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狗奴与猫奴为他们的猫狗孰优孰弱而争吵不休。直到最近几年科学研究人员的介入,而他们多数的研究成果都偏向于狗奴才的一边。
科学家发现,猫对主人并没有跟狗一样的情感依赖,你远远高估了猫对你的真情实感;并且它们还是生态杀手,每年能屠杀美国领土上十亿多的鸟类,其中许多种类已经处于濒危的状态。
更让人恐惧的是,有确凿证据表明在猫的粪便中发现有寄生虫能改变人的性格,能提高发神经、精神分裂的概率,甚至导致自杀。
总结一下,研究人员想说的是,猫是一种自私、无人情、生态杀手的生物。哪天你要去说服某人放弃养猫,下文就是你需要给他们看的东西。
你的猫宠很可能没爱过你
与此相反的是,Mills关于猫的实验(依旧在实验中所以没有发表出来,但是去年在BBC中透露过一些)并没有取得跟狗一样的结果。简单地来说,猫对于主人的离去与回归没有任何感觉。“主人在猫身上投资了许多情感,”Mills是这样告诉BBC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猫也会投资同等的情感在人类身上。”虽然如此,他还说这种结论不是确定无疑的,但是关于狗狗的研究最起码是铁板上的事实。
不管声音出场顺序,猫的确会对主人的招呼产生反应(从猫耳朵与猫脑袋的反应来看,猫能识别出主人的声音)。但是没有一只猫会走向主人,好像它们的兴趣仅仅止于瞄主人一眼一样。
你的猫并不是在跟你交流感情
举个例子,许多猫对于刚进屋的主人或是陌生人都会绕在他们的腿边摩擦摩擦,这很容易会被人误解为感情交流的标志。但是许多研究人员会将这种举动视为猫传播它们体味,一种展现领土的标示。对于半野生的猫的观察发现它们会经常性靠在树边或其他物体边摩擦,这种行为可以传播出它们的体味。
很可能的事实是,猫已经摸透了如何用叫声触发人性哺育婴儿的本能。它们并不常常这样叫唤,但是当想要食物的时候,它们就会这样喵喵叫,而且都能换得食物。
猫是生态杀手
对于美国来说,家猫其实是种入侵物种,它们原产于亚洲。有研究表明,无论何时把猫放出户外,猫的捕猎活动会对鸟类与小型哺乳动物类产生毁灭性的打击,即使是在猫喂饱的情况下。
理所应当的,狗狗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研究人员说狗狗会传播特定的疾病(如狂犬病)和捕食珍稀的物种,包括许多鸟类。
其实猫奴可以用一些简单的办法来减少猫的威胁。研究表明晚上把猫关在家里或是给猫套上个铃铛就能显著减少鸟类与哺乳类的受害数量。但是就目前来看,只有少量的猫奴会这样做,不知道是出于希望自己猫享受杀戮的快感,还是仅仅是太懒的原因。
你的猫有可能会把你逼疯
最后,下面是关于猫、弓形虫寄生虫与猫砂箱子之间稀奇、令人不安的联系。
这种寄生虫会影响许多动物宿主的行为,人类也不例外,但它只能在猫的肠胃中有性繁殖。为了能顺利潜入猫肠,弓形虫会改变宿主的习性,让它们稍微不惧怕天敌一些。换句话说,当弓形虫盯上一只老鼠,它会让老鼠变地大胆一些好让被猫吃掉,这样它就能顺利繁殖了。
其实,那些养了猫但没被感染上弓形虫的人也有其他感染上弓形虫的途径(比如说生吃没煮熟的肉)。并且这种转变效果并不会对所有人都起着作用,它们只会提高那些世界上数百万被感染的人群的比率。
直到现在,你对那只没有爱过你、操纵你感情来获取食物、威胁珍稀物种的猫仍怀有依依不忍惜别的感情的话,下面会有一个更好的理由来割舍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