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半岛4230公里九国大环线自驾〡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塞尔维亚科索沃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欧洲旅游攻略

楼主是一个不走寻常旅行路线的水瓶男,专门喜欢挑地图上边边沿沿的国家或地区旅行,因为在书中和网上看过许多关于萨拉热窝费迪南大公被刺杀、铁托组建不结盟运动、北约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科索沃独立等事件,加上各国之间民族和宗教信仰等不同,所以巴尔干这片神秘的土地对我充满了诱惑,楼主在出发前认真拜读了网上所有巴尔干的游记,经过一番准备本来计划是游览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四个国家,由于中途两个同学有事儿从罗马尼亚返回马德里,楼主改变后面的行程,重新买了机票,总共游览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塞尔维亚、科索沃、波黑、黑山、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九个国家,交通全程自驾,摩尔多瓦其实不算是巴尔干国家,但因为和罗马尼亚接壤就顺便去啦。在游记开始前楼主先认真总结巴尔干关于自驾的一些事项,希望对随后准备前往的朋友们有帮助。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因为是全程自驾,所以除了从保加利亚索菲亚进出过的是机场边检,其它所有国家都是陆地边检(好像是废话....),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摩尔多瓦、塞尔维亚、黑山和马其顿的边检都自觉滴盖了入境章和出境章,因为领土争端问题,在网上看从塞尔维亚出入境科索沃是不盖章的,但是楼主入境科索沃被盖章了,出境没有盖章,塞尔维亚边检看了科索沃的入境章也啥也没说。在波黑出境时边检大哥没给盖章,害得楼主发现后把车停一边走回去盖的章。

科索沃问题因为领土争端问题,陆路出入境科索沃算是巴尔干旅途中比较头疼的问题,目前有三种方式自驾出入科索沃:1.从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边检进出,这种方式是最保险的,因为塞尔维亚宣称科索沃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从黑山、阿尔巴尼亚或马其顿进出,这种方式很有可能会日后被塞尔维亚拒绝入境,或是被罚款。3.从塞尔维亚入境科索沃,然后从黑山、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出境,这种结果和第2一样,日后入境塞尔维亚会有麻烦。如果说日后这辈子也不去塞尔维亚了,那选择2或3出入境方式就无所谓啦!

德涅斯特河沿岸问题这个夹在摩尔多瓦和乌克兰之间的“国家”没有一个联合国成员承认,只和外高加索三个同样不被世界承认的国家有外交关系—阿布阿兹、阿尔扎赫和南奥塞梯。从摩尔多瓦和乌克兰都可以进入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楼主是开车从摩尔多瓦这一侧同关口进出的,去德涅斯特河沿岸最保险的就是同一个关口进出,但摩尔多瓦旅游局网页上说可以从乌克兰一侧入境德涅斯特河,然后从摩尔多瓦一侧出来,因为没有摩尔多瓦的入境章,所以必须72小时之内前往摩尔多瓦信息、技术和通信部备案(地址:49M.KogalniceanuStr),反之走摩尔多瓦-德涅斯特河沿岸-乌克兰这条路线,没有摩尔多瓦的出境章,很可能算非法出境。

楼主在Skyscanner上买的马德里-索菲亚往返机票,匈牙利Wizz廉价航空,往返总共一百欧多一点儿,第一次乘坐Wizz总体感觉算是廉价航空中不错的,这次楼主没买托运行李,第一次体验只带手提行李箱的旅行。

▲GreenCard因为提前一个星期决定的此次旅程,在某某车上咨询巴尔干国家的过境问题,得到的结果都比较头疼,要不是不允许过境,要不是需要提前一个星期告知车行准备GreenCard,所谓GreenCard就是欧盟车辆过境非欧盟国家的车辆保险,但是楼主到了索菲亚机场的Europcar柜台,工作人员当场就可以办理GreenCard,但是起始日期是一个星期之后的6月13日,结果导致12日在摩尔多瓦入境时被边检索贿才放行,办理GreenCard需要缴纳96欧元,不可办理单一国家,持卡可以驶入14个国家。

▲科索沃入境车辆保险GreenCard是不保车辆在科索沃境内的保险的,但是不必担心,在入境科索沃的关口旁,边检人员会强制你购买入境科索沃的车辆保险,缴费15欧保期15天。

▲德涅斯特河沿岸入境车辆保险(左)和科索沃的情况一样,在德涅斯特河沿岸的“边检”旁,也有一个小办公室办理车辆入境的保险,收费58德涅斯特河卢布,没有卢布没关系!你可以支付世界上任何一种法定货币,甚至是人民币!!!边检大哥会根据电脑中的实时汇率换算,楼主分别用摩尔多瓦列伊和罗马尼亚列伊把保险的钱给凑齐了。

巴尔干半岛跨国家的公共交通比较头疼,所以说自驾是最方便的选择,除了汽车过境保险这一问题,每个国家的路况和高速公路算是司机们最关心的,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科索沃、塞尔维亚和马其顿的高速还可以,摩尔多瓦和阿尔巴尼亚的高速一般,德涅斯特河沿岸、波黑和黑山无高速,最令人头疼的是从摩尔多瓦前往德涅斯特河沿岸的那条路,一路上全是大大小小的坑,还有波黑入境黑山后由于正在铺柏油路,有一段很长的碎石子路,楼主不时停下来用车钥匙剔除扎在轮胎上的碎石子,生怕爆胎,整个巴尔干旅程下来四个车轮胎全部有裂纹,有的胶皮也被刮了下去。

▲罗马尼亚购买高速费的小亭子整个自驾过程中除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国家,保加利亚、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的高速是免费的,塞尔维亚和国内一样,上高速时拿卡,下高速时缴费,马其顿的高速是阶段收费。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需要在入边检后一次性购买高速费,购买后不必把收据放在车窗前,因为已经电子录入了车辆的信息。罗马尼亚的高速费非常好买,就在刚一过边检的路两旁,有换钱和购买高速费的小亭子(上图),15欧元可使用15天。

▲摩尔多瓦购买高速费的服务区楼主入境摩尔多瓦因为GreenCard保险不到13号起始日期,所以被边检索贿才得以进入,入境后路旁和罗马尼亚一样有好多小亭子,下车询问亭子里的工作人员摩尔多瓦要不要购买高速费,结果没一个人会讲英语......

幸好有一位热心的小哥,见和我无法交流就直接把门锁上,带着我去服务区购买高速费,他用手机翻译和我说他的妈妈是西伯利亚那边的人。在服务区内先换了50欧元的摩尔多瓦列伊,然后小哥帮楼主在上图左这个黄色机器上购买了高速费,90摩尔多瓦列伊有效期一个礼拜,最后临别自拍一张并感谢地给了他一点儿小费。

▲摩尔多瓦高速费缴纳收据

在巴尔干半岛关于语言问题还算OK,除了摩尔多瓦和德涅斯特河沿岸几乎不会讲英语,其它的国家都可以使用简单的英语交流,尤其是在旅游景区,但入境摩尔多瓦和德涅斯特河沿岸后,英语就完全没有用了,如果你会俄语、罗马尼亚语或乌克兰语的话,那绝对交流无任何障碍。

除了科索沃和黑山使用欧元,其它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定货币,在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黑等国家住宾馆也可以付欧元,楼主在保加利亚打车有两次也付的欧元,但是上车前要和司机先说一声,一般司机都会理解并同意支付欧元的。

▲保加利亚列弗(BGN)1欧元≈1.96保加利亚列弗1保加利亚列弗≈4.09人民币

▲罗马尼亚列伊(RON)1欧元≈4.63罗马尼亚列伊1罗马尼亚列伊≈1.7人民币

▲摩尔多瓦列伊(MDL)1欧元≈19.36摩尔多瓦列伊1人民币≈2.43摩尔多瓦列伊

▲德涅斯特河沿岸卢布1欧元≈19.8德涅斯特河沿岸卢布1人民币≈2.7德涅斯特河沿岸卢布

德涅斯特河沿岸最有特色的要属它的塑料卢布,留起来收藏还挺有趣的!提醒大家来此不要换过多的钱币,出了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这些钱全部就变成了废纸,只有纪念意义。

▲塞尔维亚第纳尔(RSD)1欧元≈117.96塞尔维亚第纳尔1人民币≈14.77塞尔维亚第纳尔

▲波黑可兑换马克(BAM)1欧元≈1.95波黑可兑换马克1波黑可兑换马克≈4.09人民币

▲阿尔巴尼亚列克(ALL)1欧元≈125.62阿尔巴尼亚列克1人民币≈15.7阿尔巴尼亚列克

▲马其顿第纳尔(MKD)1欧元≈61.56马其顿第纳尔1人民币≈17.71马其顿第纳尔

▲欧元(EUR)科索沃和黑山虽然不是欧盟、不是申根、也不是欧元区国家,但是都使用欧元作为法定货币。

▲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T1(AeropuertoMadrid-BarajasT1)晚上七点和同行的小伙伴们在马德里巴拉哈斯机场T1集合,由于保加利亚不算申根区所以要出海关,找了个汉堡王吃晚餐填饱肚子,随后我们踏上啦前往索菲亚的WizzW64402号航班。

▲索菲亚机场T1(ЛетищеСофия)

三个多小时后飞机平稳降落在索菲亚机场,一大部分的廉价航空都是半夜抵达目的地,我们这班也不例外,下飞机时已经半夜一点多,拿好行李后准备直接打车去宾馆,离开机场的路上我意外地发现了三辆接人的宾利...真是和长途大巴站一样的索菲亚机场形成鲜明对比...

保加利亚科学院酒店的房间不大,但清洁程度还算可以,临近机场过渡一晚还算OK!

▲索菲亚机场T2(ЛетищеСофия)

转天早晨楼主一人打车前往索菲亚机场T2,有要来索菲亚租车的朋友一定记住所有租车公司都在T2喔!在到达大厅一眼能看到一排的柜台,找到Europcar准备提车,并购买了车全险、罗马尼亚过境费48欧和跨境GreenCard保险96欧。

此次旅途的座驾—自动挡KiaRio

所谓GreenCard,在之前也已经提到过了,是车辆跨境的保险,由于巴尔干的国家都不在申根区,所以车辆跨境各国必须要有它,在入关时边检人员要检查的,GreenCard不保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科索沃入境后会强制让你购买车险,但车子驶入阿尔巴尼亚境内后就完全没了保险,楼主一路上战战兢兢生怕有半点儿磕碰。

回宾馆途中偶遇国产的宇通公交车

回到宾馆又歇了会儿,等朋友们起床后准备去吃午饭,午饭我们选择了索菲亚旁的维托沙山(Витоша)脚下的РестаурантВоденицата(水磨坊餐厅),开车前往时会上一小段山路,停在路旁拍拍索菲亚的城市远景。

▲水磨坊餐厅(РестаурантВоденицата)

水磨坊餐厅在GoogleMaps上的评分很不错,785条评价4.5分,楼主亲身品尝后的确很不错!!!而且价格不是很贵,就是非自驾的朋友不是很方便前往,看网上说如果是晚上就餐还可以欣赏歌舞表演,推荐指数五颗星!!!

下面抛上我们点的菜肴,几乎都是用GoogleMaps上餐厅里的图片点的,上图是这家的主食面包,过了油超级好吃!吃多了法棍的我们尝到这种面包都超级满足!

各种烤肉、沙拉、主食和饮料等加起来77保加利亚列弗,换算了一下才不到40欧元!!!保加利亚的物价真的狠让我们开心!这顿饭瞬间使我们对保加利亚好感度+1!!!

▲圣周日教堂(СветаНеделя)圣周日教堂是索菲亚一座奉献给圣基里基的东正教大教堂,由于大教堂早年的资料缺失,推测可能建于公元10世纪,整体为石质基地的木质结构,与索菲亚其它教堂不同的是,直到19世纪圣周日教堂依然保留着木质的结构。1856年大教堂被拆除,为了之后营建一座比之前更大、更宏伟的教堂,在建造过程中经历了1858年的地震。再之后的1925年4月16日,圣周日教堂举行康斯坦丁·格奥尔基耶夫将军(КонстантинГеоргиев)的葬礼时,一群保加利亚共产党人发动袭击,炸毁了教堂的圆顶,我们目前看到了圣周日大教堂是重建于1933年的。

当我们正要进入圣周日教堂内参观时,门口的安保大哥告诉我们里面正在礼拜,那我们就拍个外观吧!

圣周日教堂一侧矗立着许多挡板,从一处缝隙向里望去是一片正在发掘的遗迹

▲色迪卡圆形剧场(АмфитеатърСердика)除了圣佩特卡教堂,地铁站旁还有一处色迪卡圆形剧场的遗迹,这里也被称为“色迪卡露天博物馆”。圆形剧场建于公元3至4世纪,位于建于2世纪,之后被哥特人摧毁的剧院之上,在公元5世纪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I)统治时期,圆形剧场被废弃。剧场于2004年首次被发现,于2005年至2006年进行挖掘。

▲拉戈大厦(Партиендом)拉戈大厦建成于1954年,外观具有明显苏联建筑的感觉,严格地说拉戈大厦属于新古典主义风格,外墙矗立着许多科林斯式的立柱,在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时期,大厦是保加利亚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主要办公地点,目前拉戈大厦作为国民议会和中央选举委员会使用。

▲保加利亚总统府(ПрезидентнаРепубликаБългария)保加利亚的总统府是个比较特殊的建筑,它根本不在我们计划的行程中,因为寻找圣乔治教堂所以才意外地邂逅了它,准确地说一座“回”字形的大楼把圣乔治教堂包在了里面,“回”字大楼里面包含保加利亚总统府、保加利亚教育和科学部、保加利亚驻外机构、几家餐馆和Cartier等奢侈品店。

保加利亚共和国的总统卫队正在换岗

保加利亚总统府正对面是国家考古博物馆(Национален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ИнститутсМузей)

▲保加利亚国家美术馆(Националнахудожественагалерия)

楼主发现索菲亚十字路口的一边总有一个上图的小亭子,不知道它到底是干啥用的,可能是管理交通、或是指挥电车???

上图左面这座黄色建筑是保加利亚的三角测量天文点,由保加利亚战争部地理研究所于1920年建造,上网查阅资料后得知三角测量天文点相当于今天GPS的前身。

JaroslavVěín1911年所绘的《萨马拉旗帜》

▲保加利亚沙皇塞缪尔纪念碑(ПаметникнаЦарСамуил)在希普卡志愿军纪念碑对面的路旁,是一座纪念保加利亚第一帝国沙皇塞缪尔的纪念碑,塞缪尔是沙皇罗曼(Роман)的第二个儿子,在他统治期间控制了大部分的巴尔干地区,被保加利亚人民视为英雄统治者。

▲圣索菲亚教堂(ХрамСветаСофия)圣索菲亚教堂是索菲亚历史第二悠久的教堂,教堂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4-6世纪,在2世纪时这里是罗马的一座剧院,后来在遗迹上先后修建了几座教堂,但都被哥特和匈人的入侵所摧毁了,在保加利亚第二帝国时期,圣索菲亚教堂被提升为东正教首都主教堂,在16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教堂被改成了清真寺,现在的圣索菲亚教堂修建于2002年至2006年期间。

▲无名战士纪念碑(ПаметникнаНезнайниявоин)无名战士纪念碑和前面的长明火,用以纪念成千上万在保卫祖国战争中丧生的保加利亚士兵,现在涉及保加利亚民族节日、总统与外国领导人的仪式经常在此举行,纪念碑由尼古拉·尼科洛夫设计,在保加利亚建国1300周年的1981年9月22日开幕,碑身上的碑文翻译成英语是“OBULGARIA,FORYOUTHEYDIED,ONLYONEWEREYOUWORTHYOFTHEM,ANDTHEYOFYOUWORTHY,OMOTHER,WERE!”之所以翻译成英文,是因为真的不知如何对照成汉语...

在纪念碑的前方一侧是保加利亚雕塑家安德烈·尼科洛夫(АндрейНиколов)设计的雄狮,在保加利亚雄狮可是国家的象征哟!

上一张用华为Mate10拍摄的楼主和雄狮,虽然动作有点儿2...

▲保加利亚东正教的神圣会议教堂(Българскапатриаршия-СветиСинод)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СветиАлександърНевски)跟着手机导航我们终于来到了索菲亚的“心脏”—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之前在爱沙尼亚的塔林也参观过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两者都以古罗斯统帅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命名,且都是东正教主教座堂,不过在塔林的爱沙尼亚人民并不喜欢那座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因为它代表俄国对爱沙尼亚的霸权统治,但在保加利亚却感觉两者相处的很融洽。

我们一路参观的东正教堂几乎都不允许拍照,可能是怕对珍贵的壁画造成伤害,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是个例外哟!在一进门的小窗口可以购买拍照Ticket,工作人员会把票夹在你小拇指和无名指中间,这样工作人员就能分辨出谁买了拍照票,好啦!下面就请大家欣赏楼主拍摄出的成果吧!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旁的一座雕塑,没找到具体的资料,感觉可能是里拉的圣约翰(ИванРилски).

在主教座堂的四周还有许多摆摊的老奶奶和老爷爷,桌子上出售着手工编织的桌布和杯垫啥的,楼主挑选了一个附加杯垫的桌布,一番划价后最终以30欧元成交,比起匈牙利那些国家要便宜许多。

▲保加利亚国家图书馆(НационалнабиблиотекаСветиСветиКирилиМетодий)

1878年索菲亚市议会秘书、教师米哈伊尔·布博蒂诺夫(МихаилБуботинов)提议建立一座公共图书馆,以满足索非亚文化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同年4月4日图书馆落成,并于三年后获得了国家图书馆的地位,1924年保加利亚国家复兴档案馆与国家图书馆合并,目前我们看到的建筑修建于1940年至1953年期间,它是保加利亚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国家图书馆正门前的雕塑是圣西里尔与圣美多德兄弟。

▲圣西里尔与圣美多德(КирилиМетодий)圣西里尔与圣美多德是东罗马帝国著名的传教士,他们出生在目前希腊的萨洛尼卡(Θεσσαλονκη),这对兄弟被东正教和天主教同时封为圣人,最影响深远的是圣西里尔与圣美多德两兄弟创造了西里尔字母(又称“斯拉夫字母”),目前西里尔字母是通行于斯拉夫语族大多数民族中的字母书写系统,是排在拉丁字母和阿拉伯字母后世界第三多人使用的文字系统。信奉东正教的国家一般将儒略历5月11日定为“圣西里尔和圣美多德日”,而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一般将7月5日定为“圣西里尔和圣美多德日”。

▲索菲亚大学(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索菲亚大学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大学的全称是“索非亚圣克莱门特奥赫里德大学”,圣克莱门特奥赫里德是中世纪时保加利亚的圣人。1880年保加利亚教育部向国民议会提交了一项议案,提出创办保加利亚的第一所高等院校,1887年教育部长颁布法令,开办高等教育学课程,由于课程进展的非常顺利,国民议会通过议案,在此课程的基础上创办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于1888年10月1日正式开始,最早创办的学院是历史与语言学学院,首批学生为43人的男性学生,目前索菲亚大学有两万五千多名学生。

▲圣克莱门特·奥赫里德(СветиКлиментОхридски)圣克莱门特·奥赫里德是中世纪时的保加利亚圣人、学者、作家、斯拉夫人的启蒙者和保加利亚东正教第一大主教,他是圣西里尔与圣美多德最杰出的门徒之一,参与格拉哥里字母和西里尔字母的创作,并在斯拉夫人中普及和传播基督教化。他是奥赫里德文学院(Охридскакнижовнашкола)的创始人,并被一些斯拉夫人视为教育和语言的赞助人。

▲苏维埃军队纪念碑(ПаметникнаСъветскатаармиявСофия)

临近中午我们来到索菲亚行程中最后的景点儿—苏维埃军队纪念碑,纪念碑建于1954年,即纪念苏联解放保加利亚十周年,纪念碑矗立在一座大型的公园中央,顶部的雕塑描绘了一名苏联士兵手举着枪,作为一名自由斗士被一名保加利亚男子和一名抱着孩子的保加利亚妇女所包围,如今保加利亚的右翼支持者一直想拆毁这座苏维埃军队纪念碑,还有一些反苏反俄的保加利亚人会经常蓄意破坏该纪念碑。

被保加利亚人拥簇的苏联士兵

▲保加利亚议会大厦(НароднотосъбраниенаРепубликаБългария)

看过苏维埃军队纪念被后我们返程回酒店,途中偶遇了建于1884年的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大厦,保加利亚的国民议会为立法机构,和我国相同为一院制,共240个席位,四年一届,每个政党得票率在4%及以上才能进入国会。

▲索菲亚法院大楼(Съдебнапалата)

偶遇一家叫做“楽福门”的中餐馆

▲圣乔治宾馆(St.GeorgeHotel)我们在索菲亚第二晚入住的三星圣乔治宾馆,价位很好一晚上55欧元/间,旁边设有收费的私人小停车场,宾馆距离维托莎步行街很近。

宾馆的私人停车场

宾馆卧室

▲ВилаРосиче最后给大家强烈推荐一家叫做“ВилаРосиче”的甜点店,就在我们入住的圣乔治宾馆不远,这家甜点店的门脸超级隐蔽,要穿过一道门廊才能进入,里面贩售的甜点和面包都超级好吃,就是楼主忘记带手机拍照了...上图是楼主转天路过他家照的牌子,想去的朋友可以在GoogleMaps上搜索“ВилаРосиче”或“VillaRosiche”.

