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也是突然才知道要被隔离在此地,但还是很不好意思,给关心我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区领导都添了不少麻烦。
集中隔离酒店房间内部
卫生间的通知以卫生消毒为主,每个房间都配备了84消毒液和若干消毒药片,我们需要自行消毒,并开窗通风不少于15分钟。唯一有些难为情的是如厕后需要将3片消毒药片放到马桶内,待30分钟后再冲下去。群里一位男士称此过程中千万不可溅水进去,会像经历了毒气战,而他洗脸时溅到了一些…大家看后哈哈大笑,气氛轻松了少。
在酒店吃到的第一餐
该来的终于来了,核酸检测
入住第一天的大约下午4点多,一名身穿防护服看起来像防疫站的护士小姐姐敲开了我的房门,而我已经准备好了。只见她手拿两根长长的棉签,对我说:“会有些难受,最好一次坚持住,不然要再来好几次。”看样子需要伸进喉咙深处,我按照她的指令把嘴张到最大后发出“啊——”的声音,便感觉到棉签伸入到了我的喉咙深处,我努力忍住强烈的干呕感,口腔采样便一次就结束了。
防疫人员为我采血
接下来要采血,方式就是正常的静脉抽血。由于我本人贫血,确认了一下所需血量。却在护士将针头推入我的血管后3分钟也没能采完,她叫来另一名护士小姐姐帮忙掐住我的胳膊,结果发现采血管是破损的,吸不出。拔出针头后采血管里的血洒了出来,护士的手套上洒到不少,其余溢出的滴在了椅子和地毯上,另一名护士连忙倒酒精消毒。我倒是很乐观,最近要用到的医疗用具那么多,难免有几个质量不过关,让我赶上了而已。当时我想把采样的过程录下来做留念,所以手机是对着我的胳膊录像的,不想竟录下了这个小插曲。
第一次采血
护士小姐姐走后没多久果然又折返而来,需要再采一次。我伸出了另一只胳膊,她对我说:“不好意思由于我的疏忽要再采你一管血。”我连说没关系。我想事已至此,只能都尽力去理解吧。
接受采样后当天,在另一位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我签下了《健康留观人员承诺书》,正式开始了隔离生活。
猜测结果
我以为接受采样后第二天会将结果公布出来,却听说不会单独通知到个人。自行分析的话,我大概率不会感染,因为至少截止到我到达东京成田机场时,我能保证自己是健康的,14天内没有去过人员密集地区,更没有接触过病患。万一核酸结果呈阳性,那一定是乘机之后的事。
几天后卫健委的工作人员在群中回答了我们关心的检测结果,包括在飞机上临时“发热”的4名乘客在内我们的航班没有感染者。总算听到了这个结果,大家暂时放下了心。
餐费引争议
在看过几餐伙食后,群里突然讨论起来,主要围绕着每一餐都只是普通的盒饭,为何伙食费需要高达150元/天这个问题。有人表示平均下来一餐50元,那么在这个二线城市,是否质量更好的盒饭才能符合这个价格?还有人希望降低伙食费用。“质量不行”、“吃不饱”等哀声连连。
我看了看自己的盒饭,确实价格不仅超过了北京市的消费标准,而且几乎每餐都会用一格咸菜来充当一道菜,除了主菜其他的也没什么咸味,质量虽然不符合定价。可特殊时期,除了理解又有什么办法呢?
盒饭颜色搭配还是错的
到了第3天,工作人员通知开始收费,而入住当天实际是没有收的。住宿和餐费均无变化,只是没有了第一天来时“多退少补”的说法,改为按照实际费用4900元的标准收取。餐费偏高这个问题我认为酒店的人也明白,但既然能定这个价,就说明可以这样收。我个人考虑两点:一是由于个别海外感染者的瞒报,使得所有人工作量和风险增高,并让近期所有归国者都成了众矢之的,有什么问题话也不太好说;二是酒店长期未营业,突然被政府征用,高风险的工作内容和非常时期的人员开销可能都要算到成本里去。我也确实心疼冒着高风险上班的工作人员,很多人年纪还没我大。于是我觉得对国家政策支持的这个力我可以出。
我的钱也不多,这次归途折腾下来,需要刷信用卡结账。在刷POS机结账时得知有些人只交了住宿费,没有交餐费。
这几天有人在盒饭里吃出了石头,有人收到了一半都是骨头的盒饭,还有人的主菜里出现了一颗满是毛的鸡头。群内又开始沸腾,大家表示交完钱更差了,生气又无奈。更有人提出从今往后不需要酒店的盒饭了,要求退餐退款。卫健委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好,承认伙食是有些问题的,表示会去反映争取帮我们改善。目前来看确实有些差强人意,但我也不想去计较这个费用问题。虽然每日的餐食是没有菜单可参照的,每天都像拆盲盒一样,我们都不知道下一顿是什么菜,但海外生活的经验使自己没那么娇气,吃什么都可以,有的吃就行,给什么吃什么。
其中一位住客差强人意的盒饭
据我所知目前的缴费情况是多数人选择了理解,我也是其中之一。其余除了一部分只缴纳了住宿费暂没有缴餐费的人之外,还有个别人是学生,表示拿不出这么多钱。
物资上毛巾和衣架也在第3天补了上来,却不是酒店常见的浴巾,看样子是新买的,普通擦脸毛巾一条,上面还带着标签。工作人员称如果提供了酒店的浴巾,在隔离期过后都要销毁,酒店在经济上会蒙受很大损失,所以开始没有准备。明白原委后大家都很理解,现在的要求都不高,已经有了就行了。
