料堆分布情况。(4)可视化展示掺配方案,并指导运行人员进行精确取煤,异常作业报警提示。(5)能够精确记录实际上煤情况,计算不同煤种上煤量,为掺配效果评估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2-4]。

3.3煤场数据管理工作

3.3.1使用前

(1)人工统计数据。(2)各环节数据容易形成数据孤岛,数据关联性差。(3)数据统计分析困难,指导性和前瞻性差。(4)历史数据依靠人工查询。

3.3.2使用后

(1)数据自动入库,存储和统计。(2)通过各类接口实现了数据链管理,数据关联性强。(3)具有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为掺配燃烧、科学采购提供决策依据。(4)历史数据可追溯,实现了燃料的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3,5-6]。

4结束语

[1]孙云峰.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在电厂燃料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1.

[2]夏季.火电机组配煤掺烧全过程优化技术研究与应用[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3.

[3]冯星林.H火电厂智能煤场管理系统的综合评价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4]马爱莉.三维重建技术在数字化煤场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1.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管理;扩展应用;督办;指挥通信平台;公众监督;移动城管

Keywords:digitalcitymanagement;extensiveapplication;superviseandhandle;communicationmonitoringplatform;publicsupervision;mobilecitymanagement

城市管理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在城市中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带动周边地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1]。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管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建立并完善与之协调的信息系统,实现城市管理数字化,对于城市的公共管理、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和引资纳才非常重要。

1数字化城市管理现状及问题

2004年10月,由北京市东城区自主创新研发的“东城区网格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正式投入使用,创造性提出了监督与指挥相分离的管理体制、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管理评价体系,再造了城市管理流程[2],2005年被建设部确认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全国推广。

2006年11月,国家建设部在江苏扬州召开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会议,提出“大中城市以扬州模式为参考,在市级分设监督中心和指挥中心,实行统一接纳、分别派遣、区级受理的模式”[3],逐步向全国推广数字化城管的扬州模式。

通过近年来数字化城市管理(简称“数字城管”)的建设,很多地方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管理变粗放低下为精准高效,变突击运动式为可持续长效式,变主体分散、职责交叉为上下左右无缝对接。但是,城市管理依然存在大量问题亟待解决,如职责不清、指挥手段不先进不全面、对案卷所反映的城市管理问题分析不深入、决策支持较弱、社会公众参与度不够等。通过本文研究,部分上述问题将被解决。

2数字化城市管理扩展架构

为解决当前数字城管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结合新技术应用,在遵循建设部批准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系列标准规范基础上,进行数字城管的应用扩展,涵盖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等步骤,规范闭环工作流程,实现城管热线整合、重大问题督办、指挥处置手段升级、公众监督等。扩展后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3数字化城市管理扩展应用

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扩展架构下,应用软件功能在建设部标准的9个子系统(无线数据采集、监督受理、协同工作、大屏幕监督指挥、综合评价、应用维护、地理编码、基础数据资源管理、数据共享与交换)基础上,扩展9个应用子系统,包括:视频监控、业务短信、部件在线更新、领导移动督办、移动工单、车辆监控、人员监控、社会公众。通过9个扩展应用子系统的建设,大幅提高监控实时性和广泛性,提升对处置力量的掌控能力,提高指挥手段的先进性科学性,深入分析多发性、季节性、时段性问题,提升决策支持能力,随时随地支撑领导督办,时时刻刻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3.1视频监控子系统用于远程查看问题发生位置周边的视频信息。根据问题所处位置,系统通过调用视频接口,打开现场视频探头获取图像动态画面,便于实时掌控现场情况。视频监控是“数字城管”监督与指挥中心了解城市市政、环卫、治安状况的重要手段,为城市管理决策者提供一种全新、直观的管理工具。

3.2部件在线更新子系统用于遗漏部件和新建部件的补查和更新,降低普查费用和运行维护费用。在“城管通”中增加部件上报模块,监督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新增的部件或兴趣点,通过“城管通”上报到“数字城管”系统,存放数据并更新工作图层,依据问题类别进行属性数据的更新维护,最终确认入库,完成数据的管理更新。