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的景点儿都介绍过啦,下面给大家抛上来我们第一天去的里拉修道院,从索菲亚开车前往里拉修道院共120公里左右,用时差不多一个半小时,走A3高速公路还是挺顺畅的,后半段会有山路。

下A3高速公路后穿过的村子,莫名有一种二战电影中的感觉。

因为里拉修道院建于山中,所以开山路的朋友们要小心山体的塌方和滚石喔!

▲里拉修道院(Рилскиманастир)跟着导航车子开到尽头便看到啦里拉修道院,不大的广场上停着许多旅游大巴和私家车,这里有专门负责看车的管理员,小轿车收费5保加利亚列弗。

里拉修道院国家公园的特殊的生态和植物路线图

入口门内的壁画

整个里拉修道院的建筑占地面积为8800平方米,其中包括主教堂、塔楼、住宅和博物馆等,2002年5月25日罗马天主教教皇若望·保禄二世(PopeJohnPaulII)前往保加利亚的朝圣期间访问了里拉修道院。

▲里拉的圣约翰(ИванРилски)圣约翰于公元876年出生在保加利亚的Скрино,最初他是一名牧民,后来成为一所修道院的牧师,在放弃尘世生活成为一名隐士后他离开了修道院,前往里拉山脉以便在孤独和祈祷中继续他的生活,并度过了余生。里拉的圣约翰是第一位保加利亚的隐士,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便封为了圣徒,他的追随者以他的名义建立了许多教堂,如今他被誉为保加利亚人的守护神。

里拉修道院的四周是四层楼的住宅区,整个住宅部分拥有300间住宿房间、4间小教堂、1间修道院长的房间、1座大厨房和一座图书馆,其中有许多房间是开放给游人住宿使用的,但需要提前预定,由于我们没有在这里过夜,所以想要体验修道院住宿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找找预定的信息。

我们目前看到位于修道院中心位置的主教堂是19世纪的杰作,主教堂有五个穹顶,三个祭坛和两个小教堂,外围的回廊绘满了东正教题材的壁画,由于主教堂内部不允许拍照,下面就请大家欣赏回廊的壁画吧!

在主教堂一侧是一座名为“Hrelja”的塔楼,塔楼得名于一位叫做Hrelja的塞尔维亚军事指挥官,后来他成为了什蒂普(Штип)和东部的统治者,就是目前马其顿以及其东部,在1334年至1355年间,Hrelja重建了里拉修道院的主教堂,并建造了这座用以防御的Hrelja塔。Hrelja塔高23米,分为五层,顶楼是奉献给“显圣容的耶稣”小教堂,当时Hrelja塔被用作保护僧侣、储藏贵重物品、监狱或隔离精神病患者的地方。

看起来不太友好地小猫

我们付费参观了里拉修道院的大厨房,好像是5保加利亚列弗/人,里面陈列了许多当年修士们使用过的文物,比起博物馆楼主更喜欢参观这种亲近历史的遗迹陈列,上图是入口处修道院守卫们歇息的地方,因为厨房的旁边便是里拉修道院的另一处入口。

修道院守卫使用的武器

消防水泵

用于运输原木的推车

蜂箱

1816年的巨型修道院烤炉

烤炉内部

用于炉子上的厨具和餐具(一)

用于炉子上的厨具和餐具(二)

金属罐和锅架

厨房一处被熏黑的穹顶

烹饪用的大锅

修道院厨房的大锅汤匙

大锅汤匙旁的墙上挂着一副当年修士拿着大勺子的照片,估计是19或是20世纪年代。

煮沸牛奶的大锅

参观过里拉修道院后我们第一天的行程就结束啦!下面接上第二天下午从索菲亚前往卡赞勒克(Казанлък),因为计划中希普卡的“保加利亚大飞碟”距离卡赞勒克不远,所以选择这里落脚过渡一下。

从索菲亚出发开车前往卡赞勒克共267公里,用时不到三个小时。

▲HotelDiamond我们在卡赞勒克入住的三星Diamond酒店,单晚41欧/间,自驾的朋友这里可以免费停车哟!

宾馆的地下车库是和旁边的公寓共用的,上面路旁也可以免费停车

宾馆房间

晚上不太饿大家没出去觅食,楼主打开酒店房间内的小冰箱,吃了袋腰果,尝了尝上图这罐保加利亚当地的啤酒。

楼主点的保加利亚特色早餐就比较单一了,大部分是油炸的面包,还有一块儿保加利亚奶酪和中间为了解油腻,不知道是啥的酱果子,大家一起换着吃吧!

吃过早饭我们把行李放入车中,启程前往希普卡的希普卡纪念堂,卡赞勒克市距离纪念堂仅仅十几公里,开了没一会儿便看到了希普卡小镇。

恰巧有一群当地的小学生来参观希普卡纪念堂,看到我们这几个亚洲面孔都充满了好奇,还是我们同行的女性同胞比较受欢迎,小朋友们先是询问了一下,然后一一掏出自己的手机和她自拍,下面是楼主使用大疆Mavic拍摄的三张希普卡纪念堂的航拍图,请大家欣赏吧!

离开希普卡纪念堂后,我们驱车驶往巴尔干山脉上的冰峰(Бузлуджа),因为那里有楼主最期待的“大飞碟纪念碑”,开车时会遇见一些当年具有社会主义风格的人物雕塑矗立在田野中,值得注意的是前往“大飞碟”的整条山路年久失修,有一段甚至坑坑洼洼要小心慢行。

GoogleMaps直接导航“PametnikBuzludzha”即可到达山上的“大飞碟”,车子沿着道路一侧停好即可,虽然已经是进入夏季的六月,但由于海拔高度的原因,山峰上还是比较冷的,来得朋友记得带上一件风衣哟!

▲冰峰纪念碑(ПаметникнаБузлуджа)在2016年楼主就计划着和我的本科同学UT一起前往巴尔干诸国,由于家里有急事儿便回国了,虽然那次旅程没能成行,但做攻略时保加利亚的冰峰纪念碑深刻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尤其是穷游上那张雷电交加的封面。

保加利亚社会民主党的创始人迪米塔尔·布拉戈耶夫和社会主义者们秘密聚集在一起

冰峰纪念碑于1974年1月23日开始动工,由索菲亚前市长格奥尔基·斯托伊洛夫(ГеоргиСтоилов)担任建筑设计师,为了给“大飞碟”创造一个稳定的地基,工人们使用炸药将山峰高度从1,441米降低到1,432米,移除了超过15000立方米的岩石,整个主体建筑共使用了7万吨的混凝土、3千吨钢材和40吨的玻璃,建造成本14186000保加利亚列佛,相当于今天的3500万美元。1981年8月23日冰峰纪念碑正式开放,在开幕式上保加利亚领导人托多尔·日夫科夫(ToдорXpиcтoвЖивков)进行了宣讲。

1990年一月保共第一书记托多尔·日夫科夫下台,二月保共宣布放弃政权,并改组为保加利亚社会党,随之存在了44年的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宣告落幕,冰峰上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这座纪念碑也随之被遗弃,目前它已经是一座巨大的危楼,因为保加利亚政客们怕触碰到这个雷区,影响自己的政治声望,既不敢维修它成为一个景点,也不容易一下子拆毁它,所以冰峰纪念碑一直处于年久失修,和被人摒弃自生自灭的一个状态。

冰峰纪念碑正面的门两侧还留有当年《国际歌》的文字:“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站起来,反对压迫,反对敌人!”

一直处于荒废状态的冰峰纪念碑成为了探险爱好者的胜地,当初大部分人都是从正门右边的小口进入,楼主到时这个口已经被焊死了,绕到纪念碑的后面会发现有许多大石块儿压着的铁板,楼主将大石块儿一一挪开,掀开铁板便可进入纪念碑的内部,由于洞口距离下面有点儿高,没有绳子、梯子和朋友的配合不好下去,楼主只得遗憾的又将大石块儿一一压了上去......下面给大家抛上来两张目前冰峰纪念碑的内部样子吧,都是从网上找来的。

楼主从正门把相机探进去开着闪光灯照了一张

下面是楼主用大疆Mavic拍摄的几张照片和视频,由于山上的风比较大,前来使用无人机的朋友要多加小心哟!

从冰峰驶离后,我们在山下的火炬纪念碑稍作停留,拍拍照再回头看一眼曾经万人集结的冰峰纪念碑,内心会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好啦!至此整个巴尔干行程中的保加利亚部分就完结了,下一站我们要开车前往罗马尼亚的布朗小镇。

从希普卡到边境城市鲁塞(Русе)全程无高速,只能沿着保加利亚的E85号公路行驶。

保加利亚一侧的边检关口已停止使用,出境保加利亚和入境罗马尼亚在多瑙桥的另一端。

▲多瑙桥(Мостнадружбата)多瑙桥是一座建在多瑙河上的钢架桥,连接河两端的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最初大桥叫做“友谊桥”,由建造它的苏联人命名,后来两国共产政权相继倒台后改名为“多瑙桥”,从多瑙桥过境要付2欧元的过桥费,桥中央正反面挂着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国名的国境牌。

过了多瑙桥这边是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联合办公的边检关口,因为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都已经加入了欧盟,算是欧盟的内部边界,但由于两国都还没有加入申根协议,所以目前两国没有取消边境管制,只是两国的边检人员在同一座关口站内,同用一张桌子办公,我们从保加利亚的窗口递交进去护照和学生居留,在旁边罗马尼亚的窗口递出证件。

罗马尼亚需要在入边检后一次性购买高速费,购买后不必把收据放在车窗前,因为已经电子录入了车辆的信息,罗马尼亚的高速费非常好买,就在刚一过边检的路两旁,有换钱和购买高速费的小亭子,15欧元可使用15天。

罗马尼亚的高速真的不错,开起来很顺手,只是全国的高速公里网络没有建立起来,只有几段可以使用。

▲ConaculBrtescu经过八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在傍晚抵达了布朗小镇,晚餐从网上找到一家叫做“ConaculBrtescu”的酒店,要到达这里会行驶一段不宽的土路,在GoogleMaps上这家评分很高4.8分,我们晚餐所吃的菜肴确实不错,要是当初在网上订的这里住宿就Perfect了!

售卖的罗马尼亚传统服饰

▲布朗城堡(CastelulBran)要了解布朗城堡的历史,那么要从欧洲的中世纪说起,1212年条顿骑士团将奥地利迪特希施泰因家族(Dietrichstein)建于此地的木质城堡强化,这里位于山口的入口处,商人们一千多年都从此地经过,但在1242年它被蒙古人的铁骑摧毁了。在史籍中第一次有记载布朗城堡是1377年11月19日匈牙利国王洛约什一世(I.Lajos)下令,给予生活在布拉索夫这片土地上的撒克逊人以自费和劳动力,建造自己石头城堡的特权,从此以布朗城堡的定居点开始发展。在1438年至1442年间,这座城堡被用来防御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后来成为特兰西瓦尼亚(Transylvania)和瓦拉几亚(Wallachia)之间山口的海关哨所。

通往城堡的斜坡路

要进入布朗城堡必须要从这个楼梯上去,传说是因为当时弗拉德三世杀人无数,害怕仇人前来索命,为了以防万一所以当时要进入城堡必须要靠绳索爬上去,至于我们现在脚下的楼梯可能是后来才修盖的。

布朗城堡内的中庭

▲一层大厅(FirstFloorLobby)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城堡的一楼被用作罗马尼亚玛丽女王的住所,在此可以欣赏到18至19世纪的作品:质朴的橱柜、金色的幔帐、来自奥匈帝国的带轮旅行箱、装饰有黄铜和金属件的锡盒。以上是楼主翻译的一层大厅的官方讲解牌,但由于游客众多加上目前不知道正在举办什么小学生的绘画展,楼主是没看见什么金色的幔帐和锡盒......

一层大厅的墙上有被玻璃专门保护起来的小壁画,应该当初满墙都是这种花纹的图案,后来慢慢经过历史的长河被涂抹上目前的白漆。

▲玛丽女王卧室(TheBedroomofQueenMaryofRomania)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是玛丽女王的卧室,从1938年至1947年末,房间属于罗马尼亚公主、奥地利女大公、玛丽女王的女儿伊丽莎娜公主(PrincessIleanaofRomania).

▲通道房(CrossingRoom)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通道房用作玛丽女王的卫生间,目前摆放在屋内的都是19至20世纪的老家具物件。

▲城堡主房间(RoomoftheCastellans)1920年后玛丽女王把这间拱形的房间改成了“黄色房间”,里面摆放着一张文艺复兴后期风格的桌子,和来自19世纪的椅子,墙上挂着一副城堡主卢卡斯·赫希尔的肖像,他是十六世纪时布拉索夫的法官和布朗城堡主。

▲大厅(BigSalon)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这里被玛丽女王用作“大厅”,厅内陈列着18至20世纪的家具。

从大厅一侧小门拾级而上,便是城堡的秘密楼梯。

▲秘密楼梯(SecretStaircase)秘密楼梯石质的台阶连接着城堡的一楼和三楼,在中世纪时四楼的开口有可移动的梯子和楼梯相连。

这条项链是《吸血鬼伯爵德古拉》舞台道具的一部分,后面是项链的真实证书,这部电影的灵感来自于布莱姆·斯托克(BramStoker)的小说。

弗拉德三世家族世系表

▲凉廊(Loggia)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凉廊被用作夏季的餐厅。

▲露台(Terrace)露台建在城堡的旧阁楼上,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过修复,从这里可以看到南边的旧海关大楼,和带防御墙的旧商业道路。

▲尼古拉斯王子房间(TheRoomofPrinceNicholasofRomania)在两次大战期间四楼为尼古拉斯王子安排了一套公寓,这里曾经是用作厅堂的地方。

▲音乐室前厅(VestibuleofTheMusicRoom)

经过木质的楼梯,准备下到城堡的二楼继续参观。

▲二楼大厅(SecondFloorHall)1920年之后,二楼被用作罗马尼亚国王费迪南德一世(FerdinandI)的公寓。

玛丽王后和伊莱亚娜公主的照片

▲费迪南德一世卧室(BedroomofKingFerdinandIofRomanian)

▲起居室(LivingRoom)

▲1925年1月3日布加勒斯特举行的全体合作大会开幕式照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费迪南德一世国王、GheorgheGh.Marzescu(司法部)、AlexandruLapedatu(宗教事务和艺术部)、GheorgheCipaianu(农业和土地部副部长)、IonGh.Duca(外交部)、ConstantinAngelescu(公共建设部)、NicolaeD.Chirculescu(劳动合作和社会保险部)。

▲毕德麦雅室(BiedermeierSalon)室内十九世纪制造的毕德麦雅时期家具舒适而严肃,上面饰以胡桃木贴面。毕德麦雅时期(Biedermeier)是德意志联邦诸国在1815年《维也纳公约》签订,至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历史时期。

▲服装室(SalaCostumelor)

▲武器室(SaladeArme)

▲防御走廊(DefenseCorridor)防御走廊用于连接城堡的防御塔,为了方便驻军进入,并往朝向道路的射击口射击,在两次世界大战的修复工作期间,大多数旧的射击口被改成了窗户。

▲酷刑展示室

铁娘子刑具

挂在墙上的酷刑展海报

从布朗城堡出来后没顾得上吃午饭,开车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派勒斯城堡(CastelulPele),由于道路施工♀所以导致了堵塞,一边的车子要等待另一边绿灯通行过后才可以行驶,有一位勇猛的大哥直接逆行且半个车压着路旁的野地,后来直接被罗马尼亚交警给拦住了,大哥看见警察脸都绿了哈哈哈哈哈!还有一位对向行驶的大哥和我用罗马尼亚语咒骂堵车的状况,我说听不懂后转换成了英语Fuck什么的咒骂,最后来了句“WelcometoRomania!”

车子从国道驶入景区大门后,有一片专门用作停车的空地,有景区的工作人员收费,大概是10列伊记不太清了,停好车后沿着林中的小路向前走便是派勒斯城堡。

▲派勒斯城堡(CastelulPele)派勒斯城堡建在喀尔巴阡山脉(MuniiCarpai)上,在中世纪这里连接着特兰西瓦尼亚(Transilvania)和瓦拉几亚(araRomaneasc),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CarolIalRomaniei)于1866年来到此地,并爱上了这里壮丽的山景,于是1872年他在此购买了1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建造了皇家狩猎保护区和避暑胜地“锡纳亚皇家庄园”,1873年8月22日派勒斯城堡举行了奠基仪式,它是世界上第一座完全使用电力供电的城堡。

前几天临近圣诞节时,公司举办异业答谢会,领导让楼主找一部供客户观看的关于圣诞节主题的电影,结果楼主找了一部《圣诞王子·王室婚礼》,电影开头的部分看了好几遍,最后确定就是在派勒斯城堡取的景。派勒斯城堡以德国新天鹅堡为蓝本,浪漫的灵感融合了新文艺复兴和哥特式复兴风格,整个城堡拥有170多个房间和30多个浴室。

看远处在派勒斯城堡前矗立着一尊卡罗尔一世的雕像

想要进入城堡参观必须要沿着小路绕一大圈,路旁全是吉普赛人用小篮兜售楼主也不知道是啥品种的小果子,期间有一位小女孩特别呆萌的问楼主要不要,由于一路上拒绝其他吉普赛人习惯了,以致把这个小女孩也给忽略了......和同伴说如果参观过城堡出来后她还在我就买一小篮,上图是景区内供游客用餐的地方。

1947年罗马尼亚末代国王米哈伊一世(MihaiIalRomaniei)宣布退位,并和罗马尼亚GCD政府达成协议离开罗马尼亚移居瑞士,之后派勒斯城堡被收归国有,罗马尼亚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齐奥塞斯库(NicolaeCeauescu)也对派勒斯城堡十分喜爱,当时用作招待外宾的场所,2007年城堡的所有权归还给了王室,作为派勒斯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但偶尔用于王室组织的公众仪式。

▲罗马尼亚末代国王米哈伊一世(MihaiIalRomaniei)

派勒斯城堡前的喷水池

参观派勒斯城堡要有官导带领,凑齐一拨儿游客一起游览,在一旁入口的小门前大家都自觉地排好队,不一会就进去啦!

进到里面有工作人员给游客检票,购买了拍照费的会有工作人员在相机带上别一张小票,本楼就先写到这里咯!下面会给大家抛上派勒斯城堡内的各种房间,真的超级壮观,小小期待一下吧~

▲荣誉殿堂(HoluldeOnoare)派勒斯城堡虽然是叫做城堡,但“宫殿”一词可能更适合它,跟随官导拾级而上便是荣誉殿堂,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奢华!和刚刚参观的布朗城堡比,布朗城堡既小又普通。

荣誉殿堂有三层楼高,墙壁采用精美雕刻的木制品,大多是欧洲核桃木和异国情调的木材,浅浮雕、雪花石膏雕塑和可伸缩的彩色玻璃面板完善了整个殿堂的装饰。

▲国王办公室的前厅(AnticameraCabinetuluideLucrualRegelui)

▲卡罗尔一世国王办公室(CabinetuldeLucrualRegeluiCarolI)这座德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办公室建于1883年,室内的胡桃木装饰由H.Heymann在汉堡的工作室制作,我们能看到四周所有的家具都是原始的,下图这张是卡罗尔国王的办公桌,办公桌的后面是用于官方和私人会谈的小隔间。

卡罗尔一世国王办公室内,用于官方和私人会谈的小隔间。

▲听众室(NouaSaldeAudiente)

▲午餐室(Sufrageria)午餐室以德国文艺复兴风格装饰,里面的家具全部都委托给了德国美因兹(Mayence)的AugustBembé工作室制作,其中用于午餐的桌子可扩展成36人用,椅子采用科尔多瓦型皮革装饰。

参观过精美的摩尔厅后就绕回到开始的荣誉殿堂,至此GroundFloor就全部参观完啦!有一部分游客会结束游览从一侧离开,另一部分买了FirstFloor的游客会跟着官导继续参观,楼主即将呈献给大家FirstFloor的精彩内容哟!

