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海关正式公布了一项新政:严禁分拆携带超额现金/支票入境!否则将自尝“苦果”。
意思就是说,如果你准备带超过一万的美金入境美国,但为了避免申报麻烦,而将大额现金分拆开,让同行的亲朋戚友帮忙携带过境,这不但在过海关的时候“行不通”,辛辛苦苦带来的现金甚至很可能全部被没收“充公”!
这项政策具体规定如下:
·金额无上限:入境/出境美国携带现金/支票数额没有上限
·个人入境:携带现金/支票超过1万美元需要申报,并填写FinCEN105表格
·多人入境:多人结伴入境,携带现金/支票总数超过$10,000需要申报,并填写FinCEN105表格
·不可分拆:多人结伴入境的情况下,不可将现金/支票分拆至团队中的多个人携带,以”降低“携带金额,免去申报。
·超额没收:如果携带金额超过$10,000没有申报,可能面临全额没收、甚至收到法律处罚。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理解,海关官网还贴心举了个例子:
如果小A和小B结伴入境美国,小A携带了$5,000,小B携带了$6,000。在海关眼里,他们一共携带了$5,000+$6,000=$11,000(超过$10,000申报线)需要申报,并填写FinCEN105表格。
说白了美国海关“只认钱,不认人”,只要携带美元超过1万美元就要申报,不管这1万美元是几个人的,不管同行的人是什么关系,就是不想让人钻携带1万以上美元才需要申报的空子。严肃点说,防止洗钱!
带现金入境最容易忽略那些事儿
1.1万以上美元要申报,是否包含1万元?
美国海关规定,随身携带超过1万以上美元现金或是票据,在入关时一定要申报。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刚好是1万元,要申报吗?那9999美元呢?
2.携带超过1万元是只针对美元吗?
美国海关规定,携带现金要申报的不仅仅是美元,任何国家货币只要折合美元超过1万都要申报:
按照目前汇率:
1万美元=65983人民币
1万美元=77609港币
1万美元=8918欧元
所以请记得在入关前,将手中的其他货币按当天汇率换算一下。
另外,海关人员检查时,会把美元和人民币(或其他货币)合计计算,只要金额超过1万美元,没申报,钱一样全部没收。
3.超过1万美元的支票需要申报吗?
美国海关不会只认钞票不认支票。
进出美国的人携带的旅行支票、现金支票及别人开的个人支票,还有可流通证券也都须算在1万美元内,超了就要申报。
千万不要这样往美国汇款:境外“拆分汇款”禁令
既然携带大额现金要申报,机智的你一定想到了汇款,大大免去了申报的麻烦。但小编还是不忍告诉你:汇款也没那么简单!
上海的王先生准备来美国办投资移民,就上周将33万元人民币转入亲戚帐户,后者在银行换汇后,被柜台工作人员告知不可汇出境外,原因是“这笔钱几天前才到帐,换汇后又要立刻汇出,很明显是代人换汇”。
原因是今年1月中国外汇管理局颁布了新的“分拆禁令”:中国公民在中国境内的个人购汇上限为每人每年5万美元。
那要汇款30万多怎么办?找6个人分别购汇、再汇款就OK了吧?!
没想到更机智的外汇局在今年1月又下达了“分拆汇款”的禁令,填补了多人购汇这一“空子”!还设下“黑名单”,违规者将不能享受两年合计10万美元换汇额度。
外管局定义的“分拆汇款”:
·5个以上不同个人,同日、隔日或连续多日分别购汇后,将外汇汇给境外同一个人或机构;
·个人在7日内从同一外汇储蓄账户5次以上提取接近等值1万美元外币现钞;
·同一个人将其外汇储蓄账户内存款划转至5个以上直系亲属等情况
要带大额现金入境怎么办?
1.如实申报———海关申报单填写指导
步骤一:请在美国海关申报表第13项,选上“是”
步骤二:填写FinCEN105表格
美国海关规定,如果携带现金或支票总金额超过$10,000(美元或等值外币,或二者的组合),法律要求您填写表格FinCEN105(前海关表格4790)呈交海关及边境保卫局。
2.不想费脑筋申报,但需要带大量现金怎么办?
国内银联借记卡→直接取款
到美国之后找个有银联标志的取款机,花旗和中国信托都可以,直接按照当前汇率提取美金。
优点:免去国内换汇的麻烦,而且比国内汇率要低一些,更加合算。
缺点:需要一定的手续费,不同的银行卡手续费不一样,具体需要咨询银行。
到美国后开户→转账
需要带上护照和一个能证明你身份的证件,国内身份证或驾照都可以。
优点:有了美国的银行卡,可以在更多地方方便消费。因为有些地方是不接受中国银联卡的。
缺点:汇出行要收3%国际汇款费,电报费每笔150,接收银行还要10美金的接收费用。
提示:离开美国之前最好去销户,否则小额账户会收管理费,并且超过半年不使用,账户会被冻结,余额甚至找不回来。如果在美国买了保险,账户要保留,用来续保费。
双币信用卡→提现
双币信用卡都可以提现,不过跨境提现费用都非常贵,不是紧急情况,没必要啦。
优点:如果不提现的情况下,双币卡是最方便的。无需转账,换汇,国内寸人民币,美国直接刷卡消费。
急需大笔汇款该怎么办?
原本为了应对人民币下跌,却误伤了一大批海外留学生、或有买房、移民或投资等需要大额境外资金的人群。如果真的急需一大笔钱,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