3.6车辆监控子系统供监督指挥中心操作员、值班长和办公人员使用,用于定位监控管理装有GPS/北斗车载终端的城管车辆、环卫车辆等。确保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能够实时获取现场的监督员、车辆、视频资源等信息,进行轨迹回放、资源调取、指令下达。

3.7人员监控子系统供监督指挥中心操作员、值班长和办公人员使用。通过“城管通”的GPS/北斗模块和GIS相结合,实现对城管监督员空间定位、轨迹回放等可视化监控管理。

3.8城市管理指挥通信平台利用GIS的空间展现功能,实现对城市管理中的突发应急事件的处理、方案的生成、确保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能够实时获取现场的监督员、车辆、视频资源等信息,进行资源调取、指令下达。实现在地图上部件位置、空间、城管事件发生的地点的定位,城管巡查人员在街面的工作情况进行精确定位、轨迹复现等功能,满足领导在办公室内即可完成微观定位、宏观监控、应急处置等需要。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以及事后善后管理的过程中,需建立应对机制(预案、知识库等),采取一系列应急指挥措施,保障城市管理中的财产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九大扩展应用子系统联同九大标准应用子系统的落地实施,需结合各地方的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按照“条块结合”原则,围绕“监管分离”,建设相应组织机构、监督体系、指挥处置体系、评价考核体系,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城管模式;同时与涉及城市管理的规划、住建、公安、交运、水务、环保等部门以及供电、运营商等单位的信息系统无缝对接、业务协同,形成“大城管”格局。

4结论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扩展架构及其九大扩展应用已在江苏省兴化市、盱眙市、盐城市等地落地实施,运转顺畅,领导获取信息更及时便捷,指挥临场化体验逐渐形成,社会公众参与积极性提高,取得了良好的建设成效,初步形成了移动化城市管理新局面。兴化主城区被划分为2083个单元网格和71个监督网格,21.56万个城市部件被逐一编码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快速发现、精确定位、及时处理、有效监督。自从数字城管建成以来,每月平均处理城市管理各类信息近万件,及时处理率达98%,大大提高了市民的幸福感。同时,也进一步发现了潜藏的问题,如数字城管数据利用不充分,缺乏专题分析,尚未体现城市管理疏堵结合的业务理念等,需要在后期进一步深入分析,逐步研究解决。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P311.52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明天和未来。海洋牧场就是这样一个基于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的蓝色经济,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繁荣,提高了人民生活质量,也推进了海洋开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带动了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的兴起。海洋牧场是利用海洋容量增加海洋资源的综合系统,在一特定的海域中,建立一套完备的渔业设施和管理体制,将水生生物放流,这样便会吸引来一些外来生物,再与人工放养的海洋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可控制的人工海洋牧场。在海洋牧场事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管理海洋牧场至关重要。张国胜,陈勇,张沛东等人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海洋建设海洋牧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得出我国在进行海洋牧场建设应该使用多种形式管理[1]。杨金龙,吴晓郁,石国峰等人对我国目前海洋牧场建设的现状研究和发展趋势做了概括[2]。任军,田华民等人认为“数字化管理”将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水平,实现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的根本性变革[3]。建设数字化海洋牧场管理系统为海洋牧场信息查询提供支持。

根据海洋牧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将海洋牧场的属性信息、位置信息记录系统,根据属性信息合理规划海洋牧场。通过对海洋牧场所放养的生物进行记录,有利于掌握海洋牧场的生物生长状态和基本情况,给渔民生产提供帮助。本设计通过数字化海洋牧场地图,建立海洋牧场空间地理数据库,基于ArcGISEngine开发海洋牧场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在电子地图支持下的海洋牧场信息录入以及信息查询功能,为有限的海洋资源有效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1系统设计

本系统是利用ArcGISEngine二次开发组件和工具集,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Geodatabase为支撑,在VisualStudio2008平台上,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了海洋牧场信息的录入、查询功能。

1.1系统结构设计

由于硬件设备和开发资金受限,本系统初步设计为单机版本。通过需求分析,本系统主要为海洋牧场管理工作提供帮助,与传统管理系统相比,本系统是基于GIS技术的基础之上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有效的与地理位置结合,使得对海洋牧场的管理对象有更明确的了解。