▲剧院厅(SaladeTeatru)剧院厅建于1833年,之后在1906年改造成了电影院,共有60个席位,以路易十四的风格装饰。

▲大音乐厅(SalaMaredeConcerte)大音乐厅曾经举办过由伊丽莎白女王组织的音乐会,厅内所有的装饰采用胡桃木和科尔多瓦皮革制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

在两个厅室之间是带有双键盘的奥地利电子琴,于1904年委托给了罗马尼亚的伊丽莎白女王。

▲音乐厅试镜室(SalaPentruAudiiiMuzicale)一进到这间试镜室,眼前突然一亮!看到了我们老祖宗制作出来的瓷器!欧洲的王宫大部分都会有一间中国风的房间。此房间是用于私人的音乐晚会,在1906年由伊丽莎白女王兴办。

▲衣帽间(Garderoba)衣帽间建于1883年,中间是一个梳妆台,顶上装饰着穆拉诺枝形吊灯。

▲王家卧室(ApartamentulRegal)卧室建于1883年,然后1905年由KarelLiman委托给H.Heymann和GraeffPagenster工作室以德国和佛兰芒新文艺复兴风格装饰改造,整个房间包括卧室,更衣室,浴室,早餐室和警卫室。

▲早餐室(SalaPentruMicDejun)早餐室建于1906年,以德国新文艺复兴风格装饰,桌子上复原了当时王室用餐的情景,摆放着宁芬堡咖啡、迈森咖啡、一套茶具和原始的桌布,右边角落里的迈森彩磁壁炉是17世纪瑞士壁炉的复制品。

▲守卫室(SaladeGard)守卫室是专门为卡罗尔国王的副官和秘书办公而建造的

上图这张大胡桃木桌子是卡罗尔一世国王用过的办公桌

▲起居室和淋浴室(SalonuliBaia)起居室和淋浴室与旁边的王子卧室呈现出很大的反差,抛弃了繁华的内饰,而是采用现代风格,里面的家具来自德国和奥地利。

▲伊丽莎白女王(ReginaElisabetaaRomaniei)伊丽莎白全名“ElisabethPaulineOttilieLuisezuWied”,她是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的王后,人们所熟知属于女王的文学名为“CarmenSylva”,伊丽莎白生于德国的诺韦德(Neuwied),是德国怀特王子赫尔曼(WilhelmHermannKarlFürstvonWied)和拿骚玛丽公主(PrinzessinMarieWilhelmineFriederikeElisabethvonNassau)的女儿,伊丽莎白打小就表现出特殊的艺术倾向,童年酷爱舞蹈,还喜欢参观当地的疯人院......

还记得楼主之前说看到一个卖小树莓萌萌哒的小女孩吗,有趣的是在返回的路上又遇到了她,楼主花了10列伊买了一小篮,小女孩可怜巴巴的表情瞬间开朗了起来,之后让同行的小伙伴给我俩咔嚓啦一张合影,但真人绝对比照片还可爱好多,估计她和一旁卖树莓的人一样都是吉普赛人,希望她能一直保持善良的童心吧!

楼主从小女孩那里买的小树莓,吃起来涩酸涩酸的,要是不为了和萌萌哒小女孩合影就不建议购买品尝了......在离开派勒斯城堡的路上时有俩吉普赛肥丑女看我没买她们的,就冲着我们比划我们买的多难吃,QNMD!就不买你们的!就不买你们的!因为你们行为让人恶心!!Shit!!!

上车开火准备前往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从派勒斯城堡行驶到布加勒斯特全称130公里,但让人欣慰的是这段路程有高速!!和大家说一下罗因为马尼亚高速路大部分集中在布加勒斯特周围,全国没有广泛铺设好,所以开多了国道后上高速是一件超级幸福的事情!

▲布加勒斯特凯旋门(ArculdeTriumf)驶入布加勒斯特后偶遇了第一个景点儿—凯旋门,因为凯旋门这里是个机动车环岛,所以就在等红灯的时候拍了下来,最初的凯旋门是1878年为了便于凯旋的罗马尼亚军队可以穿过行军,而匆匆修建起来的木质结构(见下图),一战结束后,由罗马尼亚建筑师PetreAntonescu设计具有复杂雕塑和混凝土骨架的拱门建造在同一地点,外形更加贴近巴黎的凯旋门,目前每年的12月1日罗马尼亚国庆节,军队都会在拱门下穿过游行。

1878年凯旋的罗马尼亚士兵穿过凯旋门

经过卡罗尔一世骑马雕塑(StatuiaEcvestraluiCarolI)和卡罗尔一世中央大学图书馆(BibliotecaCentralUniversitarCarolI)

进入市区我们就快抵达终点酒店啦!前面挂着黄色的“HotelCapa”便是今日的下榻之地,要提醒来罗马尼亚自驾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布加勒斯特的自行车道位于最左侧,楼主准备左拐时打了双闪也看了反光镜,结果因为反光镜的盲区不幸碰倒了一位骑行者,好在楼主车速不快,下车连忙道歉后骑行者也没说啥,看样子是个西欧的游客,好在没出什么事情,以后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卡萨卡普萨酒店(HotelCapa)在布加勒斯特我们入住了此次旅程唯一一家五星酒店—HotelCapa,单晚价格77欧元,是不是超级划算!虽然价格是不包含早餐,但是可以免费停车哟!

酒店的单人卧室很欧式也很别致,床有点儿美人塌的感觉,还有一面巨大的镜子。

早晨的布加勒斯特显示出了国际都市独有气质,那就是街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从宾馆出来跟着手中的GoogleMaps前往今日即将游览的各个目的地,先上几张布加勒斯特随拍的街景,下面即将开启众多景点儿介绍的大门~

▲CEC银行总部(PalatulCEC)这座宫殿式的建筑是罗马尼亚公共储蓄机构CEC(CasadeEconomiiiConsemnaiuni)银行的总部,这块儿地之前是一座圣约翰大教堂的废墟,旁边相邻着旅馆,1897年至1900年这座CEC银行总部在此拔地而起,2009年罗马尼亚的玛格丽塔公主(Margareta,PrincipesaRomaniei)在这座宫殿式的银行里举办了自己的60大寿。

▲国家军事俱乐部(CerculMilitarNaional)

▲克雷楚列斯库教堂(BisericaKretzulescu)克雷楚列斯库教堂是布加勒斯特的一座东正教堂,为典型的Brancovenesc建筑风格,它是一种罗马尼亚文艺复兴风格,大部分呈对称的建筑结构,18世纪初由瓦拉几亚公国(araRomaneasc)科斯坦丁·布兰科夫努王子(ConstantinBrancoveanu)的女儿,Safta公主和她的丈夫建造了这座教堂,在罗马尼亚共产党早期,克雷楚列斯库教堂被列为拆除的对象,但在HenrietaDelavrancea等罗马尼亚建筑师的努力下保护了下来。

▲重生纪念碑(MemorialulRenaterii)重生纪念碑坐落在布加勒斯特2005年落成的的革命广场(PiaaRevoluiei)上,为了纪念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推翻了独裁者齐奥塞斯库的统治,提起齐奥塞斯库,楼主对他最初的印象就是他的专属黄金马桶......

纪念碑下的纪念墙,上面列出了为革命而牺牲的1058名受害者姓名。

▲卡罗尔一世中央大学图书馆(BibliotecaCentralUniversitarCarolI)

途中又路过了卡罗尔一世中央大学图书馆,在建筑的前面矗立着国王卡罗尔一世的雕塑,对于这位罗马尼亚历史上比较重量级的国王,楼主在此就不多写啦!详情请参见本文派勒斯城堡那段对他的介绍。

▲罗马尼亚雅典娜音乐厅(AteneulRoman)雅典娜音乐厅算是布加勒斯特地标性的建筑之一,1865年科斯坦丁·埃斯库(ConstantinEsarcu)、V.A.Urechia和NicolaeCreulescu等科学文化人士创立了罗马尼亚雅典文化协会,为了实现建造一座致力于艺术和科学的建筑,于1897年落成了这座雅典娜音乐厅,整体风格是新古典主义,具有浪漫主义的气息。

在雅典娜音乐厅正门的门楣上是用马赛克拼制的五位罗马尼亚统治者,他们从左到右分别是:瓦拉几亚的统治者内亚戈耶·巴萨拉布(NeagoeBasarab)、摩尔达维亚的统治者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rucelBun)、卡罗尔一世国王(CarolIalRomaniei)、摩尔达维亚的统治者瓦西里·卢普(VasileLupu)和瓦拉几亚的统治者马太·巴萨拉布(MateiBasarab).

布加勒斯特的街牌—StradaBenjaminFranklinFizician(物理学家本杰明·富兰克林大街)

路旁偶遇一家Huawei的专卖店,棒棒哒!

布加勒斯特的地铁站

▲布加勒斯特国家剧院(TeatrulNaionalBucureti)眼前这座现代的建筑是布加勒斯特的国家剧院,它的前身是1852年成立的布加勒斯特大剧院(TeatrulcelMaredinBucureti),1864年由时任罗马尼亚的MihailKoglniceanu总理通过法令剧院成为国家机构,后改名为国家剧院,1944年8月24日,在德国空军轰炸布加勒斯特中剧院被毁。

目前布加勒斯特国家大剧院位于之前被炸毁的旧址约半公里,自1973年开始使用,之后在2014年落成了全新的剧院,大剧院拥有7个大厅,其中拥有900个座位的SalaMare是欧洲最大和最新的剧院厅,目前国家大剧院由罗马尼亚文化部管理。

▲柯尔特教堂(BisericaColei)柯尔特教堂建于17至18世纪,当时它是柯尔特修道院的一部分,目前修道院已无存,仅剩下这座教堂和医院,柯尔特教堂的建立者是瓦拉几亚贵族后裔、学者、旅行家米哈伊·坎塔库济诺(MihailCantacuzino).

▲柯尔特医院(SpitalulClinicColea)柯尔特医院和柯尔特教堂同属一组组合建筑,医院建于1698至1714年,是布加勒斯特的第一座医院,起初医院仅有为穷人准备的24张病床,由柯尔特修道院资助,柯尔特医院最大的不同是它拥有专门解决穷人生病或残疾问题的机构,许多富人通过机构帮助那些被剥夺的穷人来赎罪。

在柯尔特医院的正前方矗立着一尊创立者米哈伊·坎塔库济诺的雕像,这可是布加勒斯特地区的第一尊雕像,关于他的介绍在下面哟!

▲米哈伊·坎塔库济诺(MihailCantacuzino)米哈伊·坎塔库济诺是欧洲古老贵族坎塔库济诺的后裔,是瓦拉几亚(Wallachia)统治者和伟大的持剑者,1683年他率领罗马尼亚军队赶赴支援维也纳之困,1695年建立了罗马尼亚的锡纳亚修道院(MnstireaSinaia),1714年又建立了我们眼前的柯尔特修道院群,由于他和侄子科斯坦丁·布兰科夫努(ConstantinBrancoveanu)关系紧张,最后因为阴谋1716年在伊斯坦布尔被斩首。

新圣乔治教堂内部

▲新圣约翰教堂(BisericaSfntulLoanNou)建于1774年的新圣约翰教堂隐藏在居民街区内,很少有游客来此参观,我们也是碰巧路过偶遇了它,在旁边不远是Unirea大型百货商场。

▲Unirea百货商场(UnireaShoppingCenter)

随拍布加勒斯特街头的警察♀

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大城市内遍布着无数的德国连锁DM,我们同行的小姐姐一见到DM就会忍不住进去逛,一边翻阅小红书一边询问店员,就是为了寻觅着各种面膜和其它的护肤用品,女人的天性啊......楼主在等他们时无意中发现货架上的“银杏人参精”。

▲布加勒斯特历史中心城区游览地图

▲圣安东尼教堂(BisericaSfntulAnton)圣安东尼教堂据考证是布加勒斯特最古老的宗教建筑,教堂奉献给儿童的守护神圣安东尼,希望圣人能保护孩子们免受疾病侵害。圣安东尼教堂建于16世纪50年代瓦拉几亚大公米尔恰·谢泼德(MirceaCiobanul)的统治时期,这位统治者也埋葬于此。

▲圣安东尼(SfntulAnton)为什么这座教堂是奉献给圣安东尼的呢?这要从1847年布加勒斯特那场火灾说起,当时整个市中心几乎全被大火焚毁,其中一座给囚犯祷告的监狱内部教堂也未幸免,但奇迹的是教堂里一块儿圣安东尼的银色牌子完好无损,所以这座教堂奉献给了安东尼圣人。

圣安东尼教堂内部

▲旧法院遗址(CurteaVeche)在圣安东尼教堂一侧是一片旧法院遗址,最初这里是穿刺公弗拉德三世修建的,后来在科斯坦丁·布兰科夫努大公(ConstantinBrancoveanu)时期扩建,过了一个世纪又增添了一座华丽的宫殿,但不幸的是全部建筑都被19世纪连续的火灾焚毁,1967年至1972年间,考古挖掘发现了我们眼前的遗迹,并作为博物馆开放展览,馆内展出了原始的15世纪城墙碎片和宫殿宝座等,但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入内参观...

▲弗拉德三世(VladalIII-leaepe)在遗迹内矗立着一尊吸血鬼伯爵原型穿刺公弗拉德三世的半身塑像,之前已经详细介绍过他咯!详情请参见之前的布朗城堡(CastelulBran).

在旧法院遗址的正对面有一家买纪念品的小店,挑了几个不错的冰箱贴留作纪念,可能因为是景区附近的原因所以价格不是很美丽,但做工算是冰箱贴里不错的,不是义乌生产的那种粗糙树脂货。

▲罗马尼亚信用银行(BancadeCreditRoman)

布加勒斯特老城内的景点儿逛的差不多了,DM该扫的货也扫够了,我们此刻准备穿过城区内的小巷,前往昨天晚上没吃成的Caru'cuBere餐厅,还有一个它旁边的斯塔夫罗普洛斯教堂。

▲斯塔夫罗普洛斯教堂(BisericaMnstiriiStavropoleos)斯塔夫罗普洛斯教堂建于尼古拉斯·马夫科达托斯大公(NicholasMavrocordatos)统治时期的1724年,教堂的名字“Stavropoleos(斯塔夫罗普洛斯)”源自希腊语“Stavropolis(十字架之城)”,由希腊僧侣约安尼基(IoanikieStratonikeas)主持兴建,是一座奉献给天使长米迦勒(Michael)和加百列(Gabriel)的教堂兼修道院。

斯塔夫罗普洛斯教堂的庭院

▲Caru'cuBere斯塔夫罗普洛斯教堂距离Caru'cuBere餐厅也就100米左右的距离,这家餐厅在布加勒斯特很有名,来此就餐的除了本地人还有许多慕名前来的游客,我们也算是其中之三吧!哈哈!

菜单

我们一共要了两道菜,上面这个香肠+小米+酸菜(不知道学名叫啥)和烤猪肘子,这几天吃起来感觉罗马尼亚的菜系和德国很相似,就连历史上这两个国家王室的关系也不错。

▲空中英雄纪念碑(MonumentulEroilorAerului)午饭吃过美味的大肘子后,也到了离别的时刻,楼主开车送两位小伙伴去布加勒斯特的亨利·科安德国际机场(AeroportulInternaionalHenriCoandBucureti),他俩飞回马德里后楼主要继续接下来的七国之旅,上图是去机场路上途径的空中英雄纪念碑,以纪念在一战中阵亡的罗马尼亚飞行员。

▲新闻自由之家(CasaPreseiLibere)上图这座斯大林式的建筑是新闻自由之家,外观建筑效仿的是莫斯科大学主楼,高104米,是布加勒斯特最高的建筑物,目前新闻自由之家是多家报社的总部,布加勒斯特证券交易所也此之内。

齐奥塞斯库故居建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被称为“PalatulPrimverii(春宫)”,1965至1985年罗马尼亚领(du)导(cai)人(zhe)尼古拉·齐奥塞斯库(NicolaeCeauescu)、他的妻子埃列娜(ElenaCeauescu)和三个孩子瓦伦丁(ValentinCeauescu)、尼库(NicuCeauescu)、佐娅(ZoiaCeauescu)居住于此,里面腐败奢华的装饰和家具一直是楼主期待参观的,还有那传说中的黄金马桶,结果偏偏赶上个周一也是醉了......♀

▲罗马尼亚议会宫(PalatulParlamentului)议会宫是罗马尼亚最后一个要参观的景点了,议会宫旧名共和国宫(CasaRepublicii)、人民宫(CasaPoporului),这座庞然大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国会建筑,也是吉尼斯世界记录中排在美国五角大楼之后的第二大建筑物,1977年布加勒斯特发生大地震,齐奥塞斯库利用这次天灾准备按照自己的意愿重建首都,这座巨大的议会宫就是此次重建的核心建筑,从1984年开始修建,直到1989罗马尼亚爆发革命建设中断,议会宫只完工了七成,齐奥塞斯库最终也没能看到完整的建筑而被枪毙在兵营厕所前的空地上。

给大家推荐一个免费停车并能够拍摄罗马尼亚议会宫全景的好位置,叫做“宪法广场”,用GoogleMaps搜索“PiaaConstituieiParking”即可,但如果要参观议会宫内部车子停这里走过去太远了,建议还是把车子开进议会宫内部的院子里,有一片区域是专门为游客设置的免费停车区。

在官导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议会宫内部的十几个房间,但具体每个房间/大厅都具体是干啥的已经记不太清了,下面就请大家欣赏拍摄的照片吧!实在是不好意思哟!在此说一下从里到外整个议会宫的感觉吧,直观感受就是大!巨大!无比大!但进入内部就感觉整个建筑就是为了大而大,大的让人感觉蠢乎乎的,没有一丝的精致可言。

有一个大阳台可以让游客眺望对面的宪法广场(PiaaConstituiei),就是开头介绍这里的免费停车场可以拍到议会宫全景的地方,还有延伸出去的统一大道(BulevardulUnirii).

▲罗马尼亚Albia边检站(VamaAlbia)

此次过关虽然有惊无险,但马虎的行为以后还是要注意,用不正当的手段顺利过了关,对楼主本人来说是好事儿,就怕以后通关时用到我们其他同胞身上,以此为戒吧!过关后有一排小屋子,楼主下去看看要不要买高速费,结果问了一个屋子里的大姐不会讲英语,楼主用手比划半天Car~So~Pay~大姐都看傻了还是没明白,此刻明显前苏联的印记表现了出来。

又换了另一个屋子里面的小伙子也不会说英语,但会使用手机翻译,明白楼主要买高速费后直接把屋子门锁上了,然后领着我去旁边一个服务区,先是在旁边的窗口用50欧元换了970多摩尔多瓦列伊,然后小伙子帮我在黄色的机器上填写车子和人的信息,缴纳90多列伊的高速费有效期7天,用手机翻译闲聊得知他的妈妈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临别时我俩纪念性地自拍了一张,并怀着感谢地心情给了他一点儿小费,好人一生平安!

▲摩尔多瓦列伊(MDL)

侥幸顺利过了关加上买好高速费,使得心情一下踏实了许多,在夜色中继续向着首都基希讷乌(Chiinu),冲啊啊啊啊啊啊!

▲HotelMonAmi深夜驶入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讷乌,大街上除了明亮的路灯几乎看不到其它的汽车,有一种空旷寂静的感觉,抵达MonAmi宾馆并Checkin后已经夜里快三点了,赶紧洗洗睡觉!

清晨的MonAmi宾馆外观

▲Doina&IonAldeaTeodorovici广场(ScuarulDoniaiIonAldea-Teodorovici)在徒步前往基希讷乌水塔的路上,途径一座小广场,中央的一座雕塑引起了楼主的兴趣,查阅了一下维基百科得知DoinaAldeaTeodorovici和IonAldeaTeodorovici是摩尔多瓦的音乐家,后来俩人在罗马尼亚Coereni小镇因车祸去世。

▲基希讷乌水塔(CasteluldeAp)这座水塔修建于18世纪,曾是基希讷乌市供水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1940年水塔曾经用作旁边消防局的消防塔,水塔的上层部分最初由木头建造,但在地震中被毁,之后1980年至1983年重建,水塔高22米,是基希讷乌老城内最高的建筑物。

进入水塔内部有两位摩尔多瓦大娘售票,买好票后直接进入古老的电梯上到4楼,目前水塔内部是基希讷乌历史博物馆,展馆非常非常小,注解也都是看不懂的罗马尼亚文,索性随便看看拍拍照吧!

