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广东频道消息(记者朱子荣通讯员余丽颖、关悦):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正式挂牌五年来,在南沙自贸试验区这片改革的热土上,涌现了“互联网+海关”“口岸查验配套服务费改革”“粤港跨境货栈监管”等53项海关自主创新制度,全国第一张海关进出口企业登记“一照一码”营业执照、全国首票二手车出口等多个首创性项目在这里实现。
南沙海关关员在南沙保税港区进口药品仓库进行巡仓监管摄影马寅栋
创新海关监管制度
“2019年应用‘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后,我们减少区外设仓5300平方米,每月减少仓租、人员运营成本近41万元。”骏德商业集团副总裁张仁勇说。
这是广州海关在南沙自贸区推出的智能保税分拨监管新模式下的一项创新。在这一制度下,南沙保税港区内的进出口企业可以将非保税货物和保税货物在区内同仓存储,实现仓储与物流资源的集约化管理,流通成本大幅降低。
2020年,广州海关对国际分拨监管模式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提出“1+N”保税监管新理念,让不同贸易方式下的货物能够同仓存储,按不同的货物状态分类进行监管,支持南沙国际分拨业务发展。
南沙自贸区良好的发展态势牵引企业集聚。雀巢、安利、达能、美赞臣等国际知名品牌陆续入驻南沙自贸试验区开展国际分拨业务。2019年,南沙保税港区外贸进出口734.6亿元,增长14.5%。
广州海关在南沙自贸区推行的政务审批“一站式”服务,整合原来分散的海关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事项,企业“一个窗口”一次性就能办理各项业务。
自2015年10月南沙自贸试验片区率先推出“互联网+易通关”改革以来,广州海关不断推进“线上海关”建设,目前已实现136项业务在线办理,100%线上自助报关,覆盖通关全流程,打造一条透明、高效、低成本的快速通关通道,用“信息跑路”代替“群众跑腿”。
智慧海关助企业便利通关
南沙港区高效便捷的通关环境、优质可靠的物流服务得到了越来越多航运公司的认可,国际航运枢纽正加速成型。
“货物一到港,不需查验的货物船边分流、直接提离,需要查验的则迅速流转至查验中心,有效保障了冷冻产品快速通关和市场供应。”冻品代理商广州云富进出口有限公司经理何伟康表示。
通关效率高、企业成本低,也吸引着更多的新航线挂靠。截至2020年一季度,南沙港现有国际航线数量超过了100条,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海运贸易往来,集聚航运物流企业超过7000家。
培育新业态激活新动力
位于南沙保税港区内的跨境电商仓库内,工作人员24小时穿梭于堆满货物的货架间,一个个包裹在流水线上分拣打包。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几十万种跨境商品汇集南沙,又从这里运往千家万户。
在南沙自贸试验区,新型贸易业态处处开花。2019年,全国首票二手车出口在南沙顺利通关,经南沙申报出口二手车671辆;南沙自贸区保税租赁进口飞机33架,货值248.4亿元,货值同比增长31.6%;南沙进口汽车申报数12844辆,其中保税仓储和展示9281辆,同比增长12.2倍;广东自贸试验区首单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业务在南沙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