1.2系统界面设计

系统界面主要包括菜单栏,地图操作工具栏,图层信息显示框,地图显示界面,查询视图,鹰眼视图,属性信息显示视图等。

1.3数据库设计

1.3.1数据的组织

按照数据的类型,可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分为图形数据和非图形数据。

(1)图形数据的组织。这里的图形数据主要是矢量数据,其数据组织形式:数据库-要素集-要素。

(2)属性数据的组织。在系统中,属性数据主要以单个海洋牧场为对象组织数据。

1.3.2数据的存储

(1)矢量数据的存储。矢量数据在数据库中的逻辑层次是:数据库一逻辑图层一物理图层一空间实体。

(2)属性数据的存储。属性数据是海洋牧场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属性数据的存储方式以及表结构设计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不仅影响到系统建设的速度和成本,而且影响到系统的应用、维护管理和数据更新。如何使得表间关系明确,数据存储不冗余等各方面影响要素都得考虑到。

1.4系统功能设计

1.4.1地图浏览

基于GIS技术的海洋牧场管理系统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系统相比,地图数据的加入使得海洋牧场的信息更好的表现出来。

在系统添加了鹰眼窗口,系统可以从鹰眼中反馈桌面地图的视图信息,用户可以从鹰眼中操作桌面视图。如在鹰眼中点击,让桌面视图移动到被点击的位置;在鹰眼中拖出一个范围,让桌面地图以全图显示该范围。

全景视图按钮,前一视图,后一视图等工具,使用户对桌面视图的操作更加灵活。

1.4.2信息添加

1.4.3信息查询

本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海洋牧场信息进行查询,主要功能包括牧场属性查询和位置查询。根据某一属性值查找具有这一属性的牧场名称及位置,例如查询投放了某一种鱼类的海洋牧场有哪些?根据岛礁类型查询海洋牧场等等。根据位置或者某个海洋牧场对象查找其所具有的属性信息,例如选择一个海洋牧场查询其中投放鱼类的种类以及此海洋牧场的地理位置信息,环境信息,岛礁类型等等,对于管理人员对海洋牧场管理工作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2功能实现

基于GIS技术的海洋牧场建设管理系统与传统的企业管理系统有很大区别,海洋牧场是一个大范围,宽尺度的研究对象,应有效将其属性信息合理的数字化表达成文字、图像等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有地图浏览,信息添加、删除、修改,信息的查询。

2.1地图浏览

(1)全景视图按钮主要通过ArcEngine开发环境中系统自带的地图操作工具直接加载。

(2)前一视图功能的实现,在按钮的Click事件中实现。

(3)后一视图功能的实现,在按钮的Click事件中实现。

(4)鹰眼。

海洋牧场属于面要素,在添加或修改海洋牧场矢量数据的过程中,也要录入海洋牧场的属性信息。

2.3信息查询

系统查询功能主要使用两方面的查询:根据位置查属性和根据属性查位置。

(1)根据位置查询属性。

(2)根据属性查询位置。

3结论与展望

3.1结论

本系统通过应用电子地图,空间数据库技术,结合海洋牧场项目的特点及要求,搭建了数字化海洋牧场的信息管理平台,使海洋牧场管理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提高海洋牧场的管理水平和效益。系统主要实现了海洋牧场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功能,为数字化海洋牧场建设作了有益的探讨。

(l)用ArcGISEngine作为开发海洋牧场管理系统的工具之一,在目前尚未发现先例,在系统中,ArcGISEngine展现了其较高的处理效率和很强的图形处理功能。

(2)海洋牧场管理系统的灵活应变性及全面性作为系统开发时所遵循的重点并在这方面作了一些研究。在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将灵活应变性的要求作为考虑因素,实现了用户可以根据业务需要和功能选择系统界面添加的模块。

3.2展望

建立数字化海洋牧场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具有难度的复杂工程,本项研究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实现了一些功能。但本信息管理系统在实际的应用中仍存在不足,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

(l)由于本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只是实现了海洋牧场管理系统的试运行,并没有实现系统设计中的所有功能,所以系统的其它新增功能的实现以及与目前己实现功能的融合是需要继续努力的工作.