上到水塔的顶层再攀登上一座旋转楼梯,便是一处不错的观景台,站在此处欣赏一下基希讷乌的全景吧,其实也没啥值得欣赏的......很普通的一座城市,没有一丝丝的惊艳。

旁边这座楼是摩尔多瓦的州立大学(UniversitateadeStatdinMoldova)

▲斯特凡大公中央公园(GrdinaPublictefancelMareiSfant)斯特凡大公中央公园是摩尔多瓦最古老的公园,原名“普希金公园”,占地7公顷,园内种植了超过50多品种的树木,因为这里是情侣热爱的聚会地点,所以获得了基希讷乌“TheLoveoftheLovers”的称号。

▲斯特凡大公大道(StefancelMaresiSfantBoulevard)

▲伯努列斯库·波多尼都主教(MitropolitulBnulescu-Bodoni)斯特凡大公大街一侧有一条伯努列斯库·波多尼路(StradaMitropolitGavriilBnulescu-Bodoni),是为了纪念东正教都主教伯努列斯库·波多尼都,他曾先后担任过摩尔达维亚(Moldavia)、赫尔松(Херсон)、克里米亚(Крым)、基辅(Кив)和加利奇(Галич)的都主教,以及多瑙河公国(PrincipateleDunrene)和基希讷乌(Chiinu)的大主教。

路边一家换汇的店铺

凯旋门内悬挂着摩尔多瓦国旗

凯旋门的后侧是摩尔多瓦的政府大楼

▲摩尔多瓦政府大楼(CasaGuvernului)

▲基督降生大教堂(CatedralaNatereaDomnului)基督降生大教堂是摩尔多瓦正教会的主教座堂,修建于19世纪,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大教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轰炸,1962年当(gong)地(chan)的(dang)人摧毁了一旁的钟楼,在苏维埃统治时期,居民们被禁止拥有信仰,基督降生大教堂改造成了展览中心。

正在基督降生大教堂内部参观时,突然有个大爷和楼主用罗马尼亚语搭话,表示听不懂后大爷拉住旁边一位刚做完祷告的姐姐,让她用英语给楼主翻译,大意就是这个大爷参加过阿富汗战争,他的同伴都死了,然后大爷敞开自己的衬衣给我展示他受过的枪伤,最后的目的就是想让楼主给他点儿钱......无奈给了大爷点儿列伊,之后他紧紧地拥抱楼主,脸上油腻的皮肤和胡渣,加上要钱的举动让人很不舒适。

▲基希讷乌市政厅(PrimariaChisinau)

▲风琴馆(SalacuOrg)

▲米哈伊·埃米内斯库国家大剧院(TeatrulNaional"MihaiEminescu)

博物馆内的展品仅有罗马尼亚语和俄语的介绍,用Google翻译大概得知上面两个介绍的是关于普希金的诗《吉普赛》。

上面这座小房子是1820至1823年期间普希金居住的地方,工作人员用钥匙给楼主打开了大门,就是在这里普希金写下了著名的《高加索的囚徒》、《短剑》、《致大海》和《囚徒》等。

基希讷乌街景

▲基希讷乌(Chiinu)→蒂拉斯波尔(Tiraspol)78KM本来今天下午的行程是参观摩尔多瓦著名的Cricova酒窖,但前几天刷摩尔多瓦攻略时无意发现一个世界上普遍不承认的“国家”—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楼主就爱好踏足这种世界上的犄角旮旯,这次正合我意,放弃了酒窖的行程下午赶往此地!

▲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左)和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国徽(右)目前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都保留了苏联的元素:锤子、镰刀和五角星等,国徽直接照搬了前苏联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徽(上图左),把中间的苏摩国家简写“PCCM”改成俄文、乌克兰文和西里尔摩尔多瓦文的“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两旁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也改成了三种文字。

行驶在前往德左的公路上心里有些忐忑,因为之前做攻略时大家都是从基希讷乌乘大巴过去的,这次楼主开着欧盟牌照的汽车不知能否顺利入关,再说说这条公路吧,全是大大小小的坑,轮子躲过这个又压上了另一个,不时还有几辆运兵卡车过往。

▲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车辆入境保险(左)和入境许可证(右)摩尔多瓦一直不承认德左的独立性,所以在边界上摩尔多瓦这边没有关卡,只有一座小房子加上前面坐着玩儿手机的警察,楼主停下车给他看了下护照,警察大叔很友好地对我说你的护照没问题,走吧!之后就到了德左的关卡,居然不是游记中挂着苏式大国徽的那个,只有左右两个小房子,停车熄火后一位戴着苏式大檐帽的年轻小军官仔细翻查我的后备箱、手套箱和前后座椅,旁边一个胖胖的军官看了我的护照,拉我到岗亭后面用手机翻译,说楼主的护照没问题,车子是欧盟的不好入关,后面一个词翻译不出来,思考半天噢噢噢噢!明白了是小费的意思!给了他10欧后把护照给了另一个盖章的军官,大哥死活就是不给楼主上图右面这张入境纸,胖军官收了钱特别卖力地给楼主说清,虽然听不懂但看表情和感觉是,最后说了半天也没用,胖军官直接给我说也给他10欧吧!乖乖的给了钱拿到这张入境许可,但要求楼主日落之前一定从同一关口出来,到旁边给车子买保险,小军官说世界上任何货币都可以,电脑现查汇率,因为没有德左的货币,保险钱用摩尔多瓦列伊和罗马尼亚列伊凑齐了。

距离蒂拉斯波尔(Тирасполь)还有10公里!

来之前还担心车子在蒂拉斯波尔的停车问题,注意着街边是否有咪表或是停车场,楼主多虑了...在这个新兴的“国家”停车,你只需要看街边哪里有车,停在它的一旁或后面就好。

圣母玛利亚和耶稣基督

▲10月25日大街(25октябряул)走在蒂拉斯波尔的10月25日大街上当地人对楼主一点儿也不好奇,其它游记里提到的热情在哪里??!!可能他们压根也没注意到我这张亚洲脸...不符合逻辑呀...置身于此四周全部都是俄文标识,英语成为了鸟语...什么冰箱贴、明信片等一系列纪念品你根本找不到,因为这里压根就不是一个旅游城市...死了这条心吧...

还在运营的苏联老式电车

▲亚历山大·苏沃洛夫广场(ПлощадьАлександраСуворова)

▲蒂拉斯波尔少年宫(Дворецдетско-юношескоготворчеcтва)

荣耀纪念碑前是一片烈士的墓地,中央长焰着金五星的长明灯“永恒之火”。

▲永恒之火(Вечныйогонь)

▲圣乔治礼拜堂(ЧасовняСвятогоГеоргия)

▲坦克纪念碑(Памятниктанка)这辆坦克是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苏联T-34

▲最高苏维埃大楼(ВерховныйСовети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оПМР)最高苏维埃大楼是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最高议会所在地,最高议会是国家立法机关,实行一院制,由43名议员组成,议会任期4年,现任最高会议主席是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АлександрСергеевич).

▲列宁像(ПамятникЛенину)最有特色的是最高苏维埃大楼前矗立着一尊列宁像,想当初各式各样的列宁像散布在世界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如今许多都已经倒下...由此看德左的政府绝对是苏联的死忠。

▲苏维埃宫(Советскийдворец)苏维埃宫是蒂拉斯波尔的市政府大楼,一座典型的苏联式建筑,没有查到更多关于它的资料,和最高苏维埃大楼一样,在它的前面也有一座列宁的雕像。

蒂拉斯波尔街头的路牌

在一家邮局里换到了德左的货币,工作人员的态度跟吃了粑粑一样,一脸不耐烦的狗态度,提醒大家如果想在这里消费必须要使用德左的卢布,外币除了边检站都不接受,而楼主换钱的目的一个是为了收集德左特色的塑料硬币,另一个是为了尝一口街边大娘售卖的格瓦斯。

德左特色的塑料硬币,1卢布上面的头像是俄国大元帅苏沃洛夫,5卢布不知道是谁,10卢布是著名的叶卡捷琳娜大帝。

售卖冷饮和冰棍的小卖铺

走进小卖铺看当地人都在买一杯啤酒颜色的饮料,楼主也凑过去要了一杯,价钱忘记了,楼主正准备尝尝是啥时,大娘和旁边的路人告诉楼主是“квас”,这发音秒懂是格瓦斯!!!太TM好喝了!比国内某哈哈的好喝一万倍!地道!

格瓦斯的特写,接着又买了一瓶矿泉水和一瓶柠檬味的饮料。

临回基希讷乌前在德左境内加个油,加油站很新,加油大哥很憨厚。

憨厚的加油大哥

由于德左的关卡拒绝拍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但楼主又想留念一下,所以出此下策通过两个反光镜各拍一张吧!

在德左和摩尔多瓦的关卡之间有一辆装甲车搭建的兵哨,应该是德左布置的,来回楼主都主动降车速并和兵哥哥打了招呼,良好的态度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摩尔多瓦基希讷乌(Chiinu)→罗马尼亚克拉奥华(Craiova)650KM一觉醒来收拾好行囊,今天的行程离不开方向盘、油门和刹车,没有任何的景点要参观,就是单纯的开开开,傻开!从摩尔多瓦的基希讷乌出发,直到抵达罗马尼亚的克拉奥华,全程650公里,让人最怵头的不是公里数,而是这段几乎没有高速公路...

途径摩尔多瓦的亨切什蒂(Hnceti)

本来就没有高速,还碰巧赶上修路...

摩尔多瓦92号油价每升19.29列伊,折合人民币7.51,和国内92号比贵了一块多人民币。

▲摩尔多瓦Leueni边检站(VamaLeueni)从摩尔多瓦进来的Leueni边检站出关,边防警察给楼主敲了出境章,但想要出去还要驶过一个拦车杆,管理拦车杆的小伙子总说楼主不合格,又从刚才敲章那里饶了一圈过来,小伙子直接和楼主要咖啡(索贿),我靠我出关你要得着小费嘛!搞笑!微笑面对就不掏钱包他也拿楼主没办法,无奈只能开关放行,看来入关时索贿的警察和他的同事都通过气,想在楼主出关时再敲一次,上图是偶然发现一辆拖着ChinaShipping集装箱的货车,天朝的货物铺遍世界!

罗马尼亚国境牌,瞬间感觉逃离了前苏联,回到了欧盟的世界!

横跨锡雷特河(Siret),连接加拉茨县(Galati)和弗朗恰县(Vrancea)的大桥。

▲克拉奥华(Craiova)开了十个小时出头,终于在晚上八点多抵达了罗马尼亚的克拉奥华市,这一路上除了在服务区加油、上厕所和买吃的就没停过,找到要入住的酒店后赶紧停好车,Checkin后洗洗直接睡觉!

▲HotelPrestige在克拉奥华入住的HotelPrestige酒店大门,因为克拉奥华只是从摩尔多瓦到塞尔维亚之间的一个落脚点,所以这里就不着重介绍啦,主要为了衔接游记的下文。

▲Buzeti兄弟纪念碑(MonumentulFraiiBuzeti)查了下资料上面这个雕塑是纪念RaduBuzescu、PredaBuzescu和StroeBuzescu三兄弟,三兄弟曾跟随罗马尼亚民族英雄米哈伊(MihaiViteazul)战胜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

▲圣德米特里都主教座堂(CatedralaMitropolitanSfantulDumitru)公园里还有一座庄严的东正教堂,名为圣德米特里都主教座堂,是奥尔特尼亚(Oltenia)地区最悠久的教堂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1490年,之后经历了几次毁坏,目前我们看到的建筑完工于1933年。

在玫瑰公园的外围偶然发现一家Orange移动营业厅,正好楼主的手机欠费了,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开了一张预付卡,营业员告诉楼主出了罗马尼亚可以正常使用,结果一会儿在保加利亚过境的时候就欠费了...啥卡啊这是!!!不欧盟区域内没有漫游费嘛!!!

▲罗马尼亚克拉奥华(Craiova)→塞尔维亚尼什(Ni)257KM从克拉奥华开车到尼什,过境保加利亚的14号公路是最快速的,正好这样护照上又多了两个保加利亚出入境的章,哈哈!

▲罗马尼亚卡拉法特边检站(VamaCalafat)

边境上悬挂着罗马尼亚国旗、欧盟旗和保加利亚国旗

▲卡拉法特—维丁大桥(PodCalafat-Vidin)过了这座跨河的卡拉法特—维丁大桥,便到了保加利亚的国境内。

保加利亚城市内限速50km/h,非城市区域和公路限速90km/h,高速公路限速140km/h.

还有0.5公里抵达塞尔维亚国境线,到了边检一个着警装的小姐姐对楼主的后备箱例行检查,小姐姐绝对算得上东南欧的美女,但表情十分严肃,加上穿着一身警服你们自己联想吧哈哈哈哈!楼主在等待盖章的护照时,突然从塞尔维亚境内驶出好几辆兰博和法拉利,只是减速和边检打个招呼就直奔保加利亚了,这一幕看得楼主满脸懵逼......

塞尔维亚城市内限速50km/h,非城市区域限速80km/h,普通公路限速100hm/h,高速公路限速120km/h,全天24小时之内只要行车就要开近光灯。

▲骷髅塔(елеКула)中午12点多终于抵达了尼什著名的骷髅塔,车子可以停在旁边一片免费的停车场里(下图)

骷髅塔的售票处

一座纪念塞尔维亚民族英雄斯蒂文·辛杰利奇(СтеванСинели)的半身塑像,他是谁?骷髅塔和他有什么关系?别着急,下文楼主会仔细道来的。

进入绿草茵茵花园般的景区,外加阳光明媚,根本没带有一丝骷髅塔四周恐怖的气氛,骷髅塔就在前面这座黄色的建筑物内。

最初的骷髅塔高4.5米,每面墙共14行,每行镶嵌着19个,共镶嵌了952个塞尔维亚起义者的头骨,因为当时骷髅塔建在野外,天天风吹日晒没有遮挡物,加上有阵亡将士的亲人偷偷从塔上取走头骨,所以到了1878年塞尔维亚解放时,骷髅塔上仅还存在58个,塞尔维亚皇家军队搜寻附近的地区和城镇,发现有的头骨被埋葬,有的被送往了贝尔格莱德的国家博物馆,随后一座带有十字架的华盖建了起来,1894年才建成了现在小教堂的模样。

仔细看骷髅塔上的许多头骨都有伤痕,大概都是在战斗中被武器所致。在建造后的几个世纪中,骷髅塔已经成为塞尔维亚一个朝圣的地方,在塞尔维亚以及国内外塞族人的心中,它是该国争取独立和与奥斯曼帝国斗争的象征。

▲斯蒂文·辛杰利奇(СтеванСинели)

塞尔维亚民族英雄辛杰利奇的头颅被独自安放在一旁的玻璃罩中

尼什街景随拍

▲尼什国家博物馆(НароднимузеНиш)尼什国家博物馆成立于1933年4月1日,从那时起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从尼什及其周边地区收集、保存和展示其文化和历史价值,1944年9月2日,在盟军轰炸期间博物馆的建筑及其馆藏被彻底摧毁,战争结束后尼什市的全国委员会重建了博物馆,并将其命名为“国家博物馆”,如今尼什国家博物馆中保存着超过4万件藏品。

尼什国家博物馆位于市中心,楼主在四周转了半天也没找到个车位或停车场,后来停在了博物馆的侧面,进去后询问检票大哥我停的位置有没有问题,得到会被拖走的答案后楼主也没心情仔细参观了,在一楼的展厅里随便拍了拍然后撤!

尼什城堡正面Stambol门两侧没有可以停车的地方,右侧河边有个小停车场,最多能停3个小时好像还要收费,在此楼主给要来参观的朋友推荐一个免费停车的好地方,就是尼什城堡后身的维丁门,GoogleMaps搜索“TheVindinGate”即可。参观尼什城堡是免费的,里面有卫生间可以使用。

尼什城堡平面图

走进尼什城堡更感觉这里像是一座大公园,和其它欧洲紧凑狭窄布局的城堡不太一样,本地的居民在此散步和遛狗,其他各国的游客漫步游览,寻找着分散在城堡内各处的遗迹。

▲夏季舞台(Летапозорница)夏季舞台位于城堡的东南面,基于建筑师格雷戈里(Grigorije)的建筑模型,1959年用石料和木料建造起来,圆形剧场式的舞台融入到地形结构之中,历史的石墙得到了最佳的利用,从而产生了扩音和防风的良好效果,夏季舞台拥有大约3千个座位,目前是举办各种演出的会场,包括放映电影、举办音乐会、演唱会、戏剧和尼什电影节。

城堡外流淌着尼沙瓦河

▲巴厘—贝格清真寺(Бали-Беговаамиа)巴厘—贝格清真寺坐落在城堡的中心位置,是城堡内十个清真寺中唯一一个保留下来的,寺内有一个朝向麦加的米哈拉布(Mihrab),外立面由拱顶走廊和三棵立柱组成。

▲拱形建筑遗迹(Обекатсасводовима)拱形建筑、教堂和街道组成了凯撒苏斯(CaesarianNaissus)中央高原的独特景象,1982年遗迹被发现,直至1985年被挖掘出来,教堂位于街边和拱形建筑中间,由马赛克壁画和罗马复合式立柱装饰,考古学家目前为止对它还没有更详细的研究。

▲考古展品(Археолошкиекспонати)眼前的考古展品是塞尔维亚最悠久的古迹之一,坐落在尼什城堡中部,1887年这些石碑被展出,1902年石碑被移除换成了塞尔维亚国王米兰一世(МиланОбренови)的雕像,目前我们能看到的是在尼什挖掘出来,包括墓碑、祭坛和石棺等一共41个古典时代晚期的文物。

▲八角宫(ДворацОктагон)八角宫在1988年城市第一次考古发掘期间被发现,根据出土的文物判断,该宫殿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园4世纪中叶,布局为中央是一间八角形房间,每侧各有两个房间,当时宫殿属于一位显赫的人物。

▲火药库2(Барутана2)火药库是用于储存火药和弹药的军事设施,从1720到1723年,它们与堡垒平行建造,其中只有五个被保留下来:四个相同大小的火药库位于北部的城墙边上,还有一个小的位于城堡的东部。

▲维丁门(Видинскаврата)维丁门位于尼什城堡的东北,由琢石建成的,是城堡的三个主要出入口之一,大门由中央过道组成,通往两侧的拱形房间,目前维丁门上半部分已经不存在了,在二战后为了确保军队的安全顺利通行,此门已经被工作人员考古研究过了。

▲火药库4(Барутана4)

▲红十字集中营(ЛогорЦрвеникрстуНишу)1941年4月6日,轴心国军队入侵南斯拉夫王国,王国的皇家军队被迅速击败,国家被肢解和占领,在此背景下德国的盖世太保在尼什建立了红十字集中营,以营地附近的红十字会而命名,在战争期间这里关押了3万5千多人,分为四个类别:第一类为塞尔维亚人质,第二类是犹太人,第三类是参与共产主义民族解放运动的人,第四类是参与南斯拉夫军队合作的人。

矗立在集中营大门外一侧的和平钟

走进集中营的大门,一旁的小房子里坐着检票的塞尔维亚大妈,大妈示意我自己进去看,没有讲解的服务,小房子的窗框上还遗留着纳粹卐字、双闪电和德语守卫“Wache”的痕迹。

红十字营地内的辅助建筑,当初是用作厨房、浴室和仓库等,目前不开放参观。

角落里的哨塔,当初上面值岗的是纳粹机枪守卫,并配有夜晚的探照灯。

红十字集中营的主楼

▲红十字集中营主楼平面图

主楼共分为三层,3-12为监狱牢房,A-Q为单独监禁的牢房,除此之外还有警卫室、医护室、理发室和幽禁室。

走进主楼的一层瞬间感觉不太舒服,压抑的感觉,集中营这种地方怨气肯定很重,不人道的纳粹!另外里面没有一个工作人员或是游客,楼主只能硬着头皮独自参观...以下内容翻译自集中营的讲解牌

占领是1941年3月反纳粹德国政府示威活动的直接后果,1941年4月6日轴心国军队发起攻击,南斯拉夫王国投降后不久被分为了几个区,尼什成为809号战地的中心。

1941年9月纳粹德国占领尼什当局后,利用奥比利奇16骑兵团未使用的仓库和军事基地,改建成了红十字集中营(德语:DasAnhalterLager-Nisch),其目的是接收被监禁的犹太人和抵抗战士等,由于基地毗邻红十字会的火车站,所以营地被非正式的命名为“红十字集中营”,在尼什盖世太保把集中营和布班尼山刑场组合起来,组成了惨无人道的机构。

1941年10月10日至20日期间,纳粹发布了第一批公民的逮捕令,该名单由众多受人尊敬的公民组成,包括民主党派成员、共产主义者、扶轮社成员、共济会成员和神职人员。

生活永远改变了这些人和家庭,噩梦就此开始,有的人幸运地存活到了被游击队解放的那一天,有的人永远倒在了纳粹冰冷的子弹下。

一楼一处关押集体“囚犯”的大房间,睡觉的地方铺着干草。

墙上还能找到当初被关押着人手写的字迹

二楼现在是陈列馆,展出许多当年有关被关押者的物品,还有一排遇难者的头骨。

四张犹太人的身份证件

尼什红十字会使用过的物品

在集中营内并非所有囚犯都得到平等对待,不同类别的成员经历了不同的命运,第一类是人质,用于执行报复,每当一名占领区的德军士兵死亡,就杀死100名人质,每一名德军士兵受伤,就杀死50名人质,人质中不止一次有尼什的知名人士和帮助抵抗运动的家庭成员。第二类是犹太人,作为“较低”的非雅利安人种族被带到营地进行心理和身体破坏,开始他们暂时安置在营地,直到在布班尼山进一步大规模清算,同时犹太人还要在山上挖掘集体坟墓。第三类是因涉嫌参与或与民族解放运动合作而被捕的人,及其在铁托(后来南斯拉夫总书记)指挥下的军人。第四类是与南斯拉夫军队合作人,和在战争部长德拉查·米哈伊洛维奇上校指挥下的军人。

上到三楼这里是一间一间的单独牢房,总共有20个左右,每个牢房内部的顶上开了一个透光的小洞,上图敞着门那间地上布满了铁丝,使被关押的人坐不下去,只能一直站到力竭,实在是太残忍了。

GoodbyeNi!

