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的“尴尬瞬间”:被异性“面对面”盯着看
近日,记者在早高峰时乘坐了一趟人流量较大的地铁线。沿途每经过一个站,车厢人数都会增加,车厢变得更加拥挤,一些站点由于实在太过拥挤,甚至出现记者跟陌生人“面面相觑”的场景,包括记者在内的很多乘客都会拿出手机来缓解尴尬。
与记者的遭遇类似,市民王女士表示,她搭乘地铁时也曾遇到跟异性“面对面”的尴尬场面。王女士表示,因为当时车厢较为拥挤,对方又一直盯着她,让她略感不适。“即使是同性,面对面有时也会有些尴尬,何况还是异性。”
市民杨女士也表示,自己乘坐地铁时偶尔会遇到这种尴尬场景,但如果对方盯着自己看,她会避免直视对方,会通过扭头或以看手机等方式来避免“面对面”。“如果对方是故意盯着你看,可以友好地和对方沟通,让对方转移视线。”不过杨女士也表示,一般到了下一站,就会有人下车,这个时候可以通过调整站位来避免跟异性四目相对的情况发生。“下一站会尽量跟同性乘客站在一起。”
影响他人站立空间:再拥挤也要腾出“手机位”
如今在地铁上,很多人都养成了看手机的习惯。然而,这种习惯有时也可能给他人带来不便。记者在早晚高峰乘坐地铁发现,无论地铁上多么拥挤,一些乘客的视线总离不开手机。即使是到了“前胸贴后背”的拥挤程度,依然会腾出一只手来看手机。
比如,车厢拥挤时站在记者旁边的女孩拿出手机在看,手机屏幕距离她的眼睛不过10厘米左右。记者观察车厢里用手机的乘客,有的在看短视频,有的在刷电视剧,也有的在打字聊天。市民王女士表示,地铁车厢拥挤时,看手机多少也会占用空间。记者乘地铁时也尝试拿出手机,但需要将手机屏幕置于10厘米开外的距离,才能较为舒适地使用,但会对周围站立的乘客产生一定影响。对那些有座位的乘客,看手机对其他乘客的影响较小,而站立看手机的乘客,往往需要在身前“空出”半个人的位置;同时,地铁里看手机也容易发生意外,记者就观察到有位乘客一只手拿着手机看,另一只手扶着车厢扶手,但手机不慎滑落要弯腰去捡。
视车厢为“私人空间”
个别乘客将手机声音外放
地铁“背包客”
挤占空间还容易“打脸”
记者发现,除了携带行李箱的乘客以外,不少市民都会携带双肩背包乘坐地铁。市民张先生表示,背包里有充电宝、充电线等工具,缓解外出时的充电焦虑,此外有时也会带电脑出门,方便处理临时的工作任务;市民杨女士则表示,出门会带一两件衣服,方便出汗后更换,用背包装着更方便携带。
记者发现,有的乘客会在乘坐地铁时将背包背在胸前,大部分则将背包正常背在后背,但无论是哪种背法,背包进入地铁车厢后都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尤其在早晚高峰会让车厢显得更加拥挤。记者在乘坐地铁时就遇到一些背着大双肩包的乘客,他们进入车厢后并未卸下双肩包,一个人相当于占了1.5~2个人的站立位置,在车厢拥挤的情况下,站在其背包后面的乘客容易被背包“打脸”,或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各地加强管理对地铁不文明行为“开罚单”
而在深圳,深圳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在地铁内推行“敬告式执法”,针对当事人有违法风险,但尚不需要追究法律责任的,由民警和运营单位开具《法律敬告书》,告知违法后果和相应处罚依据,督促当事人纠正整改,强化守法意识,推进矛盾隐患的前端化解。
陕西省行业协会商会学习贯彻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示范培训班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
戏曲正青春丨国潮正当时
戏曲正青春丨以梦为马奔赴星辰
今晚开始,连续五天!戏曲正青春总决赛全网直播!
非遗中国行|纸间的爱
非遗中国行丨抿尖面
19-22日西安市以多云到阴天气为主23-24日仍有一次雨雪、降温、吹风天气
陕投集团举办2024年消防技能比武竞赛
超员300%!西安一核载6人面包车塞了19人
《西北岁月》跟集剧照
“西安所有景区免门票”?回应来了→
西安两大商业综合体,即将开业!
陕西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多家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陕西提前完成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
候鸟飞临黄河湿地陕西加大巡护力度
陕西发布干部任职公示
陕西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到2030年陕西省60%以上的社区开展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西安逐年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建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处
【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擦亮“秦嫂家政”品牌托起万千家庭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