(2)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越来越多开发GIS软件系统的人逐步选择B/S模式作为新的软件系统的网络体系结构,所以海洋牧场信息管理系统也应考虑向B/S模式发展,以便使得系统后期的维护、管理和升级都变得更加容易,从而也使得客户端能够更加方便的操作该系统。

[1]张国胜,陈勇,张沛东.中国海域建设海洋牧场的意义及可行性[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3.

[2]杨金龙,吴晓郁,石国峰.海洋牧场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中国渔业经济,2004-5.

[3]任军,田华民,超英华.“数字化管理”与科技管理的新范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1(4):65-66,29.

[4]马军英,杨纪明.日本的海洋牧场研究[J].海洋科学,1994(3):22-24.

[5]单新瑞,秦迎春.实现数字化管理的探讨[J].科学管理研究,2002.

[6]申慧.我国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体制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7,8.

[7]邹时林,刘波.基于ArcEngine洪水淹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安徽农业科学,2010.

[8]刘华杰,丁斌.数字化医院的设计与实现[J].科技资讯,2008.

[9]阎波杰,,贾建华.基于ArcEngine的旅游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2011.

[10]张瑜,丛静华,沈明霞.基于ArcEngine的林火动态监测与精确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浙江农业学报,2010.

THE END
1.图书管理系统流程图20240313233132.docx实际的图书管理系统流程图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实现方式和需求差异而有所不同,下面是一个一般性的图书管理系统流程图: ``` ++ |图书管理系统| ++ |1.登录| |↓| |2.用户认证| |↓| |3.主菜单++ |↓|退出系统| |4.图书查询++ |↓| |5.输入关键词| ...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4/0313/8036056050006045.shtm
2.图书管理系统第1层数据流图流程图模板图书管理系统的第一层数据流图主要展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关系。图中包括了“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管理”、“借阅记录管理”和“系统设置”四个主要功能模块。这些模块之间通过数据流进行交互,例如,读者信息管理模块会收集读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等,并将这些信息存储在系统中;图书...https://www.processon.com/view/6556002892cf0c00584129a8
3.图书管理系统流程图怎么画?简单制作流程图的方法①多平台操作:迅捷画图流程图支持Windows、MAC、Web多平台操作,把制作好的图书管理系统流程图数据存储到云端。 ②操作简单:迅捷画图流程图提供连接点及连接线,方便内容对齐,简化绘图难度,节约绘图时间。 ③模板丰富:丰富的模板让流程图绘图更轻松,泳道图、拓扑图、韦恩图等多种模板分类辅助绘图...https://www.liuchengtu.com/tutorial/tushuguanli.html
4.《管理信息系统》考研复试整理DFD 数据流程图 Data Flow Diagram UML 统一建模语言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IDSS 智能化决策支持系统 GDSS 群体化决策支持系统 MPS 主生产计划 XML 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BI 商业智能 Business Intelligence ECP 电子商务平台 Electronic Commerce Platform ...https://www.jianshu.com/p/7513a1521ed7
1.图书管理系统的ER图和数据库模型图文章浏览阅读4.6w次,点赞22次,收藏202次。_一.画出系统er图 “网上图书销售系统”系统需求: 该“网上图书销售系统的数据库”https://blog.csdn.net/qq_36074044/article/details/53979127
2.图书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docx图书管理系统数据流程图 系统分析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 该“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万人以上的员工,并地理位置分布在大型企 的图 书馆理系统,图书馆藏书 100 多万册,每天的借阅量近万册。在手工操作方式 下,图书的编目和借阅等的工作量大,准确性低且不易修改维护,读者借书只能 到图书馆手工方式...https://doc.mbalib.com/m/view/65477b852a95d971cd8bcef898a96964.html
3.怎么画图书馆管理系统流程图?模板一键下载!图书馆管理系统流程图是一种用于表示和描述图书馆管理系统操作和流程的图形化工具。它由各种图形符号和文本说明组成,能够清晰地表示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数据的流动和处理过程。那么图书管理系统流程图怎么画呢?本文结合好用的流程图软件博思白板boardmix为大家进行分享,快来学习吧!在线流程图的类型有哪...https://boardmix.cn/article/library-management-system-flowchart/
4.图书馆员管理(精选十篇)笔者针对图书馆员这一特殊职业, 立足图书馆工作的实际, 从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的必要性出发, 论述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的内容。 1 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文献2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的必要性, 分别是:管理理论发展的需要、图书馆发展的需要、时代发展的需要、馆员个体发展的需要[2]。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m5n9wsw.html