综上所述陆路出入境科索沃算是巴尔干旅途中比较头疼的问题,目前有三种方式可以自驾出入科索沃:1.从塞尔维亚和科索沃接壤的边境进出,这种方式是最保险的,因为塞尔维亚宣称科索沃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在塞方认为你没有离开其国境,科索沃的边检通常也不会给你的护照上盖章。2.从黑山、阿尔巴尼亚或马其顿进出,护照上会留下科索沃边检的出入境章,这种方式很有可能会日后被塞尔维亚拒绝入境,或是被罚款,因为塞方认为你是非法出入境塞尔维亚。3.从塞尔维亚入境科索沃,然后从黑山、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出境,这种结果和第2一样,日后入境塞尔维亚会有麻烦。如果说日后这辈子也不去塞尔维亚了,那选择2或3出入境方式就无所谓啦!

为了保险楼主选择了绕路的方法一...万一日后被外派到了塞尔维亚呢...哈哈!不知道为啥,使用GoogleMaps导航从塞尔维亚至科索沃只能从第三国跨境前往,幸亏还有楼主的行车伴侣TomTom,用它可以直接前往科索沃的首都普里什蒂纳。

经过一段蜿蜒的山路抵达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边界,塞尔维亚这边的边检站看了楼主的护照后直接放行,不会盖章,因为塞方始终认定科索沃是塞尔维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另一边科索沃的边检也会默契的不盖章放行,但楼主遇到的检察官大爷居然给我的护照盖章了!明天还要从这个关口回塞尔维亚呢!忐忑了一路转天入境塞尔维亚没有任何刁难,万幸!哈哈!

入境科索沃后要在50米左右的小亭子里购买科索沃交通保险,15欧元可以使用7天,在此提醒自驾的朋友许多车行不允许入境科索沃,如果你开了进去车子的所有保险就立即失效,一定注意驾驶安全,把握!

▲HotelReal楼主入住的这家三星级HotelReal很新,就连整个普里什蒂纳都感觉是建设中的城市,宾馆应该是由一家人经营,车子停门口后一个小伙子主动热情帮楼主拎箱子进去。

Booking上预定的HotelReal豪华双人间—带阳台35欧元

早晨在宾馆一楼的餐厅内,由于是个体经营,加上入住的宾客也没几个,所以餐厅里就是几张桌子,没有常规的自助早餐,一位淳朴的科索沃大妈给楼主现做了份儿早餐。

旁边一家宾馆悬挂着美国、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的国旗,悬挂美国国旗因为美国是科索沃的大恩人,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同属阿尔巴尼亚族。

清晨还没开门营业的修车行

从昨天入境科索沃境后就发现,不管是郊外还是市里遍布着许许多多的洗车行,这里空气不脏、地也不泥泞啊!难不成科索沃的水不要钱吗?哪有这么多人需要洗车呢?

▲比尔克林顿雕像(StatujaeBillClinton-it)如果不了解科索沃建国的背景,许多朋友肯定纳闷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国家,为什么会出现一座美国总统的雕塑呢?在1998年至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为了感谢克林顿与前南斯拉夫政府斗争中提供帮助,2009年11月1日这座3米高的克林顿雕塑亮相,克林顿本人亦从美国飞来参加的雕像的落成仪式。

克林顿作为当年北约军事联盟的领袖,发动“盟军行动”(前南斯拉夫误称“仁慈的天使”),对前南斯拉夫进行了长达78天的连续轰炸,将塞尔维亚军队从科索沃阿族地区清除了出去,自此科索沃地区自1999年开始一直处于联合国的托管之下,2008年科索沃单方面宣布脱离塞尔维亚独立后,北约至今仍驻扎着军队。

雕塑背后的公寓大楼上悬挂着大恩人克林顿的巨幅照片

沿着克林顿雕像的左面走,能发现一家叫做“Hillary(希拉里)”的礼服店,这家店老板可真是会蹭景点儿的热度哈哈哈哈!

一家BarberShop男士理发店

▲比尔克林顿大道(BulevardiBillKlinton)

▲新生纪念碑(NEWBORN)新生纪念碑于2008年2月17日落成揭幕,即科索沃正式宣布从塞尔维亚独立的那一天,纪念碑由英文大写的“NewBorn”组成,每年2月17日科索沃独立日时,纪念碑将绘制成不同的主题,因为2018年是科索沃独立十周年,所以“BO”改成了数字“10”,新生纪念碑身后是青年体育中心。

新生纪念碑一旁是一所科索沃美国学校

前往特蕾莎修女大道时偶遇一座广场

▲萨希尔·帕贾齐蒂(ZahirPajaziti)另一边是科索沃的英雄萨希尔·帕贾齐蒂,他是科索沃解放军的第一人指挥官,因而被称为“自由的第一把枪”,1997年帕贾齐蒂在武契特尔恩(Vushtrri)与南斯拉夫军队枪战中阵亡,2008年科索沃总统法特米尔·塞伊迪乌(FatmirSejdiu)追赠给帕贾齐蒂科索沃英雄奖章(UrdhriHeroiKosovs).

▲特蕾莎修女大道(BulevardiNnTereza)科索沃也没啥可以参观的了,(如果还有请指正...别较真...)博物馆类的楼主实在没法静下心去参观,也没啥兴致,索性悠闲的漫步一下特蕾莎修女大道,清晨的空气很清新,大道也干干净净的,两旁贩卖小零食的小摊贩也还没出摊,四五个正在遛狗的小伙子和小姑娘热情地用“NiHao”和楼主打招呼。

躺在街上的大狗狗也还沉浸在睡梦中

特蕾莎大道的尽头有一座广场,广场上矗立着阿尔巴尼亚族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

▲乔治·卡斯特里奥蒂·斯坎德培(GjergjKastriotiSknderbeu)斯坎德培1405年出生于拜占庭帝国的贵族家庭,其父是众多反抗奥斯曼统治的小领主之一,反抗失败后斯坎德培和三兄弟被送往奥斯曼充当人质,此时他被迫信仰伊斯兰教,在经过一系列训练后斯坎德培成为奥斯曼的一名统帅,虽然斯坎德培深得苏丹信赖,但1443年趁着匈牙利讨伐奥斯曼帝国时举起反旗,之后皈依天主教,使用黑色双头鹰作为标志,代表阿尔巴尼亚是“山鹰之国”,至今阿尔巴尼亚的国旗也在使用。

楼主在此地留影纪念一张

红色的街牌上印着斯坎德培的头像和出生日期

▲易卜拉欣·鲁戈瓦(IbrahimRugova)易卜拉欣·鲁戈瓦是前科索沃总统,及科索沃主要政党科索沃民主联盟领导人,1989年南斯拉夫共和国修改宪法,取缔科索沃省的自治权利后,鲁戈瓦领导科索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以非暴力的方式来抗议,随后创建科索沃民主联盟,1999年科索沃战争结束后,鲁戈瓦成为首任科索沃总统,也被科索沃的人民称为国父。

驶离科索沃这座还在修建中的城市,发现谷歌地图上有一处叫做“KosovoFlag”的地方,结果到了这里是一展阿尔巴尼亚国旗呀!虽说两国同属阿尔巴尼亚种族吧,但毕竟还是两个实质国家呀,搞不懂怎么想的...

发现旁边不远处一座楼顶上居然有一个小自由女神雕塑

GoodbyePristina!

离开科索沃后下一站是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Београд),因为Google地图要绕路第三国,和楼主实际路线不相符,所以在此就不上图了,上面拍摄的这张是塞尔维亚境内的收费站,和我国的高速公路一样,上高速前拿卡下高速凭卡结账。

接近贝尔格莱德大概30公里时,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雨刷器要开到最大才能看得清前方的道路,驶入贝尔格莱德市区时偶遇塞尔维亚国会大厦。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遗址本来计划着先去宾馆Checkin然后吃个东西休息,结果居然碰上了下班时刻大堵车!左拐道根本就并不过去,AllRight上了个桥直接开到了贝尔格莱德的新区,此时突发奇想是不是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遗址在这边,打开地图一看没错!

我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发生在科索沃战争期间,1999年5月7日23时45分,北约军中的美国B-2轰炸机发射五枚精确制导炸弹击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三人当场遇难,炸伤数十名其他人,大使馆建筑在轰炸中严重损毁。2009年5月7日,贝尔格莱德市政府在被炸毁的中国使馆旧址前竖立纪念牌,上面用塞尔维亚文和中文书写着“谨此感谢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塞尔维亚共和国人民最困难的时刻给予的支持和友谊,并谨此缅怀罹难烈士。”

为何美国战机要轰炸我国使馆的理由众说纷纭,刨根问底也不能完全整明白,真正给我们的启示应该是珍爱和平,不要再重演这一幕悲剧。目前大使馆遗迹已经被施工挡板全部围起来了,透过一个小口能看到里面正在打地基施工,未来这里将拔地而起一座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心大厦。

介绍牌上标着大厦的承建公司—山东高速集团,还有贝尔格莱德中国文化中信大厦的效果图。

一尊孔夫子的雕塑矗立在工地之前

▲HotelSrbijaGardenExGarni

SrbijaGarden宾馆的免费地下车库

在宾馆地下停好车后在前台Checkin,录入护照信息的时候还给楼主端上了迎宾小酒和小点心,前台小哥和普遍欧洲人一样慢悠悠的工作,同时和楼主还聊了起来,其中说到他的一位朋友在中国教英语,what?!一位母语塞尔维亚语的塞尔维亚人在中国教英语...

SrbijaGarden是四星级宾馆,大床房单晚60欧元包早餐,停车免费

宾馆的一楼连接着一家餐厅,入住的客人在此就餐可以享受九折的优惠,询问餐厅服务员点了两个塞尔维亚的菜品,上菜真的是好慢好慢啊!至少等了半个多小时才端上来,期间两瓶啤酒已经下肚了,虽然没看度数多少但后劲儿还挺大。

宾馆旁偶遇一家同胞开的中式快餐连锁店“AsiaFood”

▲绿色花环农贸市场(ПиацаЗеленивенац“)贝尔格莱德的游览计划分为两部分,上午主要在市区内徒步观光,下午开车前往两个相对外围的景点—“卡莱梅格丹城堡”和“铁托墓”,徒步中途碰上一座红顶白墙的农贸市场,恰巧这里有dm化妆品店,进去顺便把擦脸的保湿霜买了。

清晨的贝尔格莱德街景

神奇地发现街边一家牙医店玻璃上印着中文“牙科放射学”几个字!

▲米哈伊洛大公街(УлицаКнезМихаилова)米哈伊洛大公街是贝尔格莱德主要的步行商业街,1870年以塞尔维亚国君米哈伊洛·欧布雷诺维奇三世命名,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罗马时期,当时这里是通往Singidunum城(贝尔格莱德前身)的主要通道,在19世纪时贝尔格莱德最有影响力和最富有的家庭都纷纷此修建住宅,慢慢又过了一个世纪米哈伊洛大公街逐渐成为了贝尔格莱德的购物区,以及城市的文化中心。

米哈伊洛大公街上矗立的街道指示牌

▲贝尔格莱德共和国广场(Тргрепублике)共和国广场是贝尔格莱德最主要的广场之一,它的四周建有一些贝尔格莱德知名的公共建筑,比如国家博物馆、国家大剧院和米哈伊洛·欧布雷诺维奇三世的雕像等。

▲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НароднимузеБеоград)国家博物馆是塞尔维亚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博物馆成立于1844年5月10日,藏品达四十多万件。最初此地是一家叫做“Dardanelles”的小酒馆,共和国广场改造期间酒馆被拆除,改建为现在的建筑物,由FundMortgage银行使用,在二战期间银行大楼遭到轰炸,穹顶的中心部分被摧毁,20世纪时这里才被用作国家博物馆。

▲米哈伊洛·欧布雷诺维奇三世雕像在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前是一尊米哈伊洛·欧布雷诺维奇三世的骑马雕像,关于他的事迹前面已经介绍过啦!在1882年准备安置米哈伊洛·欧布雷诺维奇三世雕像时,意外地挖地基发现了不同罗马统治时期的墓葬。

▲贝尔格莱德旧王宫(СтариДвор)旧王宫是塞尔维亚欧布雷诺维奇王朝的王室住所,建成于1884年,宫殿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均遭到破坏,房顶上的圆顶建筑都在轰炸中被毁,二战后1944年才开始重修旧王宫,目前这里是贝尔格莱德市议会的办公场所。

贝尔格莱德旧王宫地址:DragoslavaJovanovia2,Beograd

▲贝尔格莱德新王宫(НовиДвор)和旧王宫遥相呼应的是贝尔格莱德新王宫,建于1911-1922年间,新王宫是塞尔维亚王国和南斯拉夫王国时期卡拉乔杰维奇王朝的王室住所,1934年王室搬迁到贝尔格莱德的Dedinje宫,随后新王宫被改建成保罗王子博物馆,从1991年开始至今新王宫被用作塞尔维亚的总统府。

塞尔维亚和科索沃的矛盾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前面在科索沃的游记中也系统的提及是两个不同民族的矛盾,国会大厦前布满了各种塞族人民抗议的横幅,上图是反对科索沃加入欧盟的意思。

红色的横幅上写着“KidnappedandKilledCiviliansbyAlbanianTerrorists!(阿尔巴尼亚恐怖分子绑架并杀害平民)”、“FamiliesofMurderVictimswantJustice!(谋杀受害者的家属想要正义)”

▲塞尔维亚邮政总局(ПоштаСрбие)

▲塞尔维亚财政部(Министарствофинансиа)

为了纪念这场不幸的灾难,塞尔维亚政府将前南斯拉夫国防部大楼、内政部大楼和塞尔维亚国家电视台等建筑遗迹保留了下来,让世人缅怀逝者,勿忘历史,珍惜和平!

被北约轰炸后保留的前南斯拉夫国防部大楼遗址

这幅以女兵为首的大照片算是北约轰炸遗址旁的标志,上面塞尔维亚西里尔文不知道写的是啥。

街上塞尔维亚的兵哥哥,正在交谈的黑衣大哥不知是不是便衣,看穷游上的点评说北约轰炸遗迹这里不允许游客拍照,但楼主在此拍照并没有碰到军人或是警察的阻拦,也有可能他们没看见楼主在拍。北约轰炸遗迹的位置在GoogleMaps上没有确切的地址,可以搜索ZgradaGeneraltaba这个位置便可抵达。

至此贝尔格莱德靠步行的景点全部游览完毕,如果有必须车人合一的朋友楼主只能给上一个小提示啦,上图是楼主步行中无意碰到的街趴牌,在贝尔格莱德ZonaII区域允许车子最多停120分钟,但是具体怎么缴费就不得而知了...

楼主退了宾馆的房后直接开车来到卡莱梅格丹城堡,这里有付费的露天停车场,在GoogleMaps上直接搜索Parking即可,收费也不贵,具体位置在上图。

▲利奥波德门楼主徒步从利奥波德门进入卡莱梅格丹城堡,利奥波德门位于城堡东部的前沿,是贝尔格莱德上城的正门,于1688至1690年奥地利第一次占领期间建造,1718年到1721年间在第二次占领期间完成了利奥波德门巴洛克的风格。

▲Zindan门Zindan门建于1440年至1456年之间,是贝尔格莱德上城东大门外侧建立的一个新防御工事,包括由两个对称半圆形塔楼保护的大门,塔楼上方有大炮平台,其侧围绕着防御的城墙,以此方式守护着贝尔格莱德上城。

▲古罗马兵营遗迹在中世纪上城区的东北部,仍然可以看到罗马设防的痕迹与用砂岩块建造的矩形塔,罗马人在公元1世纪初接管了现在的贝尔格莱德,并统治了四个世纪,在Singidunm(贝尔格莱德的前身城市)的罗马军营,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建造在现今贝尔格莱德领土上的石头防御工事,从罗马征服Singidunum直到441年被匈人征服,它一直是罗马莫西亚省(Moesia)最重要的中心之一,公元91年左右它成为了LegioIVFlavia的总部,并在上城镇的高原上建造了兵营(Castrum),包括今天卡莱梅格丹城堡的大部分。

▲暴君门和Dizdar塔暴君门是塞尔维亚霸王斯特凡统治时期唯一使用的门,大门与角塔混为一体,通过沟渠上的木桥才可以进入,是迄今为止保存下来为数不多的中世纪建筑之一,从15世纪中叶开始,这里是上城区的主要入口。

从卡莱梅格丹城堡俯瞰静静流淌着的多瑙河和萨瓦河,两条河流在此交汇。

▲巴洛克门背面巴洛克门位于上城区东南部的城墙内,它建于1717至1739年奥地利统治时期的贝尔格莱德巴洛克式翻新期间,曾经大门上装饰的巴洛克装饰目前已不复存在。

▲萨哈塔在萨哈塔偶遇中国旅行团,该塔建于1740至1789年间,它的底座是方形的,上部变成八角形,而屋顶则具有巴洛克建筑的所有特征,内部连续的螺旋楼梯依附塔的内壁,因为需要保持塔内的中央空间以容纳复杂的塔架机制。

沿着巴洛克门的外侧陈列着许多坦克、大炮和飞弹等武器,是一战二战时的武器?还是巴尔干半岛上战争的武器呢?楼主就不得而知啦...

突然楼主被巴洛克门旁的“酷刑博物馆”海报吸引了,欧洲有数不胜数的酷刑博物馆,展出的大部分都是中世纪至近代的酷刑用具,之前在阿姆斯特丹时参观过一个,这次想看看巴尔干半岛的酷刑有什么不一样,结果到了大门口居然不开放!不开放!