我也在这一天订到了一桶5L农夫山泉,10元/桶。家人帮我寄来的护发素、洗衣液、药膏等简单生活用品也收到了,我把穿来后湿透了的衣服分两次洗完,药膏涂在被雨衣捂出湿疹的患处,隔离生活看似按部就班了起来。却在这时听到了令人揪心的消息。
住在对门的女孩被送往医院
我发现在机场入境后一直与我同行的女孩没有再报过体温。想起我们被隔离后物资不足那几天,我还远远扔给过她一包消毒纸巾,为此她装了一口袋零食放在了我门口的“小餐桌”上,和我做了隔空交换。我很担心她,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如果因为突然病倒了被送进医院,交叉感染到病毒怎么办?我拿起手机和她确认后,得知她果然已经不在房间里了,由于手臂受了伤,被送到医院缝针了,并且到14天满为止都需要在医院隔离。看到这些我不禁为她捻了一把汗,希望她早日康复。
对门女生送给我的零食
面临回京二次隔离,我选择了再次集中观察
酒店窗外风景
原因是家里只有我和妈妈两个人,而按照规定同住的家人必须与我一同隔离,也等于妈妈14天不能去上班。再加上回国着陆当天返京的计划被打乱了,如此从外省回京还要再经过一次机场或车站,如果直接回家,还是有一定风险。万一感染,以我肺部的情况难以抵挡,而妈妈就要因为我而受到一生牵连。
家里的另一名成员是即将11岁的宠物狗(受委托接手,非购买),家里的两个人都被隔离就面临着狗“弟弟”需要被寄养,而高龄犬很多地方是不收的,即便收了,中途万一发生情况,我和妈妈二人谁也不能出门处理。
根据各地域规定的不同,有些城市根据情况是不需要再次隔离的。群里有很多人打算直接飞回家乡,避免再次经过北京,而我的家乡就在北京,除了北京我无处可去。那么这个时候把租住在另一个家的租户突然赶出去吗?当然不能这么干。于是我当即决定申请去往北京集中隔离点再次接受集中隔离。
隔离情况汇总
关于航空公司的后续处理
国航官方表示对留在呼市隔离人员,后半程机票可免费提供改签,只是我们不清楚到底哪一天可以退房出发。以隔离期到3号为例,到底是3号能走还是4号才能走,目前还问不出消息。
我以个人为例用第一人称记录下了归国隔离的流程和感受,除了满足大家对于集中隔离的好奇之外,主要想给近期海外归国人员做个参考,总结如下:
1、目前国际航班均须飞往第一入境点入境,此时所有归国人员都将在入境当地接受核酸检测和入国审查等手续,我们更要提前做好隔离在当地的准备,不焦不躁,调整好心态配合工作。
2、降落地点、隔离环境、费用、物资与伙食等硬性条件我们是无权选择的,大多隔离点的酒店由于长期未营业,卫生方面需要我们自己自行处理是很正常的;费用方面由政府和酒店双方决定,通常不会高于当地平均消费,如果偶尔出现不公正的地方,目前无有效解决办法,建议多去体谅被临时征用的酒店的立场,找到心理平衡点;为避免初期物资不足,我们要自己带全一些,尤其从欧美国家归国还面临转机问题的乘客们,路途更加遥远,中途也不知道会在哪里停靠,像文中所述的生活必备品,能带上就都带上,以便不时之需,这个时候未雨绸缪总是更加稳妥。
由于各个地区气候所有差别,内蒙的天气是相对比较干燥的,虽然北京的空气也很干,看样子还是不可与内蒙地区相比。我在入住后的第二天开始流鼻血,而我看到群中竟然有好几个人都和我症状一样。加湿器一台难求,我申请到的不巧是一台坏的不能用。建议气候不适应的人,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用APP在附近超市订购一台小型加湿器,以免水土不服免疫力下降。
3、测体温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健康,一定要按时上报。我们只有第一天是工作人员来量的体温,之后量体温的人就再也没来过,改为我们自己每天按时发到每一楼层的小群里。9层的住客加上工作人员一共17名,每个人都很配合。
从昨天开始测体温一事又改为了自行测量后将体温计拍照发到群中,虽然现场测量会更加严谨,但拍照至少比每天只报两个数字要周全些。
现在每天都要给体温计拍照上传
4、当我们熟悉环境后,通常酒店也不会对入住人员的要求置之不理,需要我们耐心等待。后来的几天餐食对应上做出了改善,生活用品也可以在早上以接龙的方式预定了。每一层都安排了层管,对每人生活的上的需求都处理得很及时,相比之前大有进步。
伙食改善后的早餐和午餐,内容和口味都很好,还多了小零食和饮料
6、核酸检测的费用由国家承担,具体费用不明。有些地区的采样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主要以咽拭子、鼻拭子和采血三种办法来检验,我们接受的采样办法是咽拭子和采血这两种。在我们解除隔离前的倒数二天,还需要接受第二次核酸检测,但像CT、X光片等其他身体检查是不用做的。待第二次检测出结果后,合格的人便可拿到解除隔离的证明。这样大家就都可以往家乡出发了。
无论困难与否,生活总要继续。疫情之下,每一个人都应做出牺牲。但愿每一名回家的人都能归途顺利,工作人员都能够尽快回家。也望经历此番,人们能够谨记大自然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