5.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流图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流图 1.1 系统分析 1.1.1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任务 “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具有万人以上用户,位于某中型企事业单位内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藏书规模约100 多万册,每天的借阅量近万册。在手工操作方式下,图书的编目和借阅等工作量大,准确性低且不易修改维护,读者借书只能到图书馆手工...https://www.mayiwenku.com/p-7109762.html
6.项目实战图书信息管理系统(Maven,mybatis)(第一个自己独立...该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便捷的图书信息管理,利用命令行操作的方式让用户的操作更为简洁。 本系统提供Sql和noSql两种运行模式。 Sql模式直接对mysql数据库进行操作,便于数据的持久化和规范化,让数据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同时可以存储大量数据,便于进行大数据的管理,如果你想真正用此系统管理你的信息,建议采用此种模式。 https://www.miaokee.com/2784829.html
7.2022年10月自考00051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真题试卷自考“ 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处理由教师送来的成绩单,并在学籍表中记载学生成绩,对学籍表中的学生成绩汇总分析,将留学退学的学生名单送“学生异动管理”模块处理。试按以上业务过程画出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43.将题43图中的两个局部E-R图合并为全局E-R图,并将全局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分别标注其主码和外码...https://www.educity.cn/zikao/5013884.html
8.图书管理系统系统设计架构图书管理系统设计(1)操作系统:Windows 10 专业版(没有要求) (2)虚拟机版本:Vmware Workstation Pro14 (3)Linux 版本:Centos 7 (4)编译器:gcc 编译器 三、系统流程图 (1)系统功能总体流程图 (2)借阅图书功能流程图 (3)归还图书功能流程图 四、数据库设计 1、数据存储结构 ...https://blog.51cto.com/u_16099178/11575590
9.论文目录参考范例(三)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描述 (四)系统功能模块图 (五)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六)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介绍 2、使用ADO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 3、数据库需求分析 4、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七)数据词典分析 1、读者信息表 2、图书信息表 3、借阅信息表 (八)数据流程图 ...https://3g.yjbys.com/biyesheji/1265942.html
10.图书管理系统说明书6篇(全文)如果读者要还书,图书管理员输入图书ID后系统自动检测该图书是否过期,如果过期则计算相应的罚款,否则读者可以续借,此时图书管理员只需修改借阅日期,否则更新读者借阅信息和图书库信息。 2.2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为windows系列 数据库: 软件开发平台: 2.3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2.3.1体系结构设计 C/S体系结构的数据库应用,...https://www.99xueshu.com/w/file9ehwbg3j.html
11.论文目录的模板(三)图书管理系统功能描述 (四)系统功能模块图 (五)系统开发环境简介 (六)数据库设计 1、数据库介绍 2、使用ADO数据控件访问数据库 3、数据库需求分析 4、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七)数据词典分析 1、读者信息表 2、图书信息表 3、借阅信息表 (八)数据流程图 ...https://www.ruiwen.com/lunwen/2473669.html
12.图书馆借阅管理的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求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和业务流程图!!!谢谢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1295181_1.html
13.管理信息系统的实验报告(精选4篇)2、新系统业务流程设计,绘制新系统业务流程图: 退出系统 学生工作办公室任课老师学生人员名单学生人员变动名单成绩单学生信息管理人员学生人员档案学生成绩档案统计分析人员学生成绩汇总表教学管理人员班主任学生 3、新系统数据流程分析,绘制新系统数据流程图: https://www.jishuoshuo.com/zongjie/46136.html
14.图书管理系统需求分析及用例图状态图数据流图1. 背景:待开发的系统名称— —图书角节约管理系统:本系统能高效、快捷、稳定的管理图书馆的书数据信息。 2. 目标:图书角借阅管理系统推动迈向数字化图书馆馆的步伐,从图书角的如数登记到查询浏览,从读者登记到图书的借阅,形成一个整体自动化管理模板。 3. 功能说明: 1 图书管理模块:管理员在此模块录入新书信息...https://www.pianshen.com/article/8392777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