▲斯坦布尔门斯坦布尔门(Stambol)的名字来自它位于通往伊斯坦布尔的主要路线上,“Stambol”是伊斯坦布尔的缩写,这个位置的原始大门可能叫做“帝国大门”或“君士坦丁大门”,建于18世纪初奥地利对堡垒的重建工程中,它有一个两层的巴洛克风格外观。

▲国王门国王门位于城堡上城区的西南,尽管早在15世纪就已经建成了这座城墙,但国王门在之后很久才修建,此地第一座门是在1688年奥地利军队围攻后建造的,然而不到两年后,当奥斯曼军队占领该镇时大门被拆除,现在的国王门主要建于1693至1696年,当时是安德里亚·科纳罗(AndreaCornaro)建造最早的炮兵工事之一,在1717至1736年的奥地利再次占领期间,大门获得了最后的形式,包括特色的巴洛克风格的门面和搁在砖石桥墩上木桥,我们目前看到国王门是在1928年城重修的。

▲胜利纪念碑胜利纪念碑修建于1928年,高14米,碑身上方站立着一位青铜男性,左手拖着一只鹰,右手持剑,象征着战争与和平,纪念碑用以纪念塞尔维亚在巴尔干战争中战胜奥斯曼帝国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胜奥匈帝国。

▲萨瓦河

▲罗马井在卡莱梅格丹城堡内有一口罗马井,想要参观需要购买门票,具体多钱忘记了,但是门口的售票大哥很和蔼,很腼腆哈哈。

罗马井侧面切割图

奥地利人1717年再次占领贝尔格莱德期间,由于城堡内供水不足,为了解决供水问题开挖了罗马井,不幸的是挖掘是徒劳的,奥地利人挖了45米,已经低于旁边萨瓦河的水位线,但并没有发现任何水的踪迹,因为不透水的岩层阻断了罗马井和萨瓦河,后来奥地利人只好将其它地表水引入其中。

关于这口井有许多故事与传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传说南斯拉夫王国将国家银行的黄金藏匿到了井里,纳粹德国派了三名潜水员检查井底,但奇怪的是这三名潜水员都消失在了井里。1954年一名男子将他的情妇扔到了罗马井,警察为了定他的罪,派了潜水员下井捞尸但一无所获,奇迹的是十天后这名女子的尸体浮出了水面,这件事后来被翻拍成电影《LoveAffair》(恋爱事件)。

卡莱梅格丹城堡局部模型

▲1456年奥斯曼围攻纪念碑纪念碑被用来纪念贝尔格莱德历史上最伟大和光荣的战斗—贝尔格莱德围城战,1456年7月21日至22日正是在这里,奥斯曼帝国和贝尔格莱德的捍卫者之间发生了决定性战斗,随着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上台后,发起了新一波征服巴尔干地区计划,当贝尔格莱德居民的住所与圣母安息教堂被摧毁时,该城的防御由匈牙利贵族匈雅提·亚诺什(HunyadiJános)领导,捍卫者共计约有1万至1万2千人,其中包括著名的传教士约翰卡斯特拉诺(KapisztránJános)聚集的一些十字军,传说这场战斗异常的凶猛惨烈,光是一只无辜的麻雀就被三支箭刺穿了身体。

贝尔格莱德偶遇行驶中的有轨电车

▲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Музеугославие)离开卡莱梅格丹城堡后,楼主驱车前往贝尔格莱德最后一个要参观的景点—铁托墓,铁托墓和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在一起,只要导航抵达这里后就能看见露天的免费停车场。

南斯拉夫历史博物馆是塞尔维亚的国家博物馆,博物馆于1962年5月25日开放,是贝尔格莱德市送给铁托70岁的生日礼物,南斯拉夫解体后曾一度关闭,目前整个博物馆由三部分组成:旧博物馆、5月25日博物馆和铁托墓。

铁托墓在博物馆后身一个叫做“花房”的地方,拾级而上会看到一尊身着戎装、披着大衣、双手后背的铁托全身雕塑。

▲铁托墓(Куацвеа)这里便是铁托墓的大门,在门前有一个大喷泉正在喷水,下面就让我们进去一探究竟吧!

铁托墓也被称作“花房”,正如这个名字所说里面真的是布满了鲜花和植物,花房建于1975年,这里临近铁托的私人官邸,最初用作冬季的花园,里面还有铁托个人的工作区和休息区。

▲参加铁托葬礼的国家代表团来自世界上127个国家的209个代表团出席了铁托的葬礼,包括122个政府代表团、68个政党代表、4个解放运动代表团、9个国际组织代表团、6个来自移民俱乐部和协会的代表团,国家代表包括38位国家元首(4位国王,31位共和国总统和3位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5位王子、7位共和国副总统、6位国家议会议长、10位总理、3位副总理、12名外交部长、20名内阁成员和21名国家官员。

铁托的大纪年事表

▲“青年接力”的接力棒在花房的两侧有展示铁托生平的小展厅,其中一个摆满了各种样式的接力棒,接力棒是南斯拉夫人民献给铁托最具特色的礼物,由于其具有象征意义,在他一生中收到众多的礼物中脱颖而出,传递接力棒的传统源自南斯拉夫王国时期,1945年开始举行“青年接力”接力赛以纪念铁托的生日和南斯拉夫青年节,每年接力棒在整个南斯拉夫境内传递,最终于5月25日给予到铁托手中,交接接力棒的目的是为了象征性地呈现领导者与人民之间的沟通。

铁托亲自收到的接力棒来自南斯拉夫的党、军队和先锋队等众多组织,工作集体、协会、学校和乡镇居民每年都会传送他们当地的接力棒到贝尔格莱德,所以几乎每三位南斯拉夫人都会有一位都参加过这个活动,无论是设计、制作还是传递这个生日礼物。

身着戎装的铁托在南斯拉夫人民军体育场接收接力棒

上图铁托接收接力棒身着的制服

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1963年送给铁托的礼物

铁托使用过的写字台、座椅和书柜

▲蓝色列车在二战结束后铁托为了出行访问,把卡拉多德维奇王朝前法院的火车车厢改造成了专列—“蓝色列车”,于1959年投入运营,蓝色列车以其外形的颜色命名,被认为是当时最豪华的火车,最高时速能达140公里每小时,蓝色列车可以满足铁托在国内外旅行时的居住、工作和礼宾等所有条件,今天这辆列车存放在塞尔维亚铁路车站,用于各种性质的活动。

▲蓝色列车内部蓝色列车内部使用了许多珍贵的材料装饰,包括红木、花梨、胡桃、皮革、地毯、丝绸、带金线的金星玻璃,房间之间的隔断墙饰有木制的图案,镶嵌珍珠母制成的饰物、象牙色的木头和金属等。

铁托在贝尔格莱德机场欢迎到访的伊丽莎白二世以及她的家人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参观贝尔格莱德市议会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在新贝尔格莱德的友谊公园内签署留言簿

1980年5月5日,铁托的遗体被蓝色列车沿着铁路从卢布尔雅那运到贝尔格莱德,火车中途停在萨格勒布,在车站外的广场上,南斯拉夫人民瞻仰铁托的遗体,随后火车继续沿着“青年接力”的路线行驶。

▲铁托的葬礼1980年5月8日,南斯拉夫最高官员和其家人在花房前向铁托致以最后的敬意。

国务院秘书长姬鹏飞和华国锋主席

在花房的大门口有一个售卖纪念品的小柜台,仔细一看居然有两张铁托访问中国时的明信片,很有意义喔!拿到手里发现还是带磁性的,这种明信片加冰箱贴二合一的产物还是头一次见到,另外还拿了一个铁托头像的冰箱贴,心满意足!至此塞尔维亚的全部景点全部打卡参观完毕,接下来即将前往萨拉热窝!Go!

开车行驶在塞尔维亚田野间的公路上,两旁空无一人,来往的车辆也几乎没有几辆,再见啦塞尔维亚,虽然护照上被盖了科索沃的入境章,希望下次还可以顺利入境,不要拒我啊啊啊啊!

▲贝尔格莱德至萨拉热窝路线图从贝尔格莱德自驾前往萨拉热窝全程300多公里,因地势多山所以要开5个多小时左右,不过楼主作为青年老司机这段路程不在话下。

山路突然拐了一个弯便行驶到了塞尔维亚和波黑的边境,塞尔维亚边检简单地盖章放行后,另一个拐弯便到了波黑的检查站,和高速上岔路出口的收费站一样,左右只有两个边检亭,给波黑的警察护照和汽车行驶本后,警察大哥特意问我要了保险GreenCard,整个过程不超过3分钟便盖章放行,因为弯路紧急不适合拍照就没有边检站的照片啦。

驶向萨拉热窝的山路上,旁边突然出现一座红瓦的小镇,趁着前后没有车楼主驶入了一旁的荒地上,拍照前拿起手中的GoogleMaps得知它的名字叫“弗拉塞尼察(Vlasenica)”,这绝对算是楼主和它的一面之缘,以后别说是来到此地了,就算是波黑可能以后也没机会再踏入了。

波黑境内的道路九曲十八弯,而且都很狭窄,楼主本以为临近萨拉热窝时便会出现一大片平地,然后逐渐出现楼房等建筑,事实恰恰相反,在你不经意拐了一个山路的弯弯时,便驶入了闻名世界的萨拉热窝。

▲拉廷斯基莫斯酒店(HotelLatinskiMost)从山路这侧驶入萨拉热窝的是老城,成群结队过马路的游客映入眼帘,前往宾馆的路上擦肩而过萨拉热窝的旧市政厅,上图黄色的小楼便是今日下榻的HotelLatinskiMost,位置真的是超级超级满意,就在闻名遐迩的拉丁桥旁边。

在酒店的右侧是一小片空地,专门用来停放顾客的小车车,而且是免费的哟!随后按门铃进到宾馆的二楼Checkin,前台是一个很热情很漂亮的波黑小姐姐,给楼主提供了萨拉热窝的地图并且介绍了一些著名的景点。

▲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说起萨拉热窝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费迪南大公夫妇被刺杀,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次知道它是波黑的首都,第三个也是临出发前做攻略得知,上个世纪有一部在南斯拉夫和中国家喻户晓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临行前实在是来不及看了,在写这段萨拉热窝的游记前,楼主特意恶补了一下这部分辨率320P的反法西斯电影。

▲萨拉热窝事件再来说说闻名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提起它相信世界上百分之九十的人肯定都知道,上图对楼主再熟悉不过了,从上学时的历史课本和课外书中没少见这幅插图,20世纪塞尔维亚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波黑也希望摆脱奥匈帝国的统治和塞尔维亚合并为一个斯拉夫国家,1914年6月28日,是塞尔维亚为了纪念摆脱奥斯曼统治的国庆日,奥匈帝国的王储费迪南大公检阅了一场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演-习,相当具有挑衅的含义,这一举动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演习结束后费迪南大公夫妇进入萨拉热窝城,被塞族学生青年普林西普(ГаврилоПринцип)在拉丁桥一侧用手枪刺杀,该刺杀行动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拉丁桥(Latinskauprija)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这座横跨在米里雅茨河上的拉丁桥,历史上在1541年的人口普查记录中第一次提到了拉丁桥,记载最初这里是皮革工人侯赛因建造的木桥,目前我们眼前的石桥是在1798-1799年间建造的,上图左侧粉色楼房的位置便是费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的地方。

从侧面远观这座著名的拉丁桥,在此说明一下楼主是傍晚抵达的萨拉热窝,然后出宾馆去整体转了一圈,转天早晨要走的时候因为清晨的萨拉热窝更加的有魅力,所以决定再转一圈去,感受清晨无人喧扰的萨拉热窝,所以图片中偏冷色调的照片都是第一天傍晚拍的,正常色系的是转天清晨拍摄的,只不过游记中揉在了一起。

这么著名的地点必须留下一张照片

拉丁桥的桥面只能走行人,不允许机动车驶入喔!

各种的桥上都会被锁上各种的锁,看来全世界的都有不约而同的风俗。

来上一张平面图解释一下萨拉热窝发生的最后时刻以及拉丁桥和博物馆的位置,1914年6月28日上午约十点,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抵达萨拉热窝火车站,此时有7名塞尔维亚族刺客混在欢迎的人群中,随后大公夫妇乘坐敞篷车前往市政厅,途径两名刺客前因胆怯而未下手,车队行进至Cumurja桥时,一名叫内德利科·查布林诺维奇(Nedeljkoabrinovi)的刺客向斐迪南夫妇投掷出一枚手榴弹,大公下意识用手一挥后,手榴弹滚到了车后并爆炸(上图黄色的位置),只有一些护卫和群众受伤,内德利科马上服下毒药并跳河企图自杀,但被赶至的军警拘捕,之后斐迪南大公改变行程,决定到医院去探望一名受伤的副官,但随从忘记告知领头的车队,一行人行至拉丁桥的一侧时(上图骷髅位置),刺客普林西普突然窜了出来,以距离大公夫妇不到两米的位置连开两枪,行凶后的普林西普企图吞下准备好的毒药自杀,结果药物过期未遂,斐迪南大公和索菲夫人送至医院后不治身亡。

在博物馆的外墙上有一处碑记,这里也是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的地方,上面用波斯尼亚语和英语篆刻着“1914年6月28日于此地,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王储斐迪南和他的夫人索菲。”

在萨拉热窝城内的历史景点旁都会有电子讲解牌,需要用手机下载APP后使用,楼主没有下载,有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下载来研究如何使用喔!

参与刺杀行动的被告们被带至法庭,上图左三为普林西普。

法庭上正在审判刺客们,前排的刺客们几乎都是双手交叉在胸前,脸上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

斐迪南大公和夫人索菲出殡的车队

萨拉热窝街景

▲米里雅茨河(Miljacka)参观了著名且重要的拉丁桥和萨拉热窝发生地后,楼主顺着米里雅茨河边溜达,那就先来介绍一下萨拉热窝城内横河上的各种桥吧!

▲Drvenija桥(DrvenijaMost)曾经在米里雅茨河上有许多座木质桥梁,但建于1898年的Drvenija桥是最后一座,1988年建筑公司Hidrogradnja彻底将桥重建,向城市捐赠来目前这座带有象征性木质栏杆的钢筋混凝土Drvenija桥。

▲umurija桥(umurijaMost)umurija桥最初是建于16世纪的一座木桥,1919年被改建为金属材质,它的名字“umurija”含义为“木制的灰烬”,在桥的旁边是巴扎集市,因集市内的工匠将铸剑的灰烬倒入米里雅茨河而得名。

▲eher-ehajina桥(eher-ehajinauprija)eher-ehajina桥大概建于16世纪中期,是奥斯曼帝国统治萨拉热窝时期重要的历史遗迹,相传当时萨拉热窝的统治者HajjiHussein下令将一颗钻石镶嵌在桥下的柱子上,位置只有他最亲密的手下知道,如果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变卖修补萨拉热窝这片的伊斯兰教区,没过几天这颗钻石便被偷走,被捕的年轻人来自一个贫困的家庭,为了把钻石送给自己的女友,审判官得知原因后可怜他并释放,但前提是要把钻石归还给它的主人。

▲格兹·胡色雷·贝格巴扎(GaziHusrev-begovbezistan)格兹·胡色雷·贝格巴扎建于16世纪上半叶,平面为矩形,顶部为筒形结构,共五个出入口,最初这里是贩卖布料的市场,目前里面都是卖一些日用品、衣服和纪念品的小商店。

格兹·胡色雷·贝格巴扎五个出入口之一

▲Talihan考古遗址(Talihan)在格兹·胡色雷·贝格巴扎和HotelEurope之间是一片考古遗址,在16世纪时这里曾建有一座商队驿站,萨拉热窝在当时是一座连接东西商贸重要的通道。

在萨拉热窝有轨电车是当地居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1885年欧洲第一辆有轨车在萨拉热窝投入运行,动力是靠马来拉,当时这里还处于奥匈帝国的统治下。萨拉热窝是欧洲第一,世界第二全天24小时运营的电车,世界上第一个全天候运营电车的城市是旧金山。

▲巴什察尔希亚清真寺(Baarijskadamija)在广场的一侧是建于1528年的巴什察尔希亚清真寺,它内部最具特色的是解决日光的照射和非常棒的声学效果,但由于清真寺大门紧闭,所以楼主无法进入去领略了,由于巴什察尔希亚清真寺建在萨拉热窝的经济中心,所以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商人给清真寺捐赠财产以维系它的布道。

▲旧东正教堂(Starapravoslavnacrkva)旧东正教堂全称“圣天使加百列和米歇尔教堂(塞尔维亚语:црквасв.АрханелаМихаилаиГаврила)”,是一座塞尔维亚东正教堂,它第一次被提及是在1539年奥斯曼的文献中。

在旧东正教堂的墙壁上,有一幅典型东正教样式的圣母玛丽亚怀抱耶稣的壁画。

在《瓦尔特包围萨拉热窝》的电影镜头中,有一幕瓦尔特在钟楼上射击纳粹德军,为了躲避前来支援的更多德军,瓦尔特顺着绳索从钟楼的另一面逃走。

▲铜匠街(Kazandziluk)萨拉热窝的老城内还保留着几百年前奥斯曼统治时期的样貌,除了工匠们的脸庞换了一代又一代,整条街的两侧大部分都是制作和售卖铜器的店铺,几乎每个店门口都有一位匠人在敲打制作铜制的器皿。

铜制咖啡用具包括一个咖啡壶、几个咖啡杯、一个托盘和一个糖料盒,铜器上的各式花纹都是由工匠用小锤一点一点敲打出来的。

清晨的铜匠街商铺都还没有营业,一家咖啡馆儿的门口聚集了把喝咖啡当作早餐的当地人。

在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纳粹特务假扮游击队员去找钟表匠谢德接头,谢德为了保护瓦尔特,明知道可能一去无回还是毅然前往,其中一个片段就是穿过楼主目前脚下的铜匠街。

正在铜匠街上巡逻的波黑警察

傍晚的铜匠街上人声鼎沸,感觉特别乱特别拥挤,不如清晨的感觉好,但是清晨又看不到敲打的工匠,好纠结啊...

楼主随机找了铜匠街上的一家换汇店,因为只待一个晚上所以换啦50欧,相当于96波黑马克左右,用于吃个晚饭、买几个冰箱贴就足够啦!

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高47米的宣礼塔

禁止吸烟、禁止穿裸露服装入内和禁止使用无人机

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正殿

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正殿的大门

在清真寺的东侧有两个陵墓,是波斯尼亚总督格兹·胡色雷·贝格(GaziHusrevBeg)下令建造的,右边是格兹·胡色雷·贝格自己的陵墓,左面小一点的是奥斯曼帝国将军默拉特·贝格·塔迪奇(MuratbegTardi)的陵墓。

▲萨拉热窝东西文化分隔线(SarajevoSusretKultura)走在Ferhadija步行街上,突然你会发现地上一个大大的分隔线—萨拉热窝东西文化分隔线,从本质上来讲萨拉热窝是一个连接东西方的城市,从文化上来讲东方代表着奥斯曼帝国和伊斯兰教,西方代表着奥匈帝国和基督教,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两种文化相遇碰撞以至于逐渐融合的地方,楼主参观过东面的各种清真寺等景点后,准备迈入充满西方元素的萨拉热窝。

在圣心主教座堂的前方矗立着一座教皇若望·保禄二世(SanctusIoannesPaulusPP.II)雕塑,用以纪念教皇在1992-1995波黑内战中推动当地的和平,1997年若望·保禄二世到访萨拉热窝,2010年萨拉热窝的穆斯林议员反对圣心主教座堂门前矗立保罗二世的雕塑,教区发言人多马斯域神父(Rev.IvoTomasevic)认为各界应平常心看待教宗雕像。

越往Ferhadija步行街西面走越像是一条购物街,各种西欧的品牌店鳞次栉比的排列在两旁。

欧洲跨国巴士公司Eurolines的门店

萨拉热窝也有年轻人中意的潮店,橱窗内陈列着刚刚发售的AirJordan11LowCoolGrey.

本地小朋友的柔道馆

▲塞尔维亚东正教堂(SabornaCrkvaRoenjaPresveteBogorodice)塞尔维亚东正教堂的本名为“耶稣降生大教堂”,建于1863年至1868年之间,在当时萨拉热窝属于奥斯曼帝国的波斯尼亚维拉耶(Bosanskipaaluk)行政区,兴建教堂的资金大部分由塞尔维亚族的商人承担,奥斯曼帝国苏丹阿卜杜勒-阿齐兹一世(Abdülaziz)和塞尔维亚国君米海洛·欧布雷诺维奇三世(МихаилоОбренови)分别为兴建教堂捐赠了500杜卡特(Ducat),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АлександрII)也派遣了专业的工匠建造圣幛,1868年教堂建成后,耸立的高塔成为了穆斯林保守派心中的痛点,他们希望对非穆斯林建筑施加传统限制,1872年为了保障教堂开幕式的顺利进行,奥斯曼帝国的长官部署了部队和加农炮来保障庆典的安全。

▲波黑国家美术馆(UmjetnikagalerijaBosneiHercegovine)波黑国家美术馆成立于1946年10月11日,收藏有6000多件艺术品,在1992年至1995年萨拉热窝围困战中,美术馆坚持开放并举办各种展览。

▲波黑陆军俱乐部(DomOruanihsnagaBosneiHercegovine)波黑陆军俱乐部建于1881年,最初这里是一片墓地,1870年奥匈帝国的领事馆买下该地,开始为了兴建一座天主教堂,后来符腾堡国王于1880年建造了一个官邸赌场,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赌场一直是社交的活动中心,直到俱乐部成立,举办展览和开演讲,并于1881年举行了第一场军事音乐会。

清晨在国家剧院前广场上酣睡的大狗狗们,仔细观察这些流浪狗的耳朵上都有黄色的标签,估计政府都是有档案的。

偶遇一处居民区旁的遗迹,四周都被挡板遮挡起来了,查看GoogleMaps上标记这里曾经是一座哈勒姆·卡林·哈吉·阿里清真寺(HaremKalinhadiAlijinedamije).

