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家用炉具炉架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炉架广泛应用于各类燃气灶具上,炉架架设于燃气灶具的燃烧炉头处,用于支撑锅具,其目的是将锅具底部与燃烧炉头保持适当的距离以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从而使得燃气燃烧更充分,提高燃气利用率,降低废气的排放,一般炉架包括炉圈和均匀焊接在炉圈四周的支角,而目前焊接一般是采用手工焊接,手工焊接不仅效率低,而且焊接处容易脱焊断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家用炉具炉架加工装置,可以利用折弯的方式来高效加工炉架,炉架中炉圈和支角一体成型,解决支角容易与炉圈断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用炉具炉架加工装置,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和底板,下模具安装在底板上,在下模具外设有环套,在环套与下模具之间的环形空隙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下模环,下模环通过多个弹力件与底板连接,下模环与环套之间具有间隙;
在上模具下端固定有上模环,上模环四周凸出于上模具,在上模环上设有一条通槽,在通槽下方环套上设有两个缺口,在上模具两侧分别固定有折弯机构,所述折弯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模具上的油缸和导套,油缸活塞杆安装在导套内,在油缸活塞杆一端安装有压头,所述压头可压在上模环与上模具的结合面上,当上模具向下移动时,所述上模环可移动到环套与下模具之间的环形空隙内,并推动下模环下行。
在所述上模环中心设有一沉孔,当上模具向下移动时,所述下模具可移动到所述沉孔内。
所述弹力件包括导管和插入在导管内的导杆,导管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上,导杆上端与下模环固定连接,在导杆与导管外套有一根弹簧,弹簧两端分别抵靠在底板和上模环上。
所述压头包括固定连接在油缸活塞杆上的压板,压板远离上模具一端具有一段向下延伸凸棱,凸棱与压板之间具有圆弧倒角,当压板压在上模环与上模具的结合面上时,所述凸棱位于所述上模环一侧。
在上模环与上模具的结合面上设有两个凸台,两个凸台分别位于两个压头下方,所述压头可压在所述凸台上。
下模具上端凸出于环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采用上模具和下模具对支角进行二次折弯,将坯料制成所需炉架,由于支角与炉圈是一体加工成型,因此能够有效的避免支角与炉圈之间脱焊断开,另一方面,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起来简单方便,装置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下模具1、环套2、上模具3、上模环4、折弯机构5、底板6、下模环7、弹力件8、缺口21、环形空隙22、通槽41、凸台42、沉孔43、油缸51、导套52、压头53、导管81、导杆82、弹簧83、压板531、凸棱53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到5所示,一种家用炉具炉架加工装置,包括上模具3、下模具1和底板6,下模具1安装在底板6上,在下模具1外设有环套2,在环套2与下模具1之间的环形空隙22内设有可上下活动的下模环7,下模环7通过多个弹力件8与底板6连接,下模环7与环套2之间具有间隙;
在上模具3下端固定有上模环4,上模环4四周凸出于上模具3,在上模环4前后方向上设有一条通槽41,在通槽41下方环套2上设有两个缺口21,在上模具3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折弯机构5,所述折弯机构5包括固定连接在上模具3上的油缸51和导套52,油缸51活塞杆安装在导套52内,在油缸51活塞杆一端安装有压头53,所述压头53可压在上模环4与上模具3的结合面上,当上模具3向下移动时,所述上模环4可移动到环套2与下模具1之间的环形空隙22内,并推动下模环7下行。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
第一步、将炉圈放置到下模具1上,炉圈的四块支角搁置在环套2上。
第二步、压力机推动上模具3下行,如图4所示,使上模环4移动到环套2与下模具1之间的环形空隙22内,此时,炉圈左右两侧的两个支角被第一次折弯、炉圈前后两个支角移动到环套2上的两个缺口21内和弹力件8被压缩到下限位置;
第三步、两个油缸51活塞杆伸长,利用两个压头53对炉圈左右两侧的两个支角被第二次折弯,折弯完毕后,上模具3上行,将炉架带出环套2与下模具1之间的环形空隙22;
第四步、前后移动炉架,将炉架从上模环4上抽出后,将炉架转动90度,按照上述第一到三步对炉圈前后两侧的两个支角进行折弯;
第五步、炉圈前后两侧的两个支角折弯完成后,将炉架从上模环4上抽出,抽出炉架时,炉圈左右两侧的两个支角可以从通槽41中穿过。
在所述上模环4中心设有一沉孔43,当上模具3向下移动时,所述下模具1可移动到所述沉孔43内。
所述弹力件8包括导管81和插入在导管81内的导杆82,导管81下端固定连接在底板6上,导杆82上端与下模环7固定连接,在导杆82与导管81外套有一根弹簧83,弹簧83两端分别抵靠在底板6和上模环4上。导管81和导杆82能够起到导向作用,确保下模环7能垂直下行,防止折弯时因偏斜而间断支角。
所述压头53包括固定连接在油缸51活塞杆上的压板531,压板531远离上模具3一端具有一段向下延伸凸棱532,凸棱532与压板531之间具有圆弧倒角,当压板531压在上模环4与上模具3的结合面上时,所述凸棱532位于所述上模环4一侧。压头53是利用圆弧倒角对支角进行导向,确保支角能够向内折弯。
在上模环4与上模具3的结合面上设有两个凸台42,两个凸台42分别位于两个压头53下方,所述压头53可压在所述凸台42上。凸台42的作用在于可以缩短支角在上模环4与上模具3的结合面滑行距离,方便将支角从上模环4上抽出。
下模具1上端凸出于环套2。这种结构可以使得炉圈能够外套在下模具1上,利用下模具1对炉圈进行定位,确保折弯位置准确。