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大会聚集了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疫苗技术工作组专家、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工作专家组动物致伤专家组专家、常见动物致伤领域知名专家和动物疫病防控领域专家。
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会长王传林介绍:“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让老百姓学会和动物和谐相处,一旦被动物伤了以后,能减少并发症,减少危害。自救完了以后到医院,能在一个标准下诊断或治疗,以达到最佳诊疗效果。”
接种狂犬病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
狂犬病是我国极为严重的动物源性传染病,也是导致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之一,一旦发病,致死率近乎100%。
狂犬病疫苗是唯一用来控制和预防狂犬病的制剂。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徐建青教授认为,暴露后接种疫苗引起的免疫反应是与死神赛跑的过程。他说,狂犬病疫苗可以在狂犬病有限的潜伏期内快速产生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性抗体,暴露后免疫中免疫效率和免疫效果尤为重要,而疫苗效价是评价机体产生抗体的快慢、保护性抗体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
狂犬病疫苗的技术发展趋势,是要研发推出更安全、更高效的狂犬病疫苗,以满足临床需求。无血清狂苗、新型工艺高效价人二倍体狂苗以及mRNA狂苗都是迭代升级产品。
在谈到无血清狂犬病疫苗时,徐建青教授指出,无血清狂苗的迭代优势在于,生产全程不添加牛血清作为培养基的成分,显著提升产品安全性。跟含有血清狂苗相比,它避免血清引起的过敏反应和血清源性污染等风险,减少疫苗批间差异,更有利于下游纯化,国内暂无同类产品上市。
据公开资料,狂苗大厂艾美疫苗年内申报上市的迭代无血清狂犬疫苗,Ⅲ期临床试验数据已完成揭盲及统计分析工作,结果显示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达到临床预设目标。全球尚没有无血清狂苗上市,该产品有望成为首个上市的重磅迭代升级大单品。
会议主办方表示,本次会议的圆满举行,将对推动在人兽共患病防控方面的工作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提升狂犬病防治工作,有效助力2030年消除本土犬传人狂犬病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