▲波黑中央银行(CentralnabankaBosneiHercegovine)波黑中央银行是根据1997年6月20日在波黑议会上通过法律设立的,该银行于1997年8月11日开始运作,根据货币发行局安排发型本国货币,以固定汇率1波黑马克兑换0.51129欧元,覆盖可自由兑换的外汇基金,从而维持货币稳定。

▲黄堡(utaTabija)萨拉热窝行程上最后一个景点是位于东面高地上的黄堡,黄堡的附近都是居民区,路边的空地上即可免费停车,拾级而上通过上图的小门就可以进去,无门票。

黄堡面积不大,更像是一座小炮台,里面目前经营着一家咖啡馆儿,依次摆放着许多绿色的座椅,黄堡建于1727年至1739年之间,最初是一座加农炮堡垒,1878年曾是抵御奥斯曼帝国入侵的防御工事,经历数次的毁坏与重建,目前我们脚下的黄堡是1998年修复的。

站在黄堡可以一览无余地眺望整个萨拉热窝,楼主借用了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中的视角,感受了一下和平年代的美好。

借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电影中纳粹德军冯·迪特里施上校与比绍夫的开场和结尾来结束萨拉热窝的旅程:—“没有人知道他是谁,没有,我可以发誓,瓦尔特简直就是个幽灵,我开始怀疑他是否真的存在。”—“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科瓦西墓园(ehidskomezarjeKovai)从黄堡可以看到下面的科瓦西墓园,这里埋葬着在波斯尼亚战争中牺牲的穆斯林军人,首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主席团主席阿利雅·伊泽特贝戈维奇(AlijaIzetbegovi)也埋葬于此。

离开波黑的萨拉热窝,此次旅程下一站是黑山的佩拉斯特,从萨拉热窝到佩拉斯特全程250多公里,因为全程无高速且多山路,所以需要行驶4个半小时左右。

在波黑境内的国道上行驶要注意牛牛和羊羊

听说汽车轮胎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带有盐分,而羊需要盐分补充体内的元素,所以在好多国家都会看到羊群在路中央觅食着什么,没有在网上找到确切的答案,有专业的人士可以留言给楼主指正哟!

刚进入黑山境内不远就没有了柏油路,各种渣土车和推土车正在铺盖新路,上图这段还算是平整的,后面有几公里根本都是碎石路,本来租的这辆小Kia的性能就很一般,楼主十分害怕扎胎所以行驶的很慢很慢...

行驶了一部分平整的泊油路后,TomTom导航把楼主带入了一条山间小路,慢慢的是越开道路越窄,以至于后面的路根本没法会车,而且旁边就是悬崖...到后面又变成了坑洼的泥土碎石路...从波黑到黑山这段路程真的是给楼主留下了心里阴影,具体道路和周边环境见下图...

终于...终于...楼主安全地抵达了佩拉斯特,在进入小镇的出入口前可以停车,这里会有看车的年轻人收取车费,楼主停车后小哥儿热情主动给楼主解释收费,5欧元/辆,在黑山是使用欧元的哟!

佩拉斯特建在海边,左右各有一个停车场,无论沿着E80公路的哪个方向行驶都可以到达,GoogleMaps上就可以找到停车位置,楼主停在了上图的Parking2.

佩拉斯特坐落于维里格海峡(Verigestrait)对面,背靠卡森山(Kason)山麓,整个小镇充满了浓郁的巴洛克风格,在17-18世纪时,佩拉斯特是一个繁忙鼎盛的商业港口,拥有100多艘商船,本地的船员以其技巧和勇气闻名。

▲斯梅贾宫(SmekjaPalace)踏入佩拉斯特首先看到一座刚翻新的建筑“斯梅贾宫”,斯梅贾宫由两部分组成,最古老的建筑建于1764年,我们眼前的这座新宫殿完工于20世纪30年代,斯梅贾家族是当地的水手家庭,佩塔尔·斯梅贾(PetarSmekja)在航运贸易上取得了成功,为波罗的海国家和威尼斯之间的经济联系做出了贡献,1748年他被授予“Konte(伯爵)”头衔,1779年这个家庭被授予为贵族。

▲圣马克教堂(Crkvasv.MarkauPerastu)夹在两栋建筑物中间的是建于1760年的圣马克教堂,属于罗马天主教,教堂为文艺复兴的巴洛克风格。

教堂的主保圣人为圣尼古拉(SanctusNicolaus),他就是被世人所熟知圣诞老人的原型,因为在天主教中圣尼古拉是水手的守护神,而佩拉斯特又是一座航运贸易发达的城镇,水手们远航前和归来后都会来此默默的祷告吧!

▲特里波·科科哈(TripoKokolja)特里波·科科哈是佩拉斯特著名的画家,他因将静物画和山水画艺术引入亚得里亚海东部而闻名,1661年特里波·科科哈出生在佩拉斯特,当时这里还属于威尼斯共和国,他完成最重要的工作是受安德里亚·兹马耶维奇主教(AndrijaZmajevi)的委托,为对面海中的圣母岩石教堂绘制壁画。

▲佩拉斯特钟楼(Zvonik)钟楼算是佩拉斯特标志性的建筑,也是全镇最高的建筑,钟楼建于1691年,高55米,从小门进入后向售票员支付3欧元就可以登顶领略一番佩拉斯特峡湾的全景~

钟楼内的机械构造

楼顶的铜钟

站在钟楼顶上可以一览无余地俯瞰整个峡湾的全景,海中两座孤零零的小岛也是佩拉斯特必去也是最具特色的,待楼主下塔前往一探究竟。

远处的两座小岛分别是左面的圣乔治岛(OstrvoSvetiore)和右面的岩上圣母岛(Gospaodkrpjela).

楼主正沿着岸边走时,突然一位黑山大爷招呼楼主乘他的小船,可以带我前往其中的岩上圣母岛,询问价格大爷说往返5欧元,可以等着楼主参观过岩上圣母教堂后返程,Deal!痛快成交上船!

楼主上船后,大爷又等了2-3分钟,招呼着看看有没有其他游客也要过去的,最终这艘小船的乘客只有我一个哟!哈哈!

坐着大爷的小船慢慢驶出了佩拉斯特岸边

▲圣母岩岛(Gospaodkrpjela)楼主乘坐的小船距离圣母岩岛越来越近,圣母岛和旁边的圣乔治岛略有不同,圣乔治岛是一座天然形成的岛礁,而圣母岛是人工堆砌而成的小岛。据传说在1452年7月22日,船员们发现在此处一座礁石上隐约显示出圣母怀抱耶稣的圣像,自此之后每当佩拉斯特的船员回港,都会在礁石处投掷石头保佑祈祷,逐渐形成了一座小岛,到如今每年的7月22日日落时分,人们投掷石块的“Fainada”传统还在延续。

▲岩石圣母教堂(ChiesadellaMadonnadelloScarpello)因为圣母岛是人们逐渐投掷石块而成的人工岛,所以最初岛上是一座建于1452的小教堂,后面随着岛屿面积的增加,教堂也逐渐扩建起来,建起了钟楼,整个建筑呈现出巴洛克风格,目前我们眼前看到的岩石圣母教堂翻新于1772年。

在岩石圣母教堂的门口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穿着蓝马甲售票,门票好像是4欧元还是5欧元记不太清了,就记得服务态度很好,一进去里面人超多......

教堂的祭坛正下方,就是当初发现圣母像所在的礁石位置。

还记得前文介绍圣尼古拉教堂前亩的两尊雕塑吗,上图的壁画就是雕塑之一特里波·科科哈(TripoKokolja)的杰作,他共为岩石圣母教堂绘制了68幅壁画。

教堂内墙壁上镶嵌的银质浮雕,内容描绘的是佩拉斯特海湾内的发展。

参观圣母岛加上岩石圣母教堂大概半个小时就搞定,大爷在外面不耐其烦的等着我,好感动,给善良的黑山大爷来一张特写!

黑山大爷不仅船开的不错,态度也比较Nice,让楼主在船头随便坐,感受一把迎风破浪的感觉,顺便麻烦大爷给楼主拍了两张照片哈哈哈!

小船慢慢地回到了佩拉斯特岸边,因为十分满意来回的体验感,多给了大爷5欧元,不是楼主烧包,这是一份金钱买不来的愉悦感!哈哈!

至此短暂的黑山一日游临近尾声,说实话楼主没有待够,期待下次有机会再来黑山的科托尔等地转一转,这一片真是度假放松的好地方,好啦!根据日程接下来要马不停蹄的赶紧驶入阿尔巴尼亚啦!

SeeUPerast!SeeUMontenegro!

黑山佩拉斯特→阿尔巴尼亚地拉那220km驾车全程4个半小时左右,这段路程黑山无高速,阿尔巴尼亚是部分高速且免费。

从佩拉斯特前往阿尔巴尼亚的路上,途径好多好多欧美人度假的区域,从这几天途径的国家来看黑山是旅游业最成熟的国家。顺利盖出境章并驶出黑山,入关阿尔巴尼亚时前面的警察检查护照,后面的警察用笔在本上记录驶入的车牌照,楼主向边检警察索要入境章时居然和我说没有......

行驶了一段不平坦的阿尔巴尼亚公路后,终于上了高速......楼主在出发巴尔干的旅程前咨询了好多租车行,所有结果都是一样的不允许把汽车驶入阿尔巴尼亚,不让开进科索沃我还能理解,毕竟是属于塞尔维亚的争议地区,但是为啥大家都这么嫌弃阿尔巴尼亚呢.....后来在网上查了查原来阿尔巴尼亚是丢车大国,看来没有车行想冒丢车的风险,所以楼主在阿尔巴尼亚境内开车要格外的小心,一个是没有在规定范围内行驶,另一个是在阿尔巴尼亚境内车子属于无保险状态,出了事儿全部要楼主承担。

▲奥斯特里亚酒店(HotelAustria)晚上10点多终于抵达酒店,HotelAustria是从Booking上选的,距离市中心的景点都比较近,虽然评分等级是4星,但也就国内3星的样子,单晚一间房是48.71欧元,地下可以免费停车。

地拉那清晨的街景

▲地拉那金字塔(Piramida)这座外形神似“金字塔”的建筑是由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的女儿普兰维拉·科拉内齐(Pranvera)和他的丈夫以及两个建筑师共同设计的,1988年10月14日开幕,用于纪念掌权阿尔巴尼亚40年的劳动党书记霍查(EnverHoxha),里面陈列着他的遗物。

1991年后随着阿尔巴尼亚共产主义的瓦解,地拉那金字塔停止了其作为博物馆的职能,数年后成为会议中心和展览场地使用,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期间,金字塔被北约和人道主义组织用作基地使用。

自2001年以来金字塔的一部分已被阿尔巴尼亚媒体TopChannel和TopAlbaniaRadio用作广播中心,而结构的其余部分如今残破不堪,墙上的玻璃有的也被砸破,地拉那政府曾经设想将金字塔拆除,在原有区域修建议会大楼或歌剧院等,结果都被群众反对,2018年随着一个新项目揭晓,地拉那金字塔变成了一个面向年轻人的IT中心,重点是计算机编程、机器人技术和初创企业。

▲教皇方济各(Franciscus)在地拉那金字塔一侧的街道上,有一尊天主教教皇方济各的半身塑像,用于纪念2014年方济各访问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这次访问教皇为了大力促进欧洲一体化建设,9月21日星期日上午10点教皇在特蕾莎修女广场(SheshiNnTereza)举行弥撒,并与其他宗教及基督教其他宗派领导人会晤,此次访问受到了ISIS的暗杀威胁。

不要随地小便!摄像头录下来给你传Youtube上!

▲阿尔巴尼亚农业部(DrejtoriaePrgjithshmeeGjendjesCivile)

▲斯坎德培广场(SheshiSknderbej)斯坎德培广场是地拉那的重要地标之一,以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GjergjKastriotiSknderbeu)命名,斯坎德培在前面科索沃的游记中有介绍,科索沃人其实也是阿尔巴尼亚人,两个国家是共同的民族,所以斯坎德培是他们共同的民族英雄。

斯坎德培广场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在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时期,广场上曾建有众多大楼,还有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和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的雕塑,1991年2月阿尔巴尼亚共产主义政权倒台后,雕塑被被示威者推倒和拆除。

▲阿尔巴尼亚国家历史博物馆(MuzeuHistorikKombtar)国家历史博物馆是阿尔巴尼亚最大的博物馆,开幕于1981年10月28日,馆内以阿尔巴尼亚各个不同时期划分展览,分为古代、中世纪、阿尔巴尼亚文化、阿尔巴尼亚在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共产主义时期和特蕾莎修女等多个展区。

壁画从左到右记录了伊利里亚时代到二战时期,阿尔巴尼亚人民团结起来奋勇保护国家的情景。

▲斯坎德培(GjergjKastriotiSknderbeu)广场一侧的中央是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骑马雕塑,科索沃和阿尔巴尼亚都是共同的阿尔巴尼亚民族,所以之前在科索沃也会有斯坎德培的雕塑,楼主就复制一下之前对他的介绍附在下面啦!

▲埃特姆贝清真寺(XhamiaEt'hemBej)斯坎德培一侧是建成于19世纪初的埃特姆贝清真寺,清真寺和旁边的钟塔都是由总督埃特姆·贝·莫拉杰下令修建的,在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时期,埃特姆贝清真寺被强制关闭,在1991年1月18日,尽管遭到当局政府的反对,但仍有1万多人来此集会抗议,警方没有进行任何的干预,目前清真寺恢复了宗教的用途,也开放给游客参观,但是目前正在维修期间外面全被围了起来。

▲地拉那文化宫(PallatiiKulturs)在地拉那文化宫这片区域曾经是古老的巴扎集市和MahmudMuhsinBeyStrmasi清真寺,但在霍查的统治下全部被夷为平地,修建起这座傻乎乎的苏联式建筑文化宫,文化宫奠基时由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象征性的挖下第一块石头,并在1963年竣工,现在阿尔巴尼亚国家图书馆和国立阿尔巴尼亚歌剧院及芭蕾舞剧院都位于地拉那文化宫内。

一座没查到任何资料的雕塑....在这里就不介绍略过啦...

▲萨拉公墓(VarrezateSharrs)除了地拉那市内的景点,最后楼主准备驱车前往曾经阿尔巴尼亚共产主义领导人霍查的墓看看,霍查墓位于一个叫做萨拉的墓园,距离地拉那市中心大概7公里左右,当你临近这片墓园时会发现街边都是棺材铺和丧葬用品店,拐进一个大斜坡旁边是个村子,汽车可以随便停在路旁,只要不挡道就可以,整个墓园是免费参观的,自驾的小伙伴在GoogleMaps上搜索“VarrezateSharrs”即可找到。

刚停好车就有三个小孩扒车窗问你是不是找霍查墓,早就在网上看到了会发生的这一幕,又由于霍查墓和其他人都葬在一起,所以索性给了2欧元就让这三个小孩带着楼主去吧,谈话间得知他们都不上学了,而且还要楼主多给点钱买可乐喝......

前面在黑山TomTom导航已经坑过楼主一次驶入了悬崖峭壁旁的山路,这次居然导出来一条没有修好,仅能徒步的山路,开始在半路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位好心的阿尔巴尼亚大叔告诉楼主这条路走不通,楼主还不相信......开着开着感觉路挺新的啊,就是根本没有其它的车辆,偶尔还会有村子里的老爷爷和我挥手打招呼。

此时楼主还没有认识到路线错误的严重性,偶尔下车点根烟拍拍美丽的风景~

还有塌方的路段,看起来不太结实,小心翼翼的驶过......

偶遇一位不知国籍的大哥,背着各种行囊缓慢的走过,友好地SayHello~

这就是可行驶的路的尽头......前面的路还未开通,挖掘机独自停靠在一旁,此时天空中下起了雨,楼主还是不甘心,下车往上面走了几百米,确定走不通后十分Sad的准备掉头往回开,哎!悔恨刚才没有听大叔的劝告...

上图才是从阿尔巴尼亚驶入北马其顿的两条正确线路!蓝色的这条需要过境科索沃,全程336Km左右,灰色的这条可以直接驶入北马其顿,无奈导航最后规划的第一条线路,虽然从第三国驶入科索沃将来会有无法入境塞尔维亚的风险,但是顾不了这么多了,就从这条路开吧!

▲歌剧院酒店(OperaHouseHotel)开了一路的山路终于在晚上9点多抵达斯科普里的歌剧院酒店,单晚房价45.05欧元,可以免费停车,Booking链接在游记的首页干货中有。

OperaHouseHotel评分为四星,Booking评分7.5,其实是国内三星的样子,但重要的是价格便宜,房型为一室一厅,而且能免费停车,当楼主准备上床休息会儿时,突然出现一只乱扑腾的飞蛾,吓死老子了...

所以这一晚楼主抱着被子把卧室的门紧闭,跑到厅里的沙发睡了一晚...

窗外斯科普里的夜景

▲OldCityHouseRestaurant(СтараКуа)躺着躺着肚子好饿,下楼询问了前台的马其顿小哥哥,指导楼主旁边100米左右有一家叫做OldCityHouseRestaurant的餐厅非常不错。

GoogleMaps评分4.5哟!

楼主点了一份不知道什么名字的牛肉,打包带走折合11欧元左右,因为晚上入境的北马其顿,没有来得及换钱,所以用Visa卡支付没有问题,关于味道那绝对是杠杠的,唯一的不足是没有餐具......

在沙发度过了愉快的夜晚后,早晨爬起来洗漱接着一天的行程,远处是山上的凯勒城堡。

退房后把收拾好的行李放进了后备箱,提着相机准备斯科普里徒步一日游!

路过一面阿尔巴尼亚从古至今的马赛克墙,路边修车的马其顿大哥和楼主有好地摆弄着功夫的手势,嘴上“JackieChan!JackieChan!”

最初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是希腊化的马其顿人,他们建立了古老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大帝更是带领着将士们横扫欧亚非大陆,建立起伟大的亚历山大帝国,但如今这里经过岁月的更迭,目前北马其顿境内生活着马其顿族和阿尔巴尼亚族等,这也是为啥在斯科普里会有上图带有阿尔巴尼亚国旗的马赛克壁画啦。

诞生在斯科普里的阿尔巴尼亚人特蕾莎修女

街边的斯科普里旧巴扎全景图

▲斯科普里旧巴扎(Старачаршиа)斯科普里的旧巴扎巴尔干半岛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巴扎市场,至少从公元12世纪拜占庭时期开始,它就成为斯科普里的贸易中心,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斯科普里期间,旧巴扎迅速发展成为城市的主要商业中心,这里曾经经历过5场灾难,分别是1555年斯科普里大地震、1689年斯科普里火灾、1963年斯科普里地震、一战和二战,目前我们脚下的旧巴扎是在原有基础上重新修复的。

在旧巴扎找到一家上图黄色换汇的店,准备换点儿北马其顿的第纳尔,看看钱包里富裕好多前两天各种巴尔干半岛国家的货币,一想留两张作纪念,其它都换了买点冰箱贴啥的,换汇的大哥就是不要塞尔维亚第纳尔,和楼主说塞尔维亚就是“Shit”,不知道是不是前南斯拉夫的历史原因,想问问为什么大哥英语也不太好,就是恶狠狠的对着塞尔维亚第纳尔说Shit!

一家灿灿发光的金店橱窗

军品古董店,楼主不是军迷不太懂,有喜欢的小伙伴可以进来转转,说不定能淘到什么宝贝哈哈。

上图中的是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МуратПашинаамиа)的宣礼塔

▲腓力二世广场(ПлоштадФилипII)游走参观过斯科普里的老城区,下面楼主就接着去辛塔尔区转转,辛塔尔区是斯科普里的新城区,同时也是目前的中心城区,但是老城和新城相隔很近,走路10分钟左右就到啦!进入辛塔尔区迎面的感觉就是超级超级新!怎么比喻呢,就像是你走进一个刚装修好的新家中,脚下是整洁的地面,崭新的建筑物,路旁还矗立着各种希腊式的雕塑。

▲腓力二世(ФилипIIМакедонски)上图这位单手撰拳的大哥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也是亚历山大大帝的父亲。在少年时,腓力曾在当时称霸全希腊的底比斯做人质,同时接受了伊巴密浓达将军(παμειννδα)的军事和外交教育,364年腓力回到马其顿,并篡夺了侄儿阿敏塔斯四世(Αμντα)的王位。即位后腓力优秀的军事才能和扩张雄心使自己开始崭露头角,利用外交技巧,以缴交贡物来解决派奥尼亚人和色雷斯的入侵,于前359年在战争中击败3千名雅典重装步兵,在公元前353年,腓力介入希腊城邦间的第三次神圣战争,雅典最终与马其顿签定了菲洛克拉底和约,结束这场战争,随后他不时插手各城邦的骚乱,最终称霸希腊。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参加女儿克丽奥佩脱拉(Κλεοπτρα)的婚礼时,被他的近身护卫官保萨尼亚斯(Παυσανα)刺杀。

关于马其顿2014计划(Скопе2014):“马其顿2014”计划由当时执政党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马其顿民族统一民主党(VMRO–DPMNE)计划并实施,该项目于2010年正式宣布,主要包括建设大学、博物馆和政府大楼等建筑,以及竖立描绘马其顿地区历史人物的雕塑,项目共建造约20座建筑物和40多个古迹,目前我们在辛塔尔区所看见的崭新建筑和雕塑都是归功于这次项目。

▲马其顿母亲之泉

▲圣西里尔与圣美多德(СпоменикСв.КирилиМетоди)圣西里尔与圣美多德是东罗马帝国著名的传教士,他们出生在目前希腊的萨洛尼卡(Θεσσαλονκη),这对兄弟被东正教和天主教同时封为圣人,最影响深远的是圣西里尔与圣美多德两兄弟创造了西里尔字母(又称“斯拉夫字母”),目前西里尔字母是通行于斯拉夫语族大多数民族中的字母书写系统,是排在拉丁字母和阿拉伯字母后世界第三多人使用的文字系统。信奉东正教的国家一般将儒略历5月11日定为“圣西里尔和圣美多德日”,而信奉天主教的国家一般将7月5日定为“圣西里尔和圣美多德日”。

▲圣克莱门特·奥赫里德与圣瑙姆(СветиКлиментОхридски.СветиНаум)圣克莱门特·奥赫里德是中世纪时的保加利亚圣人、学者、作家、斯拉夫人的启蒙者和保加利亚东正教第一大主教,他是圣西里尔与圣美多德最杰出的门徒之一,参与格拉哥里字母和西里尔字母的创作,并在斯拉夫人中普及和传播基督教化。他是奥赫里德文学院(Охридскакнижовнашкола)的创始人,并被一些斯拉夫人视为教育和语言的赞助人。圣瑙姆是中世纪保加利亚作家和启蒙者,他是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七个使徒之一、斯拉夫人的传教士,他也是圣西里尔与圣美多德最杰出的门徒之一,曾经参与格拉哥里字母和西里尔字母的创作。圣瑙姆是普雷斯拉夫文学学校(Преславскакнижовнашкола)的创始人之一,随后在奥赫里德文学院工作,9世纪保加利亚正教会成立后,圣瑙姆是首批圣徒之一。

▲乔治·普列夫斯基(ориПулевски)乔治·普列夫斯基是马其顿的一位作家,从1980年代起他公开表达马其顿民族不同于保加利亚,并区分出来另一种马其顿语,是马其顿主义的早期拥护者,一般在保加利亚都认为他是保加利亚人。

▲萨洛尼卡的船夫(Гемиджиите)“萨洛尼卡的船夫”是保加利亚无政府组织,在1898年至1903年之间活跃于奥斯曼帝国,组织成员主要来自马其顿的韦莱斯(Велес),其中大多数是塞萨洛尼基男子高中(СолунскабългарскамъжкагимназияСв.св.КирилиМетодий)的年轻毕业生,该组织由保加利亚无政府主义者SlaviMerdzhanov激进化,最初他们的目标是伊斯坦布尔,但在1901年SlaviMerdzhanov被奥斯曼帝国处决后,该组织的注意力转移到了目前希腊的塞萨洛尼基,从1903年4月28日至5月1日,该组织在塞萨洛尼基发起了恐怖爆炸袭击运动,他们的目的是吸引大国注意奥斯曼帝国对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压迫。

▲斯科普里石桥(Каменмост)石桥横跨在横穿斯科普里的瓦尔达尔河(Вардар)上,它是斯科普里的象征,同时在斯科普里市徽上也有这座石桥的元素,石桥最初是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下令于1451年至1469年修建在罗马桥基础上,当时桥上也用作处决犯人的场所,最著名的是反抗奥斯曼统治的基督徒卡尔波斯(Карпошово)在此被处决。1944年纳粹军官将炸药放在桥上,应城市知名人士的要求,德国人在最后一刻放弃,桥梁得以免于破坏,我们目前看到的石桥重建于1994年,长214米,宽6米。

▲马其顿广场(ПлоштадМакедониа)这里是北马其顿境内规模最大的广场,也是斯科普里目前最核心的地方,广场面积18500平方米,南斯拉夫解体后,第一任总统基罗·格利戈罗夫(КироГлигоров)在此宣布马其顿独立。

▲骑马战士(Воиннако)在马其顿广场中央的这座雕塑大部分人都会认为是亚历山大大帝,楼主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结果一查资料它的官方名称叫做“骑马战士”,雕塑于2011年9月8日正式落成,以纪念马其顿共和国独立20周年,总共花费约750万欧元。

雕塑的底座有8名青铜士兵

来都来了拍一照片留作纪念吧!随机在广场找了一位带着女儿的爸爸,大哥拿过手机后装作一副要偷手机逃跑的样子,可乐死我了....回来还反问楼主问什么不追他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下图就是大哥和他女儿的背影。

▲保加利亚沙皇塞缪尔(Самоил)塞缪尔是保加利亚第一帝国的沙皇,他是沙皇罗曼(Роман)的第二个儿子,在他统治期间控制了大部分的巴尔干地区,被保加利亚人民视为英雄统治者。

▲马其顿考古博物馆(АрхеолошкимузенаМакедониа)

▲眼桥(MostOko)

▲马其顿门(ПортаМакедониа)马其顿门是斯科普里的一座凯旋门,于2011年开始建设,2012年1月竣工,为了纪念马其顿共和国建国20周年,它也是之前提到“2014斯科普里”计划的其中之一。

马其顿门旁边站着两个警察,楼主感觉有一种不寻常的感觉。

▲北马其顿议会大厦(СобраниенасевернаМакедониа)议会大厦供北马其顿共和国议会使用,是北马其顿的国家立法机关,为一院制,议会共有123名议员,全国划分六个选区,每个选区按照比例代表制选举产生20名议员,还有3名议员来自于侨民,每届任期4年。

▲尼古拉·卡列夫(НиколаКарев)在奥斯曼统治马其顿期间,尼古拉·卡列夫是保加利亚和马其顿的革命者,1903年他出生在今北马其顿的克鲁舍沃(Крушево),后来他被称为马其顿内部革命组织(ВМРО)的地区领导人,也是保加利亚工人社会民主党的成员(BRSDP),今天他被公认为北马其顿和保加利亚的英雄。

北马其顿议会大厦前排列着手持盾牌的警察,来应对对面抗议的游行群众。

游行示威的北马其顿群众

楼主开始以为是因为马其顿的国名问题和旁边的希腊邻居有什么瓜葛,结果看了摆在地上的抗议牌,写着“停止针对马其顿的大屠杀”、“停止与法西斯主义者的谈判”,搞不懂他们具体抗议的主题,还是继续我自己的行程吧......

▲女战士公园(ПаркЖена-борец)

▲特蕾莎修女纪念馆(МемориалнакуаМакаТереза)特蕾莎修女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出生在斯科普里的人道主义者、诺贝尔获得者、阿尔巴尼亚裔天主教修女特蕾莎,特蕾莎修女从1910年到1928年曾住在此地,但是纪念馆的建筑已经不是当年的房子,而是现代化的改建版本,纪念馆由北马其顿政府资助,文化部实施,在2009年北马其顿总理尼古拉·格鲁埃夫斯基(НиколаГруевски)亲自为纪念馆揭幕。

纪念馆外墙的多国语言铭牌中,写着中文的“马其顿共和国国家研究院特蕾莎修女纪念馆斯科普里”。

纪念馆前的特蕾莎修女塑像

特蕾莎修女曾经睡过的床

特蕾莎修女使用过的纱丽

1950年仁爱传教会传教士的原始教义,特蕾莎修女深夜跪在祝福的圣礼前写下了这个教义解释。

特蕾莎修女年轻时的照片

特蕾莎修女生平纪年表

1989年10月2日,特蕾莎修女与美国总统里根(RonaldWilsonReagan)及其夫人珍·惠曼(JaneWyman)在洛杉矶。

纪念馆的顶层是一座礼拜堂

▲圣康斯坦丁和圣埃琳娜东正教堂(ПравославнацркваКонстантиниЕлена)在特蕾莎修女纪念馆几百米的旁边,是一座正在修建中的东正教堂—圣康斯坦丁和圣埃琳娜东正教堂,在2009年在市中心建造这座教堂时,引起了民间、政治和宗教的骚动,加剧了信仰东正教的马其顿人与庞大的阿尔巴尼亚穆斯林之间的摩擦,2009年3月,一群宗教激进分子与抗议该建筑项目的斯科普里建筑学院学生发生冲突,引发了暴力事件,为了避免进一步的骚动,北马其顿当局已将土地捐赠给了马其顿东正教。

徒步沿着腓力二世大道(ФилипВториМакедонски)返回酒店,北马其顿的行程打卡完成,整个巴尔干9国+1个世界上不承认的德左旅程全部完结,回酒店拿车准备前往保加利亚索菲亚,明日在机场还车后飞回马德里。

再看一眼斯科普里的瓦尔达尔河

启程驶离斯科普里市区,北马其顿境内的高速公路状况不错,以阶段性收费。

北马其顿斯科普里—保加利亚索菲亚全程250Km左右,开车需要3小时40分钟,途径北马其顿和保加利亚的边检也很顺利,直接检查护照盖章后放行。

本来刚开始天色蛮好,过一会儿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是那种必须要把雨刷器拨到最快速度才勉强能看清路的大雨......

雨过天晴,停在路边拍拍照

▲美梦酒店(HotelDream)本次行程最后在索菲亚居住一晚的酒店—HotelDream,三星级别,折算人民币288元/晚,可以免费停车,但是不建议来索菲亚游玩儿的朋友住这里,因为酒店位置远离市中心和景点,临时落脚过渡没问题。

楼主预定的单人小房间,加上厕所也就10平米左右的样子,不过配有一个超大的露台,看看街景抽抽烟还是不错滴哈哈!

▲索菲亚机场(ЛетищеСофия)睡醒一觉先在GoogleMaps上找了一家洗车行,因为这些天车子开的实在是太脏了,楼主心里有些过意不去,结果到了洗车行是投币使用的,凑来凑去没有5保加利亚列弗了,找到旁边的工作人员,找我要了5欧元,就简单的给清洗了一下,结果再多不给洗了,我靠!按照这汇率被坑了!!!

车子停在了索菲亚机场Europcar的还车位,在此道别陪伴了楼主在巴尔干14天的Kia小车车,虽然你的性能不是最好的,但是你在这些天是最出色的!哈哈!最后来一张纪念吧!这些天把你开的四个轮胎都缺了皮了,看着它独自停在这里的背影,不免有一丝落寞的感觉。

APP下单更优惠

公司总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98号浙商大创业园D幢3楼

THE END
1.如何带宠物去旅游如何带宠物去旅游 之家车友6220840 · 发布于北京 乘坐飞机: 1. 做好疫苗工作,办理有效健康证明以及疫苗注射证明。疫苗证明有效期最长为七天,乘坐日期必须在有效期间; 2. 提前向航空公司申请宠物舱位; 3. 准备正规的航空箱; 4. 登机前根据宠物情况,询问兽医是否需要打镇定剂,登机前三小时宠物需禁食并做尿检;...https://www.autohome.com.cn/ask/5351750.html
2.飞机上能带狗狗吗飞机上能带狗狗,但是只能托运。 根据《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内运输规则》第四十四条规定: 小动物是指家庭饲养的猫、狗等其它小动物。小动物运输,应按规定办理,旅客必须在定座或购票时提出,并提供动物检疫证明,经承运人同意后方可托运。旅客应在乘机的当日,接承运人指定的时间,将小动物自行运到机场办理托运手续。 http://m.qicaisi.com/bk-616525.shtml
3.浦东机场未载客车辆禁止驶入出发层车友交流总结迪士尼因为朋友行程安排,无法安排全天去游玩,只能去迪士尼小镇给家人买了点纪念品,下次,这里如果时间充裕,一定要留出至少一天,感受有钱人的童年哈哈哈01是真好开,我作为车夫,全程开车,几乎贯穿了整个上海的线路,晚上11点到家感觉也不是很累,辅助驾驶立大功,天热以后座椅通风,空调都很给力,一个词形容就是如鱼得...https://www.dongchedi.com/tag/ugc/13269955
4.用户@531bf8c7《夏雨荷》让人更加关注降的东西,广而告之有错...半夜去理发店遭遇咸猪手 车辆突然起火失控 顾客在饭菜里吃出虫子 坐摩天轮头被卡悬半空 2万6买来个假包 减肥暴走致足底筋膜受损 武汉网球公开赛热血粉丝 武汉网球公开赛外籍专家 武汉网球公开赛逐梦少年 大桥上小车自然 自行车勿在机动车道行驶 电动车连人带车摔倒在地 走失小孩竟是接警员女儿 医生被多年前病人...http://www.qiyi.com/v_19rr116mmo.html
5.空降萌宝:总裁爹地,超强势小说竹木松第825章 老三过来了,你们去机场接他 第826章 穿这么露做什么 第827章 小蝌蚪找妈妈 第828章 你要是敢脑补我老婆的样子,我弄死你 第829章 人家还是比你好看点的 第830章 厉子衡乐不了一整天 第831章 除了我妈咪,我不能亲别的女孩子 第832章 小包子学习能力强悍 第833章 他捏的泥人是她 第834章 你该...http://www.xbiquge.la/71/71351/
1.“铲屎官”请查收!疫情期间携带宠物入境指南受新型冠状病毒影响,近期进出港航班量较低。如果您携带的宠物需要限期归还,但在有效期内无法归还,则只能将宠物销毁。请您务必提前遵守中国海关检疫要求。做好准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 供稿:合肥新桥机场海关(筹)动植物检疫处 策划:彭军 宋宇 审稿人:王红龙...http://yecyd.com/detail/109419.html
2.宠物坐飞机攻略:托运手续注意事项全知道另外,如果您的航班延误,您可以要求货运办公室稍后将您的宠物放入货舱。 步骤5 机场接机 若宠物使用行李托运通道,则人到达时宠物也到达;如果宠物采用货运通道,即主人与宠物不在同一飞机上,旅客需要尽早“接机”。宠物在“小黑屋”里度过孤独不安的时光,所以主人在接待宠物时一定要检查它们的状态并安慰它们。https://www.xkyczp.com/detail/200082.html
3.去萧山机场接人可以带狗狗吗宠物讨论区去萧山机场接人可以带狗狗吗 发布于2019-04-25 17:52来自:宠物讨论区 赞 点赞给楼主一些鼓励吧回复3 只看楼主开心小可儿 关车里没事吧 沙发 2019-04-25 18:59 点赞 回复 44915103 V10 短暂停留应该可以 板凳 2019-04-26 09:40 点赞 回复 43026795 V7 可以带,我去过。没事儿 地板 2019-04-26 ...https://www.19lou.com/wap/forum-52-thread-5701556185975246-1-1.html
4.穿越千年文明:2024夏埃及约旦顶级景点探秘(附详细介绍)6. 上车前核对好车牌号、确认一次费用(一台车,几个人,一共多少,没有其它费用) PS。从机场到埃及博物馆,国际滴滴显示169埃磅,上车前确认价格,司机跟我们说200埃磅,因为进机场有什么费用。 埃及博物馆 Egyptian Museum 推荐度:5星 打车定位:The Egyptian Museum ( ?...https://itf.mafengwo.cn/client/note.php/info/?id=24515295
5.我和娃的幼儿园毕业旅行丨四刷日本之东京周边游记(热海星野/横滨...等到起飞落地时,也能很配合地收起来。 预约了滴滴的专车接机,现在部分机场可以免费体验导车服务。因为很多城市的机场网约车都要在指定的停车场接人,很远,导车服务还是挺有用的。下图带小桔帽的就是导车员,还帮忙拿行李。 浦东嘉里酒店袋鼠亲子房 在上海选择了浦东嘉里酒店的袋鼠亲子房,飞猪香格里拉旗舰店预定,...https://bbs.qyer.com/thread-3265874-1.html
6.泰幸福の清迈超强攻略+大量美图清迈旅游攻略游记结果去买13:30的车票刚卖完。只能买下一班15:30的。活生生在机场等了三个多小时。行程全被打乱了。因此还是建议先在某宝购好。价格真心没有差太多。294B/人~~ 评论 住宿 关于游记中提及的酒店: 都说一次旅行。其实只要把机票和酒店搞定。带上钱和自己便可以粗发了。实际上也确实是这样的。本次出行一共入住...https://travel.qunar.com/youji/6206111
7....这家酒店位于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靠近龙洞堡机场和龙洞堡高铁站...宠物友好酒店推荐 贵阳航空港希尔顿惠庭酒店 这家酒店位于双龙航空港经济区,靠近龙洞堡机场和龙洞堡高铁站。如果你选择飞机出行,这里绝对是最佳选择,距离机场仅十分钟车程,还提供免费送机服务!酒店是去年新开业的,设施非常新,周围交通也很方便,步行就能到达双龙生态公园。带上狗狗一起去感受新鲜空气,简直不要太爽! 贵...https://www.yoojia.com/article/5106665740154185175.html
8.全世界孩子都爱玩的700个逻辑游戏第一部分入门基础推理在线免费...第一天,没有人放。第二天,还是没有人放。第三天,公司门口出现了苹果。请问,有多少人抽到了?17.谁生病了幼儿园的三个孩子中有且至少有一个生病了,现在给出以下条件,你能猜出生病的孩子是哪个吗?(1)三人中至少有一人病了。(2)A或者C病了时,其余两人也是生病的。https://fanqienovel.com/reader/7213279854307839009
9.机场接了狗要注意什么(机场接了狗要注意什么问题)新郑机场接机可以带狗,但是狗是不能进入后机场的;1打开航空箱后,先为狗狗补充水分2打开航空箱时,要慢慢打开,同时要抓住狗狗,以防狗狗受到惊吓3之后,会有工作人员带你去边检检疫部门,为狗狗做基础检查4没问题之后,就可以带狗狗离开机场。 去机场的货运部接 ,大概要等飞机到后半小时就可以接到宠物宠物托运是物流中...http://m.boqii.com/article/512441.html
10.《我爹很凶但有钱》最新章节在线阅读全文完结免费无删减夏至从没想过有个小包子跑来认亲喊她妈咪,嗯,一脸懵。。小萌宝拧眉第一句话:“妈妈,你家太小,跟我去住别墅。夏至:“……”第二句话:“妈妈,我爹虽然长的有点凶,但很有钱哦,你嫁过来绝对不吃亏。”夏至:“……”这谁家的熊孩子啊,求带走。 https://www.xs8.cn/book/10511483103979603
11.夏至冷天免费阅读无广告,夏至冷天全文免费第825章 老三过来了,你们去机场接他 第826章 穿这么露做什么 第827章 小蝌蚪找妈妈 第828章 你要是敢脑补我老婆的样子,我弄死你 第829章 人家还是比你好看点的 第830章 厉子衡乐不了一整天 第831章 除了我妈咪,我不能亲别的女孩子 第832章 小包子学习能力强悍 第833章 他捏的泥人是她 第834章 你该...https://www.touxsw.com/xs/50465/50465690/
12.我爹很凶但有钱夏至冷天在线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竹木松)第825章 老三过来了,你们去机场接他 第826章 穿这么露做什么 第827章 小蝌蚪找妈妈 第828章 你要是敢脑补我老婆的样子,我弄死你 第829章 人家还是比你好看点的 第830章 厉子衡乐不了一整天 第831章 除了我妈咪,我不能亲别的女孩子 第832章 小包子学习能力强悍 第833章 他捏的泥人是她 第834章 你该...https://www.biqvge8.com/64_64002/
13.空降萌宝:总裁爹地,超强势(竹木松)第825章 老三过来了,你们去机场接他 第826章 穿这么露做什么 第827章 小蝌蚪找妈妈 第828章 你要是敢脑补我老婆的样子,我弄死你 第829章 人家还是比你好看点的 第830章 厉子衡乐不了一整天 第831章 除了我妈咪,我不能亲别的女孩子 第832章 小包子学习能力强悍 第833章 他捏的泥人是她 第834章 你该...https://www.aixiawx.com/25/25778/
14.冷天夏至空降萌宝全文免费阅读最新:第4816章 我看是你不像话 夏至从没想过有个小包子跑来认亲喊她妈咪,嗯,一脸懵。。 小萌宝拧眉第一句话:“妈妈,你家太小,跟我去住别墅。 夏至:“……” 第二句话:“妈妈,我爹虽然长的有点凶,但很有钱哦,你嫁过来绝对不吃亏。” 夏至:“……” 这谁家的熊孩子啊,求带走。 推荐...http://www.jhmmw.com/C/2853983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